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懂車帝原創 行業]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佈了2020年1月國內汽車工業運行情況。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處在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時期,本次發佈採用了線上發佈的形式,同時中汽協也對當前疫情對國內以及全球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1月產銷大幅下滑 一季度影響巨大

數據顯示,今年1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乘用車方面,當月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另一方面,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樣大幅回落,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0萬輛和4.4萬輛,下跌幅度同比雙雙超過50%。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發佈的產銷數據是協會根據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得出,而從發佈的信息來看,也並沒有像此前發佈列出各家車企的產銷運營狀況,因而實際情況可能更加嚴峻。

對於1月份的數據,中汽協方面給出的解釋,主要是由於1月份有效工作日與往年相比有所減少,又考慮到春節假期一些單位提前放假等因素。而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影響已臨近春節假期,對於當月的影響有限,而接下來的2月和3月將會是成為影響最為嚴重一段時期。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另外,中汽協並沒有對今年全年的汽車產銷量給出具體的預期數字。

行業競爭加劇 疫情對新興企業構成威脅

針對當前疫情形勢,中汽協方面表示,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將更為嚴重。2003年,也就是本世紀初,是我國汽車工業的上升期,許多地方汽車工業剛剛起步,而且市場保有量低,汽車消費市場處於剛起步階段。而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之後,國內汽車產業已經成熟,汽車製造業已經成為地方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也已經由成長期轉變為調整期。因此,這次疫情不光打亂了行業的節奏,整個供應體系和產銷體系也將受到巨大沖擊。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湖北地區是我國的汽車重鎮,年汽車產量約佔全國的8%-9%。此外,像疫情影響相對嚴重的廣東、浙江兩省同樣是我國的汽車工業大省,由於疫情造成的企業推遲復工、開工率不足等情況,也將對整個國內乃至全球的汽車產業鏈造成嚴重影響。

據協會統計,目前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至2月12日,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生產,佔到32.2%。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另一方面,根據中汽協近期調研結果,此次疫情將對部分體量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尤其是零部件企業造成巨大影響,或將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此外,對於新興造車企業而言,特別是一些還沒有達到生產規模的企業來說,中汽協認為,這次疫情也將是對這些企業的一次重大考驗。

疫情過後將迎購車高峰 已聯合多部門研討制定解限政策

從目前形勢預判,中汽協認為,汽車消費市場恢復要等到各地針對疫情的一級響應正式解除後的一段時間。好的預期結果是,在疫情結束以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潮。而針對全年的汽車消費形式,協會預計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仍不容樂觀。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特別強調的是,中汽協對於近期廠商聯合推出的線上售車模式持支持態度。中汽協方面表示,線上模式尤其是對一些入門級車型的銷售將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另外,今年7月1日,全國將全面實施輕型車國六排放標準6a階段,對此,中汽協方面也在積極同有關部門協商建議推遲相關政策延後施行。與此同時,協會方面表示將繼續密切跟蹤和判斷疫情對汽車消費市場的影響程度,為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提供相對準確的現狀分析,並在金融支持、加大投資、穩定居民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等方面提供和制定相關政策依據。

中汽協:1月銷量下滑超27% 疫情影響還未顯現

總的來看,雖然疫情對我國汽車工業短期內造成了嚴重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今後幾年都將會呈現逐步恢復的態勢,對於整個汽車產業而言,未來要做的不光是要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相互扶持,繼續加快協同共享,更要進一步完善從生產製造到消費端的各個環節,做強整個產業,這樣才能提升整個汽車產業的“抵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