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徐志摩的诗里讲“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是一种超世俗的境界,不管用在哪里都是美感的体现。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白莲社图 140×160cm

当代院体画家周午生则把这种美感恰如其分的带进了画中,再次讲出了绘画的一个基本点——文学性,并且又将这种文学性自然的从画面中体现出来。而中国绘画史上,也只有宋代被称其为文学时代,至于我们一再提到的大唐则被美术史家列为宗教时代。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岁朝昌和 120x240cm

处于文学时代的宋画,不仅仅表现在画院曾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诗句进行命题考试,而且,也表现在美学形态的转换——由壮美转为优美。这种转换在当代国画艺术上也是尤为重要的,周午生便是最好的范例。在他的作品里,画家“采取自然物柔弱优美的一面,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心所祈求的理想世界。”周午生在绘画花草禽鸟的形态与色泽之间,尽情体会着自然生命的丰盈之美,这是周午生在绘画观念上的独到之处。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碧盖猗风 60x40cm

仅仅从画家周午生最近几年创作的没骨花卉作品来说,高尚元素的表达是极为明了,也是尤其深刻的。构图优美,色彩或绚烂、或清雅,既有徐熙的野逸之风,又有黄筌的富贵之气。画家通过一幅幅画作,最大程度的展示了中国的传统绘画技法——没骨法引人注目的辉煌之处,再加上自己特有的审美眼光,从而构成其雅致恬淡的个人画风。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晨曦 180×210cm

周午生虽然也是运用传统的没骨花卉写生画法,从水、色、墨、笔等四个要点上来把握,但是画家在文学修养方面则使其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古人的追摹层面。对没骨花卉而言,用水则更为重要,正是因为周午生的婉约和他不激不厉的性格,使得画家对水的运用恰到好处,从而使其色彩鲜活、丰富灵动;在色彩上的运用,周午生则从传统之中跳跃而出。在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语言之中,色彩与墨相比往往处于一种从属地位,文人画即有“水墨为主”的观念。没骨花卉是以色为主导的表现语言,亦可说“以色为上”,也可以说“用色如用墨”。周午生用色的高妙之处在于把色处理得如水墨之高雅。画家深知没骨花卉用色之难莫过于用“粉”,“粉”之浓、淡、厚、薄,与水色相互交融,其味妙不可言,但用粉不当则使色彩浑浊暗淡,或是浓丽华靡而毫无淡雅之气。周午生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其画面的淡雅气息如江南小调,若芙蓉出水,却又不乏大丈夫气。再者为“墨”。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澹荡飘风 68×136cm.

在没骨花卉中,墨与色浑然一体既是用墨之道亦是用色之道,墨的合理运用而更加使色丰富而沉着,使色具有墨的韵味,使色墨神气浑然一体,色不若色,墨不若墨,色中有墨,墨中有色。最后为“笔”,在周午生的画作里,无论是墨还是色,或是水、色、墨混合,或写、或点、或染,画家都要求笔笔有“形”,笔笔写出。自然而然的使笔之形态与事物的结构相吻合,笔色点染的韵致含蓄而不拘谨,光彩而不华靡,又不斤斤计较于自然之“形”。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猫 45x80cm

周午生在没骨花卉这一领域,不仅通过对水、色、墨的深刻把握来创造出艺术的美感,而且也通过笔法的笔趣之妙,体现出画家的气质、禀赋、修养以及情思。周午生以笔法表现“骨气”、“形似”,然而在“骨气”、“形似”之外,画家所努力并始终追求的还是高尚、优雅、雍容的艺术品位和高雅之境,而并非以“形似”的刻画作为绘画的终极目的。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榴莲 68×68cm

或许有些观者会认为这是绘画上的做作,但这种看法未免有些肤浅。然而,周午生之所以要弄出这份别人看起来的“做作”,绝不是单纯地附庸风雅,而是要借那“要眇宜休”的情感,去表现时间以及历史的沧桑和浩远。诺瓦利斯说,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寻找家园,而寻找的过程就是时间。这种过程相对周午生的绘画动机与过程来说,则表现在重新拾起和发掘我们生活之中的高尚元素,如此一来,尽管周午生并没有刻意去如何维系观者的兴趣,但因其高尚生活元素的深度发掘,颇令观者感到心情愉悦,在现代人的心理中勾唤起一种对呼应于宋元画作经典的极度向往。


周午生:风格的自信

柚子 45×55cm

周午生的绘画既有小品的型制及格调,也多有大幅巨制。他的绘画小品虽然型制小,但气局绝对不小。在大幅创作中,笔法收放自如,色调依然内蓄高雅而不张扬华靡,画中意境勿须强调而旨在自然流露,同时也流露出周午生对于个人风格的自信,并能够熟练的运用该风格,使之向前发展,表达出当代画家的睿智。中国绘画永远是高远、沉雄、典雅的,远非技术、虚名所能承担的。周午生的绘画正是浸渍于中国文化中的一枚鲜绿的橄榄,让世人在苦涩中尝到了艺术的甘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