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是在哪里称象的呢?难道是在印度吗?

芝麻小龙


有一本记载朝时期历史的史书《南史》,在书中有一节关于南朝梁末的一段记载:“淮南有野象数百,坏人室庐。”淮南即现在长江以北的江苏省、安徽省等区域。这段记载说的是,在淮南地区生长着数百头野生象,当时把人家的房子的破坏了。

三国在南北朝前面,三国时长江流域有象就不奇怪了。那时在长江流域,森林覆盖较广,且并不主要是汉族人聚居,多为山越(部分为短人)、蛮族、獠族等,还有猿族、夷等非汉族,后因汉族征伐,统一合并,就融合成汉族了。

曹冲称象的位置,据专家考证是在河北邯郸。可以推论,孙权在吴越一带带兵时发现野象,选较大的送给曹操,于是有了曹冲称象的说法。


Nathanx


曹冲是我国史书上记载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而“曹冲称象”的故事正是表现其为“神童”的代表性事件,而这个事件被记载在正史《三国志》中。


史料记载,曹冲称象的地点是在“毛象坡”,据现代专家的实地考证,这毛象坡是在河北省临漳县一带,所以“毛象坡”这个名字的由来都可能与此事有关,当时曹操统治的范围是在北方,那么问题来了,河北地区哪来的大象? 我不妨回忆一下曹冲称象的全过程,开头的时候就已经点名这头象是孙权送给曹操的,曹操手下包括他自己都没见过大象,故而都非常好奇,曹操想知道象的重量,众人纷纷讨论怎样称象。 有的人认为应该将大象切成一块一块的进行称量,但此法太过可惜了大象,就在争论不休之时,曹冲趴在曹操的耳边说了个方法,曹操闻言拍手称好,带着众人来打河边,将大象置于船上,让人在船身吃水处刻上标记。 随后将大象赶下船,又命人往船上般石块,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赞叹曹冲的睿智,曹操更是得意非常,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 曹冲所称之象的出处已经有了答案,是孙权送来的,那孙权又哪里弄来的大象?难道三国时期的东吴有大象? 其实中国有没有大象的问题已经很明朗了,大象中国自古有之,在远古时期甚至在我国分布很广,只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后来大象只分布在云南和西南部地区,一直到现在。 但三国时期的东吴应该是没有大象存在的,当时孙权的地盘包括扬州、交州、荆州南部,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江苏、湖北等地,这些地方是离云南还有一段距离,倒是刘备的势力进入过云贵之地。 孙权总不可能向刘备去要头大象去讨好曹操吧?事实上史书上只是说了孙权给曹操送了头象,却没交代这头象的来源,但我们却能从其它一些典籍中找到些蛛丝马迹。 西晋时期,有人作《江表传》,其记载道:“孙权遣使造诣南驯象两头”,说孙权派人到九真郡去驯两头象,这九真郡又在哪里?其实就是今天的越南中部,东吴时期属于交州管辖,最初是汉武帝所设。 如此真相也就大白了,大象在越南并不少见,可想而知的是孙权派人来此驯服了两头大象,将其中一头送给了曹操。 再来看看曹冲称象的时间,大约是公元202年左右,这个时期曾发生过一件事情,就是曹操发公文要孙权派自己的弟弟或者是儿子来朝廷做官,孙权犹豫不决,带着周瑜到自己母亲吴夫人那商议这件事。 周瑜认为曹操这个举动是让他们送去一个人质,如果一旦把“人质”送去,就不得不和曹操保持紧密的联系,以后朝廷下诏就不得不听从,如此会陷入被动,不如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曹操这能以君臣大义治理天下,可以侍奉,但若是图谋不轨,必定是自取灭亡。 孙权接受了周瑜的建议,没送人质,笔者认为孙权送象一事或许与这件事还有些关系,毕竟孙权拒绝了曹操人质的要求,但为了稳住曹操观察情况,可以先送头象讨好,免得到时候两头难做。


策城宋文远


曹冲字仓舒,是曹操二十五个儿子中的一个,环夫人所生。

史书说他“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因而特别得到曹操的宠爱。他十三岁时因病早天,曹操极其伤心,对曹丕等人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意思是他属意的继承人是曹冲。所以,曹丕日后常说:“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曹冲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称象”的故事,《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卷二十中记载:

曹冲“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成莫能出其理。冲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就能利用浮力的原理来称量大象,这无论如何都够得上“神童”的表现了。宋代学者叶適《习学记言》议论此事就说:

“仓舒童孺,而有仁人之心,并舟称象,为世开智物理,盖天禀也。”多少年来,人们对此深信不疑,赞叹有

加,各类著述,尤其是儿童读物中反复引用此例,使之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但实际上,有关曹冲称象的记载是大可怀疑的。

早在清代,学者何焯就对曹冲称象之事提出质疑。他认为曹冲所称的象是孙权所献的,但在建安十三年(208)之前,也就是曹冲去世前,孙权不过只领江东六郡,哪来的大象?他还推断说:“置水刻舟,疑算术中本有此法。”邵晋涵也根据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所引用的燕昭王'命水官浮大豕而量之'的事情断定“其事已在前”。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上述二说都“未得其出处也”,他指出《三国志》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杂糅附益于其间,特迹象隐晦,不易发觉其为外国输入者耳”。因此,曹冲称象的故事并非来自算术,而可能来自于佛经。



北魏吉迦夜共昙曜所译《杂宝藏经》巻一云:“天神又问,此大白象有几斤?而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比船量石著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天神。”

陈寅格先生认为,《杂宝藏经》虽是北魏所译,三国时还没有此书,但其书乃杂采诸经而成,其中记载,往往见于先后译出的佛典之中。这些早期佛典流传至于中土于是附会为曹冲之事,以显其智。但大象是南方之兽,不是曹操境内所应有者,于是,又不得不取其事与孙权贡献相混合,这是比较民俗文学的通例。

学者陆敬严进一步指出:清人以建安十三年即曹冲去世年为据,来判断当时的孙权不可能有大象,事实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冲称象的时间还可确定得更准确,即曹冲五六岁的时候,也就是建安五年左右。当时的孙权还只是会稽太守,就更不可能有大象献给曹操了。亚洲象生活在印度,我国的云南也有,但无论从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动物饲养等各方面看,当时的“中土”都不具备饲养大象的条件。

虽然曹冲称象之事是正史所记载,故事的细节很符合我国古代对浮力原理的理解;这一故事也很能够鼓励人们从小就要热爱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毕竟属于子虚乌有之事而不能作为信史。

所以我们更不用去争论“称象”地点是不是在印度了。


申报七十七载


我国有不少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或者传说,都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但是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它们是土生土长的,其实未必。比如我们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到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它实际上来源于印度。

印度古籍《杂宝藏经》中有一个“弃老国缘”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远在佛陀时代有个波罗奈国(弃老国),这个国家的国王不喜欢老人,认为老人对社会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因此他制定了一个法律:全国境内,凡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丢弃到山林里,让他自生自灭。有违法律者,一概要受罚。但有一个大臣,不忍心将生养自己的双亲弃之荒野,于是就在家里挖了一个地窖,把老人藏进去,每天偷偷给他们送吃的,让老人家天天阅读佛经,以安度晚年。

这个惨无人道的制度触怒了天神,天神来到王宫要求国王回答他几个问题,如果回答不出来,天神就要运用神力将波罗奈国毁灭。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称出一只大白象的重量”,国王一个问题都答不出来,于是就张贴告示悬赏能人作答。后来一位年轻的大臣撕下告示,表示能作答。果真,这位大臣回答出了所有的问题。对于称大象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将大象放置在江河里的大船上,待船平稳后,在船身与水相平的地方刻上标记。然后将大象赶下船,在同一艘船上放置石头,直到船身标记与水面平行,最后再称出石头的重量,这样就能算出大象的重量了。

但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大臣的父亲想出来的,也因为这样,国王看到了老人的智慧,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变了之前对待老人的制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这里的称象方法和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曹冲称象的故事很是相似。曹冲小时候很聪明,他五六岁时的智力就和成人一般了。当时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想知道如此大的大象究竟有多少斤,但身边的大臣没有一个人想出称大象的方法。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等船身平稳之后,在船身与水相平的地方刻上一个标记。然后把大象牵到岸上,把大大小小的石头往船上装,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标记的地方就停止放石头。最后把船上的石头都称一下,石头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印度古籍中“弃老国缘”的故事和三国时“曹冲称象”的故事在情节以及称象方法上如出一辙。

清代学者梁章钜在他的《三国志旁证》一书中,就曾对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提出质疑,书中指出“此事(曹冲称象)妄饰也”。他认为亚洲象生活在印度和我国云南南部,从气候条件、交通运输、动物饲养等情况来看,当时“中土”并不具备大象的生存条件,所以他推断“置水刻船,疑算术中本有此法”。

对于“曹冲称象的故事来源于印度”这种说法,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也曾做过论证。陈寅恪先生认为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原,在平民和读书人阶层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三国开放的学术氛围中,是为风尚。而且佛教西来后,中国的历史故事中不止一次借鉴佛经故事。再者,佛经中多“早慧”故事。后来也有学者推断,《杂宝藏经》最早可能是在公元前200年之后,在印度西北部地区集结而成,是部佛教派形成时期的经典。所以这个很有可能是《魏书》记载的曹冲故事的原型所在。况且以曹冲六岁时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等看来,似乎不足以让他想出称象的办法,也许《魏书》中这样写只是为了塑造人物“少聪”的传奇性特点。所以说“曹冲称象”的故事受印度同类故事影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郑羽觉


冰河时代西伯利亚有象 商周时代中原有象 三国时代江南有象 明代广西还有象呢


辽宁药品监管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变迁,实际上,经过近些年中国科学家们的考古与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远比今天要温暖湿润,而大象的活动范围一度到达秦岭以北,而且黄土高原在古代实际上是覆盖着茂盛的森林,只不过是经过漫长的人类活动与砍伐,变成了如今的样子,所以三国时期,中原地区可说是遍地森林,大象到处跑,曹冲找只大象称称,随便简单!!


让子弹继续飞一会


绝对是在河南中原地区,因为河南的简称“豫”就证明以前河南以前是有大象的。


隧道尽头的光211


现在云南也有大象,古代气候怎样不清楚,如果汉代的气候很好的话,中原是否可能有大象也说不定。不过那要看考古学是否有证据支持此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