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刻,又见雷竹“女状元”叶琼忙碌的身影

文图/毛雪飞

2月2日,崇阳县桂花泉镇政府门前停着一辆卡车,车上装着一袋袋竹笋,一共70袋,每袋15斤,一共1050斤,这是该镇“雷竹小镇”的最初创始人叶琼送来的。

原来,这是叶琼看到疫情期间,镇村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始终坚守岗位,在村落间逆行宣传引导,摸底排查,执勤站岗,奋战在防疫第一线非常辛苦,她想尽自己的一份心,于是就送来了这一车雷竹笋以示慰问。

疫情时刻,又见雷竹“女状元”叶琼忙碌的身影


叶琼,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浙江临安县崇阳村人。1999年,崇阳县决定将雷竹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要从浙江引进育竹的能人,叶琼就是该县政府专程前往临安请来的雷竹“女状元”。

疫情袭来后,叶琼说:“在这种危难时刻,作为一名党员,应该挺身而出,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从大年三十到元宵节,叶琼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她一个人每天要清扫从官庄村到雷竹园几公里的马路,从路边共捡了200多个被村民丢弃的口罩,然后集中用柴火酒精焚烧掉,并还给附近隔离的村民送雷竹笋。

疫情时刻,又见雷竹“女状元”叶琼忙碌的身影


2月8日,时值元宵节,叶琼又挑着两只鸡、两只鸭、一包雷竹笋送到镇政府,说要让镇上的干部过个好节。可谁又知道每年的元宵节也是叶琼的生日呢?叶琼说她来到崇阳20年,20年都没有过过生日了。

叶琼自1999年来到崇阳后,由于雷竹的出笋期都是每年的12月至3月间,为了抢抓雷竹上市期,她19年未曾回家过年。她说:“不把崇阳的雷竹产业带动起来,她绝不回浙江”。直到2019年,随着“雷竹小镇”的惊艳面世,在叶琼的带动下,已有82户村民、46户贫困户80多人跟着栽种雷竹,面积达1600亩,年产笋60多万公斤,贫困户年均增收1.8万元,种植大户最高年收入达到20万元。看到崇阳雷竹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她才安心回浙江和家人过年团聚。

疫情时刻,又见雷竹“女状元”叶琼忙碌的身影


不仅如此,叶琼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公益事业。刚来到崇阳的时候,她看到该县天城镇山下村小学放暑假后不仅没有了学生,连桌椅板凳也没有了,觉得很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学校没有钱购置桌椅,都是学生们自带桌椅上课,放假了就背回家,开学了再背回来。叶琼听后就暗暗下定决心,等她赚了第一笔钱就打算给学校添置桌椅。后来,叶琼买了50张崭新的课桌椅送给山下村学校,该校学生从此再也不用背起比自己身体还高大的桌椅板凳上学了。

哪里有生活疾苦的群众,哪里就有叶琼的身影。看到因病致贫的村民,她就坚持每年送米送油;看到夏季大旱,她就采办了10台高压水泵捐赠给一些村组。看到特困百姓冬季用冷水洗衣,她就送去了10余台全自动洗衣机和10余台热水器……

疫情时刻,又见雷竹“女状元”叶琼忙碌的身影


寒来暑往,斗换星移。叶琼来崇阳“筚路蓝缕启山林”的20年,不仅是她“栉风沐雨砥砺行”的20年,也是她扶危济困、扶智济民的20年。叶琼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言行,谱写了一曲跨省育竹扶贫,践行初心使命的动人赞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