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根據2月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總結如下: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新型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常為多形性,直徑60-140nm。其基因特徵與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顯區別。目前研究顯示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達85%以上。體外分離培養時,2019-nCoV 96個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發現,而在Vero E6和Huh-7細胞系中分離培養需約6天。

對冠狀病毒理化特性的認識多來自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 30 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流行病學特點

1 傳染源

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2 傳播途徑

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臨床特點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潛伏期1-14天,多為3-7天。

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實驗室檢查

發病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LDH、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

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

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胸部影像

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診斷標準

1 疑似病例

結合下述流行病學史和臨床表現綜合分析:

✦流行病學史

(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3)聚集性發病;

(4)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是指病原核酸檢測陽性者。

✦臨床表現

(1)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

(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

2 確診病例

疑似病例,具備以下病原學證據之一者:

1.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

2.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臨床分型

1 輕型

臨床症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

2 普通型

具有發熱、呼吸道等症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

3 重型

符合下列任何一條:

1.呼吸窘迫,RR≥30次/分;

2.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93%;

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4 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

1.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

2.出現休克;

3.合併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

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採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最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