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考

东魏北齐开国爵的“别封”是对“本封”开国爵的加封、重封,因此,开国爵的“别封”要以受封“本封”开国爵为前提条件。而且,开国爵的“别封”还以功劳的建树,或者进升从三品以上的实职官、将军号、文散官为条件,因而,“别封”也就与功劳和职官的进升结合在一起。尽管“别封”开国爵的等级与“本封”开国爵的等级相同,可是,“别封”开国爵的等级,却受到“本封”开国爵的等级的影响,一般“别封”的等级要低于“本封”的等级。“别封”开国爵的封地,一般是与食邑联系在一起的。然而,由于东魏北齐国家将一些开国爵“别封”封地封至统治区外,因此,“别封”封地就要用“寄食”的方式,使“别封”开国爵者获得食邑。这种以“寄食”的方式获取食邑的做法,只是封地与食邑相结合的特殊形式,因而,也就使“别封”的封地与食邑形成一种特殊的关联,实际并没有完全脱离联系。

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考

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考

东魏北齐国家对开国爵的封授,有“本封”和“别封”的区分。实际上,开国爵的“本封”与“别封”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可以说,东魏北齐开国爵的“别封”是对“本封”爵位的加封、重封,因此,“别封”在开国爵的封授中起到不能忽视的作用。高敏先生和刘汉东教授对东魏北齐的“别封”做了一些探讨*,但是,对东魏北齐开国爵的“别封”问题,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开掘。因此,本文拟对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的条件、“别封”的等级以及“别封”的封地与食邑诸问题做一些考察,希望有益于深入认识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的特点。

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考

一、开国爵“别封”的条件

东魏北齐国家实行“别封”爵位的做法,是以受爵者“本封”的爵位为依据对爵位的加封。然而,东魏北齐国家“别封”爵位并不具有随意性,而是有限定条件的。然而,要阐释这一问题,就需要提及“本封”爵位与“别封”爵位的性质。

梳理《北齐书》《北史》与墓志铭中的记载,无疑“本封”为实封爵者,是能够获得“别封”爵位的。可是,东魏北齐的实封爵,却包括王爵与开国爵。对已被封为“王爵”者而言,他们是能够获得“别封”爵位的。如任城王高湝“天统三年,拜太保、并州刺史,别封平正郡公”[1]137。关于“本封”为王爵的“别封”爵位的特点,笔者已有专文论述,不再赘述[2]。当然,对于“本封”为开国爵者,也是如此。《齐故定州刺史太尉公库狄顺阳王墓铭》:“(库狄洛)寻除[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母极县开国公。……高祖受禅,以王佐命元勋。启弼王室,除开府仪同三司,别封东燕县开国子。”[3]415很显然,库狄洛“本封”为开国爵,也能获得“别封”爵位。

然而,对于“本封”为虚封散爵者,情况则与“本封”为实封爵者不同。《北齐书·尉长命传》:“(尉兴敬)便弓马,有武艺,高祖引为帐内都督。出为常山公府参军事,赐爵集中县伯。晋州民李小兴群聚为贼,兴敬随司空韩轨讨平之,进爵为侯。”又《北齐书·王峻传》:“(王峻)累迁恒州大中正,世宗相府外兵参军。随诸军平淮阴,赐爵北平县男。除营州刺史。”尉兴敬、王峻“本封”爵位都是虚封的散爵,显然他们没有获得“别封”的爵位。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捡《北齐书》和墓志铭,可以说,“本封”为散爵者都没有获得“别封”爵位的记载。这些情况说明,东魏北齐国家是将“别封”爵位限制在“本封”为实封爵的范围内。应该说,这是东魏北齐国家确定爵位“别封”对象的重要条件。

东魏北齐国家只在“本封”为实封爵的范围内实行“别封”爵位的做法,影响到了“别封”爵位的性质。《齐故特进韩公之墓志》:“(韩裔)以功除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帐中领民正都督、秦州武阳县伯。……天保元年,除开府仪同三司,别封康城县开国子。”[3]436可见韩裔获得“别封”的爵位,正是实封的开国爵。《北齐书·侯莫陈相传》:“(侯莫陈相)出为汾州刺史。别封安次县男,又别封始平县公。”又《北齐书·杨愔传》:“(杨愔)转长史,复授大行台右丞,封华阴县侯,迁给事黄门侍郎,妻以庶女。……天保初,以本官领太子少傅,别封阳夏县男。”此二处对侯莫陈相、杨愔获得的“别封”爵位,既没有“开国”字样,也没有食邑数量的记载,一些论者以此认为他们受封的爵位都是虚封爵[4]225。其实,这种意见是不准确的。固然,《北齐书》和墓志铭中有一些这样的记载,但这类记载却并不是“别封”爵位为虚封爵的依据。《北齐书·司马子如传》:“(司马子如)别封野王县男,邑二百户。”又《北齐书·步大汗萨传》:“(步大汗萨)仍授晋州刺史,别封安陵县男,邑二百户。”很显然,这些记载虽然没有将“别封”爵位称为开国爵,但受封者都能够受封食邑。另外,《北齐书》的一些记载,则将“别封”爵位明确称为开国爵。例如,皮景和“又随斛律光率众西讨,克姚、白亭二城,别封永宁郡开国公”[1]537。綦连猛“除抚军将军,别封石城县开国子,食肆州平寇县干”[1]540。在一些墓志铭的记载中,就更加明确。例如,梁子彦“除中坚将军,别封广州南阳郡之峡城县开国子”[3]451。赵道德“除卫将军,别封戎安县开国子,邑四百户”[3]428。由此来看,《北齐书》和墓志铭对一些“别封”爵位的记载,显然是省略了“开国”的字样,也省略了受封食邑的数量。由此可以明确,东魏北齐国家使“本封”开国爵者可以“别封”的爵位,不可能为虚封爵,只能是实封的开国爵。由此可见,东魏北齐的“别封”,只是在“本封”为开国爵者的范围内所实行的对开国爵的重封、再封,因此,“别封”爵位,当然属于一种实封爵。

实际上,东魏北齐国家使“本封”开国爵者可以获得“别封”爵位,只是前提条件,因而,也就不可能使全部“本封”开国爵者都能够取得“别封”爵位。其实,在东魏北齐有相当数量的“本封”开国爵者,是没有“别封”爵位的。例如,高隆之“封平原郡公,邑一千七百户。……武定中,为河北括户大使,追还,授领军将军、录尚书事,寻兼侍中”。东方老“武定末,从高岳平颍川,封义宁县开国侯,历颍、梁、南兖三州刺史。天保中,扬州刺史,与萧轨等渡江,战没”。

也就是说,高隆之、东方老一直都没有获得“别封”的爵位。这说明,使“本封”为开国爵者能够成为“别封”的对象,还有其他的限定条件。《北齐书·清河王岳传》:“(高岳)以功别封真定县男。”《北齐书·司马子如传》:“(司马子如)齐受禅,以有翼赞之功,别封须昌县公。”这说明,东魏北齐“本封”开国爵者获得“别封”爵位,是与受爵者建树功劳有重要关系的。可以说,东魏北齐国家是依据“本封”开国爵者的军功和事功来确定爵位的“别封”的。《北齐书·阳休之传》:“(阳休之)寻以禅让之际,参定礼仪,别封始平县开国男。”可见阳休之的“别封”爵位,是因事功获得的。《北齐书·斛律金传》:“西魏九曲戍将马绍隆据险要斗,(斛律)金破之。以功别封安平县男。”斛律金“别封”的开国爵,则是对他所立军功的奖赏。实际上,“本封”开国爵者功劳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别封”爵位等级的高低。《北齐书·清河王岳传》:“会世宗亲临,数日城下,获思政等。(高岳)以功别封真定县男,世宗以为己功,故赏典弗弘也。”这就是说,东魏的实际控制者高澄参与了擒获西魏王思政的战役,他不认为思政被擒全是参战将领的功劳,所以也就降低了他们“别封”爵位的等级。由此可以看出,“本封”为开国爵者再建树的军功和事功,应该是取得“别封”的重要的条件。

东魏北齐国家为一些“本封”开国爵者“别封”爵位,常与一些职官加拜同时进行。诸如,陈元康“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别封昌国县公,邑一千户”[1]343。薛脩义“天保初,除护军,别封蓝田县公”[1]277。由于东魏北齐国家使一些有“本封”开国爵者担任新职官后,也能“别封”爵位,因而,“别封”爵位就不能不受到所任职官品级的影响。统计《北齐书》《北史》和墓志铭中的记载,可以发现,由于职官品级变动而获得“别封”开国爵的情况并不在少数。实际与“别封”爵位有联系的职官可以分为四类,即中央实职官、地方实职官、将军号、文散官。不过,需要看到是,东魏北齐国家对这些职官的品级有明确的规定。从东魏北齐的职官品级来看,东魏沿续北魏后《职员令》的职官品级,而北齐则重新规定了职官品级,称为北齐职品[5]218。可是,东魏和北齐对职官的品级的规定,却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在说明职官品级时,除特殊情况之外,就不特别注明。

应该说,见于文献记载与“别封”爵位有关联的中央实职官有:太尉(一品)、尚书令(二品)、领军将军(从二品)、护军将军(从二品)、太子少傅(三品)、卫尉(三品)、侍中(三品)、散骑常侍(从三品)。这就是说,“本封”开国爵者出任中央从三品以上的实职官,也就具备了获得爵位“别封”的条件。

对“本封”开国爵者出任地方实职官的情况而言,能够获得“别封”爵位的,一般为州刺史。诸如,元尊业“寻行冀并二州事,录前后声效,别封野王县开国男,邑二百户”[3]391。步大汗萨“仍授晋州刺史,别封安陵县男,邑二百户”[1]279。然而,东魏北齐的刺史,却有等次的区分。可以说,东魏承袭北魏,州刺史区分为上州刺史、中州刺史、下州刺史。北齐的州刺史有三等上州刺史、三等中州刺史、三等下州刺史[6]765-766。后《职员令》规定:上州刺史为三品,中州刺史为从三品,下州刺史为四品[7]2995-2996。北齐职品:三等上州刺史为三品,三等中州刺史为从三品,三等下州刺史为四品[6]765-766。依据东魏和北齐国家对上、中、下州刺史品级的规定,可以说,“本封”开国爵者出任刺史,不可能全部具有爵位“别封”的条件,实际是要在职官品级上,比照中央实职官,只有上州刺史、中州刺史,或三等上州刺史、三等中州刺史才具有爵位的“别封”条件。

当然,除了刺史之外,东魏北齐国家还使一些刺史之上的官员可以具备爵位“别封”的条件。《北齐书·斛律金传》:“(斛律羡)显祖受禅,进号征西,别封显亲县伯。……四年,迁行台尚书令,别封高城县侯。”行台尚书令是行台区的最高长官。关于这一地方职官品级,《隋书·百官志中》称:“行台,在令无文、其官置令,仆射、其尚书丞郎,皆随权制而置员焉。其文未详。”然而,东魏北齐设置行台区,也称为“道”,是高于州的军政组织。因此,东魏北齐的行台尚书令的品级不会低于上州刺史。隋代将行台尚书令规定“为视正二品”。由此可见,对“本封”开国爵者出任地方实职官而获得“别封”爵位的条件,应该说在品级上,也是有限制的。换言之,能够获得“别封”爵位者所出任的地方实职官品级,也是不能低于从三品的。

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考

东魏北齐国家使一些加拜将军号的“本封”开国爵者,也能取得“别封”爵位。例如元景安“天保初,加征西将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1]542。当时与爵位“别封”有关联的将军号,见于《北齐书》和墓志铭记载的就有:卫将军(二品)、征西将军(二品)、抚军将军(从二品)、中军将军(从二品)。可见,东魏北齐国家使“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加拜将军号的品级也都在从三品以上。也就是说,只有加拜从三品以上的将军号才能具有爵位“别封”的条件。然而,需要提及的是,在墓志铭中,出现过“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所加将军号的品级低于从三品,也获得了“别封”爵位的记载。《齐故仪同三司大理卿豫州刺史梁公墓志之铭》:“(梁子彦)及侯景反噬,称兵内侮,远与西贼潜相结附,遂使戎狄无厌,来□有道。……洎魏氏乐推,皇齐膺箓。凡厥腹心,皆蒙优赏。除中坚将军,别封广州南阳郡之峡城县开国子。”[3]451这里提到的中坚将军,在北齐职品中,为从四品[6]766。可是,加拜从四品将军号,一般是不能取得“别封”开国爵位的。在这一墓志铭中,却为何出现这样的记载?细读这一墓志铭,可以发现,有“洎魏氏乐推,皇齐膺箓。凡厥腹心,皆蒙优赏”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梁子彦加拜中坚将军之时,正当北齐禅代东魏,当时国家要“优赏”官员,而“别封”爵位则是一种重要的恩赐。因此,可以说,梁子彦加授中坚将军,可以获得“别封”爵位,应该说是受到了优待,他之所以能以低于规定品级的将军号取得开国子的“别封”,正是一种特殊的做法。

东魏北齐国家为“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授予文散官,也能取得“别封”爵位。这种文散官,一般多为开府仪同三司。诸如,厍狄回洛“启弼王室,除开府仪同三司,别封东燕县开国子”[3]415。韩裔“天保元年,除开府仪同三司,别封康城县开国子”[3]436。东魏北齐设置的开府仪同三司,只能作为加官授予任职官员。可以说,这一职官是东魏北齐沿续了前代王朝的设置。实际开府仪同三司为西晋始设,是一种象征地位的虚职。但将这一职衔加授有骠骑、车骑、卫将军等将军号的官员,则为武官公;加予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则为文官公。而文、武官公都为一品,为最高的品级[9]726。因此,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实际正是要提高任职官员的地位,并且,也是对官员优待的体现。北魏沿续晋制,依然设置开府仪同三司。后《职员令》将其规定为从一品[7]2994。东魏承袭北魏后期做法,规定开府仪同三司也为从一品。北齐仍然将其规定为从一品,作为象征对官员优待的虚号[6]765。可以说,东魏北齐国家为官员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就是将任职官员置于显要的地位。由此看来,东魏北齐国家为一些“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并与爵位的“别封”相结合,正是要进一步特别优待这些具有显要地位者。

上述情况说明,东魏北齐国可以将一些“本封”开国爵者的“别封”爵位与中央、地方实职官、将军号、开府仪同三司的加拜结合起来。实行这种做法,一方面表现了“别封”爵位可以受到职官任职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担任规定的从三品以上职官也能够获得爵位“别封”的优待,进而也就透露了开国爵的“别封”,也与职官任职有密切的关联。所以,这也就成为确定爵位“别封”的不能忽视的条件。

此外,还要指出的是,北齐禅代东魏,是政权更迭的大事,因此,北齐国家使一些“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由此能够取得 “别封”爵位。诸如,段韶“显宗受禅,别封朝陵县,又封霸城县”[1]209。斛律金“显祖受禅,别封羡阳侯”[1]229。东方老“显祖受禅,别封阳平县伯”[1]300。可见,由此而取得“别封”爵位者,并不在少数。然而,这种“别封”开国爵的做法,只是北齐国家为了庆祝“禅代”这种特别重要的大事而对一些“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的特殊优待,因此,这种做法只对“别封”开国爵产生影响,并不能将其视为爵位“别封”应该具备的条件。

综上可见,东魏北齐国家“别封”开国爵,并不具有随意性,实际上,是有多种条件制约的。由于“别封”开国爵是对“本封”开国爵者的加封,所以,拥有“本封”开国爵,应该是获得爵位“别封”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换言之,没有开国爵的“本封”,也就不能实行开国爵的“别封”。而且,因为东魏北齐国家需要以“别封”开国爵奖赏立有功劳者,所以,一些“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能够由此而获得“别封”开国爵。不仅如此,由于东魏北齐国家将爵位的封授纳入到官本位体制中,因此,一些“本封”为开国爵的官员,也可以因进升从三品以上的实职官、将军号而获得“别封”爵位,并且,为官员加拜体现地位的开府仪同三司这一文散官,也是如此。因此,可以明确,“本封”开国爵者建树的功劳,或者进升、加拜从三品以上官职,都成为影响他们爵位“别封”的不可缺少重要的条件。

二、开国爵“别封”的等级

如前所述,东魏北齐“别封”的爵位,都为开国爵,所以,其爵位等级与“本封”开国爵是相同的。尽管东魏北齐还将王爵、开国爵与虚封的散爵相互交错而整合为统一的爵位序列,可是,这一爵位序列只是为了与职官品级相比照,进而适应东魏北齐的官本位体制的规定。实际上,开国爵还有封授、进升和贬降的等级序列。可以说,东魏承袭北魏后期的开国爵的等级,实行七等级的规定,即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开国乡男。北齐禅代东魏后,依然沿续东魏开国爵的等级。东魏北齐实行的这种开国爵等级与“别封”爵位是有关联的。以下按“别封”开国爵的等级说明:1.开国郡公。如慕容俨 “皇建初,别封成阳郡公”[1]282。2.开国县公。如司马子如“齐受禅,以有翼赞之功,别封须昌县公”[1]240。3.开国县侯。如斛律羡“迁行台尚书令,别封高城县侯”[1]227。4.开国县伯。杜弼“以预定策之功,迁骠骑将军、卫尉卿,别封长安县伯”[1]351。5.开国县子。斛律光“齐受禅,加开府仪同三司,别封西安县子”[1]223。6.开国县男。步大汗萨“仍授晋州刺史,别封安陵县男”[1]279。7.开国乡男。乞伏宝达“天保元年,转前锋都督,进爵东垣县子,别封建安县乡男”[3]450。由此可见,东魏北齐开国爵郡公至开国乡男七等级,不仅是开国爵的“本封”,也是开国爵的“别封”的依据。

东魏北齐国家开国爵的“别封”,不仅要依据爵位等级的规定,并且,还受“本封”开国爵等级的制约。《北齐书·清河王岳传》:“(高岳)太昌初,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领左右卫,封清河郡公,食邑二千户。……(天平)六年,以功除侍中、太尉,余如故,别封新昌县子。”很显然,高岳“本封”为开国郡公,可是,“别封”则为开国爵县子。也就是说,“别封”的爵位等级,要低于“本封”的爵位等级。这种情况不只以“本封”为开国郡公为限,其他爵位等级也是如此。《北齐书·娄昭传》:“(娄叡)后改封九门县公。齐受禅,得除领军将军,别封安定侯。”《北齐书·杜弼传》:“(杜弼)进爵定阳县侯,增邑通前五百户。……以预定策之功,迁骠骑将军、卫尉卿,别封长安县伯。”《北齐书·张亮传》:“(张亮)以功封隰城县伯,邑五百户。……天保初,授光禄勋,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别封安定县男。”《齐故骠骑大将军颍川太守齐昌镇将乞伏君墓志》:“(乞伏宝达)天保元年,转前锋都督,进爵东垣县子,别封建安县乡男。”[3]450这些记载说明,东魏北齐国家“本封”开国县公、县侯、县伯、县子的情况与开国郡公相同,其“别封”爵位的等级都低于“本封”的等级。

不过,在文献中,还有与上述情况不同的记载。《北齐书·陈元康传》:“(陈元康)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从高祖破周文帝于邙山,大会诸将,议进退之策。……以功封安平县子,邑三百户。……世宗嗣事,又见任待。拜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别封昌国县公,邑一千户。”《北齐书·斛律金传附斛律羡传》:“(斛律羡)少有机警,尤善射艺,高祖见而称之。世宗擢为开府参军事。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安西将军,进封大夏县子,除通州刺史。显祖受禅,进号征西,别封显亲县伯。”据此可见,陈元康“本封”爵位等级为县子,而“别封”等级则为县公;斛律羡“本封”爵位等级为县子,而“别封”等级则为县伯。很显然,他们的“别封”开国爵等级,都高于“本封”的等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否可以确定“别封”开国爵等级还可以高于“本封”的爵位等级?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需要对陈元康、斛律羡“别封”的开国爵等级做一些辨析。从《北齐书·陈元康传》和《北齐书·斛律金传附斛律羡传》的记载看,陈元康、斛律羡之所以能够“别封”开国爵,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本封”为开国爵,而且还因为他们还分别进升为从三品以上的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因此,他们“本封”的开国爵等级,只是获得“别封”爵位的前提,而为他们加拜的实职官和将军号,则成为“别封”的依据。由此来看,东魏北齐国家使“别封”开国爵等级高于“本封”等级,显然是一种特殊的封授。也就是说,一些“本封”开国爵者,能够在“别封”爵位时,因所任职官品级的提升而使爵位的等级高于“本封”爵位等级。由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本封”开国爵的等级与“别封”爵位等级的关系,明显受到官本位体制的影响。

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细捡《北齐书》《北史》和墓志铭记载,却不见“本封”开国县男、乡男有“别封”的记载。这说明,东魏北齐国家“别封”开国爵,对“本封”爵位等级是有限定的。《齐故河阴县开国伯戎安县开国子赵公墓志铭》:“(赵道德)补帐内亲信正都督兼左右直长安西将军,封河阴县开国男,邑二百户。……寻除征西将军,进男为子,增户二百。……除卫将军,别封戎安县开国子,邑四百户。”[3]428由此可见,虽然赵道德“本封”开国爵等级原来为县男,但他的爵位等级由县男进爵为县子,所以,他才能够“别封”爵位。这说明,东魏北齐国家实行“别封”的爵位等级范围,实际是以“本封”为开国县子以上等级为限的。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东魏北齐国家实行的是“别封”开国爵等级要低于“本封”爵位等级的做法,而开国县男、乡男的是后两级爵位,而要使这两个爵位者的“别封”等级低于“本封”等级,是不容易实现的,因而,这两级“本封”爵位者获得爵位“别封”不能不受到很大的限制。

东魏北齐“别封”开国爵的爵位等级从实行情况看,还有一些与“本封”爵位不同之处。《北齐书·厍狄盛传》:“(厍狄盛)以功封行唐县伯。复累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加中军将军,为豫州镇城都督。以勋旧进爵为公,世宗减封二百户,以增其邑。”《北齐书·王纮传》:“(王纮)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乾明元年,昭帝作相,补中外府功曹参军事。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可见,东魏北齐国家,一般将“本封”开国爵者爵位等级的提升称为“进爵”。这说明,“本封”开国爵者的爵位等级不是固定不变的。

然而,“本封”开国爵者的“别封”爵位等级,则与“本封”爵位等级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东魏北齐国家,一般不对“别封”的爵位等级采取“进爵”的措施。《齐故仪同三司大理卿豫州刺史梁公墓志之铭》:“(梁子彦)寻除假仪同三司,别封豫州遂宁县开国子。”[3]450《北齐书·慕容俨传》:“(慕容俨)皇建初,别封成阳郡公。”可是,梁子彦、慕容俨“别封”开国爵后,他们的爵位都没有变动的记载。这就是说,“别封”爵位的等级,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别封”的开国爵等级,也不会因爵位的转授而变动。《北齐书·司马子如传》:“天平中,(司马)子如贵盛,膺之自尚书郎历中书、黄门郎。子如别封须昌县公,回授膺之。”所谓“回授”就是将爵位转授他人,也就是原来爵位的拥有者发生了变化。可是,这只是爵位的转让,原来“别封”的爵位等级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总之,东魏北齐“别封”的开国爵等级与“本封”的等级是相同的。尽管如此,“别封”开国爵所实行的等级规定,还有与“本封”爵位有不同之处。如“别封”开国爵的等级是不能脱离“本封”的爵位等级的限制的。实际上,只有“本封”为开国县子等级以上者,才能实行“别封”措施,并且,“别封”的爵位等级,要低于“本封”等级。当然,东魏北齐国家对“本封”开国爵者的实职官和将军号进升至规定的品级,就可以不受这种限制,从而使“别封”的爵位等级高于“本封”的等级,以此体现国家对他们的优恤。而且,与“本封”开国爵不同,“别封”的爵位等级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别封”的爵位等级不能进升,并且,回授“别封”爵位,其爵位等级也保持不变。这正是“别封”开国爵等级所具有的重要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