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堂吉訶德的人物形象已經超越文本,成為了一個有血有肉,鮮活飽滿的人。他的確是個古怪的瘋子,可是我們會看到許多人和他同樣的瘋,會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堂吉訶德不僅是一個偶然的生命,還上升為了一種精神形態,具有了普遍性的意義。“遊俠流浪”既是小說中的關鍵詞之一, 也是研究《堂吉訶德》所繞不開的話題。本文從堂吉訶德“遊俠流浪”行為的動機,過程以及結局三個維度, 探討《堂吉訶德》中的遊俠的流浪和流浪的本質含義。

一、《堂吉訶德》中的遊俠流浪

1、《堂吉訶德》的故事

在西班牙的一座村莊裡,住著一位窮鄉坤,他閱讀了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而入迷,也想仿效騎士外出遊俠。於是,他給自己取名唐吉坷德,穿上破爛不全的盔甲,手提長矛,騎著瘦馬,領著僕人,開啟了三次的遊俠之旅。結果經過種種困難,弄得身心疲憊,滿身是傷,最後心灰意冷,回到家後即臥床不起,臨終時才蟠然醒悟。

2、具有時代特色的英雄流浪

塞萬提斯生活在歐洲文化的轉型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在這一時期, 人文主義思想衝擊了宗教神學思想, 導致了歐洲文化的斷裂。一方面, 人性掙脫了神權的束縛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另一方面醜惡在宗教信仰崩塌後完全地暴露了出來。在這樣矛盾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下, 塞萬提斯筆下的英雄流浪也就自然而然地帶有了獨特的時代特徵。在天主教教會庇護下的他, 既要寫出符合天主教傳統精神的人物形象, 又要使自己的作品與時代相契合。

《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二、塞萬提斯筆下的遊俠流浪

1、遊俠流浪之路

塞萬提斯在創作《堂吉訶德》時就說,創作它的宗旨就是要“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乾淨”。儘管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對堂吉訶德的瘋狂行為極盡諷刺,將堂吉訶德塑造成了一個頭腦狂熱、充斥幻想的反英雄的形象。對騎士小說的痴迷,使得堂吉訶德分不清現實和幻想,以至於踏上了一條遊俠流浪之路。這一路上的他所幻想的國度與現實的世界之間存在極大的落差,藉此塞萬提斯將騎士小說的虛幻本質表現得淋淋盡致。

堂吉訶德雖然在他幻想的騎士文學的世界裡難以自拔,但是他卻在一路上踐行了他所信奉的騎士理想,對於自己面臨的險境和困境,從來都是迎面而上的,堂吉訶德身上體現了勇敢堅毅的英雄的精神人格,<strong>他這條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深受騎士小說其害的堂吉訶德,他不光是看著騎士小說著迷,還要親身實踐自己所堅信的騎士道,要遊歷世界到處打抱不平,為弱小窮苦解困,並要實現自己理想社會的目標,儘管一路上受盡了他人的嘲笑,被當作是瘋子和傻子但是他對於理想和目標的堅持卻從未動搖過。即使身處困境,被關在籠子裡,他對自己的安危和處境卻全然不知,關心的卻是別人的情況,還要勸慰別人不要為他傷心。

塞萬提斯創作堂吉訶德這一形象的目的就是要藉此達到反騎士小說中那種虛妄的騎士英雄的效果。但是堂吉訶德在遊俠流浪之路上,又因其瘋癲但又天真善良的精神,使得那些看上去愚蠢瘋狂的舉動在諷刺的效果上,又能讓人對其英雄氣概而肅然起敬。

《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2、遊俠流浪的內動力

堂吉訶德曾大聲宣稱的:“我們的意志是自由的”。“自由”,即意味著沒有秩序的束縛,意味著無窮可能性的存在。擁有自由意志的人類,註定不會是安分守己地聽命於,“造物主”的一切安排。自由意志的存在,使人類成為一種有“意願”的存在,不僅僅作為“我是什麼”,還是作為“我想成為什麼”,“我希望什麼”。這一來自意志深處的意願,使得人類成為有夢想的存在。

在夢想的引導下,人敢於打破存在的有限性枷鎖,越過存在的“自然”之限,追求一種不同於日常平庸更高的存在。可以說,夢想一旦產生,人類必然不“安分”於原有的軌道,意味著遊俠流浪情結的萌芽。

在夢想的驅遣下,人類群體中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們跋山涉水,歷經坎坷艱辛,在現實與精神的曠野上無所畏懼地冒險闖蕩,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只為了能夠摘取到那朵夢想之花。

上至帝王、聖徒,先哲,下至詩人,科學家,普通勞動者,他們用不同的方式改造著世界,殊途而同歸,都是為了讓生活著的世界能夠變得如理想中那般美好。總之,追求夢想是遊俠流浪的內在動力。

唐吉坷德如英雄一般為了心中的夢想,開始了自己的遊俠之路,要讓理想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出現。為此,他以一身過時的裝扮,在殘酷的現實世界中精神抖擻地投入戰鬥,一路勇敢地衝殺,如中國武俠小說裡的“俠”者一般,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做著各種行俠仗義的行為。

3、遊俠之路上的英雄

堂吉訶德經歷了現實世界的種種打擊,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世界並未發生任何改變,而他自己卻弄的渾身傷痛,身心俱疲。失敗使堂吉訶德更加清醒地意識到現實是如此的強大,而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即使歷盡艱辛,拼上性命,夢想依舊遙不可及。此時他的信仰與夢想面臨著毀滅性的危險,然而,內心依然無法忘懷那美麗迷人的“夢想之花”。

《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心懷夢想卻在現實的境地裡無路可走,靈魂在絕望的泥潭中掙扎。種種的一切拖垮了堂吉訶德生命的最後一絲力量,使他迅速病倒,黯然離世,為遊俠之路畫上了句號。也讓本書達到了悲劇的高潮。英雄,往往不是成就了多少功績,而是敢於反抗命運,為信仰而活,即使投入的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戰鬥,也從不放棄。唐吉坷德的遊俠之路,就是英雄之路。

4.遊俠之夢的必然重生

死亡,是一切道路的終極歸宿,也是人類存在的終極命運,一切可能性在這一平等的界限前消弧殆盡。堂吉河德的遊俠之夢,隨著他的死亡,一起消逝。但是,夢想燃燒過的痕跡,永遠不會消失,夢想的火種永遠不會熄滅,它將存在於灰燼之中,等待著下一次的點燃。

夢想也必將伴隨著人類的存在生生不息,它根植在人性的深處,也是人之為人的意義所在。如果沒有了夢想,那麼人就只能在已經設定好的環境中“是什麼就是什麼”,只能腳踏大地服服帖帖地存在生活,安於現狀,聽命於一切。那麼人的存在將失去任何意義,變得毫無價值。

三、從遊俠流浪看流浪的本質

1、《堂吉訶德》中流浪的背景意義

塞萬提斯作為西班牙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 其小說中的流浪者深刻地反映了16世紀中後期至17世紀初西班牙的社會歷史狀況。

當時的西班牙的社會狀況連同著塞萬提斯本人的宗教文化背景及其生平經歷等, 都成了他小說作品的素材。他小說中人物形象的流浪行為廣泛地涉及了當時的民族風情和社會風氣等。社會時代的複雜性促使他小說中“流浪”的人物形象符合歐洲傳統英雄流浪人物形象的同時, 也具備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堂吉訶德是一個只有溫飽條件的窮鄉紳, 他將其飲食開銷餘下所有錢拿去購買騎士小說, 沉溺於騎士小說之中,

並像當時流行的騎士傳奇中的騎士一樣, 最終踏上了虛妄遊俠流浪之路。他對騎士精神的迷信, 是受教會和書籍所傳達的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念影響的後果。傳統的主流價值觀念在堂吉訶德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傳統的宗教博愛思想和封建忠君思想與騎士文學倡導的浪漫愛情, 構成了騎士的行為準則。

2、流浪在小說中的引申內容

流浪作為塞萬提斯小說作品中人物形象普遍的行為特徵, 具有豐富的引申內容。在他的小說中, 流浪不僅僅是一種生存狀態, 更是一種理想狀態和情感狀態, 那些或主動“流浪”或被動“流浪”的人物形象, 都是塞萬提斯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體現。因此, 塞萬提斯捨棄了古典小說中的獵奇歷險的元素, 讓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在“流浪”的過程中追求愛情與自由。堂吉訶德在強大的假想敵面前毫不退縮, 即使實力懸殊也迎難而上, 憑藉頑強的信念和毅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這樣的樂觀主義精神也成了塞萬提斯的象徵。

《堂吉訶德》:看似荒誕不羈的流浪之路,亦是一條遊俠流浪之路

四、總結

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訶德,沉迷於騎士小說, 並踐行了虛妄的遊俠流浪行為。儘管堂吉訶德的行為愚蠢而可笑, 但他卻有著美好善良的初衷,他的流浪行為諷刺了當時西班牙的社會現實, 體現了現實中塞萬提斯對社會不斷進步的美好願景。同時《堂吉訶德》是一部滲透著現代人文主義精神的世界名著,作為一部概括了人類普遍精神的不朽著作,對《堂吉訶德》解讀將會不斷深入下去,它過去曾激勵和鼓舞追求理想的人們勇往直前,將來也會在不同讀者中、不同時代裡都獲得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堂吉訶德》

2、《堂吉訶德>講稿》

3、《塞萬提斯學術史研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4、《西班牙文學》

5、《堂吉訶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