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祕密

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曹公嘔心瀝血,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終有這傳世名作《紅樓夢》。關於紅樓夢的解讀,從成書的那一刻起,就有太多的人,從中解讀出各自的心中的紅樓夢。

一部小說,竟讀成是千人千面,即使成書已超過200餘年,直到今天依然是常讀常新,百讀不厭,不論你在什麼年齡段打開來閱讀,永遠都會有新的收穫。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紅樓夢|夢什麼?

或許你已經讀過紅樓夢很多遍,或許你對於紅樓夢的故事的主旨,核心人物的氣質,性情有了諸多的瞭解。但這只是全書當中的一個部分,它有著一個更為龐大的體系。在深入這個體系之前,先來說一個關於書名字的起源,可能你也知道紅樓夢之外還有其他的書名,如石頭記,金陵十二釵,情僧錄等等。

迄今為止最古老的手抄本,也就是甲戌本里有一段文字就明確說過,紅樓夢是總齊全部之名,今天來看流傳到至今的本子,從傳播範圍知名度來看,紅樓夢也是最深入人心的書名。

從書名牽扯就牽扯一個文眼,就是這個夢字。在中國文化當中夢這個字,可謂源遠流長。牽扯到兩個著名的典故,一個是周公解夢,一個是莊周夢蝶。但是紅樓夢的夢和這些夢還不太一樣。前兩個夢,一個來自儒家,一個來自道家。但是紅樓夢的夢卻來自佛家,它緊扣本文主旨,悟空,夢字在佛學當中,是一個很著名的象徵符號。這裡需要穿插一點大乘佛教的一些知識。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佛教當中,釋迦摩尼佛以他的無上正知正覺告訴世人,宇宙萬物都離不開“成住壞空”這個基本規律。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來說,畢竟還是覺得佛教這些個概念太空泛了。於是釋迦摩尼佛就設置了十個比喻,用最常見易懂的現象,來幫助你理解什麼是空。

它們是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捷達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

意思是不論幻像,夢境或者是火焰,聲音,影子等等都是短暫的現象,轉瞬即逝,佛陀說這就是空,世間的一切都跳不出這個規律,稱之為般若十喻。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像。《枉凝眉》這首判詞一下就跳出了兩個般若比喻,而且在說其中若沒奇緣,今生又偏遇見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又是如虛空

如化兩個結合。

還有小說的第1回出現,英蓮的命運。茫茫大士說最後兩句,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英蓮的家和燈火節走丟都契合了如焰這個般若十喻之一。

再有,也是一個元宵節,太監送來元春送來的燈迷詩。謎底是什麼?是爆竹,絢麗的煙花過後轟轟烈烈,但轉瞬即逝,元春的命運正是如響

甚至在作者開門見山的說,這是經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借通靈之說,作成本書。如夢如幻,作為開頭拉開本書的序幕。這一切都說明,紅樓夢中的夢所代表的空正是佛家所代表的空,是本書主旨證空,證情之一。賈家的故事,百年之間從烈火烹油,鮮花擁簇到眼看他樓塌了,破落消亡。大觀園裡那些青春靚麗貌美如花的金陵十二釵,從紅顏到枯萎,無一不驗證了佛家成住壞空的理念。已跳出夢境,俯視著紅塵深處的紅樓女兒們,作者舉重若輕,不留痕跡地埋進了佛家理念,把證空的主題幻化於無形當中,這就是小說名字,紅樓夢中夢的含義所在。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寶黛之爭|爭什麼

不可否認很多人喜歡紅樓夢,就是沉迷於其中的愛情戲,紅樓夢成書以來,木石姻緣和金玉姻緣,林妹妹和寶姐姐到底寶玉應該娶誰?是千百年來無數紅迷們爭執不休的一個話題。網絡上甚至演變成黛黨和釵黨,他們各為其主,針鋒相對,不亦樂乎。

或許應該可以跳出寶黛之爭,看寶黛之爭,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迷人之處。其實作者藉著賈雨村的口,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個人性論的觀點。通讀紅樓夢,你會發現所有的紅樓人物沒有一個具有完美人格。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林黛玉,她一方面聰明清秀,人格清潔,品行高傲,但是另一面黛玉也有著她的性格缺陷,她的小性子與刻薄尖酸。她的刻薄話又俏皮又扎人,賈府上上下下沒少捱過她的扎。用奶媽李嬤嬤的話說 “真真林姐兒說出一句話來,比刀子還尖。”寶釵也沒少捱過她的扎,在她腮幫子上擰了一把說,“真真這個犟丫頭的一張嘴,讓人恨也不是,愛也不是”。但是黛玉雖然嘴上不饒人,但卻從來沒有背後說人壞話,這凸顯出她人格的清高。

薛寶釵,印象中的寶姐姐是寬厚,賢淑,溫和,顏值高,情商高,才商高,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女神範。但是她愛使心計,善於經營人脈,拉攏襲人,園子裡的大小丫頭關係處理的都很好。

寶黛之間,其實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對內心的感受,一個向內,一個向外。比如,黛玉和寶釵雖然都是做針線活,但是黛玉只要賭氣,必定就是把所有的東西亂剪一通,經常和寶玉擺出要決裂的狀態,她是一個非常注重內心感受的人。但是寶釵呢?一年四季都不忘讓鶯兒做各種中國結,送給大觀園的丫頭們,就是和襲人也經常往來走動,互相分擔的針線活,寶釵的人設,作者很大的用意是讓她顯露出一種出於功利性的心態。

她們之間爭的,其實還牽扯到寶玉的一個價值觀之爭。寶玉的人生觀,是親自然,去功利。但是薛寶釵卻偏偏勸他走經濟仕途之路。這讓寶玉憤然不平,“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兒,滿口經濟仕途,真真有負天地鍾靈秀敏之德。”獨有林妹妹,從來不說這些混賬話。可見寶玉心目中,有對黛玉的價值觀的認同,和寶釵的隔閡就是有一層價值觀的隔閡。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但是優秀的作者從來不會去迎合讀者,黛玉和寶釵竟然也有冰釋前嫌的一回,當寶釵察覺黛玉偷看過西廂記這樣的禁書,在飛花令酒席上說出來時候,並沒有聲張,而是私底下告訴了林黛玉,按照一般的設想,林黛玉應該是惱羞成怒,或者是反唇相擊。可是偏偏沒有,而是大為感動,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裡藏奸,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今天。”黛玉固然清高,但其實也是人之常情。一個女孩子六歲喪母,九歲喪父,寄人籬下生活,嚴重缺乏家庭溫暖。一本好書,就應當這樣,於無聲之處響驚雷,讓人拍案稱秒。

最後,站在作者的角度來看寶黛之爭,絳珠仙子下世還淚,此一去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了結此案。由此就可以看出寶玉和黛玉是主線,其他的人包括寶釵,都是承前啟後的鋪墊,為得就是還淚證情的主題設定。作者用一個無可替代的第一女主角,用她的眼淚來承擔,其次還需要一群代表天地靈氣的女兒群體,用她們的青春美好來應證空的主題,構建了本書的二元主題。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辛酸淚,荒唐言|到底其中味是什麼?

一般來說有一個好的故事,有情節,有挫折,有人物,吸引人,就是一本很好的小說。但是為什麼曹公要用大量的隱喻和象徵,設下如此多重重疊疊的謎案?

有的人說這是因為清朝的文字獄太厲害了,作者只能把真正的主題隱藏很深,也有的人說這是作者用來對抗存天理滅人慾的宋明理學,所以不得不歪曲隱晦。

其實這麼看的話,覺得有點小家子氣了。作者應該是有一個更宏大的命題。生命的意義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77回寶玉對襲人說,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一旦得了知己,就極靈驗的。這句話的原文出自朱熹,他老人家說“蓋人心之靈莫不有之,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這竟然成了人們說寶玉杜撰聖人之言,是荒唐言。這是曹公借寶玉之口,表達生命可貴,因為有情有義有深情,是正當合理的與天理合一的。是作者對於儒釋道各有所取,用生命併發出來的作品,融入了自己生命中的悲歡離合。

紅樓夢的世界裡,就是用儒釋道三家從社會自然宇宙當中,所搭建起來的互補價值體系,在那個以儒家為根本官學的思想體系當中,自然就會被認為有了種種的荒唐言。這就引申出哲學話題,作者所理解的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就要回到太虛幻境,寶玉所見到的警幻仙子,她對寶玉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而情,理,道又是中國古代哲學幾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作者是希望引起讀者關於這幾個哲學問題終極的思考,即情是人根本的屬性,無法抹殺,天理是合呼人情的普世的理念。可以說作者是有破有立,破空立情,從理性認知來洞悉一切歸空,但是從人的生命意義上要堅守情義,這也是本書另一個名字《情僧錄》的來由。


究天人之際,成一家之言|淺談紅樓夢幾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紅樓夢|一座中國精神文化上的豐碑

由一本書而引生出一門學派,在中國文化史上也是不多見的,一部紅樓夢,貫穿了儒釋道三家,成就了中華文化一個濃縮精華。在紅樓夢裡,有人讀出了人性,有人讀出了美學百科,還有人認識到了經濟社會規律。

張愛玲說,人生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現在所公認的是曹公寫了前80回,後40回有人說是高鶚所續,但也有不同意見。不管怎樣,紅樓夢值得每一箇中國人一讀再讀,它告訴世人,人間值得,你且以深情相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