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提到中国最好的中学,一定是众说纷纭。比如广为人知的王源毕业的南开中学、王俊凯就读过的树人中学,都是全国顶尖名校,北大清华实名推荐制学校。另外,还有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这样从初中部到高中部再到国际部的超级中学。不过,如果在“中国最好的中学”这个问题里再加一个限制条件“县城”,那么,答案范围就会瞬间缩小。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有些人或许会想到衡水中学,可惜的是赫赫有名的衡中,在1996年之前确实是县级中学,但是,1996年之后,衡水县升格为地级市后,衡中就从此和县城告别了。也有的人可能会想到“超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不可否认,它也是一所闻名全国的中学,而且地处毛坦厂镇,确实符合限制条件。但是,它并不是中国最好的县城中学。那么,谁才能荣膺这项美誉呢?郸城一中!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地处河南周口郸城的这所中学,2019年的高考成绩让人侧目,全校一共有43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在全国县级中学排名第一。不要以为它只是昙花一现,从2012年起到2018年,连续7年,该校一共被清华、北大录取217人,在全国所有县城中学里也是独占鳌头。然而,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所高考战绩辉煌的中学,当年建校时却是靠着10万斤小麦才筹办而成。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时光倒流至1951年,当时郸城都还没有建县,只有一个办事处。但是,主持工作的领导十分重视当地的教育,因为除了郸城之外,淮阳、界首、太和、沈丘都没有中学,为了让这5个地区的孩子能够继续有学上,办事处的副主任董庆发果断地拨了10万斤小麦作为筹办经费,郸城一中这才成立,当时还只是初中,第一期一共招收了4个班188名学生。如今,69年过去了,郸城一中早已成为了一所现代化的中学,卫星电视、网上阅卷系统、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等一应俱全。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曾经只有巴掌大的面积,如今也有了新老两个校区。老校区相对而言条件差一些,食堂口味不怎么样,时常需要到校门外打牙祭。学生宿舍三十几号人挤在一个寝室里,没有阳台,洗衣服为了接水还要排半天队,厕所的卫生也不好。但是,就是这种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创造了不少传奇。曾经就有一位同学,在晚上从不熄灯的厕所里熬夜补习数学,把成绩从90分提升到130分以上,最终,高考被全国TOP5的大学录取,堪称老校区的传奇。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新校区较之老校区完全不同,首先就是食堂,两栋三层楼的餐厅拔地而起,十分气派。当然伙食费也贵了一些,好在东西好吃,种类也非常丰富,广东肠粉、河南烩面、福建鸭腿饭、黄桥烧饼、麻辣烫应有尽有。学生宿舍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每间寝室都有独立卫生间,三十人一个寝室也变成了十人一个寝室。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水压问题,到了5楼6楼,水基本都要等上至少5分钟才能有。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但是,老校区也罢,新校区也好,学风却是标准如一。任教老师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名校毕业生,管理虽然十分严格,但并不呆板。“终身学习”和“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是校内许多老师欣赏的格言。因此,两个校区的学风都非常好,学生都十分善于规划时间,基本都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一日三餐所需的时间都被严格管控,总计耗时不会超过40分钟。正是因为了这些优秀的老师和勤奋的学生,才会有郸城一中惊叹全国的成绩。从高分人数、一本上线人数、清北录取人数,在号称“高考大省”的河南乃至全国都无与伦比。

靠10万斤小麦才筹建成的中学,清北录取人数却全国第1

这就是中国最好的县城中学,虽然是用10万斤小麦作为启动资金才筹建而成,但是,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传统,让它从经济落后地区一飞冲天,展翅翱翔。即便是大城市的中学,也不得不向它投去钦佩的目光。

不过,却有一种说法“来自县城中学的好学生只是读书机器,比不上大城市出来的孩子”,你认可这种观点吗?欢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