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下,感覺我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影響有多大?

用戶76094498933


疫情情況下,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

1、餐飲業首當其衝,由於全國各地都禁止人員外出,餐飲行業損失是巨大的,不能開張營業,還要繳房租,這種影響肯定很大。

2、娛樂、商場這些都沒有人流量了損失一樣很大。

3、地產行業一樣有很大影響。

4、製造業,很多工廠不能開工。

總之,至少在今年一季度整個經濟是受到比較大的影響,gdp可能至少降0.5下來。但是隨著疫情逐漸控制住,二季度應該會逐步提升經濟。現在就是,關鍵要疫情控制下來,不然人心惶惶。確實比較惱火。


工控人之家


別的行業不說,就說服務業,吃,穿,住,用,行各方面都收到限制,尤其是行,旅遊業,酒店,交通等等,光是第三產業就已經夠我們喝一壺了,舉個例子,西貝莜麵村,這麼牛逼的企業,人家說撐不過三個月,還有其他撐不過一個月,還有直接倒閉了的。為什麼倒閉?因為沒錢,沒有現金流,企業運轉不起來,可不就倒閉了嗎?還不知道疫情會持續多久,我認識好多餐飲店老闆,直接關門了,正規的企業工資照發,這是多大的負擔?我們小老百姓無法想象。看看股市就能看出一二了,開盤狂跌,不過影響是暫時的,所以股市慢慢會回來的。


韓小寒233


餐飲、旅遊、文娛,這些吃喝玩樂的產業,即便是現有企業虧損倒閉,也動搖不了根本。因為一旦疫情過去,相關的需求勢必會重新釋放,大家該吃的飯,該旅的遊,該看的電影都會繼續。產業內的人才和模式都是現成的,舊餐廳黃了,一定會有新的餐廳開張。短期裡會減緩GDP增速,看起來血肉模糊,但是長遠看只是纖芥之疾,靜養即可痊癒。

值得擔心的反而是工業。

與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第三產業不同,工業企業由複雜而精密的鏈條相互聯繫。生產一臺汽車,只要缺一個零件,那所有供應商就都要等著。生產一部手機,萬事俱備了,只缺一個按鍵,所有人就都要停下來。

工業生產是一臺爬坡的火車,哪怕歪歪扭扭,但只要在開著,就有修補的機會。但這輛火車一旦停下來,再想啟動,就需要很大力的推一把。

別的地方復工之後,湖北的供應商無法交付,那麼就會有外省的供應商頂上。

外國正常生產,中國的供應商無法交付,那麼就會有其他國家的供應商頂上。

有時候這種頂替是暫時的。但是也有的時候,這種頂替有較高的固定投入,比如修路通電,建造廠房,設備的聯調對接等等,那麼一旦替換完成,相關的業務就長期的被替換了。

中國62%的GDP來自於中小企業,而九成中小企業屬於製造業。西貝餐飲說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但是隻要它撐到了疫情過去,一口氣立馬就能續上,損失的只是疫情期間的賬面收入。

但是如果製造業停工,等你兩三個月以後開工了,會發現自己已經被移出了鏈條,然後這些出局者的下游供應商也一併出局。工業生產的滾滾車輪,不會為了人道關懷而停止,所有這種出局都是不可逆的。

前幾天看到梁建章老師的觀點,僅從生命健康角度看,一次大流感的影響,等於把人均壽命減少1.5天。即便把此次疫情的嚴重性擴大五倍,對人均壽命的減少也只有7.5天左右。但是,經濟停擺造成的人均收入減少,會導致對醫療、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投入的退步。資金少了,醫療條件和營養水平就跟不上,人均壽命一樣會降低。

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債務問題。不論是企業貸款還是政府地方債,長期以來都在滾動著刺激經濟的前進。但是債務的滾動都是基於“對未來的信心”,如果喪失信心,債務也會出現“擠兌”。

因此,我估計在本月之內,全國大部分地區會以各種形式恢復生產,在經濟的火車尚未冷卻前重新發動。否則即使是災區,繼續停工的後果也難以承受。

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這次疫情是中國多年未遇的大挑戰,直接和間接的經濟影響肯定不是幾千億或者一兩萬億那麼簡單。這對中國未來的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從國際層面上看,對中國也有一些好處,不便明說,只希望大家一起共克時艱。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是嘉傑本人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在全國乃至全球蔓延。那麼新型冠狀病毒給我國的各行各業帶來何種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還處於擴散期,頂峰還沒有到來,後期持續時間目前仍需持續觀察,筆者認為雖然歷史經驗很難預估此次疫情的經濟影響,筆者參考2003年SARS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短期突發事件解決後,經濟往往會報復性反彈,疫情爆發前經濟可能復甦的預期將視疫情控制情況延後,但畢竟今天中國經濟規模是 2003 年的 9 倍左右,2003 年GDP 總量是 11.7 萬億,2019年是 99 萬億,中國經濟正處於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期,面臨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汙染防治、脫貧三大攻堅戰。且全球化面臨空前挑戰,中美貿易摩擦的陰雲剛剛有所緩解,中國又面臨疫情衝擊,整體內外經濟環境都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對經濟的衝擊是全國範圍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還沒充分顯現, 就業、地方政府債務、人民幣幣值穩定都面臨考驗。筆者綜合考慮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的直接衝擊主要以下三大領域:

  • 首先, 是在服務業領域,特別是消費領域的旅遊、餐飲、文化娛樂等行業, 以及物流行業。其中,中小企業受到的衝擊比較明顯。

  • 其次,是製造業,受復工時間不確定,手機、汽車、電子等行業受到影響會比較大, 也會影響到全球產業鏈,疫情核心地區的武漢本身也是製造業雲集的地區,影響難以預估。

  • 第三,是貿易領域,因疫情帶來的恐慌,加上地緣政治等因素,相關國家減少或者關閉航空、港口、邊境的措施會給中國對外貿易帶來負面影響,從而拖累中國經濟。


此次疫情適逢十四五規劃的制定關鍵節點,後續 5 年的經濟發展規劃對於經濟的支撐值得期待,中國經濟的韌性不容低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並非完全負面,中國經濟依然具有比較強的韌性。短期看,筆者認為此次疫情並非對所有企業都是利空,比如對於電子商務、網絡遊戲和娛樂企業就帶來直接利好。同時,中國政府的財政保障能力有目共睹,就疫情控制而言,截至2020 年 1 月 29 日,中國各級財政累計下達疫情防控補助資金 273 億元,確保疫情防控經費需要。根據疫情進展,中國也會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來應對。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基層財政所工作人員甲,很高興和大家交流財經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

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甲


今天在西瓜視頻上看了這麼個故事,看的我是心裡酸酸的,在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下我們都知道的傳統業旅遊,餐廳,KTV娛樂業都被迫關門不能營業,同時餐廳和KTV包間果盤的水果供應商她們的水果也賣不出去,這個女老闆供應商她也是剛剛入行,沒有經驗進了幾十萬的水果一箱箱的堆在家裡,餐廳和KTV不營業了她的水果賣不出去了,自己也不會用電腦和手機線上銷售,還是好心的鄰居幫忙拍了這個視頻才被大家發現。

我是通過這個視頻才知道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面之大,波及的傳業之廣。雖然這次疫情對各行各業都打擊很大,但通過03年的非典的數據能看出來,等疫情結束後經濟呈井噴狀發展。相信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通過國家各方面的優惠政策大家都能渡過這個難關的。


丫媽wxl


這次疫情的處理方式和03年的非典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人群”為中心去設置所有的流程/措施/目標,“人群”的問題解決了,疫情就穩住了。

同樣的邏輯:

傳統的社會格局是按“商品”劃分的,不同的商品劃分到不同的場所,然後人們要圍繞這些場所去轉,比如美食街,傢俱城,小商品市場,服裝一條街等等;

未來的社會格局是按“人群”劃分的,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社區裡,然後商品和服務要圍繞人群去轉,整個社會都是以“人群”為中心,或者說“社群”是未來社會的基本單位。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網紅開創自己的品牌,就像一個蜂王一樣,配合的團隊就像雄蜂一樣,緊密配合蜂王,而數量眾多的粉絲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網紅,購買網紅推薦的產品。未來也會有小而美的團隊,獨立運作自己的精眾品牌(只服務於垂直細分領域的一小部分精眾群體),他們願意為品質買單,願意為情懷買單,願意為圈層買單。而圍繞這個品牌聚合起來的一個“蜂群”,又會形成一定的自運營和自裂變機制。

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小眾品牌,藉助小紅書、抖音等媒介迅速攻佔年輕消費群體的心智,在中國哪怕搶佔1‰的市場,也有龐大的1400萬群體,也足夠讓一個品牌活好、做強。


翔宇財富教育系統


這次疫情對多個行業造成了重創。

首當其衝是第三產業。“春節黃金週”變成了“全民防疫周”,損失估計達百億。而且,我國旅遊業直接和間接從業人數超過1個億,這給就業形勢和社會穩定造成了巨大壓力;酒店、賓館、影院等消費大跌,經營一直較好的餐飲業名企“西貝”老闆言稱熬不過3個月,可想那些經營不良、本來就比較困難的賓館和飯店如何生存?

各地嚴格管控致使到處物流中斷,已經影響到整個製造業原材料、零部件及其產品銷售,很多企業遭受了災難性的損失。

儘管此次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但短期內對各個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經濟會造成巨大的衝擊。而且事關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切身利益。

我堅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戰爭,也希望國家採取有力舉措,科學謀劃,爭取最大程度地減少疫情所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


清涼阿偉


也許影響沒你想象中那麼大,這次疫情,對湖北省以外的人可能就是幾天沒上班虧損一些錢而已,對湖北省內就比較大,個人估計湖北省內封城會持續到4月份,就是說今年的收入可能比去年少。對經濟的影響也沒你想象中那麼大,可能對航空,旅遊,娛樂這些行業從業者有一些較大負面影響,但是也對醫療,公共衛生,遊戲等有正面影響,對總體經濟可能GDP增長會有0.1~0.2%的影響,2020年國家GDP增長至少5.8%,不要太過擔心


理財小隊長


首先對餐飲,旅遊造成的衝擊最為明顯,然後對房地產業也有影響,人們短期內焦慮心理很難散去,網上購物應該發展得更好,對實體店影響會更明顯,不過也會催生一些新的事物,比如在家辦公,網上教育等,整體來說今年的gdp增速肯定會放緩,得拉低0.3-0.5%個點吧


東昌湖邊的小輝輝


淺談一下我認為好的變化方向:

變化1:宅經濟興起

現在雖然網絡購物盛行,但線下購物仍然活躍,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商業街依舊繁華,人們活躍在商場,聚集了大量線下流量。可經歷這次病毒疫情,人們會更習慣通過網絡購買物品,形成懶人經濟,促進宅經濟的發展。

變化2:手遊、線上觀影迎來發展

因為不能出門,人們的消遣會全面轉向線上娛樂,手遊用戶越來越多,看網絡小說的人越來越多,追劇的人越來越多,而那些傳統的線下娛樂場景基本都處於停業狀態。

電影在春節檔取消,廟會取消,所有需要聚集大量人群的娛樂場景通通關門,即便病毒過後,視頻、直播、遊戲、音樂的用戶也不會隨著線下娛樂的恢復全部消失,必然會迎來一段增長。

有數據顯示,1月21-27日上升最快50款應用前三類為,休閒遊戲類、視頻影音、醫藥相關,分別佔比52%、8%和6%。遊戲成為了這個春節檔期間最大的贏家,王者榮耀崩了、彩虹島崩了、和平精英崩了、狼人殺崩了,這樣的消息屢見不鮮。

2019年大年三十,《王者榮耀》創下了單日流水13億的歷史紀錄;2020年大年三十,有機構預計其單日流水可能達到了20億元,或創下人類歷史上單款娛樂產品單日收入的最高紀錄。遊戲廠商們雖然刻意收斂了大規模的氪金活動,但仍然抵擋不住玩家爭相掏錢的熱情。

變化3:個人交通工具使用有望大幅提升,新能源迎來曙光

疫情過後,人們還要出門工作,聚集大量人流的交通工具可能都會給人內心蒙上一層陰影,個人交通工具的使用幅度會大幅提升,不論是單車、電瓶車,還是汽車,擁有一個一定個人交通工具,會在未來成為趨勢,相比公共交通工具,個人交通工具將獲得消費者更多青睞。今年車市有望爆發,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在新時代將迎來曙光。

變化4:傳統實體店轉型,無人店鋪有所增長

前面曾說到,人們會越來越看中線上消費,那麼是不是線下的店面必然會迎來轉型,線下實體店的價值在於體驗感,未來可能出現更多新型店鋪,支付完成肯定會走線上,線下店鋪提供體驗機會。同時,無人店鋪因其人流量小,流動快,會更加受人歡迎。

變化5:教育模式革新,知識付費、在線教育快速增長

長達1個月的自我隔離時間,必定有很多人會在家裡通過網課等線上途徑進行學習,充實自己。同時重大疫情來臨,學生作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的假期延長,必然會出現線上授課的情況,各大直播軟件,線上辦公軟件在這次隔離期間,都會出現使用的高峰,並且疫情結束後,也會有一段明顯的永久性增長。

變化6:傳統城市管理模式被替代,智慧城市價值顯現

疫情後,智慧城市必將被充分重視起來,傳統城市結構會被取代,萬物互聯會成為區域發展主流,哪裡有人出現情況,馬上就有人知道,哪塊遇到麻煩,第一時間信息會被反饋到城市中控臺。試想,如果武漢的每一個市民的情況都被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精確追蹤,每一個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麼我們這次處理起來會更加井然有序,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