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兒子,卻為何不能傳位,他也是身不由己。

說起趙匡胤,很多人對他的生平事蹟不是很感興趣,唯一感興趣的就是最後是他的弟弟當了皇帝那一場謎底案件。更有的人說,如果趙匡胤能夠早點立了自己的兒子當太子,那麼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我們今天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到他死之前,連一個太子都沒有立的原因。

明明有兒子,卻為何不能傳位,他也是身不由己。


說起這個,我們還是要先來說說趙光義的位置來的正不正,因為如果趙光義的位置來的很正的話,那麼就很理解趙匡胤為何不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了。因為很明顯,他這個位置是要留給自己弟弟的,也就是說從頭到尾他就根本沒有讓自己兒子繼承的意思。

可是,趙光義的位置來的正不正呢?從一個五代的慣例來說,他的位置來的還算正。這個所謂的慣例就是當尹京的親王就是下一任的繼承人。不過這個所謂的制度,其實在趙光義當皇帝之後的五年時間中,都一直沒有出現過,後來還是趙普說出了這個話,是先後的遺言,才坐實了他的皇位來的很正。那麼就有疑點了,為何在之前沒有這樣的內容呢?要等到這麼久才拿出來?已經是皇帝的趙光義和趙普做了什麼樣的交易?所以正不正還是有待後話。

明明有兒子,卻為何不能傳位,他也是身不由己。


當然了,也可能是的確存在這個制度。從之前趙匡胤要遷都就可以看出來,在趙匡胤活著的最後一年中,他非常想把自己的都城遷到洛陽,至於要遷到洛陽的原因可能就很簡單了,因為不遷都的話,就必須要接受這樣的制度,如果遷都成功,那麼趙光義這個親王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說,可以不用把位置交給趙光義。

而從趙匡胤對他弟弟的平時的做法,也可以看出來趙匡胤是相當的寵愛這個弟弟,大有位置就是傳給他的想法。其中有好幾件事情就可以證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趙光義養著一群武將,還有死士的時候,趙匡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只是如此,還賞賜了錢財給他們,有種你們能夠幫助他,是我心之所向的意思。還有一件事情,就是在晉王生病的時候,作為哥哥的他,親自給晉王進行針灸,並且在趙光義怕疼的時候,趙匡胤甚至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然後在給晉王動手。

明明有兒子,卻為何不能傳位,他也是身不由己。


從這兩件事情,我們都可以看出趙匡胤很是寵愛這個弟弟,在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之下,是不是趙匡胤就是要把位置傳給他的意思呢?可能會有,尤其是第一件事情,如果說他並不想傳位給自己的弟弟,那麼在有武將時刻圍繞在他周圍的時候,他應該選擇的是處罰,而不是獎勵。而且如果說他真的不想傳位給趙光義,那麼他完全沒有必要對待趙光義那麼親厚。所以說,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雖說種種的疑點都證明了趙匡胤一開始就準備傳位給弟弟的徵兆,但是這不能證明趙光義的皇位就來得很正。從趙匡胤的遷都來看,他就不是很想把位置傳給趙光義。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他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但是他不能,甚至在死之前,都沒有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這其中的原因就得從下面開始分析了。

我們先來看最開始,當時趙匡胤通過了一場兵變,獲得了最後的皇帝位置。一般在兵變之後,朝廷內部是不太穩定的,需要不斷的洗牌才能夠穩固朝局。在加上那個時候,除了內憂還有外患,也就是後漢、南唐等等之類的敵人。在這個時候,趙匡胤根本沒有精力考慮要立太子的事情。而且在當時,這些兒子都沒有成年,暫時不立也可以理解。

明明有兒子,卻為何不能傳位,他也是身不由己。


可是後來呢?為何不立?這就要說起趙匡胤的位置了,他這個位置能夠得來,有兩個人的功勞是最大的,一個是趙普,一個就是趙光義。而趙普對於他的威脅不大,因為早在一開始他就把趙普外放了,剩下的一個就是趙光義。如果說他早日就立了太子,那麼他根本不敢保證趙光義會不會在他死後對自己的兒子下手。說白了,早點立太子,對於他來說只是把兒子陷入了一個更為艱難的境地。

或許你們會說,那個時候的趙匡胤的兒子也不算小了,並不存在什麼“國少主疑”。的確,已經26歲的長子的確不小了,可是他有什麼呢?他沒有威望,連手底下的那一部分人都壓不住,跟趙光義相比,他就是一顆雞蛋,而趙光義是石頭,你說誰會輸?很明顯是他的兒子。畢竟你看趙匡胤自己要遷都,作為一個皇帝都要聽趙光義的意見,更何況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兒子了。

明明有兒子,卻為何不能傳位,他也是身不由己。


所以可以猜測,趙匡胤不立太子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他的兒子威望不足,不想過早的將他推出去。或許他是想要等到成熟一些,有了和趙光義對抗的實力再推上去。只是很可惜,趙匡胤沒有活到那個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