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能常服阿斯匹林吗?

北国之春9307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生活中确实很多有高血压的人在服用阿司匹林,让不少人觉得阿司匹林也是有高血压的人常用药,自己不服用似乎不利于对高血压的控制。事实上,阿司匹林并非降压药,起不到控制血压的作用,但为什么不少有高血压的人要服用呢?

高血压的危害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血管的损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血管的病变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基础。其发生过程是:高血压冲击血管内皮并使之受到损伤,血液中的脂肪从损伤处进入并沉积在血管内皮下,随后引起炎性反应发生变性,脂肪变性成粥状脂质物,血管的正常结构被破坏,不但变厚变硬,弹性也会下降变得脆弱,粥状脂质物集结成团还会形成斑块。

斑块是沉积在血管内皮下的“异物团块”,会把血管内皮撑起来并发生纤维化成为斑块的包膜,如果这层包膜发生的破裂,其中的脂质物就会暴露出来,血液中是不允许有异物存在的,此时大量的血小板就会聚集在异物周围,这就形成了平常所说的血栓,血栓会立即堵塞血管导致血液中断,发生在脑血管就是脑梗塞,发生了心血管就是心肌梗塞。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控制好血压是基础,以免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控制好血脂也非常重要,尽可能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皮下的沉积;而阻止血小板的聚集,将可以避免万一斑块有破裂时形成血栓。因此,有高血压的人通常会用到降压药、降脂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后者即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可以与血小板上起相互粘附聚集的因子相结合,使血小板之间失去聚集功能,从而阻止血栓的形成。由于斑块什么时候会发生破裂是无法预知的,所以如果要服用阿司匹林,就必须长期服用才能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但也正因如此,并不是所有有高血压的人都需要服用,比如仅仅有高血压,尚未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比如导致斑块发生破裂的风险很小时,阿司匹林并非必须服用,毕竟它是一种药物,因为抑制了凝血细胞血小板的功能而有导致出血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因此,临床上对有高血压的人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给出了适应症标准,通常是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三个及以上时才需要服用,分别是:

  • 年龄在40-70之间(如果70岁已经开始服用可继续服用)
  • 血压控制良好,最高未超过160/90mmHg
  • 同时伴有糖尿病
  • 戒不了烟
  • 体重超重特别是肥胖
  • 血脂控制不达标
  • 家中真系亲属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发生了心脑血管病

有高血压的人可以根据这几个条件来判断一下自己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需要服用就要长期坚持,且服药量要足够,每天服用量需是75-100mg,通常是每天100mg。有些人担心阿司匹林伤胃怕出血,自行改为每次服半片甚至更少,这样是起不到预防血栓作用的,当然也不能多服,过量服用并不会增强防血栓作用,反而加大了阿司匹林易导致出血的不良反应。

当然,是否应当服用,还是请医生做决定,因为高血压的治疗不单纯是控制血压,还要考虑身体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有严重消化道溃疡、呼吸道过敏等的人即要全面分析服用阿司匹林的利弊后再做决定。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在张大夫的门诊上,有病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张大夫,我和隔壁老王都诊断了原发性高血压,老王除了在吃降压药物,还在吃阿司匹林,据说大夫让他长期吃,请问,我是不是也需要吃上阿司匹林?”这个问题问的好,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是问出了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适应症。就像题目中所说的,高血压患者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的适应症。阿司匹林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如果患者具有下述七条中的三条,就应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吸烟、肥胖、年龄大于50岁或女性已经停经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如果已经明确诊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颈动脉明显狭窄大于50%者等),只要没有绝对禁忌症,都应该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

因此,应该根据上述情况进行阿司匹林的使用。但是,话说回来了,如果没有阿司匹林的适应症,不能盲目的使用阿司匹林,因为长期阿司匹林,有胃肠道出血和脑出血的风险,这种风险还可能是致命性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即使是患者有服用阿司匹林的适应症,也应该把血压降到安全范围后再使用阿司匹林,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张之瀛大夫


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需要慎重评估,无出血风险的患者,长期服用可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出血风险的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评估能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狭窄程度,狭窄的血管不能为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提供充足血供时,可能诱发急性缺血事件,如心绞痛、短暂脑缺血发作、肾缺血;同时,高血压还可促进动脉斑块形成,如果动脉斑块稳定性差,则易发生破裂风险,在破裂斑块处诱发血小板聚集,形成动脉血栓,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肾脏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形成,从而可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肾脏梗死的发生风险。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三亿人,是不是这三亿人均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呢?当然不是。虽然高血压可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但只有风险较高的患者,才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主要包括:

  • 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或高脂血症可协同损害心脑血管、肾脏等器官,同时存在时会显著增加未来缺血性事件发生风险,因此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予以预防。

  • 合并吸烟、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男性超过45岁或女性超过55岁中任意两项的患者,未来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较高,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予以预防。
  • 已经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头颈部动脉病变,再发梗死的风险较高,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慎重使用阿司匹林

  • 血压控制较差的患者。严重高血压本身可增加脑出血的发生风险,且阿司匹林也有出血不良反应,因此血压严重升高的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应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方可长期服用。
  • 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出血风险较高,使用阿司匹林可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包括脑出血,导致风险大于获益,不建议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 联用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同时使用其它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药物,这些药物也可导致出血,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加重出血风险,因此需要慎重评估。
  • 消化道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阿司匹林本可增加消化道溃疡与出血,如果高血压患者已经发生了消化道溃疡或出血,或反复上腹疼痛,属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群,用药更需慎重。
  •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若高血压患者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肾脏损害的风险;同时阿司匹林可致肝脏损害。因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是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综上,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具备使用阿司匹林的指针时,应排除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获益大于风险时才能长期服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不能单纯的根据血压的高低而定,而是要评估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评估风险的方法,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了,可以预测十年内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称ASCVD,是英文单词 Atherosclerosis Cardio Vascular Disease的缩写,是2013年提出的 一个新概念,包括危害人类最严重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颈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等各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此测试适用于还未发生过ASCVD的成年人,如果您已经明确诊断过ASCVD,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无需再做一下测试了。

此测试的结果分为3种:高危,中危,低危。分别对应的十年内患ASCVD的概率是:大于10%, 5-9%,小于5%。

准备好你的血脂化验单,测试开始!

第一步,如果满足以下2个条件,任意之一,直接列为高危人群。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4.9mmol/L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介于1.8-4.9 mmol/L之间,且大于 40 岁的糖尿病患者

第二步,如果第一步的两个条件都不满足,那么来数一数以下三种危险因素,符合几个? (1)吸烟;(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值;(3)男性≥ 45 岁或女性≥ 55 岁

第三步,在图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确定是否为高危人群。

经过测试,如果你属于极高危和高危人群,那么你的十年内患ASCVD的概率高于10%。

如果你同时还满足以下三种条件,那么就应该吃阿司匹林了

1,预期寿命大于十年

2,年龄在50到59岁之间

3,愿意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超过十年以上


用户104487152619


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3个有高血压,这不是危言耸听,是根据我国高血压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而且每年的高血压患病率都有上升的趋势。如果高血压患者伴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话,就推荐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而抗血小板最常用的,价廉易得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了。阿司匹林是一个经典药物,有很多的作用,比如抗风湿,退烧,止疼,抗血小板,抗肿瘤等。


1.高血压合并哪些疾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呢?

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大量的研究证实,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具体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高血压合并疾病有以下几种: ① 阿司匹林可作为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长期二级预防; ② 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 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可使用阿司匹林合并另一种P2Y12 受体抑制剂如括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 ③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④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

2.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呢?

① 建议将高血压控制在<150 / 90 mmHg后开始使用,不然可能会增加 脑出血的风险; ② 如果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话,最好是空腹使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③ 如果有活动性胃溃疡,严重肝病,严重肾衰竭,严重心功能衰竭和出血性疾病的话,要谨慎使用或者禁用;

④ 同时服用其它的非甾体抗炎药时,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要谨慎联合用药,因为会增加不良反应。

3.如果高血压没有合并其他危险心血管疾病的话,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如果仅仅只有高血压而没有其他疾病,到底需不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为其确切的获益和风险还没有相应的临床试验证实。 总之:高血压患者临床情况各不相同,心血管风险水平相差悬殊。对于高血压病程较短、不存在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因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风险很低,应用 阿司匹林治疗很可能弊大于利。


反之,如果同时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等,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高,应用阿司匹林很可能利大于弊。因此高血压患者是否应用阿司匹林主要取决于其心血管风险评估结果。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不是所有高血压病人都需要吃阿司匹林。如果没有适应证,高血压病人吃阿司匹林不仅不会预防疾病,反而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如果高血压病人已经发生冠心病(包括心梗)、脑梗、颈动脉或者下肢动脉明显狭窄(血管堵塞超过50%),这样的病人应该吃阿司匹林预防心梗和脑梗,但前提是首先把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血压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病人吃阿司匹林容易增加脑出血风险。

如果患者没有冠心病或脑血管病,但同时合并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也可以考虑应用阿司匹林,前提也是首先把血压控制好。

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高血压患者不应该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又会增加出血(脑出血或胃肠道出血)的风险。所以判断该不该用阿司匹林时,最重要的是权衡利弊。只有好处明显多于坏处才考虑用药。由于判断利弊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应该有医生决定,患者自己不宜盲目用药。


郭艺芳心前沿


高血压病人可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病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使用必须掌握适应症,且排出禁忌症后用药。希望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评估病情后决定是否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药物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并定期复查,以长期稳定控制病情。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药物,因其对血小板活性有持续性抑制作用,目前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主要用于:①已有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②有支架手术史、封堵术、射频消融术等心脑血管手术史者;③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具备年龄>50岁、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危险因素中三项及以上者,这类人群未来十年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

通过前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应该知道有高血压疾病时,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阿司匹林了。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应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内,以免应血压过高增加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阿司匹林使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由于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的发生,必要时可减量、停药或更换药物。

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和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方便医生做出针对性的处置,达到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全科扫地僧


大家好,我是肛肠科林医生,秉承“大医精诚之心”专业医学科普,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阿斯匹林是可谓和青霉素一样,都是医学史上最伟大的药物,因为其药物作用十分广泛,每年拯救千千万万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是阿司匹林一开始只是一种解热和镇痛的药品,只是近10年来才发现它有许多新的药效药理作用。

阿司匹林的其他药理作用: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服用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对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预防效果是肯定的。

这也是我们使用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它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非常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药物。

2、增强机体免疫力:科学家指出,阿斯匹林能促进免疫分子--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的生成。

3、预防结(直)肠癌:美国癌症协会对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调查结果表明,服用阿斯匹林组比未服用组的结肠癌的发病率减低40%以上。

4、对糖尿病的防治:据文献报告,每日服用阿斯匹林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由于阿斯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阿斯匹林还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故有降血糖作用。

以上其他作用因为阿司匹林不作为一线药物使用方案,所以临床上使用较少,甚至不作为备选方案。因为药物药理作用越多,我们一般就会觉得这个药物很厉害,其实不然,因为作用越多,影响的器官就越多,在治疗危重疾病时候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吗?

长期服用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如果患者具有下述七条中的三条,就应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吸烟、肥胖、年龄大于50岁或女性已经停经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家族遗传史。如果已经明确诊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颈动脉明显狭窄大于50%者等),只要没有绝对禁忌症,都应该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

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的目的是保护心血管系统。除了服用降血压药以外,也要服用阿司匹林。我们还有明确两件事。

第一件:明确高血压的危害是什么。

高血压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举个例子:血管就像堤坝,如果堤坝松散了,一是可能被洪水冲破发生溃堤,二是可能有碎块脱落下来堵塞河道,阻碍正常的水流。高血压就是使血管发生松散或碎块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高血压的治疗最基础就是要把血压降下来。

第二件事:阿司匹林作用是什么。

阿司匹林也属于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可以有助预防高血压伴随的心血管事件,比如心梗脑梗。在高血压的生理状态下,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因此就要给高血压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药物,使得我们血栓不容易形成,预防中风、脑梗等等的风险。

阿司匹林服用的注意事项:

1、需将高血压控制在<150 / 90 mmHg后开始使用,不然可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2、在服用剂量上,一般以每日服用肠溶阿斯匹林100毫克为宜;

3、服用时间在早晨7:00前。因为晨起后血小板聚集力逐渐增加,血液凝固性增强,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时刻,所以,在早晨起床后要尽早服药。

4、时刻牢记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一旦出现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或血红蛋白降低应即停药

综上所述,经评估属于心脑血管病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应当服用阿司匹林,但同时还应参考个人是否愿意长期服用的意愿,建议每日口服75-100mg的小剂量阿司匹林。

如果你是高血压患者,正在服用或准备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请参照上面的内容做自我评估,并与你的主治医生及时沟通,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吧。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肛肠科林医生


阿司匹林并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神药”!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抗风湿。但由于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生成,也成为了心脑血管内科的常规使用药物。

高血压患者能服用阿司匹林吗?

因其成分简单,价格便宜。对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大帮助,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脑梗和脑血栓)、动脉硬化等。阿司匹林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预防疾病复发。

阿司匹林成为了心脑血管患者推崇的药物,但它并不是治病的“万能药”!

阿司匹林也并不具备降压的疗效!高血压患者的首要任务是降血压,口服降压药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单纯的高血压可不必依赖于服用阿司匹林。若患者合并上述血栓性疾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不可乱吃,应当合理用药

心血管内科应用的小剂量阿司匹林是为了预防血栓形成,不合理用药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恶心呕吐、胃溃疡、肾功能衰竭、胃出血、脑出血!

患者不可抱着“别人吃这个药疗效好,我也吃同样的药物”的错误心态,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一样,吃错药的风险也是不可预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不可盲目服用阿司匹林,尤其是治疗期间,药物使用的品种、剂量都是根据个体化治疗而定的。


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健安生活】!

存在疑问的心脑血管疾病知识,可关注后邀请小编回答~


健安生活


这是一个误区:高血压吃阿司匹林!

单纯高血压肯定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但如果高血压合并要吃阿司匹林的疾病,那就需要把血压降到安全水平再吃阿司匹林。


单纯高血压

如果是单纯的高血压,不管多大年龄,也不管血压是多少,都无需吃阿司匹林,只要管好血压即可。

控制高血压,第一健康生活方式,第二必要的降压药。血压目标,第一目标140/90以下,第二目标130/80以下。

65-79岁的老人,血压≥150/90,开始服用降压药,如能耐受可以降到140/90以下;

>80岁的老人,血压≥160,开始服用降压药,如能耐受可以降到150/90以下;要结合实际情况。


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

比如同时有高血压,同时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搭桥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具备年龄>50岁、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危险因素中三项及以上者,这类人群未来十年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0%,如果合并高血压也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合并高血压要吃阿司匹林注意事项

第一、血压必须控制在160/100以内后才能服用阿司匹林,否则会加重出血风险。

第二、注意阿司匹林副作用

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

可能造成肢体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外在表现。少数人可能出现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休克。

总之,单纯高血压肯定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同时伴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监测血压,以免造成出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