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日照銀行: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出門戴口罩阻擋飛沫傳播,成為全國人民的共識,可是門把手、電梯按鍵等仍有可能造成接觸性傳播。春節期間,是資金流通旺季,不僅現鈔需求量大,流通也最為頻繁。前去銀行辦業務的民眾也不禁擔心:現金在流通中是否存在有傳染的可能性?

山東日照銀行作為金融窗口服務單位之一,雖然鼓勵市民儘量採取“不見面、網上辦”的業務辦理措施,但為解決部分企業和個人的特殊緊急業務需求,仍然從正月初七安排了日照轄區內的6家網點進行正常營業。

窗口服務單位是人群聚集區,在疫情防控攻堅的特殊時期,“窗口”的防守力度便體現在企業的意識和細節上。


抗“疫”一線|日照銀行: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抗“疫”一線|日照銀行: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日照銀行做出了防患於未然的舉措,除了對所有現金清點場所、現鈔機具實行每日集中消毒外,還為每個網點都配備了專用的紫外線消毒設備,對所有回籠現金做到100%現場消毒,現金入庫之後進行二次消毒,確保到達市民手中的是“衛生錢”“放心錢”。

消除可能存在的隱患,這是細節,來自於用心,也是把工作做到極致。而一線工作人員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積極主動的行為便是高度的責任素養。疫情的突如其來,在防疫形勢還未明朗的情況下,日照銀行青島分行營業部員工陳驍便主動請纓承擔每天對分行營業部ATM機的消毒任務。在家裡孩子尚小、老人住院的情況下,仍然每天兩次往返營業部,對ATM機進行按時消毒,確保不留隱患,保證了ATM機的正常使用。另外,對於行裡面臨口罩、手套、防護鏡短缺且購買渠道處於缺貨的情況,陳驍主動將自己家中儲備的手套、防護鏡等防疫物資拿到單位供同事辦公使用,保證了正常業務的開展。

不管是平常時期還是防疫的特殊時期,日照銀行營運管理部始終保持著“走支行、聽心聲、找問題”的傳統,通過對調研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最終全面升級櫃面業務系統,使操作流程更加簡便、業務種類更加齊全、運營管理更加高效、風險防控更加完善,為日照銀行深化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客戶服務水平,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抗“疫”一線|日照銀行: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堅決為民守好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抗“疫”一線|日照銀行:把好“消毒關”提供“放心錢”

堅決為民守好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日照銀行營運管理部黨支部書記劉肖娜說:“每件小事看著無所謂,可匯聚起來就是大事。”就是本著工作無小事的原則,日照銀行營運管理部的核心管理人員化身服務專員,對營業網點對口跟蹤,答疑解惑。在疫情防護期間,他們下沉到營業網點中,查漏補缺,在一系列問題彙總後製定出了《疫情防控時期營業服務指南50條》。從提高日常清潔和消毒頻次,全力保障網點防護物品供應,確保服務人員防護到位,加強疫情防控常識和電子渠道業務宣傳,落實客戶分流引導監測工作,加強網點服務管理,為疫情防控提供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協調保障後臺支持業務運行,提升員工自身科學防疫能力,切實關愛員工健康,合理安排網點營業及崗位人員排班,落實報告與響應機制等方面詳細制定了50條應對防護條款,將防護工作落實到方方面面。

“一線工作很不容易,能在總行層面解決的決不壓到支行去。”劉肖娜說道,“作為中後臺部門,就要為前臺做好保障,春節前每天現金投放1.5億元左右,活多人少。有一次,對於支行上繳的累計60萬元的5角殘損幣,部室全體員工利用週末和晚上,一張一張理平邊角、粘貼破損、打捆包紮,這些零殘幣數量大而且氣味刺鼻,但是沒有一個同事請假或者抱怨,大家都為賬戶新增的60萬元的流動資金而感到高興。”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日照銀行響應“快”,措施“明”,工作“實”,作風“硬”,堅決為民守好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