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企生產製造企業,生產線總人員150人而辦公室文員加管理層有300人,合理嗎?

老趙觀察


這個要理性去看,並非辦公室人員都是管理人員,其中大部分也是一線工作人員,只是他們的工作場地不在車間。

生產企業除了車間員工以外,你得有物料採購部門吧,確保生產材料及時供應。你得有技術部門吧,圖紙得他們來畫,交給車間製作,光技術部門又要分很多專業,機械設計,電氣設計,自動化設計,工藝設計等等。你的有質保部吧,車間生產的成品率得有人檢驗,確保合格出廠。你得有售後部門,產品賣出以後就會有售後問題需要處理。你得有市場部吧,負責把產品賣出去。你得有行政部吧,廠區安保,保潔,辦公用品,勞保用品。你得有人資部,關於員工招聘解聘,薪酬待遇,績效考核等。

所以,看似車間150人,辦公室300人,可不要以為車間150人養著那300人,互相缺了哪個部門,工廠都很難正常運轉下去,不存在誰養誰的問題。

如果辦公室的300人職能重疊嚴重,機構臃腫,那的確是有問題,這是廠長考慮的事情,即便是國企,現在也不太可能養閒人,只是由於各種歷史原因,制度問題,減員增效阻力比較大罷了。


Soaringyong


想起很久以前聽說過的一個小笑話。

村民集資建了一座橋,從此村裡與外界的連接天塹變通途。村民們很是珍惜,於是又集資了點錢僱了兩個人,白天黑夜的在橋頭站崗守護小橋。

沒過多久為了更好的守護小橋,於是大家又聘請了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者負責監督、考核那兩個守橋人。

又過了幾天村民們決定再僱一個廚師負責三個人的午餐與晚餐,同時配備一掛馬車與車伕,負責買菜以及橋樑的維修與養護。

現在護橋已經有了五個專職人員,因為牽涉維修養護專項資金管理與人員薪資考核分配,於是又配備了專職會計與出納。

因為組織的健全,又配備了一個辦公室主任、一個文員……

很快護橋基金用光了,村民們發現費用實在是太大了。

於是大家又坐在一起研究了三天三夜。最終決定,為了節約經費把守橋人的兩個名額改為一個,同時為了保證整個護橋機構能夠正常運轉,其他編制不變繼續維持現狀。



最愛那片大連海


說說我現在的公司:原材料類型的製造業公司,純私營。年產值8億左右。人員配置:老闆,生產副總,銷售副總,技術副總。財務室4人,銷售部27人,行政部2人,技術開發部加售後服務15人,檢驗部加實驗室6人,採購加物流部4人,倉庫管理4人。以上合計67人,算非生產人員。一線車間共八條生產線,每條線需要一人,三班倒共計24人,門衛2人,食堂2人,保潔1人。以上統算生產工人,合計29人。你覺得私營老闆也是搞的人浮於事嗎?


天晴下雨有陽光


國企就是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產品,管理出成績!工人只是個執行者,管理者才是企業的一切生產力來源,我們這以前700人,生產人員500,現在一線工人退休了大約二百多,管理層加了200多,要求就是必須碩士研究生才能進廠子,大學生學歷太低不收。


用戶3224027860


合資公司,總管理五人,各項分管理三十人,維修工十人,生產線工人一百七十二人。刨除各項基本開支不計入資產減值的情況下這217人年淨利潤一億七千一百萬元。人均年收入三十六萬元合理嗎?[大笑]我親眼見過國企改革後,國企工人指著鼻子罵處長!中心思想是都是長期合同你憑啥年底獎金五十萬我們才六萬,何德何能?你處長能幹的我都能幹,不服咱兩個換換!字字看似有理,處長啞口無言[大笑]該國企就是你說的這種情況!


是非對錯錯對是非


這有什麼不合理的,很正常啊,我單位是阿里巴巴的合作企業,主要是為阿里所有辦公場所安裝安全設施,我們公司很小,只有30多個人,但是實際安裝只有3人,全國到處跑,管理人員,業務部,行政部,狗屁部一大堆,我們一年公司產值還2個億呢,我就是趕腳阿里巴巴的的錢真好騙。



電動木幾


不知道,這是老闆的事,我不懂管理,更不懂人員配置。

只要每個月的工資按時發到手就可以


灰太郎8958


我們臺資企業,1000人左右!生產一線員工50%!辦公室人員50%!合理嗎???辦公室的人員比產線人員的工資最少高出來1000~2000元!


859126


分什麼企業,現代化企業,自動化高,生產線並不需要更多的人!反而研發、銷售、管理更需要人!一個產品要推向市場,需要很多人去維護渠道,如果產品市場大,每個區域都需要人員去做銜接!物流倉儲離不開人具體管理!現代社會,生產不再是最重要的,銷售,品牌推廣、宣傳、研發才是企業發現的硬指標!


GB東籬


看哪個行業和企業規模吧!

以傳統成規模的製造業為例,車間的情況,一線二線工人崗位比例1比1,這裡說的二線只是生產輔助工人,如果算上領導和一般管理人員,應該在1比1.5。

如果再加上公司的高層、行政管理、銷售等等,那就相當於100人幹活養300個人吧。這個其實很正常,分工協作,各司其職,誰也離不了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