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顯本色 關鍵時刻“我先上”博望區百餘支志願者隊伍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始,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天天拿著電喇叭勸告村民不要出門,不要聚集,有事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夜裡做夢都在喊‘不要聚在一起打麻將’”。博望區新市鎮澄心村黨支部書記吳紅對記者說,疫情防控以來,澄心村黨支部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聲召喚,一大批黨員和村民以及返鄉大學生主動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在路口哨卡點勸阻外地來人和車輛。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博望區充分發揮各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志願服務組織作用,黨員志願服務隊、五老志願服務隊、七大平臺志願服務隊、社會各界志願服務隊共百餘支隊伍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

一聲倡議眾人應 主動請纓衝在前

1月26日,博望區丹陽鎮黨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向轄區各村居、社區發出號召,廣泛發動共產黨員參與疫情防控,一時間響應如雲,彙集起群防群控的強大力量。丹陽社區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等發出招募黨員志願者的倡議後,不到四天,134名黨員志願者挺身而出,衝到疫情防控前沿。他們走村入戶,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普及防疫措施,確保家家宣傳到位,戶戶提高警覺。一些志願者還日夜守在村路口卡點,對本村進出人員逐人登記,對外來人員進行勸阻。丹陽社區黨員慶卿、慶婷姐妹倆在社區的召喚下,毅然報名加入志願者隊伍,從大年初二的早上準時到崗,每天姐妹倆從早到晚,不辭辛苦,站崗放哨,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抗疫“姐妹花”。

2月1日,博望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出倡議,號召全區廣大志願者和各級志願服務組織積極參與,做疫情防控的先行者、宣傳員和執行者,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志願力量。倡議一出,響應積極,報名踴躍,到位及時。區教育局第一時間組建15支志願服務突擊隊奔赴抗疫一線。新市鎮276名黨員和群眾爭先恐後報名成立了20多支志願者突擊隊,入戶摸排返鄉人員情況,在各村、社區路口、出口24小時值守……他們職業不同,年齡不同,卻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志願服務不打折 疫情不除不罷休

在疫情防控期間,志願者們自覺行動,勇於擔當,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的志願者精神。

博望鎮永合村黨總支書記陳小妹每天上陣與同事在轄區巡邏走訪,手持大喇叭提醒著村民,連日來的忙碌,讓她的嗓子變沙啞了。其實,在上個月她剛做完手術,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她顧不上休息。“我是黨員,也是一名志願者,志願服務不打折,等疫情解除了,我再養身體吧。”就這樣,陳小妹不分白天黑夜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體溫36.4℃,正常。記得不要隨意外出,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這是新市鎮葉家橋村衛生室村醫王開宏正在入戶為從湖北地區返鄉人員測量體溫。與此同時,他的妻子殷小花也正在新市鎮張茂村為一名返鄉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夫妻倆都是新市鎮葉家橋村的村醫,從事基層醫療工作十餘年,工作經驗豐富。疫情發生以來,夫妻倆顧不上家中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主動請戰。從大年初二開始,他們就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每天往返葉家橋、張茂、來龍三個村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檢查衛生健康,並主動承擔防控疫情的宣傳,指導村民疫情防控方式方法,勸導和幫助湖北返鄉村民做好居家隔離。“疫情來勢洶洶,要說不怕肯定是假話。但作為鄉村醫生,守護村民的健康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疫情一天不除我們夫妻倆就不下‘疫’線。”王開宏說。

志願不分年齡,服務不分先後。疫情當前,他們衝在最前沿,用一腔熱血,在志願服務中展現新時代志願者的奉獻精神和責任擔當。

記者 慕繼平 通訊員 蔡夢冉 高雅 荊秀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