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與病毒面對面


他們,與病毒面對面


他們,與病毒面對面

抗擊疫情就是一場全民的戰爭,醫療隊伍抵抗著病毒的入侵,流調隊伍偵察病毒的傳播軌跡,還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曾出現在公眾眼前,卻又與病毒面對面,他們就是離病毒最近的人——檢驗師。

金牛區疾控中心檢驗人員穿好防護服,做好三級防護後,進入試驗區域,將樣品放入傳遞窗,檢測人員再進入實驗室,開啟生物安全櫃待穩定後,通過傳遞窗再將樣品從傳遞窗拿出 ,放入生物安全櫃,這一天的實驗就正式開始了。時間轉眼來到凌晨3點,金牛區疾控中心實驗室仍然燈火通明,走進去,靜悄悄的,但所有檢驗師都在,他們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忙碌著,有的正小心翼翼的用移液槍添加樣品,有的正在操作PCR進行核酸檢測、有的在電腦前認真分析核對數據……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在辦公桌上趴一會。

實驗室裡的三級生物安全防護包括穿戴兩層防護服,戴N95口罩、護目鏡、面罩、乳膠手套、防水靴套等,檢驗師們要在25℃恆溫下連續工作8個小時,一場實驗下來他們已經渾身溼透,臉上已經被口罩、護目鏡勒出了深深的印記。

每一次實驗,儘管是有條不紊的操作程序,但背後都是危險和希望並存。每一次的實驗都“必須精神高度集中,必須‘與世隔絕’的”,一旦操作不慎就會被感染。為了儘快明確樣本的檢測結果,為患者的確診、治療以及密切接觸者的追蹤隔離提供科學依據、最大限度爭取時間。”一線醫護人員在努力減少“存量”,而我們的疾控工作人員正是在努力控制“增量”。

長達8小時的檢驗時間裡,他們不喝水,不吃東西,不上廁所,只因為防護服一旦脫下就不能重複使用,為了節約物資,他們堅持做完整個實驗,出了實驗結果才走出實驗室,脫下防護服。

金牛區疾控中心檢驗檢疫黨員攻堅小組成員曾豫是9名檢驗人員之一,她也是一名90後。儘管感冒持續未好,她在疫情面前也絲毫沒有退縮,一邊治療,一邊帶病工作,還主動申請參加夜間實驗。

她說:我年輕我能抗,我是黨員需要得到鍛鍊。03年非典的時候,大家都在守護我們90後,今天,我們90後也能為守護大家健康做一點小小貢獻了。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在本次疫情防控中起重要作用,是確診的金標準。1月29日,金牛區率先在全市開展新冠肺炎的病毒核酸檢測,創新探索由發熱門診採樣、區疾控中心初篩、市疾控中心確診的快速檢驗模式,在區內4家有條件的發熱門診足量配置病毒採樣管,培訓臨床醫生負責樣品採集並送區疾控中心以PCR實時熒光檢測方法開展疑似病例檢測,為病例確診大大節約了時間,平均確診時間比“市疾控初檢+省疾控複核確認”老模式至少縮短了48個小時。



他們,與病毒面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