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在北京西边的石景山区,有一个地方叫做广宁村。


这里原名广宁坟,因为四平山上有明朝广宁伯之墓,故得名。


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红圈处即四平山,广宁伯刘荣墓所在


广宁伯刘荣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抗倭英雄,他指挥的望海埚大捷,共斩杀倭寇2000余人,是明初对倭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此战之后,倭寇再也不敢进犯辽东。


刘荣是江苏宿迁人,因父亲刘江身体有恙,所以冒用父亲之名替父从军。


洪武年间,刘荣跟随名将徐达征讨蒙古,屡立战功,深得燕王朱棣赏识。


靖难之役时,刘荣跟随朱棣南征,披坚执锐,因功被授予中军都督府右都督。


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明朝从洪武年间开始,倭寇不断骚扰沿海各地。


史书记载:


洪武三年四月廿三日,倭寇山东、浙江、福建滨海州县;

洪武四年四月二十六日,倭寇胶州。洪武五年,倭寇海盐漱浦、温州,及福建海上诸郡;

洪武六年,倭寇登、莱;

洪武七年,复寇胶州;

洪武九年,倭寇屡寇濒海郡县;

洪武十六年四月,倭寇浙东,又掠金乡卫平阳;

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倭寇宁海,寻犯广东;

洪武二十七年十月,侵掠辽东金州;

洪武二十八年四月,再次劫掠金州;(1)

……


到了永乐年间,倭寇侵袭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其中,辽东距离日本本土相对较近,更是倭寇袭扰的重灾区。


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肆虐的倭寇,甚至一度造成辽东海运中断。


永乐八年,明成祖任命刘荣担任辽东总兵,防备倭寇入侵。


刘荣到任后,首先查看地形,发现金州卫望海埚位于辽东海滨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又向当地百姓了解倭寇进犯情况。


百姓们都说:凡有寇至,必先经此地,实为滨海、襟喉之地。


于是,刘荣就向朝廷申请,请求在望海埚修筑城堡,建立烽火台,并布下重兵把守。


几年后,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等着倭寇上门送人头了。


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永乐十七年六月十四日晚,,两千余名倭寇乘船进犯辽东,登陆后向金州卫望海埚杀来。


刘荣早已得到烽火台士兵的急报,立即调集步兵和骑兵,赶赴望海祸,严阵以待。


第二天清晨,屡寇从距离望海埚十里处的登沙河出海口登陆,排成一字长蛇阵,向望海祸城堡扑来。


刘荣根据望海祸地形,早已做好部署:诱敌深入,步兵埋伏于望海涡山下,骑兵绕到敌后,断其归路,同时派出一支奇兵,前往出海口,焚毁倭寇船只。


明军与倭寇接战后,佯装败退,倭寇不知是计,紧追不舍,进入埋伏圈后,刘荣一声令下,伏兵尽起,倭寇大败,死伤无数。


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一部分倭寇退入望海涡城堡中,企图负隅顽抗,刘荣拒绝部下强攻的建议,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留西门给倭寇跑路。


倭寇发现西门没有明军,争先恐后从这里逃命。


刘荣看到倭寇中计,下令骑兵出击,倭寇被斩杀大半。


一小撮倭寇逃到出海口,一下子傻了眼,原来所有船只已被明军尽数焚毁。


这伙倭寇,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跪下投降。


此战,明军在刘荣的出色指挥下,将进犯的两千多倭寇,全部歼灭,无一人漏网。


《明太宗实录》记载:生获百十三人,斩首千余级;

《明史·刘荣传》记载: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二十人;

《辽东志》记载:生擒八百五十七名,斩首七百四十二级;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生擒数百,斩首千余。


望海埚之战,是明初对倭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从此,倭寇不敢进犯辽东。


雄狮的怒吼:望海埚大捷,全歼倭寇2000余人,无一人漏网


战后,刘荣因功被封为广宁伯,子孙世袭,并且恢复本名。


刘江去世后,葬于京西四平山,即今天北京市石景山四平山,后人为纪念这位保家卫国的抗倭英雄,将山下的村庄以刘荣的封爵命名。


引用资料:

(1)《明史·太祖本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