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素書》被稱為“中國謀略第一書,智慧之禁果,治人之兵法,成功之操典。讀此書可為帝師。”

中國圖書史上洋洋浩卷,能得此評價的卻鳳毛麟角,不得不說,這本書肯定是有它閃光之處的。

“《素書》共1360字,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對複雜人性把握的入木三分,對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觀察得細緻入微。不僅包含治國安邦大謀略,更有修身處事、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讀來如醍醐灌頂,幡然頓悟。”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素書》的作者到底是誰?

作為中國曆代奇書之一,市面上流傳著有很多版本,均認為是秦末“圯上老人”黃石公所做。

也有人稱這本書為《黃石公素書》,舊題為黃石公著。

相傳為黃石公演天理而成,秦末天下大亂時在下邳,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睢寧古邳的一座橋上,授此書於張良,張良籍此書滅項羽興漢邦。

歷史上,《素書》是因宋代張商英力薦而揚名並流傳了下來。

下面這段文字是張商英為《黃石公素書》寫的序:

《黃石公素書》六篇,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傳之者誤也。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晉亂,有盜發子房冢,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

張商英說,秦朝末年的隱士黃石公的《素書》共有六章。大多數人以為黃石公在圯橋傳授給張良的《素書》就是《六韜》、《三略》(黃石公的另外兩部兵法著作),這實在是以訛傳訛啊。

西晉時期,天下大亂。盜墓賊發掘了張良的墳墓,在頭底下的玉枕中發現了這本《素書》,共計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上面題有秘誡說:“不允許將此書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否則必遭禍殃;但是如果遇到合適的傳人而不傳授,也將遭殃。”

可見,像《素書》這樣一本關係到天下興亡、個人命運的“天書”,是否要傳世,是一件極其慎重的事情!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後五百餘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於人間。然其傳者,特黃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盡哉。

張商英說,當年黃石公遇到張良這樣的豪傑,經過幾次無情的考較後,才慎重地傳給了他,張良因為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選,只好將它和自己一起帶進棺材。

五百餘年後,因盜墓賊得到了它,才從而使這本“奇書”得以在人間流傳,然而公之於世的,也只不過是黃石公的極其簡略的言詞,至於其中的玄機深意,浮淺的言語怎麼能窮盡呢?

可見,張商英明確認為,《素書》的作者是黃石公,當年傳給張良的是《素書》,而不是什麼《三略》或者別的什麼兵書。

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了,張商英是何許人?他說的話有那麼可靠嗎?

查閱了一下資料,張商英雖然不是歷史名人,但不僅做官的履歷很豐富,而且著述頗豐。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張商英,字天覺,是四川新津人,“長身偉岸,姿彩如峙玉,負氣倜儻,豪視一世”,高大英俊、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簡直是對男人褒獎最好的詞都用上了。考中了進士,在北宋時代先後在四川、江蘇、河南、河北等地,把知縣、監獄官、稅務官等官職做了個遍,後在王安石的推薦下,到朝廷當了副部長,後當了副總理。憑此資歷,從盜墓賊手裡得到《素書》就不奇怪了,而且說法也大約是有幾分可信的。

但查閱《史記·留侯世家》卻發現,司馬遷是這麼說的“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明時一看老人送的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司馬遷明明說的是《太公兵法》,壓根就沒說《素書》。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那麼,《太公兵法》是一本什麼書呢?

《太公兵法》又稱《太公六韜》、《六韜》,是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收錄此書的是《隋書·經籍志》,題為“周文王師姜望撰”,姜望即姜太公姜子牙,全書共237篇,《兵》也就是《太公兵法》共81篇。

顯然,《太公兵法》不是《素書》。

許寶林編著的《中國兵書通覽·素書》認為,《素書》是“宋張商英取《黃石公三略》之本旨而廣其說”,意思就是說,《素書》的作者其實就是張商英本人,是在《黃石公·三略》的基礎上,揉進了自己的思想而已。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有的學者認為,該書的作者其實並非一個人寫的,是漢朝至宋間文人陸續完成的。它雖提出“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為主,輔以儒家的“仁、義、禮,是一部審視歷史、增廣智慧的道家著作”。

更有學者認為,當初黃石公贈與張良的確實是《太公兵法》而不是《素書》,從張良墓室中發現的《素書》的作者實際上就是張良本人。

從張良的個人經歷和性格來看,經歷了秦漢時期風雲際會、跌宕起伏,張良完全有能力寫出這樣一部嘔心瀝血之作。




疫情宅讀:被稱為天書的《素書》,作者是黃石公還是另有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