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疫情肆虐之時,鍾南山以84歲高齡,毅然掛帥出征,北上武漢。

鍾南山上小學的時候,也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常常逃學去玩,學習也不好,還留過兩次級。

到了五年級,他有一次偶然考得不錯,母親知道了,特別高興,笑著對他說:“看看,南山你還是行的啊!”

母親的鼓勵,一下子點亮了鍾南山的心扉。

“我覺得媽媽一下子找出了我的亮點,就有了自尊心,從此就開始認真讀書了。”

也許,沒有鍾媽媽的鼓勵,就不會有後來連救國人兩次的妙手醫士。

我想起一個朋友的孩子,也是不愛讀書,但是很喜歡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拿了滿分。

他回家告訴媽媽這個喜訊,結果媽媽不以為然地說:“你還能考滿分?是不是抄的?”

停了會,又說:“歷史考得好有什麼用?語數英考滿分才是真本事!”

孩子被連澆兩盆冷水,灰心喪氣,到後面也不願意再跟朋友多說什麼話。

當孩子取得成就的時候,請別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肯定和讚許,而不是什麼“打擊教育”。

一句肯定讚許,有時比1000句說教責怪更有用。

“媽媽教會我誠信待人”

“我對人的同情心,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最好的教育細節,都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良好的家風,是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他以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國士的擔當,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

很多人說,看到鍾南山出現在電視裡,心裡就踏實了。

他的每一句話,都成為撫慰民眾焦慮情緒的定心丸。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眾多網友,也紛紛表達了對鍾老的讚美、信任。

“鍾南山說不動,我就絕對不動!"

“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三山鎮毒,醫者心、仁者心、中國心,萬心抗疫!”

“願他壽比南山,願南山之外,還有南山!”

的確,我們瞭解他越多,越會發自內心地對他信任、敬仰。

雖萬千人,吾往矣。鍾南山把一片赤子丹心,獻給了他熱愛的蒼生百姓。

究竟是怎樣的經歷,造就出妙手仁心,敢言敢行的鐘南山?

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的家庭中找到答案。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我們家裡,從來不談錢”

1936年,鍾南山出生於一個醫學世家。

父親鍾世藩是美國醫學博士,是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母親廖月琴出身名門,是廣東省腫瘤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鍾世藩不僅醫術高超,而且宅心仁厚,從醫院下班後,仍會有很多大人抱著孩子找他看病,他也不推辭。

在一旁耳濡目染的鐘南山,從小就感受到了醫者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精神。

父親的言傳身教,鋪下了他從醫的第一塊基石。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鍾世藩老先生一生醉心醫療研究事業,筆耕不輟,年逾70高齡,寫出了專著《兒科疾病鑑別診斷》。

這本書出版後極為暢銷,鍾老先生收到了1500元的稿酬。

他卻把其中的一半,送給幫他抄書的醫生,又自費購買了40本,分送親朋好友。

不計較錢財名利,只埋頭鑽研醫學,這就是鍾家的樸素家風。

鍾南山說,自己家裡,從來不談錢,他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的工資是多少。

他說:“如果認為錢是快樂之源,就很容易成為金錢的奴隸,會被錢控制,會疲憊,甚至會失去自我。”

也許,正是這樣的家庭氛圍,造就了他的大格局、大眼界,不為金錢所困,敢說敢做,踏踏實實地研究了一輩子醫學。

父母的三觀什麼樣,孩子的將來就什麼樣。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母親鼓勵我奮發進取,走上正途”

鍾南山上小學的時候,也是個調皮搗蛋的孩子,常常逃學去玩,學習也不好,還留過兩次級。

到了五年級,他有一次偶然考得不錯,母親知道了,特別高興,笑著對他說:“看看,南山你還是行的啊!”

母親的鼓勵,一下子點亮了鍾南山的心扉。

“我覺得媽媽一下子找出了我的亮點,就有了自尊心,從此就開始認真讀書了。”

也許,沒有鍾媽媽的鼓勵,就不會有後來連救國人兩次的妙手醫士。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我想起一個朋友的孩子,也是不愛讀書,但是很喜歡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拿了滿分。

他回家告訴媽媽這個喜訊,結果媽媽不以為然地說:“你還能考滿分?是不是抄的?”

停了會,又說:“歷史考得好有什麼用?語數英考滿分才是真本事!”

孩子被連澆兩盆冷水,灰心喪氣,到後面也不願意再跟朋友多說什麼話。

當孩子取得成就的時候,請別帶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肯定和讚許,而不是什麼“打擊教育”。

一句肯定讚許,有時比1000句說教責怪更有用。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媽媽教會我誠信待人”

每次回憶起母親,鍾南山都飽含深情,他說,媽媽生前一點一滴的事情,都深深烙印在他心頭,永遠不會忘記。

小學升初中的時候,為了鼓勵鍾南山好好考試,母親承諾考到前5名,就獎勵一輛他夢寐以求的自行車。

後來,鍾南山考了全校第二。當時物價昂貴,家裡生活困難,懂事的他也沒有跟母親要獎勵。

沒想到,母親得知他的優異成績之後,馬上兌現了諾言,買了一輛漂亮的自行車給他。

”從那時起,我就記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隻要你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做到,這就是媽媽教給我的。

我現在對我的孩子、對我的研究生也是這樣,要麼不答應,答應了我就一定要做到。”

這是鍾南山恪守一生的行為準則,光明坦蕩、嚴謹認真,有勇氣、能擔當。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言出必行,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很少有家長能夠做到。

很多家長向孩子許下承諾之後,要麼拋諸腦後,要麼以“孩子太小,記不得事”搪塞過去;

其實,孩子比你想象中要記事得多。

這樣的行為,只能傳遞給孩子負面的信息:

原來言而無信是理所應當的;

爸爸媽媽都可以騙人,我也可以騙人。

這樣的觀念,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言自明。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並不僅僅看他能背多少古詩,計算多少難題;

更重要的,是敢於為自己言行負責的勇氣與擔當。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我對人的同情心,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

母親留給鍾南山另一份寶貴的財富,就是善良真誠的同理心。

鍾南山說:”如果說在治學嚴謹上,我是受父親的影響,那麼我對人的同情心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我到現在還記得媽媽是怎麼對待其他有困難的人的。”

1955年,鍾南山高中畢業,他的一位同學考上了北大物理系,但是因為家境貧困,連旅費都出不起。

同學找到鍾南山,問能不能借點錢坐火車,鍾南山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

母親很為難,家裡單是準備他一個人的費用就很困難了,實在沒有餘力幫助其他人。

沒想到,就在開學的前幾天,母親把鍾南山叫到跟前,給了他10元錢:“南山,你把這些錢拿給那位同學吧。”

那時候的10元,差不多等於現在的1000元。

多少年過去了,鍾南山始終忘不了母親當時的表情:“她用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真、善、美往往就在於對別人無私的奉獻。”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雨果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鍾南山把這份美好的品質一直傳遞了下去,把真誠和善意,化為了對國家、對人民深切又赤誠的熱愛。

17年前的非典時期,他不眠不休連續工作38個小時,大義凜然地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

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挑戰權威,說出非典病毒的真相;

17年後,他一邊告訴民眾:“不要去武漢”,一邊登上北上的列車,奔赴第一線。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鍾南山是國家棟梁,更是民族脊樑。

鍾南山談家庭深情落淚: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


多年後,鍾南山自己也做了父親,他把從父母身上學到的優良品質,傳承給了兒女、孫輩。

他牢牢記著父親生前的告誡:“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東西,那麼他這輩子就算沒白活。”

鍾南山把同樣的話,轉述給自己的子女,告訴他們,鍾家的兩條優良傳統,第一是要執著追求,不懈努力;第二就是辦事要嚴謹實在,一絲不苟。

兒子鍾惟德小時候調皮搗蛋,他也不以長輩的身份責罵他,而是言傳身教,用平等的態度和他溝通,還會常常詢問他對社會事件的看法。

同時,他繼承了母親的教育方式,兒子雖然調皮,但有著樂於助人的優點,他就常常表揚兒子做的好事。

“通過發揮和發揚孩子的長處,幫助他們建立榮譽感和自尊心就足夠了,孩子自然會慢慢成長。”

在他的耐心教育下,鍾惟德也傳承衣缽,成為了一名專業醫生。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最好的教育細節,都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良好的家風,是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願我們都能夠傳承鍾南山院士的教育精神,平等、真誠、坦蕩地面對自己的孩子,用自身的言行舉止,為他們做出最好的榜樣。

請相信,涓涓細流,有朝一日終會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