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做才能克服“焦慮”快速上手!疫情之下年後“返工”的訣竅


  • 本文共3000字左右,閱讀全文約5分鐘

  • 昨天,我和大家深入聊了聊,個人如何在危機中看到希望。這個問題我總覺得還沒有講透,所以今天繼續聊這個對大家而言迫在眉睫的問題。

    疫情之下,春節假期已經結束,但不想去上班怎麼解?

    對於一個工作10多年的人,這樣的心態我再熟悉不過了。

    隨著休假的時間越長,返工時內心的抗拒以及上班後的不適感就會越強烈。

    而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多數工作單位延遲返工。

    有的在這兩天,有的在2月中旬,還有的可能更晚。

    意味著,大家返工後的不適感可能更強烈。

    但疫情總會過去,飯還要吃,我們肯定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記得剛剛工作時候,我自己還像讀書時候那樣無法收心,或者叫“節後綜合症”,這導致我每次休假結束回到公司,遲遲進入不了狀態。

    看到同事忙得廁所都沒時間上,自己卻格格不入,不知從何著手,更難以克服內心那種對工作的抗拒感。

    在工作多年後,我決心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進行了一次徹徹底底的分析。

    人在長假後難以一下子進入狀態,其實是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和工作內容、環境等產生了疏離感;二是原有節奏被打破後的慌亂感;三是短時間沒有目標產生的失落感。

    記得前幾天我給大家分享過一個秘訣,就是在長假結束前,提前去單位,能很好的幫助你在上班第一天快速“入軌”。

    當然,今年延長放假,估計秘訣不是靈驗,所以我再和大家分享幾招乾貨,分別對應解決上面所說的“疏離感”、“慌亂感”和“失落感”。

    暫時在家辦公還不用去單位的人,也可以先收藏一下,臨復工前溫習一下,應該能很好地緩解焦慮和痛苦。


    這麼做才能克服“焦慮”快速上手!疫情之下年後“返工”的訣竅


    - 01 -

    不要把情緒帶入工作


    剛剛返工,大家一定都停留在疫情的焦慮難控中。


    焦慮難控,是由於在海量刷屏信息中難以自處。

    疫情當下,數億人蹲在家裡,躺在床上,坐立難安:

    一會拿起手機,刷兩下,又覺得不想刷,於是放下,放下又無所事事,腦子懵懵的,於是沒兩分鐘又拿起手機繼續刷。

    手機不斷的被拿起,放下,拿起,放下...

    一會兒刷頭條刷得生氣又心煩,開始刷朋友圈,朋友圈刷一會兒看完了,於是所有帶小紅點的微信群挨個點開,還是焦慮,再刷刷抖音,一會兒刷到搞笑的笑得不行,一會兒刷到讓人感動的前線醫務人員又哭得不行,刷到疫情又回到現實....

    於是又忍不住再去看看微博、朋友圈、微信群。

    結果假期的這段時間,很多人都活在信息刷屏的焦慮中。

    每天的時間都白白浪費掉,而時間如此寶貴

    很多人無所事事,刷刷抖音,看看綜藝,打打遊戲,吃吃喝喝,熬到半夜,睡到中午。

    這樣消耗自己,結果假期過後,一上班,把自己養傻了,把自己的生活作息搞得一塌糊塗。

    捫心自問一下,疫情也好、社會上的這些負面問題也罷,和你當下要完成的工作、要合作的同事真的有直接關係嗎?

    不要把一件事的情緒,遷移到不相干的人和事身上。

    對於疫情,我們只要做到聽鍾老的,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多鍛鍊,幹好手頭事,就是為國家做了大貢獻。

    國家全力投入抗擊疫情,很多利好消息必定不斷出現,我們要堅定信心,不要焦慮和恐慌,更不要將這些情緒遷移到工作和生活上去。


    這麼做才能克服“焦慮”快速上手!疫情之下年後“返工”的訣竅


    - 02-

    做一些小事,快速找回感覺


    可以先做一些小事情,例如從打掃衛生開始熱身

    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先別急著忙工作,先把辦公環境整理一下,這預兆著新的一年工作都會井井有條、順順利利。

    打掃辦公室衛生,擦桌子、掃地、拖地,清掃的時候整個人昏昏沉沉的狀態也會開始振作。

    整理桌面,把桌子擦一擦,然後把筆筒、電腦、水杯,各種東西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這時候一股暖流就充沛內心了。

    清洗水杯,給花澆水,衝杯茶或者咖啡晾到那裡,打開電腦,調整支架和外接鍵盤,把工作環境準備好。

    或者發發快遞、複印資料、回覆郵件之類的小事。

    我的一個小竅門是上班先配合同事,看看有沒有自己力所能及上手的小事。

    切記不要一上來就幹大活。

    國家運動員上場還得要練幾個球熱身呢,你一上來就從最難最複雜的開始,很容易幹不動或者犯低級錯誤,也更容易導致心理沮喪。


    這麼做才能克服“焦慮”快速上手!疫情之下年後“返工”的訣竅


    - 03-

    遵循“蘋果定律”,做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堆蘋果,有好有壞,你先吃哪個?最明智的答案是,先吃好的,把壞的扔掉。

    因為,如果你先吃壞的,好的也會慢慢變壞,於是你永遠也吃不到甘甜的好蘋果。

    這條“蘋果定律”,在工作中也同樣適用。

    著名的心理治療專家山德爾博士,用非常簡單的方法治癒了一位病人。

    當這位病人初次來到山德爾的診所,他整個人都處於緊張、不安的狀態。他說,他的辦公室有3大張寫字檯,堆滿了報表和文件,事情似乎永遠都幹不完,快把他逼瘋了。

    山德爾聽過之後只給了一點建議:回去之後,把辦公室全部清理乾淨,只留下最重要的文件。

    病人照他說的辦,清理乾淨寫字檯,又把留下的重要文件一一處理完。之後,事情一到,立馬辦完。

    再也沒有堆積如山的工作威脅著他,他的身體也漸漸恢復了健康。

    這也是時間管理的第一要義:永遠先做最重要的事。否則,空把精力耽誤在不甚重要的事上,真正要緊的事只會被拖延到時間的死角,無暇也無力處理。

    上班之後,最應該做的,是對之前的各種工作進行一次梳理。

    看看年前因為忙著過節,還有哪些沒有收尾的活,還有哪些當時乾的匆忙留下一堆毛病的。

    利用上班後第一週裡的某個晚上或者週末,好好地梳理一下工作,慢慢一個人開始清理那些亂七八糟的文件材料文檔。

    這個過程按照“蘋果定律”說的一樣。

    一件件地看,一件件地扔,冗餘的、瑣屑的、過期的文件材料全部毫不猶豫地扔進回收站或者碎紙機。

    這個過程中,你自然就會重新梳理出真正值得你去做的,真正需要你去做的事情。


    這麼做才能克服“焦慮”快速上手!疫情之下年後“返工”的訣竅


    - 04-

    設定目標,制定計劃表


    我是一個愛好體育運動的人,平時都堅持跑5公里,所以告訴大家其實最不想跑步的時候不是颳風下雨、也不是心情不好、身體不適。


    而是,你因為某些原因停了一陣重新開始跑的時候。


    真的是,巨!痛!苦!啊!

    “沸水效應”告訴我們,一壺水,只要燒到100度後,只需要添加小火就可以不停的沸騰,但是如果一旦火熄滅後,要再燒到100度就需要更旺的大火。

    工作裡也一樣,在春節前,估計大部分人都已經制定了從工作到生活的新年計劃,並逐步地執行。

    結果被過節和疫情一耽擱,等到重新回到正軌,真的是想都懶得想。

    而根據我的經驗,有些年前定的目標,如果年後一段時間不去推進,十有八九都會黃了。

    我曾經分析過,很多人之所以完不成目標。

    原因大概有幾條:

    一是這個目標不切實際。比如“1個億的小目標”,普通人一輩子都很難實現。

    二是沒有明確的落實計劃表。一般要達到某個目標,必須要制定相應的落實計劃表,然後一步步完成。比如定下健身鍛鍊的目標,並細化到每週固定健身房鍛鍊幾次,每天冥想、有氧運動多久等等。

    比如:優化效能。將時間管理和任務目標結合起來,更精細化、科學化做好日程安排,否則如果時間管理不合格,要想在工作之餘完成如此多的任務,只是天方夜譚;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經常性地制定了大目標,卻無一完成,就應該去反思下:

    可能不是目標出了問題,而是你完全沒有提前考慮到要完成這個目標需要投入多少精力、金錢,需要什麼樣的人際關係,還需要其他什麼資源等等。

    目標難度越大,戰線越長,也就越需要同時兼顧到其他方面的需求,提前考慮需要準備的東西。


    這麼做才能克服“焦慮”快速上手!疫情之下年後“返工”的訣竅


    - 05-

    總結


    今年,希望和大家一起,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人生雖忙亂,但仍值得每個人認真對待。

    一年之計在於春,既然已經返工了,就不要再給自己的拖延、焦慮找理由了,因為“開工”沒有回頭箭。

    最好從現在起就開始做準備。


    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