時間管理入門指南——讀《小強升職記》有感

時間管理入門指南——讀《小強升職記》有感

談談時間管理

2015 年,我正式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由於與在校所學專業不符,有很多知識需要自學。深感時間不夠用,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開始接觸到「時間管理」的概念。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不同的觀點和工具間徘徊。有人說,時間不需要且無法管理,又有人說,掌握了時間才算是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推崇柳比歇夫式方法的人會建議你記下所有花費的時間以便分析自己被時間黑洞所吞噬了多少,而番茄工作法的擁躉則是建議你一天 8 個番茄鍾分時段進行,不多不少。

這些觀點和工具的使用建議並無所謂對錯優劣,就像是網絡上勝極一時的甜鹹粽之爭,只是為了適合不同人的口感,又像是所有滑板新手在上板之前都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左腳前還是右腳前一樣,適合自己的並不一定適合別人。

在歷經幾年的適應和調整之後,我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管理時間的認識和體系,它說不上好,甚至有的地方看起來還有點不「高效」,但這又的確是自己用起來舒服且樂意去實踐的。曾被人問及過關於學習時間管理有什麼推薦,也寫過隻言片語空談觀點或是推薦工具,而對方在聽後也面露出我一開始自學這些概念時的茫然,當時就想著,如果有一本書能入門講講這些概念方法就好了。

這是本什麼書

直到今天讀了《小強升職記》。我覺得這是一本很適合推薦給有意識學習時間管理的朋友們。

不得不說一下,這書的命名有點泛雞湯,以至於自己雖然很早就知道這本書,但沒有想拿來讀的想法(再一次印證了自己某方面的認知偏見)。

全書以小強和老付的對話為主,通過老付的引導建議,小強一步步學習管理時間,最後職場升職的系列過程。因為對話很輕鬆,加上自己有一些經驗,這本書兩個小時就看完了。而其實的內容在有貼近生活的實際案例之上推薦工具方法,讀者會更容易有代入感。如果再有朋友向我諮詢時間管理入門的問題,我想我會優先推薦這本書。就像提到投資理財,大部分人都會建議看《窮爸爸,富爸爸》來預先學習觀念一樣。

我們生活在的這個快速發展時代,時間成了稀缺的「資源」,儘管對每個人來說,時間體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公平。倒不是需要每個人都能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如果可以儘可能早的形成對時間應用和管理的意識,想必對工作中的提高和通向理想生活都是有利無害的。


書中提到的方法

我簡單列舉一下這本書中提到了方法,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在各大平臺上找這本書來看看,或是直接按方法的關鍵字去看其他網友的分享。


時間日誌

我們的時間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時間黑洞」吸走,比如你準備在自習室複習一些資料,本想拿出手機回覆一下消息,一個小時就不見了,可能到你離開自習室時,計劃要要做的複習都還沒開始。在學習時間管理的初期,建議使用時間統計表的方法。記錄一週中自己的時間利用情況(除睡覺外的一切時間),將時間大體分為「集中精力」,「無意義浪費」,「休息」,週末作一次彙總,分析一下每項花費所佔自己記錄時間的比例。用這個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有效認識到「時間黑洞」的存在,並且能夠根據已經被統計的內容,瞭解自己高效的時間段,找到自己可以改進的方向。

時間管理入門指南——讀《小強升職記》有感

四象限法則

四象限法則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重要而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而且不緊急。

時間管理入門指南——讀《小強升職記》有感

通過四象限法則的應用,可以把自己梳理的事項區分出處理優先級,把最高效的延時間段分配給重要的事情。我們會想當然認為重要且緊急的事是最應該優先處理的,書裡給了一個很獨特的觀點,就是儘量讓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不變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篇幅有限,不展開解釋了。


衣櫃整理法(GTD)

書裡衣櫃整理法的概念是借鑑 David Allen 的 GTD 方法,五個流程 捕捉,明確意義,組織整理,深思,行動,基本和 GTD 的收集,處理,組織,檢查,行動一一對應。不過書裡舉的例子比較生動,對概念都做了比較本土化的解釋,理解起來比讀《Getting Things Done》要順暢很多(記得我在瞭解 GTD 之初時,光是書就看了好幾天)。即便已經有自己的一些理解,這一部分還是給了我一些啟發。我覺得項目→任務→行動的區別這一部分講得很好,可以幫助新手快速釐清概念並能快速應用。

時間管理入門指南——讀《小強升職記》有感

番茄工作法

這應該是最常應用且被推薦最多的工具方法了,我個人感覺對有明確目標且對中間打斷不敏感的任務比較有效。這裡不僅僅講番茄工作法是什麼(不然就太水了),也講到了如何改進番茄工作法以使其為自己所用,書裡還花篇幅講了一下如何應對「打斷」這類突發事件。如果你已經知道番茄工作法做用得不是很好,或是經常苦惱於被各種事情打斷,很推薦讀一下這部分的介紹。

如何培養一個習慣

在這本書的第四章,作者用一整章的篇幅講了一下培養一個習慣的相關技巧,這一章很短,只有幾頁內容,大概總結就是培養習慣首先要找到驅動力,培養的過程中要注重階段的獎勵,另外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進行會事半功倍。


S.M.A.R.T 法則來確定目標

目標因為高於實際且未實現而讓人在制定它時摸不到頭腦,書中提到了使用 S.M.A.R.T 法來制定目標。S——Specific 指的是目標一定要明確,不能夠模糊。M——Measurable 目標的可衡量性。是否有一個實現目標的標準。A——Attainable 目標的可實現性。一個目標必須是可以實現的,或者說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R——Relevant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完成這個目標對你的其他目標有何幫助?T——Time-based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即一個目標只有在一定的時間內達成才有意義。

在這裡,作者完整的模擬了一下一個想法怎樣成為目標,分解成任務,化作具體的行動,並藉助思維導圖,甘特圖等工具輔助實現目標,用九宮格來平衡生活,就不一一介紹了。


寫在最後

用一下午的時間讀完這本書,並寫下讀書筆記,是疫情自我隔離期間以來,過得最充實一次。我從書中的主角小強身上,多少也看到些自己的影子。當我也快步走到了而立之年,以前從沒想過的時間竟真成了眼中最寶貴的財富。CaseyNeistat 在提到外祖母的那個視頻裡講到過去回不去,未來不可及,珍惜眼前,現在也深以為意。

B 站的粉絲統計裡,16-40 歲群體佔了 80%,希望這些經歷和書的推薦會對有時間管理需要的你有所幫助。

儘管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在這篇文章裡,我儘可能沒有提到任何一款應用工具。方法相比於工具,要重要得多得多。要知道,米開朗基羅在繪製西斯廷教堂時沒有使用番茄鍾;居里夫人在沒有 Evernote 的幫助下同樣發展了她的放射性理論;本傑明·富蘭克林用紙和筆很好地記錄了他的待辦事項清單。

偉人們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輔助的情況下就完成了偉大事業,工具只是輔助,別忘了時間管理最重要一步叫<strong> Do i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