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買銀行存款,也能跑贏通脹?


只買銀行存款,也能跑贏通脹?


30年前,成為“萬元戶”是絕大多數家庭的夢想,存款是絕大多數家庭保護“夢想”的理財途徑。


彼時的中國剛剛迎來改革開放的浪潮,社會財富的積累還相對薄弱,老百姓辛辛苦苦攢下的錢,基本都會放入銀行,儲蓄存款是首選,理財觀念更強點的會搶購國庫券。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家庭財富也在顯著提升。與之伴隨的,是金融體系的日益完善和不斷健全。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97年,第一批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誕生;1998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房地產全面市場化……


越來越有錢的中國人,也有了越來越多的投資理財選擇。


而投資經驗越來越“豐富”的國人,逐漸看不上利率日益下降的銀行存款。


在“完善度欠佳”的金融市場環境下,只漲不跌的房子、剛性兌付的信託和P2P、造富無數的股市逐漸從眾多的投資品類中“脫穎而出”。


特別是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數次下調存款基準利率後,“實際負利率”的感嘆聲不絕於耳,銀行存款在大多數老百姓的心裡已經被宣判了“死刑”。


只買銀行存款,也能跑贏通脹?


畢竟,能夠在未來轉換成購買力的資產才是財富,保值增值的本質並不是保證賬面數字不減少,而是要保持和增加購買力。


既然存款利率無法跑贏實際通脹,持有存款就等於是在損失未來的購買力,這種變相虧本的資產自然是不討好的。


在有數倍於存款利率的銀行理財、P2P、金交所類固收等資產可供選擇的時候,存款被大量分流自然成為了正常現象。即使銀監會(現銀保監會)在2014年發出35號文,重申禁止銀行理財等產品承諾保本保息,但在市場長期的剛兌慣性影響下,老百姓依然會把銀行理財、信託甚至P2P和金交所類固收產品當成保本產品。


監管高壓下,投資固收越來越難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投資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無風險還高收益這種違背經濟規律的事情是不可能持久的。


當2017年國家騰出手來強化金融監管,資管新規等一系列重拳出擊之後,P2P和財富管理行業哀鴻遍野、爆雷頻發;銀行理財和信託打破剛兌、自負盈虧。


被市場教育後的老百姓們終於意識到,自己所理解的“固定收益”和保證本息是兩個概念,不論是銀行理財,還是P2P、金交所產品,都會面臨政策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等投資風險,只是風險發生的概率有所不同而已。


如此一來,本金能夠得到保障的常見投資品類,似乎就僅剩國家信用作為背書的國債和由存款保險提供有限保障的銀行存款

(每個人每家銀行不超過50萬)。


但是,這兩類資產的“硬傷”也一樣明顯:國債額度緊缺且缺乏流動性、傳統銀行存款利率較低無法抵禦通脹,似乎都不是能夠令人滿意的上佳選擇。


有沒有什麼產品能夠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呢?



互聯網銀行存款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互聯網銀行存款不可忽略的優勢


互聯網銀行是指藉助互聯網、移動通信及物聯網技術等創新科技的力量,把傳統銀行的業務和操作流程搬到線上。


只買銀行存款,也能跑贏通脹?


相較於傳統銀行,互聯網銀行的主要優勢包括:


1. 成本低


互聯網銀行所有的獲客、風控、服務都在線上完成,無需承擔網點建設、租金、設備等支出,沒有網點服務人員的人工成本,比傳統銀行能節省出約50%-65%的費用。


2. 效率高


傳統銀行櫃檯業務模式下,客戶需要取號排隊等待,還可能面臨服務不周、貸款難批等情況,耗時費力。


互聯網銀行不設實體網點,所有業務在線辦理,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等約束。通過網絡化、程序化交易和計算機快速、自動化等處理,節省繁瑣的手續和跑網點的時間。


3. 科技化風控


互聯網銀行能夠憑藉大數據和流量優勢,消除信息不對稱,精準評定貸款用戶的信用等級,免去上門信用調查、實體擔保等過程,從而為小微客戶提供快捷且低成本的金融服務。


作為傳統銀行的有力補充,國家對互聯網銀行扶持高成長性企業成長寄予厚望。在當前金融強監管的大背景下,能夠通過銀保監會審核而批准成立的銀行,其本身的業務能力和發展潛力都非常值得期待。


同時,依託於強大的金融科技和成本控制能力,互聯網銀行能夠在把控風險的同時,將更多的利潤讓利給自己的存款客戶。



只買銀行存款,也能跑贏通脹?


對老百姓而言,選擇互聯網銀行存款的優勢主要包括:


1. 安全性高:正規銀行的存款產品,沒有道德風險,屬於《存款保險條例》保障範圍,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有最高50萬的存款保險賠付額度。


2. 收益可觀:以眾邦銀行為例,7天的存款年利率即可達到3.85%,3月期年利率4.4%、6月期年利率4.5%、12月期年利率4.6%(均以購買時顯示利率為準),明顯優於同期限的銀行理財、貨幣基金以及國債。


3. 存取靈活:100元起投(部分銀行50元),22:00前購買當日起息,支持提前支取,能夠作為緊急備用金對沖流動性風險。


4. 操作便捷:新用戶2-3分鐘即可完成開戶和購買,復購和支取更便捷。


只買銀行存款,也能跑贏通脹?


結語


在金融監管仍在逐步完善的今天,固收、類固收產品的投資邏輯產生了很多變化。


沒有了剛兌外殼的保護,收益高的產品暴露在種種風險之下,讓一部分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望而卻步。


而安全性極強的銀行存款,卻又面臨著跑不贏通脹的難題。


對於普通投資者,找到合適的固收、類固收產品越來越難。


筆者文中提到的互聯網銀行存款,不僅安全性高,收益也比傳統銀行存款更加理想,值得每一位投資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