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我是胖子,所以事事不順心:胖子的人生不值得過

微博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當今有一億人假裝在健身。

看到後,和朋友調侃說:“我貢獻了一個分子。”

健身卡是今年四月份辦的,當時信息滿滿要減肥,想著一週去兩到三次,既鍛鍊身體,又保持身材。

起初兩個月還是嚴格執行的,只是越到最後,健身卡和健身裝備都成了擺設,從一週兩三次,到一週一次,一個月一次,到現在很久都不去一次。

藍同學時常會拿這件事情,開涮我,“某人一開始辦健身卡的時候信心滿滿,現在壓根都不提這件事情。”

剛開始不去還會內疚,覺得浪費,現在已經有了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感覺,任由你如何說,我,無動於衷。

健身想過,但冬天對於我來說,還是太難了點。

因為是我是胖子,所以事事不順心:胖子的人生不值得過


冬天健身房一點也不可愛,被窩才最可愛。

辦了健身卡不去健身,剛開始還以為只有我,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一億的小年輕和我一樣,心裡不免有點竊喜。

原來假裝很自律的,不止我一個人,我還有很多“同伴”。

每次拖延不去,心雖有遺憾,但還是不足以支撐起我懶惰的身體,每次都在給自己找藉口,想著過段時間再去。

等工作不忙了,就去健身房,可是工作沒有不忙的時候;

等天氣轉暖了,就開始有規律健身,可是整個冬天一直都很冷;

等下週週末休息,就去跑步,可是下週週末生理期來了。

週而復始,總有理由,也總是在拖沓。

這種自毀式的自律,並不會讓自己多安心,表面波瀾不驚,但內心多多少少還是有點討厭這樣懶惰和不規律的自己的。

02

其實除了健身,有一億人在假裝,還有很多事情,我們都在假裝。

假裝很努力,每天加班到很晚,但只有自己知道其實在“摸魚”。

假裝在看書,微信讀書上“閱讀小時”排名前幾,但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摁了聽書,但其實壓根不知道書裡講了什麼。

假裝過得很精緻,每天p張圖掛在朋友圈,其實背地裡吃了睡,睡了吃。

假象是會騙人的,但它最殘忍的地方不在於騙別人,而是騙你自己。

無論是假裝健身,還是假裝努力或是假裝會生活,它們都像未上膛的玩具槍,在你生活裡虛晃一槍,留下的全是一地狼藉。

因為是我是胖子,所以事事不順心:胖子的人生不值得過

留給別人的,或許是兩聲讚歎,留給自己的,卻是不盡的墮落。

以前網上流行這樣一句,不要讓你的自律成為自虐 這樣會毀掉自己的生活。

可我想說,其實有多少人又捨得虐待自己呢?大多數人的生活壓根就不自律,更不會達到自虐的程度。

真正毀掉自己生活的從來不是自虐式自律,而是假裝自己很自律。

03

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談到他自己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日復一日地堅持慢跑,喜歡自己做蔬菜沙拉,每年參加全程馬拉松,不定期參加鐵人三項”。

村上春樹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但也很規律,他這種自律不是間歇性的,而是日積月累養成的一種好習慣。

我曾經嚮往過村上春樹這種生活方式,也強迫過自己一段時間。

因為是我是胖子,所以事事不順心:胖子的人生不值得過

什麼時候該上床睡覺,什麼時候看書,什麼時候寫文章,我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被我安排得井井有條,但很奇怪的是,我一天天更加焦慮。

我做過最瘋狂的一件事情:大概是前一個月,我每天六點鐘起來看書,看一個小時後,又收拾自己,趕去公司上班。

堅持了大概兩週,最後向被窩投降了。這兩週看起來很努力,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眼睛都撐不開的窘迫,還有書翻著翻著睡著的懊惱。

在我不斷逼迫自己去成長和不斷自責於自己毫無進步,甚至不斷反省自己懶惰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只是在假裝活得很用力、

在這偽裝的過程中,還給自己一種虛妄:那就是我這麼“自律”,一定會變得更加優秀的。

但結果往往不會陪你演戲。儘管每天記手帳,劃清單,但也並沒有讓自己更上一個層次。

自律不等於自虐,更不等於假裝。


因為是我是胖子,所以事事不順心:胖子的人生不值得過


自律不應該是一個目標,更不是一種需要養成的品質,它只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平心靜氣的過程,在你慢慢摸清生活的脈絡後,它潤物細無聲地潛進你骨子裡的一種習慣。

所以不必為了標榜,或達到某一目的而去強迫自己去自律,真正喜歡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逼迫,你會自然而然地想去做。

不要讓你的人生被偽自律綁架了,真正的自律不是你看著別人怎樣,你就要怎樣,而是你內心無比篤定,那是你想要的,所以你為此付出清醒的行動。

真正的自律不會讓你焦慮的,裝出來的自律才會讓你內心無比不安,好好想想你的自律是屬於哪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