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考

東魏北齊開國爵的“別封”是對“本封”開國爵的加封、重封,因此,開國爵的“別封”要以受封“本封”開國爵為前提條件。而且,開國爵的“別封”還以功勞的建樹,或者進升從三品以上的實職官、將軍號、文散官為條件,因而,“別封”也就與功勞和職官的進升結合在一起。儘管“別封”開國爵的等級與“本封”開國爵的等級相同,可是,“別封”開國爵的等級,卻受到“本封”開國爵的等級的影響,一般“別封”的等級要低於“本封”的等級。“別封”開國爵的封地,一般是與食邑聯繫在一起的。然而,由於東魏北齊國家將一些開國爵“別封”封地封至統治區外,因此,“別封”封地就要用“寄食”的方式,使“別封”開國爵者獲得食邑。這種以“寄食”的方式獲取食邑的做法,只是封地與食邑相結合的特殊形式,因而,也就使“別封”的封地與食邑形成一種特殊的關聯,實際並沒有完全脫離聯繫。

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考

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考

東魏北齊國家對開國爵的封授,有“本封”和“別封”的區分。實際上,開國爵的“本封”與“別封”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可以說,東魏北齊開國爵的“別封”是對“本封”爵位的加封、重封,因此,“別封”在開國爵的封授中起到不能忽視的作用。高敏先生和劉漢東教授對東魏北齊的“別封”做了一些探討*,但是,對東魏北齊開國爵的“別封”問題,還有必要作進一步的開掘。因此,本文擬對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的條件、“別封”的等級以及“別封”的封地與食邑諸問題做一些考察,希望有益於深入認識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的特點。

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考

一、開國爵“別封”的條件

東魏北齊國家實行“別封”爵位的做法,是以受爵者“本封”的爵位為依據對爵位的加封。然而,東魏北齊國家“別封”爵位並不具有隨意性,而是有限定條件的。然而,要闡釋這一問題,就需要提及“本封”爵位與“別封”爵位的性質。

梳理《北齊書》《北史》與墓誌銘中的記載,無疑“本封”為實封爵者,是能夠獲得“別封”爵位的。可是,東魏北齊的實封爵,卻包括王爵與開國爵。對已被封為“王爵”者而言,他們是能夠獲得“別封”爵位的。如任城王高湝“天統三年,拜太保、幷州刺史,別封平正郡公”[1]137。關於“本封”為王爵的“別封”爵位的特點,筆者已有專文論述,不再贅述[2]。當然,對於“本封”為開國爵者,也是如此。《齊故定州刺史太尉公庫狄順陽王墓銘》:“(庫狄洛)尋除[徵]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母極縣開國公。……高祖受禪,以王佐命元勳。啟弼王室,除開府儀同三司,別封東燕縣開國子。”[3]415很顯然,庫狄洛“本封”為開國爵,也能獲得“別封”爵位。

然而,對於“本封”為虛封散爵者,情況則與“本封”為實封爵者不同。《北齊書·尉長命傳》:“(尉興敬)便弓馬,有武藝,高祖引為帳內都督。出為常山公府參軍事,賜爵集中縣伯。晉州民李小興群聚為賊,興敬隨司空韓軌討平之,進爵為侯。”又《北齊書·王峻傳》:“(王峻)累遷恆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參軍。隨諸軍平淮陰,賜爵北平縣男。除營州刺史。”尉興敬、王峻“本封”爵位都是虛封的散爵,顯然他們沒有獲得“別封”的爵位。這種情況並不是特例。撿《北齊書》和墓誌銘,可以說,“本封”為散爵者都沒有獲得“別封”爵位的記載。這些情況說明,東魏北齊國家是將“別封”爵位限制在“本封”為實封爵的範圍內。應該說,這是東魏北齊國家確定爵位“別封”對象的重要條件。

東魏北齊國家只在“本封”為實封爵的範圍內實行“別封”爵位的做法,影響到了“別封”爵位的性質。《齊故特進韓公之墓誌》:“(韓裔)以功除冠軍將軍中散大夫、帳中領民正都督、秦州武陽縣伯。……天保元年,除開府儀同三司,別封康城縣開國子。”[3]436可見韓裔獲得“別封”的爵位,正是實封的開國爵。《北齊書·侯莫陳相傳》:“(侯莫陳相)出為汾州刺史。別封安次縣男,又別封始平縣公。”又《北齊書·楊愔傳》:“(楊愔)轉長史,復授大行臺右丞,封華陰縣侯,遷給事黃門侍郎,妻以庶女。……天保初,以本官領太子少傅,別封陽夏縣男。”此二處對侯莫陳相、楊愔獲得的“別封”爵位,既沒有“開國”字樣,也沒有食邑數量的記載,一些論者以此認為他們受封的爵位都是虛封爵[4]225。其實,這種意見是不準確的。固然,《北齊書》和墓誌銘中有一些這樣的記載,但這類記載卻並不是“別封”爵位為虛封爵的依據。《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司馬子如)別封野王縣男,邑二百戶。”又《北齊書·步大汗薩傳》:“(步大汗薩)仍授晉州刺史,別封安陵縣男,邑二百戶。”很顯然,這些記載雖然沒有將“別封”爵位稱為開國爵,但受封者都能夠受封食邑。另外,《北齊書》的一些記載,則將“別封”爵位明確稱為開國爵。例如,皮景和“又隨斛律光率眾西討,克姚、白亭二城,別封永寧郡開國公”[1]537。綦連猛“除撫軍將軍,別封石城縣開國子,食肆州平寇縣幹”[1]540。在一些墓誌銘的記載中,就更加明確。例如,樑子彥“除中堅將軍,別封廣州南陽郡之峽城縣開國子”[3]451。趙道德“除衛將軍,別封戎安縣開國子,邑四百戶”[3]428。由此來看,《北齊書》和墓誌銘對一些“別封”爵位的記載,顯然是省略了“開國”的字樣,也省略了受封食邑的數量。由此可以明確,東魏北齊國家使“本封”開國爵者可以“別封”的爵位,不可能為虛封爵,只能是實封的開國爵。由此可見,東魏北齊的“別封”,只是在“本封”為開國爵者的範圍內所實行的對開國爵的重封、再封,因此,“別封”爵位,當然屬於一種實封爵。

實際上,東魏北齊國家使“本封”開國爵者可以獲得“別封”爵位,只是前提條件,因而,也就不可能使全部“本封”開國爵者都能夠取得“別封”爵位。其實,在東魏北齊有相當數量的“本封”開國爵者,是沒有“別封”爵位的。例如,高隆之“封平原郡公,邑一千七百戶。……武定中,為河北括戶大使,追還,授領軍將軍、錄尚書事,尋兼侍中”。東方老“武定末,從高嶽平潁川,封義寧縣開國侯,歷潁、梁、南兗三州刺史。天保中,揚州刺史,與蕭軌等渡江,戰沒”。

也就是說,高隆之、東方老一直都沒有獲得“別封”的爵位。這說明,使“本封”為開國爵者能夠成為“別封”的對象,還有其他的限定條件。《北齊書·清河王嶽傳》:“(高嶽)以功別封真定縣男。”《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司馬子如)齊受禪,以有翼贊之功,別封須昌縣公。”這說明,東魏北齊“本封”開國爵者獲得“別封”爵位,是與受爵者建樹功勞有重要關係的。可以說,東魏北齊國家是依據“本封”開國爵者的軍功和事功來確定爵位的“別封”的。《北齊書·陽休之傳》:“(陽休之)尋以禪讓之際,參定禮儀,別封始平縣開國男。”可見陽休之的“別封”爵位,是因事功獲得的。《北齊書·斛律金傳》:“西魏九曲戍將馬紹隆據險要鬥,(斛律)金破之。以功別封安平縣男。”斛律金“別封”的開國爵,則是對他所立軍功的獎賞。實際上,“本封”開國爵者功勞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別封”爵位等級的高低。《北齊書·清河王嶽傳》:“會世宗親臨,數日城下,獲思政等。(高嶽)以功別封真定縣男,世宗以為己功,故賞典弗弘也。”這就是說,東魏的實際控制者高澄參與了擒獲西魏王思政的戰役,他不認為思政被擒全是參戰將領的功勞,所以也就降低了他們“別封”爵位的等級。由此可以看出,“本封”為開國爵者再建樹的軍功和事功,應該是取得“別封”的重要的條件。

東魏北齊國家為一些“本封”開國爵者“別封”爵位,常與一些職官加拜同時進行。諸如,陳元康“拜散騎常侍、中軍將軍,別封昌國縣公,邑一千戶”[1]343。薛脩義“天保初,除護軍,別封藍田縣公”[1]277。由於東魏北齊國家使一些有“本封”開國爵者擔任新職官後,也能“別封”爵位,因而,“別封”爵位就不能不受到所任職官品級的影響。統計《北齊書》《北史》和墓誌銘中的記載,可以發現,由於職官品級變動而獲得“別封”開國爵的情況並不在少數。實際與“別封”爵位有聯繫的職官可以分為四類,即中央實職官、地方實職官、將軍號、文散官。不過,需要看到是,東魏北齊國家對這些職官的品級有明確的規定。從東魏北齊的職官品級來看,東魏沿續北魏後《職員令》的職官品級,而北齊則重新規定了職官品級,稱為北齊職品[5]218。可是,東魏和北齊對職官的品級的規定,卻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說明職官品級時,除特殊情況之外,就不特別註明。

應該說,見於文獻記載與“別封”爵位有關聯的中央實職官有:太尉(一品)、尚書令(二品)、領軍將軍(從二品)、護軍將軍(從二品)、太子少傅(三品)、衛尉(三品)、侍中(三品)、散騎常侍(從三品)。這就是說,“本封”開國爵者出任中央從三品以上的實職官,也就具備了獲得爵位“別封”的條件。

對“本封”開國爵者出任地方實職官的情況而言,能夠獲得“別封”爵位的,一般為州刺史。諸如,元尊業“尋行冀並二州事,錄前後聲效,別封野王縣開國男,邑二百戶”[3]391。步大汗薩“仍授晉州刺史,別封安陵縣男,邑二百戶”[1]279。然而,東魏北齊的刺史,卻有等次的區分。可以說,東魏承襲北魏,州刺史區分為上州刺史、中州刺史、下州刺史。北齊的州刺史有三等上州刺史、三等中州刺史、三等下州刺史[6]765-766。後《職員令》規定:上州刺史為三品,中州刺史為從三品,下州刺史為四品[7]2995-2996。北齊職品:三等上州刺史為三品,三等中州刺史為從三品,三等下州刺史為四品[6]765-766。依據東魏和北齊國家對上、中、下州刺史品級的規定,可以說,“本封”開國爵者出任刺史,不可能全部具有爵位“別封”的條件,實際是要在職官品級上,比照中央實職官,只有上州刺史、中州刺史,或三等上州刺史、三等中州刺史才具有爵位的“別封”條件。

當然,除了刺史之外,東魏北齊國家還使一些刺史之上的官員可以具備爵位“別封”的條件。《北齊書·斛律金傳》:“(斛律羨)顯祖受禪,進號徵西,別封顯親縣伯。……四年,遷行臺尚書令,別封高城縣侯。”行臺尚書令是行臺區的最高長官。關於這一地方職官品級,《隋書·百官志中》稱:“行臺,在令無文、其官置令,僕射、其尚書丞郎,皆隨權制而置員焉。其文未詳。”然而,東魏北齊設置行臺區,也稱為“道”,是高於州的軍政組織。因此,東魏北齊的行臺尚書令的品級不會低於上州刺史。隋代將行臺尚書令規定“為視正二品”。由此可見,對“本封”開國爵者出任地方實職官而獲得“別封”爵位的條件,應該說在品級上,也是有限制的。換言之,能夠獲得“別封”爵位者所出任的地方實職官品級,也是不能低於從三品的。

東魏北齊開國爵“別封”考

東魏北齊國家使一些加拜將軍號的“本封”開國爵者,也能取得“別封”爵位。例如元景安“天保初,加徵西將軍,別封興勢縣開國伯”[1]542。當時與爵位“別封”有關聯的將軍號,見於《北齊書》和墓誌銘記載的就有:衛將軍(二品)、徵西將軍(二品)、撫軍將軍(從二品)、中軍將軍(從二品)。可見,東魏北齊國家使“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加拜將軍號的品級也都在從三品以上。也就是說,只有加拜從三品以上的將軍號才能具有爵位“別封”的條件。然而,需要提及的是,在墓誌銘中,出現過“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所加將軍號的品級低於從三品,也獲得了“別封”爵位的記載。《齊故儀同三司大理卿豫州刺史梁公墓誌之銘》:“(樑子彥)及侯景反噬,稱兵內侮,遠與西賊潛相結附,遂使戎狄無厭,來□有道。……洎魏氏樂推,皇齊膺籙。凡厥腹心,皆蒙優賞。除中堅將軍,別封廣州南陽郡之峽城縣開國子。”[3]451這裡提到的中堅將軍,在北齊職品中,為從四品[6]766。可是,加拜從四品將軍號,一般是不能取得“別封”開國爵位的。在這一墓誌銘中,卻為何出現這樣的記載?細讀這一墓誌銘,可以發現,有“洎魏氏樂推,皇齊膺籙。凡厥腹心,皆蒙優賞”的記載。也就是說,在樑子彥加拜中堅將軍之時,正當北齊禪代東魏,當時國家要“優賞”官員,而“別封”爵位則是一種重要的恩賜。因此,可以說,樑子彥加授中堅將軍,可以獲得“別封”爵位,應該說是受到了優待,他之所以能以低於規定品級的將軍號取得開國子的“別封”,正是一種特殊的做法。

東魏北齊國家為“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授予文散官,也能取得“別封”爵位。這種文散官,一般多為開府儀同三司。諸如,厙狄回洛“啟弼王室,除開府儀同三司,別封東燕縣開國子”[3]415。韓裔“天保元年,除開府儀同三司,別封康城縣開國子”[3]436。東魏北齊設置的開府儀同三司,只能作為加官授予任職官員。可以說,這一職官是東魏北齊沿續了前代王朝的設置。實際開府儀同三司為西晉始設,是一種象徵地位的虛職。但將這一職銜加授有驃騎、車騎、衛將軍等將軍號的官員,則為武官公;加予左、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則為文官公。而文、武官公都為一品,為最高的品級[9]726。因此,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實際正是要提高任職官員的地位,並且,也是對官員優待的體現。北魏沿續晉制,依然設置開府儀同三司。後《職員令》將其規定為從一品[7]2994。東魏承襲北魏後期做法,規定開府儀同三司也為從一品。北齊仍然將其規定為從一品,作為象徵對官員優待的虛號[6]765。可以說,東魏北齊國家為官員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就是將任職官員置於顯要的地位。由此看來,東魏北齊國家為一些“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加授開府儀同三司,並與爵位的“別封”相結合,正是要進一步特別優待這些具有顯要地位者。

上述情況說明,東魏北齊國可以將一些“本封”開國爵者的“別封”爵位與中央、地方實職官、將軍號、開府儀同三司的加拜結合起來。實行這種做法,一方面表現了“別封”爵位可以受到職官任職變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擔任規定的從三品以上職官也能夠獲得爵位“別封”的優待,進而也就透露了開國爵的“別封”,也與職官任職有密切的關聯。所以,這也就成為確定爵位“別封”的不能忽視的條件。

此外,還要指出的是,北齊禪代東魏,是政權更迭的大事,因此,北齊國家使一些“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由此能夠取得 “別封”爵位。諸如,段韶“顯宗受禪,別封朝陵縣,又封霸城縣”[1]209。斛律金“顯祖受禪,別封羨陽侯”[1]229。東方老“顯祖受禪,別封陽平縣伯”[1]300。可見,由此而取得“別封”爵位者,並不在少數。然而,這種“別封”開國爵的做法,只是北齊國家為了慶祝“禪代”這種特別重要的大事而對一些“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的特殊優待,因此,這種做法只對“別封”開國爵產生影響,並不能將其視為爵位“別封”應該具備的條件。

綜上可見,東魏北齊國家“別封”開國爵,並不具有隨意性,實際上,是有多種條件制約的。由於“別封”開國爵是對“本封”開國爵者的加封,所以,擁有“本封”開國爵,應該是獲得爵位“別封”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換言之,沒有開國爵的“本封”,也就不能實行開國爵的“別封”。而且,因為東魏北齊國家需要以“別封”開國爵獎賞立有功勞者,所以,一些“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能夠由此而獲得“別封”開國爵。不僅如此,由於東魏北齊國家將爵位的封授納入到官本位體制中,因此,一些“本封”為開國爵的官員,也可以因進升從三品以上的實職官、將軍號而獲得“別封”爵位,並且,為官員加拜體現地位的開府儀同三司這一文散官,也是如此。因此,可以明確,“本封”開國爵者建樹的功勞,或者進升、加拜從三品以上官職,都成為影響他們爵位“別封”的不可缺少重要的條件。

二、開國爵“別封”的等級

如前所述,東魏北齊“別封”的爵位,都為開國爵,所以,其爵位等級與“本封”開國爵是相同的。儘管東魏北齊還將王爵、開國爵與虛封的散爵相互交錯而整合為統一的爵位序列,可是,這一爵位序列只是為了與職官品級相比照,進而適應東魏北齊的官本位體制的規定。實際上,開國爵還有封授、進升和貶降的等級序列。可以說,東魏承襲北魏後期的開國爵的等級,實行七等級的規定,即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縣侯、開國縣伯、開國縣子、開國縣男、開國鄉男。北齊禪代東魏後,依然沿續東魏開國爵的等級。東魏北齊實行的這種開國爵等級與“別封”爵位是有關聯的。以下按“別封”開國爵的等級說明:1.開國郡公。如慕容儼 “皇建初,別封成陽郡公”[1]282。2.開國縣公。如司馬子如“齊受禪,以有翼贊之功,別封須昌縣公”[1]240。3.開國縣侯。如斛律羨“遷行臺尚書令,別封高城縣侯”[1]227。4.開國縣伯。杜弼“以預定策之功,遷驃騎將軍、衛尉卿,別封長安縣伯”[1]351。5.開國縣子。斛律光“齊受禪,加開府儀同三司,別封西安縣子”[1]223。6.開國縣男。步大汗薩“仍授晉州刺史,別封安陵縣男”[1]279。7.開國鄉男。乞伏寶達“天保元年,轉前鋒都督,進爵東垣縣子,別封建安縣鄉男”[3]450。由此可見,東魏北齊開國爵郡公至開國鄉男七等級,不僅是開國爵的“本封”,也是開國爵的“別封”的依據。

東魏北齊國家開國爵的“別封”,不僅要依據爵位等級的規定,並且,還受“本封”開國爵等級的制約。《北齊書·清河王嶽傳》:“(高嶽)太昌初,除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領左右衛,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戶。……(天平)六年,以功除侍中、太尉,餘如故,別封新昌縣子。”很顯然,高嶽“本封”為開國郡公,可是,“別封”則為開國爵縣子。也就是說,“別封”的爵位等級,要低於“本封”的爵位等級。這種情況不只以“本封”為開國郡公為限,其他爵位等級也是如此。《北齊書·婁昭傳》:“(婁叡)後改封九門縣公。齊受禪,得除領軍將軍,別封安定侯。”《北齊書·杜弼傳》:“(杜弼)進爵定陽縣侯,增邑通前五百戶。……以預定策之功,遷驃騎將軍、衛尉卿,別封長安縣伯。”《北齊書·張亮傳》:“(張亮)以功封隰城縣伯,邑五百戶。……天保初,授光祿勳,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別封安定縣男。”《齊故驃騎大將軍潁川太守齊昌鎮將乞伏君墓誌》:“(乞伏寶達)天保元年,轉前鋒都督,進爵東垣縣子,別封建安縣鄉男。”[3]450這些記載說明,東魏北齊國家“本封”開國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的情況與開國郡公相同,其“別封”爵位的等級都低於“本封”的等級。

不過,在文獻中,還有與上述情況不同的記載。《北齊書·陳元康傳》:“(陳元康)以軍功賜爵臨清縣男。……從高祖破周文帝於邙山,大會諸將,議進退之策。……以功封安平縣子,邑三百戶。……世宗嗣事,又見任待。拜散騎常侍、中軍將軍,別封昌國縣公,邑一千戶。”《北齊書·斛律金傳附斛律羨傳》:“(斛律羨)少有機警,尤善射藝,高祖見而稱之。世宗擢為開府參軍事。遷徵虜將軍、中散大夫,加安西將軍,進封大夏縣子,除通州刺史。顯祖受禪,進號徵西,別封顯親縣伯。”據此可見,陳元康“本封”爵位等級為縣子,而“別封”等級則為縣公;斛律羨“本封”爵位等級為縣子,而“別封”等級則為縣伯。很顯然,他們的“別封”開國爵等級,都高於“本封”的等級。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否可以確定“別封”開國爵等級還可以高於“本封”的爵位等級?為了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還需要對陳元康、斛律羨“別封”的開國爵等級做一些辨析。從《北齊書·陳元康傳》和《北齊書·斛律金傳附斛律羨傳》的記載看,陳元康、斛律羨之所以能夠“別封”開國爵,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本封”為開國爵,而且還因為他們還分別進升為從三品以上的散騎常侍、徵西將軍。因此,他們“本封”的開國爵等級,只是獲得“別封”爵位的前提,而為他們加拜的實職官和將軍號,則成為“別封”的依據。由此來看,東魏北齊國家使“別封”開國爵等級高於“本封”等級,顯然是一種特殊的封授。也就是說,一些“本封”開國爵者,能夠在“別封”爵位時,因所任職官品級的提升而使爵位的等級高於“本封”爵位等級。由這種情況可以看出,“本封”開國爵的等級與“別封”爵位等級的關係,明顯受到官本位體制的影響。

當然,還需要指出的是,細撿《北齊書》《北史》和墓誌銘記載,卻不見“本封”開國縣男、鄉男有“別封”的記載。這說明,東魏北齊國家“別封”開國爵,對“本封”爵位等級是有限定的。《齊故河陰縣開國伯戎安縣開國子趙公墓誌銘》:“(趙道德)補帳內親信正都督兼左右直長安西將軍,封河陰縣開國男,邑二百戶。……尋除徵西將軍,進男為子,增戶二百。……除衛將軍,別封戎安縣開國子,邑四百戶。”[3]428由此可見,雖然趙道德“本封”開國爵等級原來為縣男,但他的爵位等級由縣男進爵為縣子,所以,他才能夠“別封”爵位。這說明,東魏北齊國家實行“別封”的爵位等級範圍,實際是以“本封”為開國縣子以上等級為限的。其中重要原因就在於,東魏北齊國家實行的是“別封”開國爵等級要低於“本封”爵位等級的做法,而開國縣男、鄉男的是後兩級爵位,而要使這兩個爵位者的“別封”等級低於“本封”等級,是不容易實現的,因而,這兩級“本封”爵位者獲得爵位“別封”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

東魏北齊“別封”開國爵的爵位等級從實行情況看,還有一些與“本封”爵位不同之處。《北齊書·厙狄盛傳》:“(厙狄盛)以功封行唐縣伯。復累加安北將軍,幽州刺史,加中軍將軍,為豫州鎮城都督。以勳舊進爵為公,世宗減封二百戶,以增其邑。”《北齊書·王紘傳》:“(王紘)以忠節賜爵平春縣男。……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補中外府功曹參軍事。皇建元年,進爵義陽縣子。”可見,東魏北齊國家,一般將“本封”開國爵者爵位等級的提升稱為“進爵”。這說明,“本封”開國爵者的爵位等級不是固定不變的。

然而,“本封”開國爵者的“別封”爵位等級,則與“本封”爵位等級不同。最明顯的就是,東魏北齊國家,一般不對“別封”的爵位等級採取“進爵”的措施。《齊故儀同三司大理卿豫州刺史梁公墓誌之銘》:“(樑子彥)尋除假儀同三司,別封豫州遂寧縣開國子。”[3]450《北齊書·慕容儼傳》:“(慕容儼)皇建初,別封成陽郡公。”可是,樑子彥、慕容儼“別封”開國爵後,他們的爵位都沒有變動的記載。這就是說,“別封”爵位的等級,應該是固定不變的。而且,“別封”的開國爵等級,也不會因爵位的轉授而變動。《北齊書·司馬子如傳》:“天平中,(司馬)子如貴盛,膺之自尚書郎歷中書、黃門郎。子如別封須昌縣公,回授膺之。”所謂“回授”就是將爵位轉授他人,也就是原來爵位的擁有者發生了變化。可是,這只是爵位的轉讓,原來“別封”的爵位等級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總之,東魏北齊“別封”的開國爵等級與“本封”的等級是相同的。儘管如此,“別封”開國爵所實行的等級規定,還有與“本封”爵位有不同之處。如“別封”開國爵的等級是不能脫離“本封”的爵位等級的限制的。實際上,只有“本封”為開國縣子等級以上者,才能實行“別封”措施,並且,“別封”的爵位等級,要低於“本封”等級。當然,東魏北齊國家對“本封”開國爵者的實職官和將軍號進升至規定的品級,就可以不受這種限制,從而使“別封”的爵位等級高於“本封”的等級,以此體現國家對他們的優恤。而且,與“本封”開國爵不同,“別封”的爵位等級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別封”的爵位等級不能進升,並且,回授“別封”爵位,其爵位等級也保持不變。這正是“別封”開國爵等級所具有的重要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