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徐志摩的詩裡講“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甜蜜的憂愁——沙揚娜拉!”這是一種超世俗的境界,不管用在哪裡都是美感的體現。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白蓮社圖 140×160cm

當代院體畫家周午生則把這種美感恰如其分的帶進了畫中,再次講出了繪畫的一個基本點——文學性,並且又將這種文學性自然的從畫面中體現出來。而中國繪畫史上,也只有宋代被稱其為文學時代,至於我們一再提到的大唐則被美術史家列為宗教時代。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歲朝昌和 120x240cm

處於文學時代的宋畫,不僅僅表現在畫院曾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的詩句進行命題考試,而且,也表現在美學形態的轉換——由壯美轉為優美。這種轉換在當代國畫藝術上也是尤為重要的,周午生便是最好的範例。在他的作品裡,畫家“採取自然物柔弱優美的一面,塑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內心所祈求的理想世界。”周午生在繪畫花草禽鳥的形態與色澤之間,盡情體會著自然生命的豐盈之美,這是周午生在繪畫觀念上的獨到之處。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碧蓋猗風 60x40cm

僅僅從畫家周午生最近幾年創作的沒骨花卉作品來說,高尚元素的表達是極為明瞭,也是尤其深刻的。構圖優美,色彩或絢爛、或清雅,既有徐熙的野逸之風,又有黃筌的富貴之氣。畫家通過一幅幅畫作,最大程度的展示了中國的傳統繪畫技法——沒骨法引人注目的輝煌之處,再加上自己特有的審美眼光,從而構成其雅緻恬淡的個人畫風。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晨曦 180×210cm

周午生雖然也是運用傳統的沒骨花卉寫生畫法,從水、色、墨、筆等四個要點上來把握,但是畫家在文學修養方面則使其並未僅僅停留在對古人的追摹層面。對沒骨花卉而言,用水則更為重要,正是因為周午生的婉約和他不激不厲的性格,使得畫家對水的運用恰到好處,從而使其色彩鮮活、豐富靈動;在色彩上的運用,周午生則從傳統之中跳躍而出。在傳統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之中,色彩與墨相比往往處於一種從屬地位,文人畫即有“水墨為主”的觀念。沒骨花卉是以色為主導的表現語言,亦可說“以色為上”,也可以說“用色如用墨”。周午生用色的高妙之處在於把色處理得如水墨之高雅。畫家深知沒骨花卉用色之難莫過於用“粉”,“粉”之濃、淡、厚、薄,與水色相互交融,其味妙不可言,但用粉不當則使色彩渾濁暗淡,或是濃麗華靡而毫無淡雅之氣。周午生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其畫面的淡雅氣息如江南小調,若芙蓉出水,卻又不乏大丈夫氣。再者為“墨”。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澹盪飄風 68×136cm.

在沒骨花卉中,墨與色渾然一體既是用墨之道亦是用色之道,墨的合理運用而更加使色豐富而沉著,使色具有墨的韻味,使色墨神氣渾然一體,色不若色,墨不若墨,色中有墨,墨中有色。最後為“筆”,在周午生的畫作裡,無論是墨還是色,或是水、色、墨混合,或寫、或點、或染,畫家都要求筆筆有“形”,筆筆寫出。自然而然的使筆之形態與事物的結構相吻合,筆色點染的韻致含蓄而不拘謹,光彩而不華靡,又不斤斤計較於自然之“形”。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貓 45x80cm

周午生在沒骨花卉這一領域,不僅通過對水、色、墨的深刻把握來創造出藝術的美感,而且也通過筆法的筆趣之妙,體現出畫家的氣質、稟賦、修養以及情思。周午生以筆法表現“骨氣”、“形似”,然而在“骨氣”、“形似”之外,畫家所努力並始終追求的還是高尚、優雅、雍容的藝術品位和高雅之境,而並非以“形似”的刻畫作為繪畫的終極目的。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榴蓮 68×68cm

或許有些觀者會認為這是繪畫上的做作,但這種看法未免有些膚淺。然而,周午生之所以要弄出這份別人看起來的“做作”,絕不是單純地附庸風雅,而是要借那“要眇宜休”的情感,去表現時間以及歷史的滄桑和浩遠。諾瓦利斯說,哲學原就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尋找家園,而尋找的過程就是時間。這種過程相對周午生的繪畫動機與過程來說,則表現在重新拾起和發掘我們生活之中的高尚元素,如此一來,儘管周午生並沒有刻意去如何維繫觀者的興趣,但因其高尚生活元素的深度發掘,頗令觀者感到心情愉悅,在現代人的心理中勾喚起一種對呼應於宋元畫作經典的極度嚮往。


周午生:風格的自信

柚子 45×55cm

周午生的繪畫既有小品的型制及格調,也多有大幅鉅製。他的繪畫小品雖然型制小,但氣局絕對不小。在大幅創作中,筆法收放自如,色調依然內蓄高雅而不張揚華靡,畫中意境勿須強調而旨在自然流露,同時也流露出周午生對於個人風格的自信,並能夠熟練的運用該風格,使之向前發展,表達出當代畫家的睿智。中國繪畫永遠是高遠、沉雄、典雅的,遠非技術、虛名所能承擔的。周午生的繪畫正是浸漬於中國文化中的一枚鮮綠的橄欖,讓世人在苦澀中嚐到了藝術的甘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