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在二战中仅仅抵抗38天,却在战后去了联合国五常?这是为什么?

张伟大张律师事务所


二战法国能够入常是凭自己“实力”入围的,这方面的实力包括法国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以及戴高乐的政治手段。

联合国的最初的组建者只有美、苏、英这三个国家,但是后来由于考虑都东亚地区苏联影响力太大,所以美国决定推自己的小弟国民党入常。


本来印度的先天条件较好,但是他是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不在美国考虑范围之内,并且后来决定在加利福尼亚的敦巴顿开一个首脑会议,这就是橡树园会议,参加会议的也只有罗斯福、苏大林、丘吉尔和蒋介石。


没错,这次会议并没有法国的参与,可以说美、英这两位超级大佬根本就没想过要法国入会。但是后来法国入会是苏联支持的,是不是感觉很不可思议。

二战后,西欧的局势是英、美联手一起压制苏联,所以苏联为了维持主现有的平衡决定拉法国入伙,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法国国内的共产主义势力十分强大,几乎快要稳定最高权力了,这也是苏联愿意支持戴高乐的原因之一。


但是没想到法国共产主义失势了,最后雅尔塔会议是苏联坚决反对法国入常,但是英、美一看形式对自己有利了,于是也纷纷同意了。

英、美同意的原因首先就是支持法国抗衡苏联,作为英、美的桥头堡,其次,法国的殖民地很多,尤其时非洲,几乎是法国的后花园,即便是在现在,非洲的很多事务没有法国点头即便是美国、俄罗斯都是没有办法的,考虑到联合国的权威性,所以也让法国入会了。


就这样戴高乐在世界上的几位大国之间浑水摸鱼,成功的取得了联合国五常的席位,在法国民众的心目中,戴高乐是仅次于拿破仑之后的存在,是他们的英雄。

但是你以为戴高乐只是会利用政治手段浑水摸鱼吗?那你也太小看法兰西这个民族了,也太小看戴高乐了。

后来法国取得五常以后极力的发展自己的核武器,美国极力的劝阻,但是戴高乐顶住了国际压力,硬生生的造出来核武器,之后法国在美、苏之间说话都硬气了许多。


不仅如此,在戴高乐当政以后,法国的整体逐渐趋于稳定,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开始发威了(法国在欧洲失落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国政体不稳,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换了几十个执政党,从帝国复辟,到共和国又到社会主义,反正从1789到1950,法国政治混乱不堪)。

戴高乐开始向外界输出一种思想,“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目的就是削弱美国和苏联的影响力,而且在1964年戴高乐敢于在那样的时代与中国建交,足以说明戴高乐的政治远见。

戴高乐曾在2005年的“法国十大伟人榜”评选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strong>


这个历史很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法国虽然投降了,但不代表它战后不是大国。

就像中国虽然在抗战中损失3000多万人口,国土被摧毁大半,一样可以成为联合国五常。

大家注意,在二战爆发之前,世界主要列强就是英法德美日苏。

战争结束以后,德日垮了,剩下的列强只有英法美苏四国。

就实力来说,复国的法国还是很强的。

法国在世界上还有不少殖民地,在非洲、亚洲、美洲都有较强大的势力。


比如东南亚,法国长期控制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干涉泰国的内政,控制了整个中南半岛。

在非洲,法国更是具有很强大的实力。在非洲可以不会说英语,但不能不会说法语。

在南美洲以及其他地方,法国也有不少殖民地。

实际上,戴高乐的军队中,很多都是法国殖民地的士兵,有黑人、阿拉伯人、越南人,法国白人反而数量有限。


除了法国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以外,法国本国工业力量也保存的不错。

在德国入侵法国的时候,贝当见势不妙直接下跪投降,法国本土包括巴黎在内没有被严重破坏,工业、农业大体维持战前水平。

而二战前,法国是世界第5大工业国。虽然工业产值仅仅占到世界总份额的 4.5%,但仍然强于日本、意大利这些国家。

现在德国垮台以后,法国就升到第4大工业国。

法国工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自成体系,各种基础工业齐全,可以自产从手枪到战列舰之内的各种武器,实力还是不俗的。



除了法国自身的实力以外,还有对抗苏联的意思。

联合国5常中,欧洲的只有英法两国。而英国孤悬海外,只有法国位于欧洲大陆。

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当然需要扶持一个位于欧洲大陆的军政强国。


萨沙


法国能成为五常,当然是凭实力了。

在很多人眼里,二战之后的法国是这样的↓

但其实人家当时是这样的↓

虽然现在法国基本没有殖民地了,但殖民地独立是1960年代之后的事。

二战刚结束时,法国仍然是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统治面积仅次于苏联和大英帝国,世界排第三。本土加殖民地人口约一亿,仅次于中英苏美,世界第五。

再加上当时法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完爆除了美苏英之外的所有国家。有这样强大的综合实力,法国跻身五常,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了,法国跻身五常,也有戴高乐和丘吉尔的努力。(蒋委员长也有功劳)


二战期间,美苏对法国很瞧不起,当时的法国在自主事务上的权力也不大,只比后来投降的德国大一点。比如二战期间召开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美苏就都没有邀请法国代表参加。

特别是雅尔塔会议,当时法国已经复国,但美苏依然不带法国玩。

按照美苏的设想,法国没落了,干脆趁机会把法国肢解,顺带也把英国收拾了。

时任“自由法国”的负责人戴高乐认为盟国这么对待法国是不公平的。一来,法国人在二战并非一点贡献都没有;二来,法国在实力上本来也有发言的资本。于是他就积极在英美苏之间斡旋,在三个大国之间来回穿插游走,获取政治平衡。

↓从左到右:吉罗、罗斯福、戴高乐与丘吉尔(吉罗是美国扶持的“自由法国”代理人)


由于英国和法国同样是殖民大国,法国如果没落,殖民体系崩塌了,英国也受影响。而且英国当时也没有完全没落,仍然还有对抗美苏的实力(英国退出超级大国之列是在1960年代之后)。但英国单独美苏对抗又太吃力,需要法国的助力,所以丘吉尔就在这时候拉了法国一把。

比如1945年2月3日,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坚决反对让法国在德国获得一个占领区,以及在盟国管制委员会中获得一个席位。这种反对,等于就是反对法国跻身战后的大国之列。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让苏联对日本宣战,当时也支持了斯大林。

丘吉尔对此事据理力争,他强调,法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忽视了法国。并且丘吉尔还悄悄与罗斯福沟通,向罗斯福强调,消灭轴心国以后,必然要与苏联对抗。美国不论出于感情还是自身利益,都必须支持法国恢复它大国的地位。

罗斯福考虑再三,再加上戴高乐与斯大林密会了十五个小时。最后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终于确定了法国参加对德国的占领,并成为管制德国的第四个成员国、以及联合国大会的五个发起国之一。

法国因此才争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资格,享有安理会否决权。

另外,蒋委员长当时也在无意中推了法国一把。

二战进入反攻阶段后,美国为了肢解英法在亚洲的殖民地,就拉拢中国,想让中国吞并掉一部分英法殖民地。划定中国战区,把法属越南殖民地的北部划入中国战区,就是罗斯福总统的主意。(泰国原本也属于中国战区范围,罗斯福这么干,其意就是让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东亚老大,制衡英法)

但是罗斯福的建议,被委员长婉拒了,蒋当时对罗斯福说:一切殖民地人民皆有自立自治之能力,所以,中国希望美国也能放手让殖民地人民自己发展。

这种话,委员长在访问印度,会见甘地时也说了。为此事,他还得罪了英国人。

罗斯福原本想拉拢中国制约英国,可没想到蒋会婉拒。于是罗斯福就只好在随后的德黑兰会议上拉拢斯大林。

斯大林野心很大,罗斯福主动提出这种建议,他当然是一口答应。但是,斯大林的野心又过于大了,他趁机敲竹杠,让罗斯福对其很是不满。

丘吉尔、戴高乐见到美苏分歧,就趁机左右逢源,抓住了美国还是最担心苏联扩张,需要利用自己制衡苏联的诉求,最终说服了美国,让法国跻身五常之列。



所以总的来说,法国能成为五常,一是法国实力够强,二是丘吉尔和戴高乐的努力。但是丘吉尔的争取,戴高乐的斡旋,大前提仍然是法国的实力足够强。否则丘吉尔怎么不抬举比利时、荷兰一把,偏偏抬法国呢?


Mer86


相比于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法国在二战时期做出的贡献确实比较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和法国结成了战略同盟,当时的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装备情况丝毫不亚于德国陆军。然而德国人率先发明了闪电战,作战思想的落后的法国军队在战场上一触即溃,德国仅仅用了不到40天的时间,便击垮了欧洲传统强国法国。


在法国战役结束后,法国本土被希特勒占领,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大多都投靠了德国控制的维希政府。

为了重新振兴法国,戴高乐组织了自由法国流亡政府,自由法国最初只得到了英国的承认,参与的人数也只有数万人。在自由法国建立的同时,法国境内也出现了很多游击队武装,这些游击队的人数多达数十万人,他们依靠着盟军的援助袭击德军,一直坚持到盟军解放法国。


在法国解放之后,法国又重新组织了强大的军队,不过在法国军队重一直建完成的时候,德国已经快要投降,因此法军在二战后期的战果并不多。

从法国战役开始,一直到盟军解放法国,法国在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在敌后战场的作战时间也只有3年。


相比于14年抗战的中国,死伤2700多万人的苏联,为盟军提供大量军需物资的美国,以及从法国战役开始一直作战到德国投降的英国,法国的功劳的确不大。


其实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并不是因为功劳大小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法国在二战结束后仍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具备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实力。

在反法西斯同盟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沦陷状态,因此在1945年之前,大部分会议都是由英美苏中四国召开,联合国最初确定的四个常任理事国也是英美苏中四国。


其中英国是战前的世界霸主,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美苏两国都是超级大国,能够决定战争结束后世界的格局发展。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潜力非常的巨大。

然而在法国光复之后,美苏两国为了协调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都支持法国成为五常之一。


当时的法国拥有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殖民地,西非的大部分国家都是法国的海外领土,而且法国是欧洲传统强国,一旦法国恢复实力,对英美苏来说都有好处。英国和法国在一战和二战时期都是盟友,英国在二战后实力衰退,需要盟友的支持才能保证国际地位。

美国想要用法国来遏制苏联,同时靠着法国来防止德国卷土重来,苏联同样想要拉拢法国对付美国,在三巨头的共同作用下,法国也顺利成章的成为了五常之一。可以说法国能够成为五常,不仅是靠着二战时期的功劳,主要还是靠着自身的实力。


在二战结束后,法国一直奉行相对独立的发展原则,法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排在世界前十位,即使是按照现在的实力评选五常,法国也能够有资格入选。


历史总探长


在最初的联合国构想中确实没有法国啥事儿,他们能进入安理会五常是政治妥协的产物,还得感谢那个毒舌胖子邱吉尔。就是在这个胖子玩命坚持下,法国才得以搭上常任理事国的末班车,当然,邱胖子肯定不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有自己的算计。

五常是什么

其实我们常弄混淆一个概念,被戏称为“五大流氓”的国家并非联合国五常,它准确的名字应该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安全理事会只是联合国六大组织之一,真正的联合国还有大会、秘书处、国际法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专门机构。


所以五大流氓的一票否决权只在安全理事会有用,在其他组织是不生效的,这也就解释了我们重返联合国时为啥美国没办法一票否决,那是联合国大会的表决。可是安理会的一票否决确实很牛,它可以决定很多国家的命运。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被授予以下权利和责任:

  1. 依照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 调查可能引起国际摩擦的任何争端或局势。
  3. 建议调解这些争端的方法或解决条件。
  4. 制定计划以处理对和平的威胁或侵略行为,并建议应采取的行动。
  5. 促请各会员国实施经济制裁和除使用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以防止或制止侵略。
  6. 对侵略者采取军事行动。
  7. 就接纳新会员国以及各国加入《国际法院规约》的条件提出建议。
  8. 在“战略地区”行使联合国的托管职能。
  9. 秘书长任命及国际法官选举。

这就是说安理会决定着整个世界是否会对某国经济制裁、是否会组团抽某国、是否允许某国加入联合国、是否向某地区派维和部队。几乎是联合国全部核心权利所在,长期持有的国家自然牛到不要不要的。

比如某个叫马其顿的逗逼得罪了兔子,兔子就一票否决了维和部队延长驻扎的决定,把这傻子折腾了个半死;再比如因为某记仇国家不爽,一个叫科索沃的小国至今也进不了联合国。

四大警察构想

联合国这组织最初的构想其实来自美国,在1939年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就提出了这个名词,并且在1941年9月他提出建立一个由大国“托管”领导的新国际机构。可是还没等这老兄认真充实内容,当年12月就被鬼子在珍珠港糊了一脸,暴怒的罗瘸子带着山姆大叔发了疯的报复,对这个计划也就没再细化。

1942年5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跑去华盛顿求他赶紧开辟第二战线,老子们在东边快顶不住小胡子了。罗斯福正好想起了这个计划,于是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战后四大警察的构思。

在罗斯福的构思里四个大国需要共同组建一个行政部门,然后把世界化成四块分别执法,每个大国划定执法区域,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联合执法。他的执法范围划分是这样的:

  • 英国:自身领土、殖民地及西欧大陆。

  • 美国:整个南北美洲及殖民地(东南亚)。

  • 苏联:领土及东欧,再加上欧亚大陆桥(土耳其和西亚)。

  • 中国:东亚和西太平洋。

是的,你们没看错,这里面有咱们的事儿。当然,罗斯福把我们薅进去也不是因为伟大的友谊,单纯是觉得常队长似乎更听自己的,而且能抑制毛熊的扩张倾向。罗斯福更狠的构思在于除了这四大警察,所有国家必须解除一切武装,不能保留任何步枪以上级别的武器(这个构思没有实现,战胜国毕竟太多)。

毛熊对这个提议倒是没反对,莫洛托夫在6月1日表示只要你们赶紧开辟第二战线,啥事儿都可以商量!我知道你们想给苏联放血,但真把东线弄崩盘了谁也不好过吧?斯大林本人对这个构思也不反对,他那阵子没心思惩戒全世界来着。

邱吉尔的反对

让罗斯福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反对声来自邱吉尔,1942年10月邱胖子通过私人传达的形式表达了反对意见。他不反对大国“托管”的构思,反对的是把中国纳入警察体系,原因也是常队长和美国走的太近,苏联又和英国理念不合,自己的国家会被孤立。

但罗斯福很坚持自己的想法,他隐晦的向邱吉尔表达了一个事实,盟军需要中国拖住日本。除非你想让我们两个国家在亚洲再死个几十万人,或者干脆让毛熊统治东亚,我们离那边太远了!

无可奈何的邱胖子只能接受现实,同盟国就此开始以四大警察为基础组建新国际组织,1943年10月30日四大巨头在莫斯科签署了《四国宣言》,联合国整体框架搭建完毕,跟法国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戴高乐除了整天找人吵架基本也没个办法。

最后的末班车

1944年8月21日,四大巨头又在美国华盛顿敦巴顿举行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正式成立,常任理事国也正式被赋予了一票否决权。其实所谓一票否决权的概念是只有全部巨头都同意,安理会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法国被拉进了五常,因为英国的坚持,邱吉尔态度很明确,你美国拉进一个中国,我就拉进一个法国,说来说去坑的只有毛熊。苏联对此无可奈何,完全没有够分量的小弟推荐。美国倒也乐见其成,就势力划分来说,英国才是最可能和法国冲突的。

但美国还是象征性的再争取了一下,希望把巴西也拉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遭到英国和苏联反对后就没再坚持。就这样,1945年10月24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和46个签署国共同批准了《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


回过头来看法国混进大流氓俱乐部的过程,其实不难发现确实运气占了主要因素,罗斯福也好,斯大林也罢,最初压根就没想带法国玩。如果英国不是为了平衡考虑,也不会带他们玩。国际政治就是这么黑色幽默,互相平衡加妥协的博弈后,可能得到一个莫名其妙的结果。

当然,次要原因是法国确实有那个资格,作为欧洲陆权大国,二战时期又因为投降太早而没遭受严重破坏,它的实力确实能支撑起常任理事国的架子。你要是换成圣马力诺来当,基本也就是跟班的命。


历史吐槽机




法国最鼎盛是在拿破仑时代,也正因为当时的强大,打得普鲁士王国(德国前身)没有招架之力。

二战时,法国被德国打得抱头鼠窜,抵抗38天后就投降了。对于这样的“软骨头国家”,中国大众是瞧不上的。

其实,西欧的文化传统和其它地方有区别,在西欧那片地域上,大家感觉投降并不丢人,一会法国赢了,“普鲁士”(德国前身)投降了;一会德国赢了,法国投降了,对于这样的事,百姓见惯了。

投降的法国,对二战的作用实在有限。但,即使如此,法国在战后还是进了联合国五常,这是为什么呢?

法国是个大国,影响力还是在的


二战时期,法国不太给力,但谁也无法否认,当时的法国是个大国。法国本土加上殖民地,控制区域仅仅小于苏联和英国。

当时的法国,工业体系完善,战争创伤不大,对西欧片区的影响力绝对不能忽视。而德国已经投降,如果继续将法国边缘化,那么西欧土地上的一大半和美英等国有了距离,这对整体的区域控制非常不利。

让法国这个当时世界排名前四的国家进不了五常,绝对是联合国的损失,总不能让其它小国顶上来吧!这是法国能进五常原因之一。

法国能进五常,和英国有关系



(丘吉尔和戴高乐)

二战后期,形势完全明朗,如果世界整个排行榜,美国是全球一哥,而苏联则是欧洲一哥。

对于苏联,英国人一直是不感冒的,但苏联在二战中体现出来的实力,让英国人又比较忌惮。如果苏联继续发展,丘吉尔担心苏联对英国会造成大的影响,于是丘吉尔想找一个西欧的盟友,最佳当然是法国了。

丘吉尔为了把法国拉到自己这边,在德国投降后,竟然建议把德国的一部分划给法国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东德有苏联管理,西德有美、英、法分区域管理。

起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法国的兴趣还是有限的,后来,罗斯福也同意了,因为把法国推高一点,可以对苏联有牵制,让苏联不能在欧洲一家独大。

因此,在丘吉尔建议法国入常时,美国罗斯福同意了,一个强大一点的法国,符合当时美国人的利益。

法国能进五常,苏联也帮了一把



法国能进五常,没有苏联同意,那也是不行的。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非常善于和各国周旋,他对形势看得很清楚,丘吉尔需要他们,罗斯福也需要他们。但苏联也需要他们吗?回答是:可能需要。

美国和英国就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每次开各种会议,丘吉尔明显是倾向罗斯福的,这种情况,苏联是需要盟友的。谁能成为盟友?也许,法国算一个合适的。至少,法国和美国不是一个国家,至少,法国和英国还是有所不同。但斯大林的犹豫还是存在的。

精明的戴高乐看出了几个大国间的利益纠葛,利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斯大林进行了多次长时间会晤,终于取得了斯大林的认可和同意。至于戴高乐承诺了什么,说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说了,当时中国的意见他们重视了吗?重视了,只是当时的蒋介石“人微言轻”,对于各位大佬同意的事情,能说不同意吗?



综合来说,法国能入五常,是本身的实力还算强大,而且为了平衡的需要,另外四个国家都同意法国的入常。


蓝风破晓



法国战后能够进五常,功劳还是要归功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抵抗运动。在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是最开始时,德军为了完全解决波兰,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苏联平分了波兰。就在德国与波兰发生战争时,英国与法国的联军却都在马奇诺防线,等待德国的进攻,这一奇特景象在后来被称为:西线无战事,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已经对德国侵略的毫无防备。

在解决了波兰以后,德国掉头进攻荷兰与比利时,当德军的战车穿过黑森林,插入马奇诺防线背后,英法的战略完全破产,德军的闪电战迅速打垮了英法联军,除了一部分法军撤往英国,法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完全被德军大败,法国选择了向德国投降,巴黎成为不设防的城市。法国政府把首都迁往维希,后世就把这个傀儡投降政府称为维希政府。

当时还是法国政府的官员的戴高乐,利用一个机会坐飞机来到伦敦,希望组织法国的抵抗力量,虽然法国本土失败,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还在继续抵抗,经过艰难的说服,终于英国政府接受了戴高乐的建议,承认抵抗运动是法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样戴高乐等于与盟军并肩作战,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训练与建立营地,最终法国大约训练出10万名士兵。这些士兵与美军英军一起参加了反攻欧洲的战斗。

与英国,美国军队相比,法军的人数最少,登陆诺曼底是进攻法国,需要法国军队的参加,因此戴高乐的军队盟军给于最高的礼遇,在进攻巴黎时,戴高乐通过电台向巴黎市民宣布,自己率领法国军队解放这座城市,引发了数百万的法国民众上街支持,这就是让美国,英国看见了法国的实力。同时,欧洲是美国战后的重点,随着苏联打败德军,最终击败德国已经,没有悬念,未来的欧洲如何布局,最终美国的意见是英法同盟是维护欧洲和平的基石,所以新的国际组织中除了英国,苏联,美国,亚洲代表的中国外,还就是决定法国也成为常任理事国,这既是对戴高乐的抵抗运动的肯定,也是为了战后欧洲的安定,或许丘吉尔已经在考虑东西对峙。


桥本看日本


二战时,法国的步兵号称欧洲第一,但在德国入侵后仅仅抵抗了38天就投降了,令世界为之震惊,“步兵最强”的说法也成为笑话。

不仅如此,法国还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里唯一宣布投降法西斯的国家。

了解这段历史后我也很诧异,法国凭什么还能进入联合国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细思之后我认为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法国实力依然强大

法国本土沦陷后,依然拥有西非、北非、东南亚、马达加斯加等大片土地,海外殖民地达到20多个,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仍是世界上一流强国。

不考虑政府投降过德国这件事儿的话,法国凭实力也是能成为常任理事国的。

二、二战时法国的贡献

法国贝当政府投降了,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国军将领没有投降,在英国通过广播向法国人宣布“自由法国”成立并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抵抗纳粹德国。

民间也没有投降,还有大量有组织的法国民众坚持抵抗侵略者。尤其是在盟军诺曼底登陆后,法国国内的反抗力量里应外合,配合盟军打击德军。

各殖民地也坚持抗德,提供战略资源或直接支援盟军的作战任务。

三、二战后几大巨头的利益权衡

联合国是二战胜利之后同盟国对世界秩序的重新整合,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四大战胜国(中国、英国、苏联、美国)和参加反德同盟的法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也就是说,法国和四大国都不在一个序列内。

二战中,中国独自对抗日本法西斯长达14年之久,在盟军中对抗法西斯的时间最长,付出伤亡3500万人以上,代价最为惨重,对同盟国的最终取胜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英国首相丘吉尔力主对抗德国,在欧洲领头对抗法西斯,英军和德军在非洲展开了殊死搏斗,拉住了德军的步伐;

苏联在德国入侵之后更是将本土变成了“德军绞肉机”,消灭了大批德军有生力量;

美国虽然正式参战最晚,但在太平洋的战争中瓦解了日本海军,两颗原子弹更是直接把日本炸投降了。

这四个国家成为常任理事国都是理所当然的。

那这四国是怎么看待法国加入进来这件事呢?英国全力支持,美国乐见其成,苏联不同意,中国没有意见。

二战胜利之后,美苏争霸的局面逐渐形成,英国不甘心丢掉昔日的霸主地位成为小配角,想给自己找个帮手,英法相邻,虽然历史上常打仗,但总体利益一致,是个有交情的小伙伴。于是全力支持法国加入常任理事国,用于打破美苏控制欧洲的局面。

美国也担心苏联做大,想用法国制衡苏联,同意了。

苏联是很看不起法国的,斯大林认为投降了德国的法国政府代表了法国,戴高乐领导下的“自由法国”只是个民间组织。所以法国根本不配分享胜利果实,不但不能加入常任理事国,还得和其他战败国一样接受惩罚。但在英美的坚持下,苏联还是妥协了。

为啥没说到中国?因为中国当时处境也很惨。

丘吉尔轻蔑地说:“我不认为重庆政府能够代表一个伟大的世界强国。”这也没错啦,但要是依他的说法,中国可就失去了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资格。

而苏联在看不起法国的同时,也看不起中国,斯大林一直反对给予中国与英美苏一样的大国地位,认为中国不配与他们平起平坐。其实,他只是不想中国崛起。

可以说和英国比起来,苏联才是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最大阻碍。

但就像英国想用法国制衡美苏、美国想用法国制衡苏联一样,美国也想用中国制衡苏联,因此态度明确的支持中国。

当时真的好险,明明是战胜国,差点在“战外之战”输了,险些在国际上什么都没得到。

【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仅仅抵抗38天就投降的法国能够在战后成为常任理事国,和法国本身实力有关系,但更多是英美两国的制衡之道,是局势给了法国机会。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法国在二战时,因为对德军的进攻线路判断失误,导致法国花巨资打造的马奇洛防线形同虚设,德军绕过其防线进攻法国;再者德国军事实力高出法国一大截,战略战术更先进,导致法国仅仅抵抗38天就投降了。法国却成为了战后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呢,知道其他的四大常任理事国都是战胜国,偏偏法国是投降国,究竟是为什么呢:

第一,自身实力

二战时期,法国的工业产值完爆了,美苏英之外的所有国家。法国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统治面积仅次于苏联和英国,排在世界第三;本土殖民地人口约一亿多,仅次于中音舒美世界第五。

二,利益当头,相互制约,各取所需


二战过后,德意日法西斯战败,美国和苏联成为战胜国,无疑在战后实力得到了提升。联合国是美苏英三国主导成立的,这三巨头自然无位列其中。苏联在二幢后实力不断增强,美国深深感到威胁,急需找人来制约苏联,于是美国便想到了中国,于是,中国便进入了五常之一。之后英国觉得美国拉中国是为了孤立英国,苏联一家独大,美国又和中国扯上了关系,英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日不落帝国了,于是拉来了法国抱团取暖。

三,脸皮厚


法国在二战中仅仅抵抗38天,丑事人尽皆知,无论是海外殖民地,再怎么挣拼命的挣面子,这老脸还是丢得干干净净了。虽然丢了面子,但异国他乡的丘吉尔向法国戴高乐抛来了橄榄枝,也不管会不会被人所耻笑,满脑子都是走上人生的巅峰,于是头也不回的跟着英国人走了,这不成为五常之一。所以脸皮厚很重要。

虽然法国在二战中投降,但因自身底子厚,加上英国老朋友的努力,美国和苏联相互之间利益平衡,所以才进了五常之一。所以实力、朋友、运气都很关键!


宁哥说事


  • 二战中的法国非常受争议,因为法国拥有与法西斯对抗的实力,但是却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选择向德国投降,而法国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宣布投降的国家。所以很多人都对其进入联合国五常抱有争议,那么到底法国为什么有资格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法国向德国交投降书

二战中的法国有过贡献

虽说二战开始没多久法国就很没骨气的投降了,但是投降并不代表其没有实力,毕竟法国陆军当时被称为欧洲第一。法国只是本土地区投降,而本土就是一个空壳子,没有什么东西,它的实力都流散在外,法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都有殖民地,其基本实力还是存在的。而法国投降之后在国内还存有抵抗侵略的组织,内有接应,外有援军,两股力量里应外合一直在打击德国军队。

除此之外,法国也在海外积极的对抗侵略者,在非洲对抗德军,在亚洲也积极地对日作战,由于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众多,在抵抗侵略上做出了许多贡献。



法国的加入使巨头们妥协

联合国是美、苏、英三国主导成立的,这三巨头自然位列其中。苏联在二战中自身的实力不断增强,美国深深感受到了威胁,急需找人来与苏联抗衡,于是美国便想到了中国。美国拉中国入伙并不是因为真的要拉朋友一把,而是存着拉中国来抗衡苏联的心思。毛熊这大哥倒也没反对,只要不玩过火,我就陪着你们玩,但是就在美国小心思要得逞的时候,有人出来搅和了一把。


英国不愿意了,跳出来大唱反调。英国觉得美国拉中国进来是为了孤立英国,苏联本就一家独大,现在美国又和中国扯上了,英国不就落单了吗?不行,不行,我丘吉尔拼了老命也得搅和一下。但是罗斯福并没有给丘吉尔搅和的机会,直接放狠话,我们两国离那么老远,你到时候跑断腿也阻挡不了毛熊扩张!丘吉尔一听也没啥说的,只能接受,但是英国的玻璃心仍然担心自己被孤立,决定再拉一个小弟入伙,于是法国便被稀里糊涂得拉了进来。美国倒也没说什么,反正只要苏联倒霉,我就高兴,而苏联也是无可奈何,现在普天之下也站不出来一个能和法、中两国相提并论的小弟了呀。

法国:脸不重要,先入常再说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法国在二战中仅仅抵抗38天得丑事人尽皆知,无论海外殖民地再怎么拼命的挣面子,这老脸还是丢的干干净净的了。但是尽管这法国丢尽了脸面,却有着挡不住的好运气,异国他乡的丘吉尔向法国抛来了橄榄枝。来吧,老弟,跟着我们让你吃香的喝辣的,捡回面子走上人生巅峰不是问题。法国还真就被诱惑住了,也不管会不会被骂不要脸了,满脑子都是走上人生巅峰,于是头也不回的跟着英国走了。


  • 这法国的运气着实不错,本来巨头们是没人想带他玩的,怕丢面儿,要不是老美非要拉中国进来,英国为了心理平衡,也不会拉法国进来。不过这法国也不算太菜,也算是够资格进来,曾经丢脸就丢点吧,也还能说得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