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影響,兩位院士委員提出“疫後”重要建議

疫情帶來影響,兩位院士委員提出“疫後”重要建議

這兩天,各地出臺密集的政策措施,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

面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如何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如何在疫情過後,更好地推動發展?

近日,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住湘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工商大學校長陳曉紅,省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聚焦“疫後”經濟社會發展,從各自專業領域建言獻策。


陳曉紅

依靠大數據提升預警和治理能力


疫情帶來影響,兩位院士委員提出“疫後”重要建議

“此次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疫情,暴露了城市應對重大疫情的脆弱性和應急管理功能的嚴重不足。”通過多日觀察,陳曉紅建議,加強智慧城市重大疫情信息化平臺建設,完善重大疫情應急管理多層次預案體系,加快以智慧城市為依託的應急管理頂層設計和推進重大疫情應急管理法制建設。

作為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面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戰略研究”負責人,陳曉紅認為,當下急需推動和實現我國突發危機下公共安全應急體系以及治理模式的創新,並有效構築長效機制。

陳曉紅認為,由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科技加持的智慧城市建設,大有用武之地。如在疫情預警環節,可藉助雲採集、雲存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支撐重大疫情的大數據運行,全方位描述重大疫情的性質、處置方法並進行及時動態更新;在資源配置方面,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支撐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整合交通、通訊、醫療衛生、能源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搭建協同共享的應急資源保障體系。

疫情帶來影響,兩位院士委員提出“疫後”重要建議

此次疫情中人傳人等特點,讓防控任務異常艱鉅。陳曉紅建議,構建“大聯動+中循環+微治理”市域智慧治理新模式,劃分市、縣、鄉、村四級城市管轄單元,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整合網點單元醫院救治能力和物資調配能力,依託互聯網打造綜合社區應急聯動救治平臺。

“應對疫情短期衝擊,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配合靈活合理的就業政策;應對中長期影響,實施結構化的產業扶持政策,穩定出口和擴大內需並舉的開放政策。” 面對疫情對我國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陳曉紅給出了這樣的應對方案。

日前,陳曉紅的建議已提交高層參閱。

印遇龍

穩定畜禽生產和產品供應


疫情帶來影響,兩位院士委員提出“疫後”重要建議

非洲豬瘟剛過,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作為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業戰略聯盟理事長,印遇龍高度關注未來一段時間的畜禽生產和產品供應問題。

為控制疫情,一些地方嚴禁銷售活禽;封村封路,導致飼料無法進村進廠;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憂心忡忡,既擔心資金鍊斷裂、經濟損失問題,又擔心動物疫情爆發,畜牧養殖業處境艱難。

“疫情發生後引發的這一系列問題,均將嚴重阻礙我國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威脅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印遇龍直言。

印遇龍建議,依靠有效科技穩定畜禽生產和畜禽產品供應,加大對畜牧業投入,在提高畜禽機體免疫功能、保障畜禽生產和提供優質畜禽產品、病原體對人畜感染危險評估以及優質畜禽品種的保護與開發等相關重大科學問題上,開展聯合攻關。

疫情帶來影響,兩位院士委員提出“疫後”重要建議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在畜牧業領域中的認識和了解尚處於空白。”印遇龍說,應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原學研究,分析病毒在畜禽和人類遺傳變異情況,根據大數據平臺分析對人畜感染情況進行預警和危險評估,建立相關的人畜感染危險評估體系。

近日,針對一些地方擅自封村封路影響飼料、原料運輸車和畜禽銷售運輸車通行的情況,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和公安部辦公廳已印發《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優化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的通知》。

印遇龍認為,還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畜禽養殖生產和畜禽產品運輸銷售,嚴格落實“綠色通道”制度,為菜籃子產品流通和農產品生產創造必要便利條件,確保“菜籃子”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END

文|湘聲報記者 程琴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