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我的2020新冠心路

讲一下我的新冠之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先介绍一下背景:

内地读书,美国生活过,现在定居香港。管理学和心理学背景,做过多年的老师,如今在创业。住在香港,公司在深圳。

一、对抗谣言

第一次听说新冠是在一月中旬。我们在网上读到相关的报道,找一个医生好友求证了。(当然,当时还不叫新冠。)1月20号是过年前4天,我还在深圳和几个校友聚会。

23号武汉开始封关,后面事态的发展就很快了。香港也逐步开始封关。

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弄明白两个问题:这个病毒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传播的?

了解知识,维基百科是一个不错的起点。除了维基,凡是能看到的中英文的文章和介绍都会去看一下。这样就对病毒有了基本的了解,比如病毒的大小,传播需要依靠飞沫,等等。

有了对病毒的了解,心里就比较有底,不会轻易被传言所蛊惑。比如了解了疫苗产生的过程就知道目前任何人报道任何解药疫苗什么的都是不可能的。

比如气溶胶传播的消息出来我就没有轻信,自己去求证了一下,很快就发现这个消息不实。某卫健委得了,反思说是因为没戴眼睛造成的。当时看到我就不信,因为不符合传播的原理。比如口罩基本上是没什么用的。

当然,很多知识的确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一步一步揭示出来的。有的以前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在新信息下面需要修正。但是,我对新信息都是首先存疑,然后求证。看证据说话。

我自始至终坚持的几个做法:

不完全封闭,但是也不扎堆、和别人沟通的 时候保持距离;
洗手,尽量不摸脸;
注意厕所卫生。

二、风险认知

很多人对疫情讳莫如深,极端的可能到了寸步难行的地步。我也惧怕新冠,没兴趣传染上。但是,过分的恐惧显然也是有很大伤害的。

其实,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比如香港到今天(3月24号),仍然只有356例。香港有700多万人,也就是说2万人里有一个。当然,其中很多人已经入院或者痊愈,因此不会出现在公共场所。同时还要考虑可能有一些携带者没有查出来。假设携带者的数量是十倍,也就是3000人,那么大约是2000个香港人里面有一个。根据现在接触的人的数量,接触到携带者的几率仍然是很小的。

另外,如果被传染了的话,大约80%的几率是轻症,20%比较重,大约3%会致命。如果你年轻且事态健康的话,情况还会更好一点。

当然,每一个得了新冠乃至失去生命的人都是一个生命。我自己也和任何人一样可能会被传染。但是,把新冠和生活中其他的风险比较一下,就会有更平常心。比如我经常开车,其实开车也是很危险的。

了解具体的风险程度的数字可以缓解担心和焦虑。

与其焦虑,不如努力保持心情舒畅,多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其实免疫力是我们对抗新冠最好的解药。

三、心理、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

从1月23号封关以来,两个月的时间,这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世界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不只是中国)。

作为心理学家,我关心人们心理的变化。最为创业者,我关心经济结构的变化。作为普通人,我关注社会的运作。

中国的经济能否撑得住?(答案一定是能,但真正的问题是任何撑。)

离婚率会上升还是下降?

以后的交通就如何改变?餐饮业、宾馆、旅游业会有什么改变?

其实我还关心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何更多加入心理学的考量。我相信政府在做政策的时候详细考虑了经济因素,但是心理因素则是我希望能更多考虑的。

这两个月来我做了很多事情,写了很多知乎上的文章,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了。

本次疫情显然是很多年来史无前例的一次大事件,不只是因为这个病毒,而是因为这个时代。

新冠病毒的同门就有5个,大家各有特点。新冠既不是传播性最强的,也不是最致命的,但却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技的发展完全压缩了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村,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的不确定性,很多的焦虑,很多的不适和不快。对我来说,对抗人生逆境最好的武器就是知识。希望我的一点思考对大家有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