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用户4297148899


在我看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体现的是秦国弱小时期老秦人的血性。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老秦人骨子所蕴含这种血性是秦国的脊梁,更是秦国的利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于《国风·秦风·无衣》。直译过来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那长袍。这是当时秦国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战歌的是当时秦人抗击西戎入侵所作,主要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

面对着强敌,绝不退缩,愿与君王一起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作为一首战歌,它有着磅礴的气势,更弥漫着一种惊天动地的血性。

其实对于这首战歌后人也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认为这首战歌是为了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战歌是当时秦国征兵所作,而绝大多数都认为这首战歌就是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所作。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团结、乐观的精神,更蕴含了爱国情结在里面。

但是,对于我而言,这首战歌就是当时秦人血性的写照。每当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当年纵横天下的秦军。

秦国从一弱小之国到最后统一天下,这中间经历了很多年,发生了很多事,但是秦人的血性没有消失。因为这血性早已植根于老秦人骨子里。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不仅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代老秦人的精神写照。


世间人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被翻译为: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和你一起穿那长袍。君王出征,我修整我的武器,和你一起扛敌。

伊朗外长扎里夫:“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最近,这句话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因为伊朗外长扎里夫发推特在声援我国时,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面对这次疫情,伊朗已经捐赠了300万的口罩,并且还将继续提出援助。正如伊朗外长扎里夫发推特所说的那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达伊朗人民会坚定不疑地与我国站在一起,共同对抗疫情的决心,体现了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

鉴真东渡,良好的中日交流

除此之外,之前武汉也收到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的物资,上面也写了8个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是出自唐朝时候的鉴真东渡的故事。

相传,在唐朝的时候,日本有一位长屋王,他是日本天武天皇的孙子、高市皇子的长子,从小喜欢诗文,酷爱研究佛法。长屋王十分向往唐朝先进的文化与佛学,遂派人送了一千多件袈裟给唐朝的僧人,并袈裟上绣了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可惜,长屋王还没有亲自来到唐朝,便因为“长屋王之变”,被迫与妻子一起自杀。

鉴真高僧看见这句话,被长屋王的故事所感动,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决定东渡传法。然而,东渡之路十分艰难,鉴真和尚经过六次东渡,才真正到达了日本。最终,鉴真和尚将很多佛经和医生带到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成为了日本佛学宗师。

看见这八个字,仿佛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两国友好交流,相互学习的年代。即便是一千年后的今天,日本依旧记得当初中国的帮助,这次捐赠的物资便是一种回赠。

不过,大白在感慨其他国家对我国文化了解的同时,心中确有一丝惭愧,因为我们国人都忘记了这两句,不知道这两句表达的含义。

不过这也是我写历史的原因,希望将更多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不要让老祖宗的东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白读史


在这次疫情中,日本对中国表现出来的友好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在日本捐赠的口罩箱子上还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与问题中的语句出自同一首诗。这句话放在这个语境中该怎么理解?

其实很简单,就是表达了日本要与中国共患难之情。就像中国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一样“one word,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两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那么,日本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话用的好不好?我觉得挺好的。中国现下确实很缺口罩,日本送来的口罩虽然只是并不能真正的救急,但至少也显示了日本人的友好,并且这句话还真挺鼓舞人的。

除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从日本寄来的口罩箱子上还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整句诗是这样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其中也包括日本僧人,这句和歌就显示了诗人眼中的中日。

“袍”实际上是当时的内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显示了秦国士兵的士气。然而,重点来了,有学者认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袍”实际上是当时的内衣。

早些年,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件“开裆裤”,这是一件绵袴(kua3),属于战国晚期。其实,能穿一样这样的开裆裤已经是很讲究了,一直到西汉时期,古人都没有穿内裤的习惯。

汉代的裤就是简单的在小腿上套上两条“护膝”,叫“胫衣”。还有一种就是类似现代裤子的下衣,不过是没有裤裆的。所以,战国一直到西汉,人们贴身穿的“内衣”主要是“袍”(上下衣一体)。 所以,有人说《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袍”,不是指战袍,而是指秦国士兵在寒冷的夜间,缩在同一件“内衣”里,相拥取暖。这样一解读,这句诗突然就失了气势,有点跌掉下巴的感觉了。


文物考古聊历史


前几天被日本华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语刷屏,这几天又学到一个新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其实这句话是出口转内销,来自4000多年前的《诗经》

字面意思: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愿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诗句出自《诗经·秦风》,原为一首战歌。

当春秋时期,吴国攻打楚国,楚国不敌。于是向邻国提出求援,但是周围的晋国和齐国兵力皆只能维持自救,纷纷拒绝了楚国的求助。

万不得已,楚国向秦国提出求助,并派出一名王牌说客申包胥。

为什么说他是王牌说客呢?因为如果楚国没有派申包胥出马前往秦国,那楚国恐怕要被灭国了。灭国与否,就在这个男人一念之间。而申包胥只用了三招搞定了秦国,让秦哀公同意援救奄奄一息的楚国。

第一,血肉之亲。

申包胥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楚昭王是秦国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孙。说到底,秦国和楚国还是有点亲戚关系的,也正因为春秋时期,楚国和秦国守望相助,有着紧密亲缘关系,才得以在众多小国中得以立足。这也是申包胥选择向秦国求助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也说明申包胥极佳的政治眼光。

但是单有亲戚关系还不够,不值得秦国集举国之力,冒着被外攻的风险来帮助弱小的楚国。这时候,秦哀公还没被说服。

第二,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吴国异常凶悍,连兵力强盛的楚国也被一举击败。秦国当时尚未变法,依然被吴国压制。

秦哀公不知道要不要摊这浑水。

犹豫之间,咱们的说客申包胥给了第二大招——唇亡齿寒。

他说,现在吴国势力如此高涨,团灭我们这种小国不是什么难事。不过啊,你可要担心了,一旦楚国被灭,那么吴国下一步魔爪就会伸向你们秦国了!如果您现在出兵楚国,就等于在自救啊!

如图,秦国和楚国当时接壤,地缘位置十分关键,所谓唇亡齿寒,一旦楚国全军覆没,吴国旗开得胜,军心一定,秦国的地位岌岌可危。

如此一来,威逼加上利诱,秦哀公的决心大大动摇。

第三,诚以待人。

据说这申包胥孤身前往秦国,就像当年伍子胥离开楚国一样,壮士断腕般,毅然决然。他不分白天黑夜奔波前往秦国,走啊走,连脚指头都肿起来了,膝盖早就破皮流血了,黑夜异常寒冷,他没有什么暖身的工具,只能用衣服包裹住全身,像乞丐一样,十分落魄。

当使用完前两招失败后,申包胥使用了最后一招——“真诚”

他站在秦哀公家门口,抱着柱子大声嚎哭,七天七夜,滴水未进,怎么赶都赶不走。路过的人们之间一个乞丐状、衣衫褴褛、蓬头散发的人在秦哀公门口,连忙议论纷纷。

秦哀公也十分无奈,这大过年的多闹心啊。

但是另一方面又非常感动,如此忠心真诚的人为国家用尽心机,熬尽最后一滴心血,这已经不算什么技巧了,这是实打实的真心实意。在国家存亡的命运之前,个人命运又何足挂齿呢?

最后,秦哀公被打动了,急忙让申包胥觐见,并且给他念了一首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后来被记录在诗经中,在当时相当于一首动员令,是念给自己的战士听的。

申包胥听完泪流满面,在秦哀公面前一连磕了9个响头,他已经完全了然秦国的心意——

我们和你们即将面对共同的敌人,哪怕我没有准备好出征用的衣物,但我也愿意和你同穿一件衣服,同仇敌忾,并肩作战!

如今,这句话重新翻新,也拥有了相同的意义。

湖北有难,八方相助,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人类观察员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句话是出自于诗经,即《诗经·秦风·无衣》。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原文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的含义也非常看理解,在《诗经》中很诗歌都是采用这种复沓的形式,诗歌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都有重复的句子,即“王于兴师”,然后在别的句子中分别改动了一两个字。

三句都是以反问开始,谁说没有衣服穿?然后分别回答,与君同穿战袍,衣衫,衣裳,其实就是以士兵的口吻,说和其他士兵穿一件衣服,这里有一些夸张的成分,总之是在表达团结的状态。然后接着又说,“王于兴师”,就是说君王要作战了,那么这些士兵都会修正自己手里的兵器,然后与君王一起上战场,杀敌。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公元前506年,吴国的军队攻陷了楚国的国都,当时楚国人去秦国求助救援。《无衣》就是在当时写秦军战士的,当时战士用它做誓词,重振士气,后来秦军果真不负众望,一举击退了吴国的士兵,

那么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情感呢?

首先就是表现了秦国士兵的英勇,无所畏惧,这首诗读起来就让人感到很振奋,可以说把即将冲上战场的悲壮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过去的秦国,还是到了现代我们的国家,都是这样无所畏惧的战士在保护着祖国,保护着人民,才能够有我们现在的和平安宁。

其次就是变现了团结一致的精神,面对外来的强敌,只有团结才能够战胜一切。这首诗最近被日本人写在捐献给我们的物资上,其实也是表达了这个含义。秦国的人面对的敌人是其他国家的士兵,我们如今面对的敌人是病毒,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就一定能够战胜。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要振作起来!


德廉美读书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一种秦人彼此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战友情怀。

《无衣》是我在《诗经》中最喜欢的一首诗,它的全文是这样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的格式很鲜明,一共三段,三段之间以复沓的形式,展现了一种军人的气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第一句,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为:

怎么能够说没有衣服呢?如果没有衣服的话,我愿和你同穿一件衣服。

这里的“无衣”之衣,其实是指战袍。

如果你没有战袍,那么我们就同穿一件衣服,然后毅然决然地出征,一起上战场杀敌。

这首诗所表达的精神就是如此。古代长期施行府兵的传统,平时在家务农,战时应大王之诏出征前线。

战友之间,彼此相亲相爱,同仇敌忾,视死如归,这种豪情壮志是今天的我也会不由得赞叹的。

《无衣》出自《诗经·秦风》。秦人的那种气魄在诗歌中彰显无遗。


HuiNanHistory


《秦风 | 无衣》诞生于战国时期的秦地,当时的秦国还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甚至因为长期居住西北边陲,缺衣少粮,虽然精神气很足,但是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夸张点说,就是一个摊大了的“丐帮”,普通百姓很多都处于赤贫状态,普通将士也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然而和它相邻的楚国的处境,比他们更惨,参考史料就可以发现,在楚国境内,即使是士大夫阶层,很多也是“吃土”的状态。而更惨的是,他们还要时时受到别国的欺负,比如吴国。

《无衣》的写作背景,正是楚国面对吴国的侵犯,无力招架,楚王被伍子胥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国家沦陷,民族屈辱。于是楚王便派遣大夫申包胥向秦国国君请求支援,然而秦国自己也并不强大,所以在秦国朝堂还引起了一番不小的争议。有人说,大王,我们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精力去帮助他国,我们的军队物资贫乏,将士过得相当困苦,如果贸然出兵,恐怕会引火烧身。

有人说,吴国狼子野心,打完了楚国,下一个可能就是秦国,所以,即使知道战争利弊,秦国依然不可能轻松应对。

这时候,申包胥戏精上身,他并没有因为秦王的拒绝而离开,而是站在秦国的城墙之下大哭数日:楚王啊,你命贱,不但自己被鞭尸,你的子民也将变成吴国的奴仆,世世代代受到吴国人的凌辱,你的子子孙孙都将被人唾弃,有家不能回,朝不保夕……

据说,申包胥一直哭了七天七夜,比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还能哭,整个人就像是一根干枯的稻草,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在这七天里,秦国君臣并没有吃瓜,而是寝食难安,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同时也怜悯楚国的遭遇,感动于申包胥的真情。

最终秦国写下了这首悲悯的战争动员歌——《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国军民一心,决心支援楚国,出击吴国。

当时正处炎热的夏季,秦军缺衣少食,但将士们却斗志昂扬,没有衣服我们一条战袍可以撕成两半!让我们磨砺长矛和长剑,砍向敌人的头颅!

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并没有被灭亡,举国上下励精图治绝地反击,伍子胥死后,楚国对吴国发起了反击,并一举灭掉了吴国。


龙脉文化云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诗经.秦风.无衣》,原句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怎么能说我们没有衣裳呢?我愿和我的战友披同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给我们武器,我们面对是共同的敌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舍生忘死、同仇敌忾的气概,可以说这是一首激励人心的行军曲,激励着更多的士兵勇往直前。


茶味儿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先秦人民的社会百态,人间清乐;

对于这首《无衣》的理解,

1、对于同上战场的战友----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身处乱世也好,身处盛世也罢,这个时代唯一不能少的就是军人。是他们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身经百战的他们,最亲的恐怕就是身旁的战友,同仇敌忾,共赴沙场,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不是一个人的心愿。回想起那些金戈铁马的作战生活,一起黄河饮马,一起枕戈而眠,今天睁开眼睛能看到的兄弟,明天说不定就会倒在自己的前面,正是因为战争的残酷,才知道和平的可贵,才知道身边战友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队友的大无畏,不抛弃,不放弃,最珍贵的就是战友间的相互执着。我们听过太多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故事;

上战场,不用担心你的背后,你的背后有人一直守护,因为那是你最亲的战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对于社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武汉疫情,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决心和行动就是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最好的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于医务人员,他们不仅仅悬壶济世,他们用生命去守护另外的生命,生命诚可贵,人民价更高!!!我不在疫区,但是深深感觉到了,武汉并不孤单,金银滩并不孤单。国士无双,这些白衣天使可谓真国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生命是脆弱的,因为疫情的严重;

生命是坚强的,因为这些最可爱的人奋不顾身为之守护!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3、对于国家----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对于今年的举国上下共面疫情,我们也看到了世界各地一起在帮我门守护生命,驱赶病毒。比如巴铁,比如日本,我们看到了世界人民抛弃成见,抛弃差异,抛弃地域,伸出援手,助力我们与病魔作斗争!世界大同!

正如流浪地球电影里最后的镜头,当我们的共同面对这灾难和困苦,此时肤色的差异,种族的差异,往日的摩擦都已经随风飘散,手挽着手,共筑血肉钢铁长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云销雨霁L


这阵子,莉莉分可算切身体会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含义和威力了。

它因全民战“疫”而爆为热词,在无数场合被引用,其融慷慨激昂和大爱无疆为一体,让人看到关爱和担当,给人温暖和力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出自《诗经》,本是一首同仇敌忾、英武慷慨的军队誓词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秦风·无衣》的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谁说我没有衣穿?我与你穿同样的战袍,若有召,我必回,赶紧整理十八般武器,与君王共赴战场同杀敌。

全诗三章,经典的国风范式,通过自问自答,表现出士兵将被召回应战的场景。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左传》中有所体现:

“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战国时期,吴军入侵楚国,楚国的君王前去央求秦国驰援,秦哀公为此作《无衣》鼓舞士气并毅然出师。

无论从诗意还是史实来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都表现出一种挺身而出的英武。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也多次提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对《诗经·无衣》原有精神的忠实继承和发扬。

和平年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引申为救人于难的担当和同呼吸共命运的博爱

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我们仍常常用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新时代赋予它新的含义。

1.微观个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某一个困惑时,下面的评论是清一色的“+1”,你所面对的也是别人感同身受的,这样的认同,会让你心安许多。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个时刻你冲往了最前线,不经意回眸,发现全是众人关注和支持的目光,这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你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撑。

2.集体层面:不让一个人掉队

人人都处于集体当中,危难时刻的风雨同舟,危急时分的众志成城,也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表现。

疫情防控,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患者独自面对。地震中,我们绝不会置灾区人民于不顾。大火封山,我们不会放弃对每一个生物的搜救。贫困面前,我们一起下基层、出对策,想门路。

3.放眼全球:同呼吸共命运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对饥荒饥民的援助,对局部战乱地区难民的接纳,对全球环境的共同治理,对逆历史潮流的声讨,全球一起在行动。这是无国界不分民族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更是对全人类福祉的关注与博爱。

总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从一首诗发扬光大成为一种精神,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谁说我没有衣服穿呢,我和你穿着同样的战袍。谁说我是一个人在战斗呢?我的身后有一群人、一个国、全人类。


我是诗经迷 ,这个回答您满意吗?不同意见欢迎讨论,谢谢!

图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