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ONEY晚报:银保监会禁止险企用理赔为营销噱头


WEMONEY晚报:银保监会禁止险企用理赔为营销噱头


招联消费金融:启动第二阶段减息关爱政策扩大范围至小微企业主、快递员等

WEMONEY讯 2月12日,WEMONEY从招联消费金融方面获悉,针对疫区特定客户,该公司启动了“抗疫期间减免延期还款”行动,包括了延期还款、减免利息、征信等关怀政策;并不断扩大这一“减负”范围,为特定人群开辟便捷的“绿色通道”,提供特殊优惠政策。据介绍,疫区特定客户主要是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医疗工作人员、在防疫一线的正规媒体工作人员等。2月10日,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启动第二阶段的减息关爱政策,该政策主要对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外卖和快递员等信誉良好用户,以及遇到资金周转难题的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主等,推出“借款折扣、免息借款”等专属暖心服务。【WEMONEY】

苏宁金融:2月17日前对苏宁拼购和平台C店商户有贷款需求的降息20%

WEMONEY讯 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近日联合出台30条措施,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要求在确保金融服务畅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精准帮扶相关企业渡过经营难关。WEMONEY从苏宁金融处了解到,该公司主动摸排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推出适当延期还款、减免利息费用、提供征信保护等多项措施。针对苏宁拼购和平台C店商户,苏宁金融特提供“疫情期间专项贷款支持政策”:给予商户近3个月月均销售金额的2倍的小额贷款授信额度(每个商户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与此同时,凡在2月17日前有贷款需求的商户,贷款利息下调20%等。【WEMONEY】

四川新网银行定向捐赠200万元支持四川援助湖北医务工作者

WEMONEY讯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组织医疗队驰援湖北。四川新网银行拟通过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公益基金设立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医务工作者关爱基金,定向捐赠200万元用于四川省赴湖北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关爱与救助。此外,自2020年1月30日起,四川新网银行已加大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对小微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发挥金融科技的线上优势和效能作用,主动调整优化在线信贷服务流程。【WEMONEY】

银保监会规范疫情相关服务险企不得用理赔为营销噱头

2月12日,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11日向各人身保险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身保险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不以理赔作为营销噱头。保险赔付虽能一定程度缓解出险客户和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无法换回逝去的生命和健康。要以人为本,以生命健康为重,对出险客户践约履诺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客户隐私。【中国证券报】

中银协:银行业信贷支持近3500亿元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中国银行业协会12日表示,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截至2月11日中午12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信贷支持超过3490亿元。【新华社】

平安好医生借疫情获取流量却做起贷款超市 前五大客户均出自平安集团全年依然巨亏7.5亿

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生态平台,高调自称全球医疗科技第一股的平安好医生,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走高,但实则背后不仅巨亏,还“剑走偏锋”地获取流量并作起金融贷款超市的生意,除了平安体系内产品还导流外部产品企图变现扭亏。近日,平安好医生遭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与受争议的“送口罩”活动有关。但自2018年赴港上市以来,平安好医生始终处于亏损中。持续亏损与平安好医生烧钱的获客方式不无关系,此外,2019年平安好医生实现总收入50.65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收入达到8.58亿元,同比增长109%。但是总体来看,平安好医生的收入来源仍然离不开平安集团。据披露,2019年平安好医生五大客户分别为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平安健康险、平安普惠。2019年平安好医生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9.7%,而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的27.1%。【蓝鲸财经】

联通支付公司决定免除湖北省区域内商户支付交易手续费

2月12日,记者从中国联通子公司联通支付方面获悉,为助力疫区商户抗击疫情,公司决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免除湖北省区域内所有联通支付商户的支付交易手续费,切实为湖北商户降低平台交易成本,让利于企业,进而让利于民。【新京报】

金融科技业态渐变:催收、获客机器人换岗提速

目前多家中小银行都要求他们尽早派遣技术团队前往,协助他们搭建一整套多场景的在线获客导流系统。疫情爆发以来,部分员工无法复工,目前智能催收机器人、智能获客机器人已迅速占据“C位”,成为推动业务平稳运转的关键力量。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实力的差异,也令他们在疫情期间的远程获客展业与业务运转呈现明显分化趋势。一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业务总监向记者坦言,“本周以来,智能催收机器人的工作量占据整个催收业务的逾90%。”值得注意的是,在线获客机器人在疫情发展期间获得新的发展空间。【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