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丙子之役”,漢軍發揮重要作用,皇太極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皇太極時期兩次征討朝鮮,最終令朝鮮臣服,為清朝崛起奠定基礎

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被明王朝、蒙古與朝鮮合圍,形勢並不樂觀,好在明王朝內部黨爭,蒙古與明王朝矛盾重重,唯有以“小中華”自居的朝鮮,與明王朝保持密切配合,斷絕後金貿易,同時援助皮島毛文龍,卻又軍事實力不足。

明朝皮島總兵毛文龍,其存在對遼東漢民是希望,導致遼東漢民長期起義,而後渡海投奔其麾下;東江軍數次襲擾沿海,對後金都城瀋陽威脅巨大,令後金無法施展長途奔襲的戰略。

皇太極即位後,後金為打破僵局兩次征討朝鮮,“丁卯戰爭”清軍在貝勒阿敏的率領下,迫使朝鮮國王李倧與後金結成"兄弟之盟",但隨後毛文龍率東江軍與後金在瓶山決戰,後金軍遭遇重創,‘盟約’也就形同虛設。

直到‘丙子之役’皇太極親率十二萬軍隊,圍困朝鮮京師,擊退朝鮮各路援軍,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接受清朝冊封,並允諾協助清朝的軍事行動,清朝解除朝鮮半島的威脅,擊敗喀爾喀蒙古,終於全力攻略明王朝。

‘丙子之役’被讚譽為,‘清王朝以冷兵器剋制熱兵器的奇蹟’,事實上忽略了滿洲八旗新的戰友——漢軍旗

,而漢軍旗在‘丙子之役’發揮怎樣的價值?筆者帶您剖析,漢八旗的誕生與成長。

朝鮮“丙子之役”,漢軍發揮重要作用,皇太極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清太宗皇太極像

皇太極利用漢臣,削奪和碩貝勒權利,漢軍八旗應運而生

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病逝前未指定繼承人,而四大貝勒中,大貝勒代善因虐待諸子,而被努爾哈赤廢黜繼承資格;阿敏是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次子,最先被排除汗王爭奪;莽古爾泰“殺母邀寵”禽獸之舉,使八旗貴族無人推舉。

皇太極母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葉赫氏與愛新覺羅氏頗有宿怨,所以皇太極出身並不佔優勢,而論戰功也不及兄長顯赫,且只有實力並不雄厚的兩白旗(共40牛錄),但皇太極幼時便善於處理政務,加封和碩貝勒也能與諸將和睦相處,因此嶽託稱其為“才德冠世”。

《清史稿》天命元年丙辰春正月壬申朔,上即位,建元天命,定國號曰金。諸貝勒大臣上尊號曰覆育列國英明皇帝。命次子代善為大貝勒,弟子阿敏為二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

皇太極雖名為大汗,卻要“四大貝勒”共掌朝政,後金文臣武將形成派別,使八旗旗主威脅到皇權,而皇太極削弱和碩貝勒的突破點,便是提拔漢臣與降將開始。

從努爾哈赤起兵開始,明朝多有降將,如明撫順遊擊李永芳、明千總王一屏、廣寧遊擊孫得功等,然而,努爾哈赤對明朝降將重賞而不重用,對文臣更加輕視竟貶為奴隸,歸降漢人被分編入各旗待遇低下。

朝鮮“丙子之役”,漢軍發揮重要作用,皇太極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八旗軍隊演練

皇太極重用范文程等漢臣,改變努爾哈赤對明朝降臣與漢民的態度,推行滿漢平等的政策,下詔“令漢人與滿洲分屯別居”,之前被擄掠的漢民需要給八旗貴族為奴,詔令後,從十三個壯丁減少到八個,其餘恢復成民籍,選拔漢官清廉者管理。

恢復民籍的漢民,便有了從軍立功的權利,而留在旗內的成為“包衣”,由朝廷監督待遇得到提升,遼東漢民有了上升通道,“民皆大悅,逃者皆止”,社會生產短時間蓬勃發展,皇太極無錢糧損耗,便增加精兵數萬,同時解除後金內部隱患。

滿漢矛盾由來已久,在嶽託的建議下,皇太極以統領下的兩黃旗(黃白互換後),貝勒或大臣之女,許以明朝降將為妻,普通士兵也能許配寡婦或領取補貼,再輔以土地和宅院,高官厚祿極大瓦解明朝將士抵抗的決心。

天聰五年(1631年)永平之戰,後金意外俘獲懂得鑄炮的王天相,皇太極遂以親信額駙佟養性為旗主,正式編練漢軍旗,主要負責重炮的鑄造和使用,同時操練攻城和維持治安穩定。

《清史稿》鑄紅衣大炮成,鐫曰“天祐助威大將軍”。軍中造炮自此始。乙未,以額駙佟養性總理漢人軍民事,漢官聽其節制。

得到眾多漢臣的輔佐,組建更忠心的漢軍旗,加上對兩黃旗的鞏固強化,皇太極天聰六年(1632年),迫使代善退出執政實現皇權獨尊,仿造明朝的制度設立六部及理藩院,後金政權趨於完善。

朝鮮“丙子之役”,漢軍發揮重要作用,皇太極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平南王尚可喜像

孔有德與尚可喜歸降,令漢軍戰力得到強化,在‘丙子之役’初現神威

漢軍雖立,但重炮的質量不佳,火藥主要通過走私獲得,制約後金漢軍在戰場的發揮,大淩河之戰大量使用重炮,並轟擊子章臺以震懾守軍,之後很長時間都是留守,皇太極迫切希望能夠強化火器作戰的能力。

作為毛文龍的舊部,孔有德深知後金的悍勇,被派往大淩河前線頗為不滿,與山東兵發生衝突後選擇發動兵變,短時間便攻克山東境內數城,又在耿仲明的內應下奪取登州,史稱“登萊之亂”。

後金天聰七年(1633年),在登州城破之際,孔有德因知悉後金安撫政策,因此率眾登船前往遼東,所部將士及家眷萬餘人,由和碩貝勒濟爾哈朗與阿濟格接應,至盛京更是由皇太極率諸貝勒郊迎十里,授其都元帥之職,自統原部屬,稱“天佑兵”,駐防在東京遼陽,可謂恩寵至極。

尚可喜身份特殊,他是毛文龍養孫,被賜名毛永喜,報崇禎帝為毛文龍平反之恩,從抗擊後金到平定登萊之亂,為明朝出生入死。

但皮島總兵沈世愧與尚可喜有舊怨,想要將尚可喜置於死地,尚可喜只能拘禁反對的將領,裹挾東江軍麾下諸將、攜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歸降後金。

尚可喜帶來專業鑄造火器與造船的匠人,彌補了後金兵種的短板,皇太極出盛京郊迎三十里以示隆重,對尚氏家族均加以厚賞,尚可喜所率之軍,賜名為“天助兵”,其待遇絲毫不遜於孔有德部。

《清史稿· 列傳二十一孔有德》及尚可喜來降,上遇之亞有德、仲明。命更定旗制,以白鑲皂,號有德、仲明軍為天祐兵,可喜軍為天助兵。國語謂漢軍“烏真超哈”,有德等自將所部不相屬。

朝鮮“丙子之役”,漢軍發揮重要作用,皇太極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清軍與朝鮮裝備對比

由於朝鮮能夠從明朝得到後金需要的鐵器、火藥與糧食等物品,皇太極主動拉近與朝鮮的關係,但朝鮮始終保持抗拒姿態,當多爾袞率軍迫降林丹汗之子額哲,繳獲傳國玉璽後,滿朝親貴向皇太極勸進,皇太極正式建國號為“清”。

漠南蒙古已經歸降,明朝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掙扎,皇太極終於騰出手修理不聽話的朝鮮,崇德元年(1636年)十二月二日,由皇太極親自統率滿蒙十萬軍隊親征,十四日前鋒嶽託已抵達平壤,迫使朝鮮國王李倧退守南漢山城,而漢軍旗在孔有德等的率領下運送巨炮跟從進軍。

《朝鮮王朝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載:命多羅安平貝勒杜度、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昂邦章京石廷柱、馬光遠等,率每旗梅勒章京一員,每牛錄甲士三人,及石廷柱旗下漢軍在後,護送紅衣炮、將軍炮、法攻鳥槍車牌、輜重等物。

朝鮮雖擁兵三十萬,又有大量的仿製火槍,但軍隊既無統籌指揮,士兵又無實戰經驗,朝鮮京畿道、全羅道、忠清道與慶尚道援軍,被清軍接連擊敗。

朝鮮國王李倧還抱著僥倖,希望宗主明朝能夠抄清軍後路,或者拖至清軍疲敝之時,朝鮮軍隊便可趁勢反擊,清朝確實如朝鮮預料般國力單薄,經不起長久的消耗,但盛怒下的皇太極,決定動用終極武器火炮攻城。

清朝始終被朝鮮視為蠻夷,但炮火轟擊迸裂的城牆,彷彿在向朝鮮軍民訴說,為何連明王朝都被清朝擊敗,因為清朝已具備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最強大的動員能力,及眾多實戰磨礪出來的優秀將領。

朝鮮國王李倧喪失抵抗意志,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在三田浦清軍主營拜見皇太極,從此朝鮮成為清朝附庸,再也不敢對清朝有所威脅。

朝鮮“丙子之役”,漢軍發揮重要作用,皇太極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後金與朝鮮兩次戰役

朝鮮“丙子之役 ”,漢軍旗發揮重要作用,為皇太極擴建漢八旗奠定基礎

丙子之役,漢軍旗不僅在最重要的南漢山城圍攻戰,給予朝鮮軍民精神上重創;在其餘諸多戰場,配合滿蒙鐵騎給朝鮮軍隊沉重打擊;在班師途中更攻取鉗制後金十數年的皮島,從此清朝再無後顧之憂。

漢軍旗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身的價值,也贏得了滿洲與蒙古的尊重,更在日後成為清朝攻城略地的倚重之兵。

從孔有德之天祐兵,尚可喜之天助兵,併入漢軍開始,到“丙子之役”班師後,皇太極分漢軍為兩旗,崇德四年(1640年)又增加到四旗,並在崇德七年(1643年)設置漢軍八旗,旗幟服飾完全與滿洲八旗等同。

經過改編和擴建的滿八旗、蒙古八旗與漢八旗,旗幟服飾相同,在頻繁的軍事調撥後,早已不再是固有的牛錄,而是三個民族都存在的狀態,因此在入關之初的軍隊裡,民族的隔閡被破除,滿蒙漢真正的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太宗實錄》《朝鮮王朝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