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提高蔬菜產量的關鍵有哪幾個方面?

新大風歌


蔬菜的安全質量是蔬菜總體質量的基礎。生產質量安全的蔬菜以及對其質量的管理與控制就成為現代蔬菜生產中不可忽視的首要任務。

1.栽培管理技術對於蔬菜質量的影響

我國的蔬菜種類、品種多,而且蔬菜生產週期短,茬口複雜,為提高產量和防治病蟲害,需要不斷的施用肥料和農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肥料施用是否科學和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施用是否安全是影響蔬菜質量的關鍵因素。

1.1在施肥技術上存在明顯誤區

大部分農民由於土壤肥料方面的知識貧乏,對土肥新技術的接觸機會少,特別是在施肥上,很盲目,很不科學。這主要表現在:一是菜農不能科學的運用肥料品種,憑習慣施用,重化肥輕有機肥;二是對肥料施用不是適量而常常是過量施肥;三是施用方法選擇不當,導致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不合理,一方面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氮磷的流失會造成地表水的富營養化,地表水水質變劣;氮肥形成的硝態氮會造成地下水汙染;另一方面,造成蔬菜品質下降。由於大量施用肥料,肥料中的有害成分會在土壤中積累,造成土壤的汙染,受汙染的土壤產出物又把有害物質轉換到蔬菜中,影響了蔬菜產品質量。

1.2在蔬菜病蟲害防治上用藥不安全

通過近年來對我國主要蔬菜品種上的常用農藥使用情況進行調查顯示,在蔬菜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農民濫用農藥的現象還非常普遍。在蔬菜生產過程中,菜農缺乏合理用藥技術,在農藥使用上還存在許多問題,影響了蔬菜質量:一是不良用藥習慣,蔬菜生產過程中病蟲防治過程中,高毒、高殘留農藥仍在使用。第二,用藥量概念模糊,有病無病都打“保險藥”,用量偏高,造成環境汙染;第三,用藥時機不準確,存在著盲目用藥。在蔬菜生產過程中長期不合理、超劑量使用化學農藥,使得害蟲、病原菌產生抗藥性,隨著抗藥性增強,迫使蔬菜生產者不斷加大農藥的用量,增加使用農藥次數,且農藥的使用濃度越來越大,同時高殘留農藥和劇毒農藥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導致蔬菜產品中農藥殘留量越來越高。

1.3無公害綜合防治技術尚未全面推廣開

蔬菜的分散種植決定了對蔬菜病蟲害防治基本上是一家一戶分散進行,無公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蔬菜生產上難以全面推廣。為有效地控制農業病蟲害,減少農藥汙染,提高蔬菜質量,雖然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也在推廣應用誘蟲板、性誘劑、頻振式殺蟲燈和高效的生物農藥等綠色控害技術,但是,由於受生物農藥價格高、見效慢等因素的影響,使其在蔬菜生產中推廣不快。

1.4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是影響蔬菜質量的隱形因素

近年來,植物生長調節劑殘留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但由於缺乏必要的管理規範和檢測標準,尚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在蔬菜種植中應用植物激素比較普遍。在進行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青椒等果類蔬菜生產中,為了促進坐果,常使用各種保花保果的生長調節劑;為了促進果實成熟和提早上市,經常用激素催熟;有的在蔬菜貯存期間常使用保鮮劑,達到延長保鮮期的目的。濫用激素和保鮮劑,都會使蔬菜產品受到汙染,降低其風味和品質。

2.加強我國蔬菜生產質量安全管理的對策建議

2.1明確管理分工,形成管理合力

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涉及諸多環節,情況複雜,體系龐大,客觀上需要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組織。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機構各具特色,但有一個其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注重農業主管部門的主導作用,實施的全過程管理,都有較為明確的管理主體及其分工,組織機構非常健全,並且職責分明、各司其職、積極配合。因此,為便於進行安全蔬菜生產技術的推廣,我國應在明確主管部門的基礎上,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加強合作,形成管理合力,使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管理得到落實。

2.2加強安全蔬菜生產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加強對已被認證的安全蔬菜產品產地環境的管理和保護。在一些本底生態環境條件好,當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群眾發展安全農產品積極性高的地區,要積極引導開展安全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對已經通過取得安全蔬菜產品認證的生產基地,要結合實際,建立相應的緩衝帶或防護帶,嚴防對產地的汙染,確保蔬菜產地的環境質量。同時對適宜開展安全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區域,積極創造條件,使其逐步轉換成為安全蔬菜生產基地。以從產地環境切斷有害物質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危害途徑,強化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源頭管理。發表論文。

2.3科學合理選擇和使用農藥

合理選用化學農藥。當病蟲害發生嚴重,使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不能控制時,化控仍是必要的措施,它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省時省工等優點,尤其是在發生突發性病蟲害時,使用效果更為明顯,深受廣大菜農歡迎。因此,在當前或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化學農藥防控蔬菜病蟲還不可能取消。關鍵在於根據蔬菜生長的不同發育階段和品種,如何科學選擇適宜的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種類。在限量使用範圍內施用,使蔬菜產品農藥殘留不超標,達到產品無公害。農藥交替使用。農藥交替使用的理論在國外早已提出,並有研究報道。發表論文。交替使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農藥,不僅能減輕單種農藥對環境的汙染以及對非目標生物的影響,而且還可以避免在蔬菜產品中的殘留。在現實生產中,菜農往往在使用某一種效果好的農藥後,就不願使用其它農藥,在一年重複多次使用,甚至連續幾年使用,這種現象在有機磷殺蟲劑使用中更為明顯。由於連續使用同一種(類)農藥,造成病菌或害蟲產生抗藥性,導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無效。因此,採用作用機制不同的農藥交替使用,一種農藥在一個生產季節只使用1-2次,延緩病蟲產生抗藥性,從而降低農藥使用量,降低農藥殘留。推廣高效、低毒的替代農藥品種和生物農藥。菜農之所以願意使用高毒農藥,主要原因是這些農藥相對價格低,對某些害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要全面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就要選用無論在防治效果上,還是在價格上都完全可以取代禁用的高毒農藥品種。農藥使用方法包括噴霧法、噴粉法、燻蒸法、灌根法等。一般在大田條件下,噴霧法靶標部位受藥均勻且劑量大,防治效果好。但在蔬菜大棚內,一般情況下在秋冬季節,大棚相對密閉的情況下,應採用燻蒸法和噴粉法。在4月份後,隨溫度的升高,大棚通風量加大,施藥應以噴霧法為主。對於防治地下害蟲及土壤傳播的病害應在蔬菜播種前,提早混使於土壤,或使用種子包衣方法。對於病蟲害局部發生時,可用塗莖、灌根等局部用藥,儘量減少大面積使用農藥。肥料施用要按照蔬菜不同生育期平衡少量多次施肥。

2.4加強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菜農的素質和科技使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蔬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發表論文。如果不盡快提高廣大菜農的素質和科學生產的水平,再好的標準、規範和技術都無法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和保障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也會落空。鼓勵和支持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開展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技術服務,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農村,廣泛開展蔬菜產品質量安全服務指導,推行標準化生產,推廣生態、安全的蔬菜生產技術和投入品,淨化產地環境,強化源頭控制,規範生產過程,加強生產檔案管理,在生產環節改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狀況。

3.結語

生產實踐表明:蔬菜產品質量是可控的,蔬菜質量與農民增收息息相關,提高蔬菜質量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是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也是建設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由之路。






嬌嬌和小七


春節前後,蔬菜價格穩中有升,正是出產量、提效益的好時候。然而當前棚室環境不利於蔬菜高產,蔬菜營養合成相對減少,自身生長及果實膨大需求量不減,造成供需平衡,影響蔬菜產量,如何協調營養供需之間的關係呢?

對此,小編認為應從補充植株營養,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入手,確保養分得到最大極限地發揮,以增加蔬菜產量。

提早補充營養,提升蔬菜抗逆性。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尤其是連陰天,蔬菜光合作用弱,是造成蔬菜自身抗逆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要維持植株抗逆性的穩定,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用好葉面肥,植株補充葉片營養。寡照天氣下,植株光合作用弱,供應根系的養分很少,可以葉面噴施全營養葉面肥,以補充氮磷鉀等的不足。而有機營養對蔬菜抗逆性的影響更為重要,如與蔬菜抗逆性相關的各種酶,都由氨基酸組成。陰天前,菜農可提前噴施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營養,可以直接補充葉片有機營養。

合理使用植物調節劑,增強植株應對逆境的能力。如助壯素、矮壯素等既可以抑制過旺的營養生長,又可以明顯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在逆境下,植株體內的乙烯、水楊酸等增多,調節植株應對逆境條件。因此,在連續陰雨天來臨之前,菜農可以噴施乙烯、水楊酸等,提前引導植株進入應對逆境環境的狀態。

用好海藻酸、甲殼素等功能性物質,提高蔬菜抗逆性。但是在陰天下,蔬菜製造的有機營養大幅減少,呼吸消耗卻不少,導致入不敷出的情況嚴重。

因此可以通過拉大晝夜溫差,具體來說,就是提高白天溫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有機物合成量;夜間降低溫度,茄果類蔬菜可保持在10℃以上,西葫蘆等可保持在8℃以上,保證植株既不產生冷害,又能減少夜間有機營養消耗;減少留果,確保留下的果實都是精品果。

再是及時去掉老葉、病葉以及過密的枝條。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消耗,保證有效營養集中供養果實,以此來提升蔬菜產量,抓住蔬菜價格黃金期,增加整體效益。


爆米花小吳


霧都山客來回答您的問題。

今天是2月10日,正月十七,距立春馬上一週了,正是進入了春天。春季來臨,萬物無復甦,很多蔬菜都可以在這個季節播種、育苗、定植,有很多越冬蔬菜在這個季節開花結果。因此,在春季蔬菜高產管理非常關鍵。

山客在此與大家聊一聊春季露地蔬菜高產管理的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立春以後氣溫逐漸回升,晝夜溫差逐漸縮小,一些蔬菜植株容易出現徒長,一旦出現徒長,極易造成落花落果,降低蔬菜產量,因此在,此時節需要注意增大晝夜溫差,控制氮肥用量,促進蔬菜植株坐果率。

2、不少越冬蔬菜正式進入生長中後期,植株需肥量大幅增加,如果養分供應不足,容易出現脫肥現象,造成植株早衰。因此在此時節,應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同時合理追肥,追肥宜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同時還需要注意平衡追肥,以達到提高植株抗性的目的。

3、春暖咋寒,育苗和定植都需做好“倒春寒”的防控。幼苗期,可以通過低溫煉苗,提高其抗寒能力,具體操作是:在齊苗後,及時通風,隨著氣溫回升逐漸加大通風量,同時設置擋風牆,形成局部小氣候條件,減緩地溫快速下降。定植時,在寒流來臨前,適當灌水或葉面噴水,降低蔬菜受凍害機會。另外,在寒流來臨前,對菜地進行中耕培土,使土壤更好的吸收和儲存熱量,緩解凍害發生。

4、春季蔬菜使用激素時要嚴格控制濃度,防止出現藥害中毒,如果激素濃度過高,會影響植株花芽分化,導致葉片皺縮、畸形,植株生長受阻,最終出現畸形果,嚴重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此時節使用激素要遵循高溫激素濃度底限原則,如發現蔬菜激素中毒,立即使用蕓薹素內酯或核苷酸400倍液進行噴霧,可以有效緩解中毒症狀。

5、隨著春季氣溫的升高,蔬菜的病蟲害也會逐漸增多。因此,需要加強巡視,及時發現病蟲害,並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防治。春季蔬菜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嚴格控制病蟲害的蔓延,避免造成蔬菜大量減產降質。

以上是山客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淺見,歡迎留言指教。【關注】霧都山客瞭解更多農村的風土民情。

霧都山客


春節前後,蔬菜價格穩中有升,正是出產量、提效益的好時候。然而當前棚室環境不利於蔬菜高產,蔬菜營養合成相對減少,自身生長及果實膨大需求量不減,造成供需平衡,影響蔬菜產量,如何協調營養供需之間的關係呢?

對此,小編認為應從補充植株營養,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入手,確保養分得到最大極限地發揮,以增加蔬菜產量。

提早補充營養,提升蔬菜抗逆性。災害性天氣發生時,尤其是連陰天,蔬菜光合作用弱,是造成蔬菜自身抗逆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要維持植株抗逆性的穩定,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用好葉面肥,植株補充葉片營養。寡照天氣下,植株光合作用弱,供應根系的養分很少,可以葉面噴施全營養葉面肥,以補充氮磷鉀等的不足。而有機營養對蔬菜抗逆性的影響更為重要,如與蔬菜抗逆性相關的各種酶,都由氨基酸組成。陰天前,菜農可提前噴施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營養,可以直接補充葉片有機營養。

合理使用植物調節劑,增強植株應對逆境的能力。如助壯素、矮壯素等既可以抑制過旺的營養生長,又可以明顯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在逆境下,植株體內的乙烯、水楊酸等增多,調節植株應對逆境條件。因此,在連續陰雨天來臨之前,菜農可以噴施乙烯、水楊酸等,提前引導植株進入應對逆境環境的狀態。


渝夔達人


茄果類蔬菜高產有如下幾個注意方面:

1、選種:高產的品種是基礎,種子選不好,基本就得不到高產了。

2、育苗:必須是根系發達的壯苗。

3、施肥:必須灌根,必須少量多次,前期氮磷鉀平衡肥,結果開始用高鉀複合肥,

4、澆水:用滴灌,見幹見溼,水大爛根,土幹不長植株。

5、土地:土壤不能板結,起壟要高,增施有機肥,保持土壤疏鬆。

6、掌握病蟲害防治技術,不能出現病害蟲害。






西芙橙之蜜


你好,我的建議有以下幾點,共大家參考

一 是施足底肥,確保植物生長有足夠的有機質。

二 確保植物生長有足夠的有機質,確保種苗不含病菌等。

三 是做好環境調控,維持在蔬菜生長所需的最適宜溫溼度範圍內。

四 是做好日常水肥管理,在蔬菜花期末

五 是做好病蟲害防治,避免危害作物導致減產。

六 是果類蔬菜要做好打叉或疏花疏果之類的農事操作,確保產量。




小草152395387


十個小技巧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

一、雙層覆蓋:在大棚內覆蓋地膜或增設小拱棚。覆蓋地膜可使土表土壤溫度提高2℃,增設小拱可使蔬菜生長環境的氣溫保持在15℃以上。

二、園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靈或溴化甲烷處理,以殺滅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傳病害的發生。

三、改進架膜方式:用鐵絲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繩代替竹竿為攀附物,能減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益。

四、改進灌水方式:採用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傳統的大水漫灌,可使棚內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10%以上。

五、選用無滴棚膜:此種植上不會凝聚水滴,適光率可達98%以上。如用一般棚膜,可在棚膜上塗滅滴靈或每日堅持清掃,以消除膜上水滴,增強光照。

六、撒草木灰:在大棚經常撒乾草木灰,可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發生,促使蔬菜健壯生長。

七、增施二氧化碳。在棚內燃燒沼氣,既提高了棚溫,又增補了二氧化碳氣體。

八、設置反光幕。在棚室後牆設置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強弱光區的光照,提高2℃-3℃地溫。

九、施用生長調節劑。正確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長激素,可促進植株生長,防止落花落果。

十、巧妙施藥。採用粉塵、煙霧等施藥方法,既沒有噴霧施藥法溼度加大的缺陷,又簡便易行,且藥效穩定持久。








農道小妹


蔬菜水果大負度增長是有源因的,一是當前病毒性感染好多菜販子不敢出門去進貨,二是大家都知道這也次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各村,和各個地方的大路都已被封了,型成了交通難的願因,所以在這段時間蔬菜水果有漲價的趨勢


韓留全


品種選擇和病蟲害防治


三農記憶


我認為提高蔬菜產量需要增強光合作用,提高光合生產效率,具體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⒈首先是增大溫室採光面的透光率,改善光照條件,充分利用光能

⒉延長光照時間,提高光合產量

⒊提高作物自身的光合效率

⒋維持作物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最適宜溫度

⒌增施二氧化碳氣體肥料,提高光合效能

⒍科學合理地供水施肥

⒎增加葉綠素含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