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气重,从心理学上映射什么?

毛毛哥哥60173822


怨气重,其实是说明这个人内心脆弱,总觉得自己很受伤,而造成自己现在的不堪的,是周围所有的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


这样的人,心理建设太弱,而且思维纬度窄,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或者只会站在一个角度想问题,爱钻牛角尖。


总是站在自己“受害者”的角度想问题,独影自怜,进而仇视别人,仇视他眼中“不公平”的社会,加害于自己的人。


他根本不会换角度看问题,不会想到一切都都有因果。一切果,都是自己为因的。


自己看问题总是看到不好的方面,总是觉得什么问题都是针对自己的,自然感觉总是吸引到倒霉的事情。久而久之,心理扭曲,怨天怨地,更是怨周围的人,怨社会,继而会报复社会,仇视社会。


这样的人需要加强自己内心建设,转变自己的认知,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只有转变自己的思维认知,才能够走出自己是“受害者”的泥潭,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怨气。


内心强大的人不容易动怒,更不会抱怨。


做人要学会感恩,才不会总是心怀怨恨。


蓝心情感树


前段时间北京民航总医院杨文医生不幸成了行凶者孙文斌宣泄怨气的对象。

杀人犯孙文斌做过印刷排字工人,后辞职,先后做过养牛、养猪等营生,但都赔本,后来还离了婚,目前属于无业人员,在外面租房子住。


跟他共事过的一位员工称,孙文斌:“不太爱说话,也不惹事”。

从孙文斌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事业一直都不怎么顺,表面不说话,也不惹事,但其实他内心的积怨已经越来越深,只等着一个宣泄口来发泄他全部怨气。

这时候他95岁的老母亲病了。

95岁的高龄,她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已经大大下降,但他们一家却要求医院无条件治好他们母亲,否则就是医生的失职,医生就该死。

结果治疗情况不乐观,于是斌就把屠刀割向了杨文的脖颈。

从头到尾,孙文斌本人就没有反省过自身的问题,工作不顺就抱怨社会,他妈治不好就抱怨医生,总觉着自己受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对待,周围人都欠他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受害者心态,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客观环境,并将自己与整个世界对立了起来。

在他们的世界中,自己就是“受害者”,他人或是外界就是“加害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受害者心态中,自身的怨气就会越来越重,进而变得自大、自私。

说白了,这就是一种逃避自我责任的行为,然后走进了自欺欺人的死循环。

在美国亚宾泽协会所著的《别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思维盒子》一书中指出我们要跳出这个盒子,就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首先,要进行自我质疑。当我们产生愤怒的情绪,想将一团糟的责任归咎于他人时,就需要自我质疑,它可以帮自己更客观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关注点。不要关注别人做的错事,关注你自己能做什么正确的事;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帮助你,而是要关心自己能否帮助别人。

最后,要学会进行责任转换。在一个团体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所作所为,把关注点从自我转移到双方的共同目标上。

学着去做到这几点,可以避免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怨妇”。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并不是别人的原因,而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而那些从不反省自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报复社会的人从来都不值得同情和怜悯。


决策心理猫


任何一种行为,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都是人格。怨气重的人,负能量满满,出口必是挑剔,指责或者抱怨,一般以下几类人格的人会比较容易出现这种行为。


1.自居受害的消极人格


这类人总感觉到无助和无望,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总是感叹,抱怨和懊悔当下的处境,并认为这种处境永远不会发生改变。


在人际关系中,当一个人在潜意识总将自己置于“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地位时,就会经常产生被别人“迫害”的感觉,自然,也就产生了对他人的很多怨恨的情绪。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居受害人格,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总是认为是别人“惹”了自己生气。换言之,是别人做了某事,做得不对,“伤害”了我们,所以我们才感觉到愤怒或者委屈。


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就将自己置身于受害者或者弱者的地位了,这种思维逻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逃避责任:我的情绪不由我自己来负责,而是由“你”来负责,因为“你”惹了我,所以,“你”必须道歉,否则我就会一直生气....



一个人不能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买单,而将这种责任推卸到他人那里,本质上是一种依赖的心理,自然也算不上人格独立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怨气十足,因为他们总是无法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毕竟,依靠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件事,实现起来太难了。


2. 完美型人格的人


在成长不够的完美型人格的人里面,会有很多挑剔的人,这些人,总是睁着一双雷达眼,时刻盯着自己和别人还不够好的地方。这样的人,常常因为追求“完美”而挑剔,又因为挑剔引发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里对方的不满,最后,又因为对方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而怨气冲天。


没有人愿意和挑剔的完美主义者生活在一起,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这类人总是怨声载道,因为在他们的“完美”标准里,没有谁能经得起推敲。大多数完美型人格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强迫,当事情或他人没有按照他们潜意识里设计的轨道行走时,他们就会产生很多抱怨。


3. 妄加批判型人格的人


“贴标签”是这类人最常用的人际相处模式,他们特别爱从自己认定的角度衡量别人的好坏和对错,当然,大多数时候是错的。这类人往往比较固执,其思维模式僵化、固着,习惯自我中心,用单一的标准衡量世界。自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得到的都是挫败感,而这些挫败感则会激发他们的怨气,让他们抱怨连连 。


他们的很多方式和完美型人格的人类似,都是一样的挑剔,但是也有一些区别。完美型人格的人更关注不完美的部分,而妄加批判型的人则更加顽固和挑剔。


顺便说一下,之所以他们这么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喜欢评判别人,其实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内心需要“确定感”,这种确定感属于安全感的范畴,而确保确定感最好的方式,就是“掌控”别人,也可以说,控制他人,是最简单的提升掌控感的方式。而抱怨别人(其潜台词是通过抱怨,让别人改正),正是控制的手段之一。


所以,这类人往往也是天天怨气冲天的人,因为事实上,他们越想掌控,往往越无法掌控。


不管是哪一种人格类型,怨气大的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消极的人格类型,他们有消极人格常用的消极性思维,内心缺少力量,潜意识里缺少真正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所以,他们都是人格不够完整的人。


事实上,没有人格绝对完整的人,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不同,而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就是要从人格上不断完善,包括认知的迭代提升,思维方式的转换,行为的替代等等。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

有梦想的唐糖


一对新人在婚礼上,主持人荧幕上准备播放爱情成长记录,却是“新娘和新郎的姐夫出轨的视频”,而这一切是新郎的安排。

这是近日发生在一场婚礼上的事情,现场上新娘面对这个事情,和新郎大声争吵,甚至打在一起,好好的一场婚礼变成了闹剧。

而让新郎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之前就知道了这个事,掌握了视频,内心中对新娘充满了怨气,用这种方法来“报复”新娘。

那么,新娘真的是那个无理取闹的人吗?答案,并非如此。之后,新娘把新郎曾经与她的聊天记录公布,原来新郎经常对她家暴,导致她产生了抑郁。新郎的姐夫看到这个事情,多次安慰她。情感错乱中,出现了感情转移,就有了那个视频。

新郎的怨气中,看不到自己家暴新娘的痛苦,只看到了自己的委屈。当然,更看不到这个事情发生后,带给他姐姐、父母的伤害。

怨气,在心理学上映射的是什么?

怨气,是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得到满足或者遭遇到伤害时,没有得到化解时,内心逐渐积累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作,行为-认知之间的联系感。意思是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着认知作为支撑。

怨气,也是如此。就像上面这个新闻中,新郎对新娘的报复行为,就是在他觉得“新娘不爱他,才会这样”的观念。于是,产生了怨气。

而真正产生的原因是,他之前对新娘的家暴,想要控制新娘的心理。现在得不到满足,就觉得对方背叛了自己。

很明显,怨气产生的时候,人已经是不理智的,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是一味地去追究对方的错,和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当然,他这个怨气只是来源的一种。生活中常见到的,还有以下几种:

1、被他人长期针对、责骂,而自我不敢反抗,内心产生怨气。

2、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没有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付出,心理巨大落差产生的怨气。

3、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但是他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内心产生怨气。

生活中,家庭常见的怨气解读

相信,很多新手爸妈的情绪都是复杂的。家里多了一个小成员,这是开心的,占比不足3成。因为这个小成员而引起的纷争,这是痛苦的,占比超越7成。

这其中,最大的怨气就是产生自宝妈关于宝宝和家里人产生分歧,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心里产生了怨气。而因为这种怨气又和老公产生了争吵。

1、婆婆的老经验与宝妈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老人如果帮忙带孩子,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都不懂,这样容易把孩子伤着...”。老人总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而媳妇什么也不会,所以各种数落和指责,那些话,让媳妇的内心,怨气一天天加重。

2、老公的甩手掌柜

很多宝妈在生了孩子以后,都无奈地选择在家带孩子。那么老公变成了家里唯一工作的人,压力很大。每天下班回家,基本上对孩子“不管不顾”,起码宝妈心理觉得老公没有和自己平摊带孩子的重任。所以,对老公的埋怨也是一天天加重。

如何来面对自己内心的怨气

怨气,每个人都会有。只要能够及时得到缓解或者发泄出来,这种负面情绪不会长期积压,那就不会对一个人的心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两分钟

当产生怨气的时候,不要着急的指责对方。先让自己深呼吸一分钟,然后什么都不去想,冷静一下。因为,人在怨恨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很大程度是错误的。

2、换位思考,事情的对与错

自己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对方不应该这样。那么,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对方,遭遇了这个事情,是不是也会如对方一样。把事情的对与错理清楚,而不是一味地纠结。

3、超越现在的自己

大象走在路上,不小心把蚂蚁踩到了,会和蚂蚁说对不起吗?我想不会的。但是,蚂蚁会有怨言吗?我想也不对的。理由很简单,两个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人的怨气,也是这样的。当你的能力和价值很高的时候,别人的言行,对于你来说,已经不足以影响你的心态了。


木林谈心理


1、家中说了算的人,一般来说事无巨细都掌控在自己手里,看不惯别人做事的方法,觉得都不如自己,因此都要自己来,当然是承担事情最多,也最辛苦。可往往这样的人,外表看起来强悍,内心极度渴望被认可,只是他(她)谋求被认可的方式就是拼命做事与操心,可往往事与愿违,越是这样越得不到认可,于是抱怨便成了一种不满足的常态。

2、是自我信念局限的人,就是那种自我条框很多,不能接受新的事物,自我选择很少,当他人去做了他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可居然还成了,还没被限制或惩罚的时候,对没有惩罚这样行为的人或机构会产生很深的怨气。

3、没有选择的自由,同时又没有改变的动力的人,怨气会比较重,由于没有选择的自由,或者说自我设限导致没有这份自由的时候,往往寄希望于他人的改变,比如说改变老公、孩子、领导或者周围的境遇,改变那些变成自己想要的那样,可同时发现无力改变的时候,就会升起那份怨气,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对我,我是一个受害者。

以上只是说了怨气重的人的三个常见形式,总结起来怨气重的人从心理上来说,内心是无力的,限制条框较多,受害者心态,不愿意改变,关键的重点在于自我还没有觉察,并不知道这样的状态的起因都在于自身,他们如同唐吉坷德那样,用坚持不懈的不断抱怨,妄图通过这样不断的向外释放怨念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然而这样充满怨念的人,往往使得周遭的人从同情到厌烦到远离,于是他们便又再次感受到自己付出得不到回报与认可,更加怨天尤人,陷入自己布下的痛苦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作者:曹蕾,一转之念平台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灵成长讲师,所授课程有:《幸福密码解析》,《生活与工作平衡》,《婚姻关系和谐之道》,《做孩子的好导师》《NLP智慧语言模式》,《做情绪的主人》等。

一转之念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由多位心理学家、企业高管组成的一个心理、管理咨询类平台,此平台致力于用最简单、直接、有效的管理、咨询方式,解决有关于个人(情绪、职场、婚恋、亲子、成长)、团体(学校、企业、组织、社团)的困扰。


一转之念


一个人的怨气重,映射出他的现实生活不如意,体现其言行中。

有的人过得不好,怨气越重。

有的人过得不好但是想得开,会越来越顺心。正能量的人大方向对了,一顺百顺。

1、比如家庭主妇。

所谓主妇,就是在家带孩子、买菜做饭、家里大小事物一把抓的人。

既要照顾好一家老小的胃口,又要带好孩子健康成长,还要教育孩子……

若是付出了没有被认可,反而被指责在家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心里积压着怨气肯定重。

他们不知道,女人在家里忙得没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出去和朋友聚会也是难得。

久而久之,人也苦闷起来,生活仿佛就是如此,最终她会变得苦大仇深,怨气重了,唠叨就成了家常便饭。

“怨妇”由此开始,越怨越多。可见,适时排解压力,互相理解尊重是多么重要。

还有一种女人,与公婆关系不好,张口便说“我公婆如何如何不好。”这些都是折射出她的现实生活状况。

2、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个经济顶梁柱。

ta在工作中所受的压力,没有人帮他缓解,也会怨气积累。

辛苦了一天,回到家,稍微不顺眼便说这道那。

遇到体贴的丈夫或妻子,会认为ta工作辛苦累得。

遇到脾气暴躁的,则觉得出去赚钱回家就可以横了?争吵不休,怨气愈来愈重。

3、比如学生。

读书作业多,考试前不停地刷题,成绩还不一定理想。

如果这时候父母家人,非但不理解和鼓励,还加倍指责,他的心里将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

无论哪一类人,心里的怨气,都不是朝夕行成的。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体谅才是化怨气为正能量的重中之重。






清心一栈


怨气重,从心理学上映射什么?我认为怨气重的背后,反应了一个人不能正视自己,也不能客观的看待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深入剖析主要有这么几种心理:

一、怨气重是一种为自己开脱的心理,是一种不想承担责任的心理

把所有的责任和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推向别人或者归咎于某种原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心理,怨天怨地怨别人,就是自己没有问题。

二、怨气重是一种转移问题的心理,把包袱甩给别人

问题不在我这里,这个问题我就不用管了,而是应该别人为之负责,应该别人来解决,总之和自己没有关系。
<strong>

三、不愿意客观面对问题,是一种逃避的心理

面对产生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从而也就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解决。总是在错误的认知里面来回折腾,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四、是一种宽以待己,严以律人的心理

既然都是别人的错误,别人的原因,或者就是天意,总是能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合理的找到理由。所以当发生事情的时候,就不用多内疚,不用多惭愧,自己最先原谅自己。而对待别人,就不一样了,因为错都在他们身上。
<strong>

五、让自己处于一种看起来很弱很无辜的状态,希望别人多同情自己,多关注自己

都是别人或者命运的原因,导致自己今天的不幸福,不走运,那么既然都是你们的错误,自己内心就觉得自己很可怜,就会自怨自艾,而且也希望多获取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和关心。

六、为自己的不努力,不成功,为自己现在出现的一切问题找借口

不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现在的自己贫困,导致的的无能,导致的自己的失败,导致自己的单身,导致自己的一事无成,都是现实所迫或者别人造成的。

总之,怨气重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当把一切问题甩给别人的时候,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只会怨气越来越重。放下怨恨,直面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如果你认为有道理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我是“幸运树下等你”关注心理问题,谢谢!


<strong>


心理幸运树


一个怨气冲天的人,往往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喜欢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的人;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倒霉事都是别人的过错造成的;怨天尤人,责怪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满身的负能量。

通常遇到这样的人,我们是有多远离多远的,毕竟现在这个社会给了我们太多压力,我们已经被生活折磨的筋疲力尽,再跟一个浑身上下全是负能量的人作朋友,这日子可能就没有办法过了。

身边有这么一个同事,长的真心不怎么好看,但是每天都是浓妆艳抹,还十分的自恋,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天给了我杨玉环的美貌和身材,却把我放错了朝代。

你敢说他不漂亮,她会立刻反驳你。

“就你好看?你们全家都好看?这要在我们大唐,敢这么放肆,分分钟我灭了你。”

是不是很搞笑?生活不易,全靠演技。

怨气重的人,还特别喜欢说脏话,这个傻X,那个王XX……

单位一个同事,埋怨单位工作太多,把自己在外面的私活都给耽误掉了,然后工作不忙了,他也没有私活了,还是骂,单位把自己整疯了,连个活都接不上,生病住院了,说医药费太贵,自己承担起来太吃力,非要让单位当工伤报销医药费,包括跟朋友去吃个饭,不小心把油点子撒到衣服上了,开口就是:“都是你,非要叫出来吃什么饭?还把衣服弄脏了。”

这样的人,很难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也体会不到开心快乐,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拉着一张脸,皱着一双眉,一双愤世嫉俗的眼睛,一张骂人不怕累的嘴。

这种人气不顺,所以也老爱找事。远离这样的负能量,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鱼得水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回答!

说到怨气重,首先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类人,所以咱们不妨举例出几类人出来,便于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 家庭主妇(一心为家庭丈夫和孩子的人):<strong>自从怀孕开始就向公司提出了离职请求,甘心做一名家庭主妇,在家里任劳任怨。十月之后,孩子如愿出生,一家人有了新的乐趣(照料孩子),主妇和丈夫决定分房睡,为了丈夫白天有精神工作,也方便就算晚上孩子哭闹也可以开灯哺乳的我。当这一切刚开始时,主妇是抱着新鲜使命感和积极的心情去做的。可当十年之后,孩子十岁,丈夫依旧专心努力工作,孩子日益长大,需要满足的条件也越来越多,给孩子选择更好的补习班是我负责,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沟通是我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我负责,家庭卫生是我负责,家庭洗衣做饭是我负责,家庭日常采购是我负责,每一天的前一晚还要为丈夫熨好西装衬衫以便保持良好的形象。在这十年,不禁想问问自己“你为自己做过什么?你累吗?失去自我的生活过的开心吗?我应该表现出怨气吗?如果我怨气表现得太重,对于丈夫和孩子来说影响是好的吗?”

2.在外拼搏上班族(一心为工作和挣钱的人):自从妻子怀孕辞职在家,生活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我一个人的身上。虽然在公司已经坐上了主管的职位,可是越身在高处,需要承担的东西也就越多。今天,在我主要负责的项目上,一位新来的同事,擅自修改了一些数据内容,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身为主管的我,这件事情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管理好我的下属。在会议上,老总就这件事情严重批评了我,并对我下达了警告。会议后,站在天台审视我自己“这件事为什么疏忽了?为什么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团队?我因为工作已经放弃了很多,但是放弃的都是值得的吗?我的妻子我的孩子,十年了,我到现在甚至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也没有为妻子买过像样的礼物,失去的这些时光在我的人生里是值得的吗?”

3.学生党一族(一心只想用学习来讨好父母的人):自从我降临在这个家庭,我就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我有一位温柔能干,对我很好的妈妈。而我的爸爸,我很少和他爸交流,他总是在上班和工作。所以妈妈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在我身上,我深知这一点。妈妈为我报了很多关于数学英语语文的补习班,我知道妈妈这是为我好,让我赢在起跑线上。可是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并不喜欢这样,我不喜欢学习这些,我喜欢唱歌和跳舞,只有沉浸在音乐的节拍下我才能感觉到无比的放松,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可以任由我翱翔。所以,我想问问自己“我是为了不想让妈妈伤心,努力的想要抛弃这些爱好和理想吗?然后不想妈妈对我失望,用这些来讨好妈妈吗?做一名妈妈心目中理想的好孩子吗?可是我也想让妈妈问一下我的想法,但她却从不曾试探过。”

以上我针对三类人群来分析了一下他们所处环境下的想法,其实我认为有怨气重的人,反而折射出了他现在过得不好,过得十分不好的生活境态。对于这样的人除了包容他,我们还应该开导他,让他们看见这世界上的美好!而不是身陷自己布下的痛苦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我是一枚住在你心里的妹子,欢迎在评论中留言,让我知道你来过~


安米心理


怨气重是正常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

怨气重的人,已经压不住人生中的不满和愤怒,病症已经暴露出来,是一个真实的人,相对那些个压抑自己不满和愤怒的人是心理健康的。

重点是心理治疗师或者心灵成长导师要教这个怨气重的人如何释放怨气,正确地表达怨气,即我所倡导的,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表达释放自己的怨气,然后学习利用怨气,让自己觉知,在觉知中怨气的全然释放和表达会转化成宽容与和平。

所以重点中的重点就是在怨气中觉知自己,在觉知中释放表达怨气。

所以有觉知的怨气释放成为修行入道、和平祥瑞的真正的法门。

那些劝告他人不要有怨气的人,那个强忍着怨气的人,等到怨气忍无可忍、就一怒冲天,杀人放火,成为无意识地破坏者,毁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