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什麼專業就要去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不去就是在浪費國家資源嗎?

TI古今


不一定啊,知識是相互支撐的,專業知識是離不開基礎理論知識的,所以我們要首先學好基礎理論知識,才有可能在更深入的研究專業知識!知識需要積累,需要總結,從而不斷推陳出新,推動社會發展!總結,知識是探索未來的工具,只是需要通過實踐去尋找正確的使用方法而已!


沒太大光芒


這個肯定是不正確的想法,很多時候大學生選擇的專業都是懵懂的甚至是根據父母的意願被動選擇的。進入大學後才發現這個專業未必適合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肯定學的不好,即使畢業後硬著頭皮去做自己專業的工作,也不會有太大成就,相反是在浪費國家資源。

1973年,比爾蓋茨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成為了法律預科班的一名新生。大三的時候,在沒有獲得學位的情況下,比爾蓋茨離開了哈佛,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微軟。他從事的也不是本專業,但是對國家對全世界的貢獻巨大,你能說他在浪費國家資源嗎?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有個著名的演講:“他說讀大學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想要取得偉業,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自己熱愛的事兒。而在確定喜歡之前,不要停頓。”喬布斯也沒有大學畢業,他從事的是自己熱愛的事兒並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蘋果市值全世界第一。

所以無論什麼專業,只有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出成績,才是最好的!


堂小皇


學了四年的專業,畢業之後沒有一個什麼好的就業方向,轉別的行業覺得浪費了自己四年的專業學習,怎麼能說丟就丟,同時也怕自己對陌生行業不熟,勝任不了。

其實太在意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了,大學四年我想問你都學到了些什麼,你雖然在學校呆了四年,你確定你有認真對待過你的專業嗎,在大部分的實際工作裡,大學學的專業知識,只佔工作的20%,一本專業書,我們學校半年才能學完,並不是它有多廣的內容,而是我們無限拖長了學習的時間,其實一本書按小時按天來專業學習,慢的人也一個月足夠啃完了,所以加上別的專業,我們拉拉扯扯四年時間,你捨不得不忍丟的只是你耗費四年的時間而已。

再者說大學不只是學習知識內容,更多的是一種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你可以對於任何知識都知道怎麼學習理解運用,學習如何認知、理解、為人、與人交往合作、主宰自己的生活。 你上大學其實也不是為了工作吧,為了更好的生活才是你的終極意義,那這更好的生活就只有大學和你的專業單一的能帶給你?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如果你的專業並不給你帶來任何喜歡或沒有發展,你完全可以重新換個方向,為什麼那些厲害的人,做什麼都差不到哪去,難道他們所有的專業知識都學了,我想他們應該擁有一種學習能力,對於任何新事物都能學習勝任了,所以自己專業自己不喜歡或者沒有什麼發展前途,完全可以轉站換別的行業去,對於新事物大家都是從學習瞭解開始,到最後的專業通透。

雖然在企業招聘的時候,一般都會強調專業,但是專業門檻不過是保證這個候選人的最低水準,如果有其他專業的人能夠超越這個水準,企業一樣會一視同仁,這世界所有的例外大門,只不是你自己多為大門準備了打開方式,而不是隻有一種。

事實上你在捨不得放棄你專業的時候,忍耐勉強做這份職業,他也會消耗的你的耐力,你忍不下去的時候還的放棄,何必不盡早及時止損呢,我們遠遠高估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也高估了自己的專業度,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不是需要長時間技術的累積,一個正常智商的人,培訓半年也是能夠入門的,最可怕的是,有的人工作幾年不過是把一年的經驗用了好幾年,甚至還趕不上這些只培訓半年的轉行者,如果你不是那麼熱愛自己的專業,請給自己一點機會去嘗試吧,學歷和專業不該成為你自己後續發展的負擔,其實很多人都是學非所用,畢業不從事自己本專業的人甚至佔了60%,有的人在別的專業上發揮的還更好。

專業可能是你求職應聘的核心競爭能力,但是隻選專業對口只會限制了你的方向,專業對口是應屆生找工作最大的坑,很多人就是被這一點所束縛了,覺得不對了還硬扛著找專業對口的工作,結果工作幾年後,才發現路越走越窄,有勇氣的可能會嘗試轉別的行業,還有很多人覺得不對了,但也覺得來不及或者捨不得,不敢丟,只能這樣繼續做下去。所以越早發現不對就要越趕緊掉頭,及時糾正。


大河塗料網


專業對口是工作執行上比較順暢,能力特長很可能得到發揮,不過現實社會中的每位成員想找專業對口工作很難,為了生存只要合適就幹,幹多了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瞭解了行業精髓,現實社會中一項專業是得不到很好發展的,只有一專多能才能適應當今壓力山大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