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安全距离购物,提倡“不见面”爱心


实行安全距离购物,提倡“不见面”爱心


实行安全距离购物,提倡“不见面”爱心

近日有报道称,为减少与顾客的接触,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馒头店,自制滑梯,在窗口向窗外搭建了“木滑梯”售卖馒头、豆包等食品,付款采用微信、支付宝等方式,顾客在室外排队间隔1米远以上。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防控疫情的好办法,既保证了购买生活用品,又科学有效地防止了售货员与顾客、顾客与顾客之间因购物而带来的集聚性传染风险。这种民间智慧很有启发意义。


随着防控疫情的深入,我们对新冠状病毒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传染性强,潜伏期长、潜伏期无症状就可传染。因此,隔离是最好的防控。目前,全市所有居民小区都进行了封闭式管理,要求每户每两天出一个人出门购买生活必须品。购物超市等地就成了人员集聚的主要场所。牡丹江市区的生鲜超市已经实行了超市人数流量限制,效果很好,秩序井然。我市的较大规模生鲜超市的管理者也应借鉴这种作法,实行严格的人流控制,进超市的人必须距离一米以上,人数达到上限后,其余人在室外间隔一米以上排队,出一人才能进一人,尽量不用现金付款,这样能保证销售人员与顾客、顾客与顾客,尽量做到无接触购物,达到科学防控距离。


疫情来临,我市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有些向抗疫一线送去生活物资,体现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爱心。这份爱心和义举值得提倡和发扬光大。有关人士建议,从防控疫情出发,提倡与一线防疫人员“不见面”献爱心。爱心人士可以统一将捐助的钱(可以网上划转)、物交给有关部门,一则可以避免直接送物到一线引起的人员接触,二则可以减少对一线人员防疫工作的干扰,三则可以统一调度发放,物尽其用。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防控的关键在细节,只有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做得更严更细,才能早日赢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