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營收超50億在線醫療收入翻倍 平安好醫生“疫”情期間新用戶暴增10倍

本報記者 施露

“現在每4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是我們平安好醫生的用戶。”2月11日,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在2019年在線業績發佈會上如是說道。

平安好醫生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各業務板塊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實現總收入50.65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核心業務在線醫療持續高速增長,貢獻收入達8.58億元,同比增長109%;2015年至2019年,平安好醫生年收入複合增長率高達106%。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平安好醫生平臺訪問人次達11.1億,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從海量用戶來看,平安好醫生已經牢牢坐穩移動醫療龍頭交椅,遠超行業競爭對手。

不僅如此,早在今年1月29日,平安好醫生首次獲得全球著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的ESG評級,評級結果為BBB,與平安集團、阿里巴巴、騰訊同級,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收入強勁增長2021年有望迎來盈虧平衡

截至2019年底,平安好醫生總註冊用戶數達3.15億人,較2018年末增加5000萬人。期末月活躍用戶數(MAU)和期末月付費用戶數(MPU)分別達6690萬和296.9萬,分別同比增長22.3%和26.0%。

隨著商業模式變現能力增強,平安好醫生報告期內年度平均付費用戶轉化率達到4%,日均諮詢量為72.9萬,同比增長36.3%。

報告期內,平安好醫生總收入人民幣50.65億元,同比增長52%,各業務板塊收入均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核心業務在線醫療收入持續高速增長,貢獻收入達人民幣8.58億元,同比增長109%。淨虧損持續收窄,同比減虧18%。

“2021年我們有望迎來盈虧平衡年。”平安好醫生財務副總裁李志強在2019年業績會上稱。此前,在平安集團的2019年半年業績會上,平安集團聯席總裁陳心穎曾經指出,我們要孵化一家好的科技公司,分成四個階段,第四階段一定要有淨利潤的,目前平安好醫生處於第三階段,收入翻倍增長的同時,虧損在減少,淨投入也減少了許多,這也說明平安好醫生在逐漸成功地掌控現有的模型和平臺。

作為平安集團科技板塊的重要佈局,平安好醫生在此次“疫”情當前的表現,無疑是超出了此前的預期。

王濤在業績會上介紹稱,平安好醫生面對“疫”情,24小時內成立新冠肺炎抗疫專項小組,開通抗疫在線問診專區,建立線上諮詢預防機制。向武漢及各地醫療機構合計捐贈45萬隻口罩,並啟動千萬口罩派發計劃;保證線上商城相關藥品、保健品等產品供應充足;與此同時,組織名醫、專家直播解讀“疫”情防護要點,並與北京醫師協會合作開展醫療科普教育。

另外公司與包括武漢、福建、北京、重慶在內的56個省、市、地區政府的相關機構展開密切合作,提供新冠肺炎實時在線問診服務,開通各省市抗疫義診專線,免費提供新冠肺炎諮詢,“疫”情防護指導。

此外平安好醫生還與百度、企業微信、拼多多、美團點評、快手、微博、墨跡天氣、知乎、喜馬拉雅、高鐵管家等超30家行業龍頭企業對接,輸出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提供即時更新的“疫”情動態及醫學科普內容。

行業拐點新註冊用戶量暴增業績爆發可期

付費比例增長及用戶數大幅增長的平安好醫生,未來增長可期。

根據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平安好醫生平均付費用戶轉化率達到4%,較上年同期的3.6%提升0.4個百分點。

“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按照用戶總數和付費用戶的比例推算,2020年,平安好醫生的用戶總量和付費總數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根據年報,平安好醫生2019年日均諮詢量為72.9萬,較上年同期增長36.3%。截至2019年末,自有醫療團隊人數達1409人,比較2018年末同比增17.8%。

王濤說,平安好醫生的智能化系統是公司的核心引擎,針對傳統醫療的痛點,平安好醫生致力於自主AI技術的研發,系統化提升醫療質量,減少醫生重複性的人工勞動,縮短醫生進行疾病診斷和開具處方所需的時間。

“我們AI輔助診療系統連通智能重症監控系統,智能合理用藥檢測系統,及智能醫療安全監控平臺,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與互聯網醫療相關的各類利好政策也在不斷釋放。2月3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別提到了要積極開展遠程醫療服務,要充分發揮各省份遠程醫療平臺作用,鼓勵包括省級定點救治醫院在內的各大醫院提供遠程會診、防治指導等服務。

2020年有望突破940億元掘金互聯網醫療市場

眾志成城抗“疫”情的過程,催生了互聯網醫療快速爆發。

2月10日,中金公司在研報中稱,“疫”情帶來了對於線上診療諮詢的大量需求,“疫”情發展的急迫性催動各級醫療互聯網醫療平臺的建設進程,2020年互聯網醫療領域將迎來雙重催化,有望成為行業的拐點之年。拐點之一是“疫”情催化互聯網醫院建設升溫,拐點之二是醫保在線支付曙光初現,患者滲透率有望迎來拐點。

“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規模已達到491億元,預計2020年將突破940億元,行業未來將進入規範化發展的高速增長期。”中金在研報中稱,“這次‘疫’情為各大互聯網醫療平臺帶來了短期內流量的暴增,而在“疫”情結束後,如何做到對用戶的留存、在線醫療習慣的培養以及變現手段的開拓是各大平臺工作的重點。”

作為互聯網醫療龍頭的平安好醫生,940億元的市場爭奪戰中,新增用戶數海量爆發後,如何變現成為關鍵。

王濤表示,截至上週,國家衛建委一週內連續兩次發文,強調發揮互聯網診療服務的獨特優勢,鼓勵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以及藥品配送服務,可以預見,通過本次抗擊“疫”情,政策對於互聯網醫療的支持力度會不斷的加強,老百姓在線就診的需求會被全面激發,這對整個行業是根本性,長期的利好。

對於未來流量變現,王濤稱:“我們依然處於互聯網企業發展的流量階段,我們也正在積極探索各種商業化的變現途徑。這次‘疫’情對互聯網醫療的行業是催化劑,中國人對線上醫療服務的接受度會越來越高,政府對行業的支持力度也會越來越大。這些從中長期都是非常大的利好,平安好醫生將堅定不移立足優勢,為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努力。”

此前,藉助現有會員產品積累的經驗和不斷完善的生態系統,平安好醫生於2019年下半年正式推出了戰略級新產品“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通過一對一專屬私家醫生和全國排名前100家知名醫院的名醫組成的專家團,為用戶提供7x24在線問診諮詢、名醫二次診療意見、線下醫院門診就醫安排、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全方位的主動式醫療健康服務。

報告期內,平安好醫生現有會員產品增長穩健,收入超4億元人民幣。其中私家醫生用戶反饋遠超均值,用戶滿意度達到99.85%,月人均問診量是普通用戶的2.7倍,健康課程參與率是普通用戶的4倍,處方支付轉化率是普通用戶的2.3倍,商城下單量是普通用戶的2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