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讀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


如果愛——讀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

小豆豆——一個調皮好動的小女孩,總是有那麼多的奇思妙想,想要做個化裝成售票員的間諜,只是因為有趣上課的時候把書桌的蓋子開了關關了開,被老師罰站在教室的窗邊等待和來往的宣傳藝人打招呼,面對窗外的聲音會情不自禁地站立起來,並且和屋簷下的燕子說話……

小林宗作先生——一個能夠整整傾聽小豆豆四個小時話的校長,是願意發現孩子們“優良品質”的教育者,不斷地肯定自己的學生“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並注重孩子飲食營養的均衡,倡導自然教育的智者。

他們的學校——巴學園,一個用電車做教室的學校,是一個孩子釋放個性的真正天堂,一個注重培養孩子們天性的地方。

還有像小豆豆一樣有個性的同學——泰明、高橋、美代……

還有校園裡的其他——具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自帶午飯、,稀奇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的運動會、在大禮堂裡支起帳篷“露營”……

還有小林校長樸素的教育理念—— “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成長。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書中展現的就是這樣一段奇妙的教育之旅,一個“問題兒童”的成長過程。在這樣一個“烏托邦”的校園裡,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在小學一年就退學的小豆豆得到了尊重和關愛,學會了愛和給予,經歷了生命的別離,逐漸成長,奠定了她日後一生成功的基礎。

如果愛——讀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

讀這本書,源於網絡兒童教育博客的推薦。那個博客是把這本書作為育兒讀本推薦的,推薦給小學生、家長、老師閱讀。書不厚,內容淺顯,文意簡單,沒有教育觀點的說教,只是展現一個小女孩的內心,或天真、或純潔、或好奇、或傷感的天性。

饒有興趣地讀完才發現,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孩子的天性成長,更在於作為一個教育者,該怎麼樣擁有面對“問題”孩子時的那份耐心和尊重,擁有那份對孩子本真心性保護的赤子之心——擁有像小林校長那樣的教育情懷!儘管時代不同、國籍不同、環境不同,但巴學園裡洋溢著的人性光輝那麼讓人迷醉,那最樸素的教學情感顯得那麼讓人心動。


之一

傾聽真的是一門教育藝術。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太多的道理說教、所謂的價值引領和方向定位,只需要傾下身來,(更重要的是傾下內心),用雙耳、用心靈傾聽,給對方一個如大海般包容的胸懷,一片如大地般廣袤的空間,去盛納對方向你傾訴的一切。難怪小豆豆和這樣的校長呆在一起,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能和這樣個人永遠在一起就好了”。這就是人格魅力了,這種無聲的教育的意義可見一斑。

這其實也是一種尊重,一種對孩子天性的保護,體現出一個教育者的睿智。試想,能以孩子角度看問題、順應孩子的興趣,能夠同孩子“平起平坐”,讓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又有哪個孩子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呢?


之二

小豆豆是有個性的學生,巴學園是個有個性的學校。個性化的學校實行個性化的教育,諸如“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各年級的學生共處一室,有的練字,有的做實驗……學生走出校門散步,觀察油菜花、櫻花樹,光著身子游泳、在禮堂裡露營……

這些個性化的教育或許沒有它現實生長的土壤,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巴學園的教育理念,比如尊重孩子、讓孩子學會不帶歧視地同他人交往,這些無疑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教育的本質是沒有國界、地域的,沒有時間限制的,“以人為本”,尊重、欣賞孩子的個性,注重孩子情感的培養,促進孩子可持續性發展一直是教育的真命題。


之三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價之寶,是我們成人給他們貼上了不同的標貼,什麼聽話啦、叛逆啦等等。小豆豆不是老師眼中乖巧、聽話、順從的孩子,她總是有那麼多幻想,她的好動源於她的探索,她的好奇源於她的嘗試,但正是她的這些天性給老師和學校帶來麻煩。

書中並沒有過多描繪老師們對小豆豆的態度。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甚至可以想象我們的課堂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會是怎樣的態度,耐心說教?“河東獅吼”?還是置之不理?

其實,作為教育者,我們是不是忽略了或者壓根不在乎我們的態度給孩子們心靈帶來什麼影響?我承認,老師也有自己的情緒。我也曾經將學生罵得狗血噴頭,而且我會理直氣壯地認為“我是為他好”。但正如寓言故事中所說的“釘子拔去了,但留下了坑”,“坑”終究是留下來,想要讓它復原,是不是要付出更多?我們打著“為學生好”的旗幟,卻在做著傷害他們心靈的事情呢?是不是和我們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馳了?

“巴學園,好學校……”簡單的兒歌道出了小豆豆們發自內心的喜愛情感。一群孩子為了捍衛學校的榮譽而同其他學校孩子拌嘴、爭鬥,這不正是最好的愛的教育結果的證明?

什麼樣的教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教育?什麼樣的教育能夠激發起孩子發自內心的愛的情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樣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

如果愛——讀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