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尊重每一位創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歷史上中原王朝對周邊地區的影響,也是逐漸加深的。如果將東亞地圖比作一個鐘錶盤,那麼自東北亞的朝鮮半島,順時針沿著東部一衣帶水的日本群島,再到東南亞,幾乎沿途所有的地方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並不同程度地使用或化用了漢字。
隨著近代西方先進生產方式和思想文化的逐步傳入,線形排列的西方拼音文字也開始衝擊東亞文化圈一直堅守的古老的方塊漢字的地位。一時之間,關於漢字存廢的爭論開始在東亞文化圈形成一股熱潮。近代著名的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是東亞文化圈內提出“漢字廢止論”的第一人。
韓國和朝鮮在二戰以前是一個國家,在二戰結束前的半個世紀裡,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在此前的幾百年歷史中,朝韓都是一個整體。二戰以前,朝鮮半島使用的是漢字,古代朝鮮也以使用漢字為榮,其官方文獻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不過,由於古朝鮮識字率低,一般只有貴族或名門望族,才認識和能夠順利地使用漢字。一般的平民百姓,只是能夠說朝鮮話,但是不會書寫文字,更不會書寫漢字。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朝鮮民族開始了追求獨立自主的民族主義運動,文字就是關鍵的一項。作為臣服於外的歷史象徵,漢字逐漸遭到抵制,諺文受到追捧。日本戰敗後,朝鮮半島分裂為南部的大韓民國以及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其中,朝鮮在1949年廢除漢字,以諺文作為國語。
朝鮮廢除漢字的同時,韓國也在同年施行《諺文專屬用途法》,規定韓國的公文必須使用諺文書寫,逐步用諺文代替漢字。同時,韓國政府全面停止漢文教育。但在李承晚執政時代,韓國又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到了1970年,朴正熙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小學完全廢除漢字教育。後來,由於輿論壓力,韓國政府又在1972年撤回漢字廢止宣言,在中等和高等學校恢復漢字教育,但是漢字學習只是選修課,不需要考試,並且在現實中還用不上,因此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同時,韓國政府禁止在小學進行漢字教育。
雖然現在韓朝兩國都間接廢除了漢字的使用,但是在古代,漢字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十分重要。自西周武王封箕子於半島後,這裡就一直處於中原王朝的文明沐浴下。雖然在明朝時期,朝鮮人創造出自己的文字,但是卻不被人所用。當時人普遍認為漢字是至高無上的,不應該被代替。
廢除漢字,名義上是弘揚自己的文化獨立性,其實是割裂與中華文明的歷史聯繫,以利於創建獨立的國家文明體系,也就是建立獨立的國家思維,從中華文明的附庸地位中脫離出來,樹立國家統治階層政治權威。只是由於體量太小,任務是艱鉅的,不是幾十年的隔絕就能完成的,一旦中華文明重新崛起,並立於世界之巔,那麼這種隔絕只是歷史的插曲而已。
閱讀更多 瀚墨雲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