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于二十二岁在故都雍城成人加冕并正式亲政。“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骛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首,斩首三万。三年,蒙骛攻韩,取十三城。”

五年,将军骛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直属迁居野王,阻其山也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骛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秦始皇亲征不到十年,大败合从之六国,快速果断处理内乱。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大军挥戈南下,攻打齐国。齐国不战而降,自此秦始皇走完了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从二十二岁亲征,至三十九岁出兵击败齐国,秦始皇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迅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百年的战乱,并且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可谓雄才大略,胆大心细,远非一般君主可比。

但是抛开皇权神圣的身份,也同普通人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情欲的活生生的人,他也是凡夫俗子,无时无刻不受到欲望和外界的诱惑。于此,他推行了一系列的宫廷活动,来排遣自己和皇宫中的悠闲时光。

那么秦朝宫廷娱乐到底有哪几种呢?

一、角抵

《汉书·刑法志》:“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为角抵,先王之礼没于淫乐之中矣。”

角抵是由春秋时期的角力演变而来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摔跤或相扑活动。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古代帝王常有观完角抵相扑的兴趣。周天子每年于孟冬五月都要观阅将帅角力。此时的角抵运动,娱乐的成份居少而演武的因素居多,到了后来,秦始皇平定诸侯,统一六国,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集六国的伎乐倡优于咸阳,统称“角抵俳优之戏”。终秦之时,角抵戏进入宫廷,登上大雅之堂。《史记·李斯列传》:秦二世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角抵和俳优倡乐一起表演,极大增强了娱乐性。

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中出土了一幅描写当时角抵场面的彩色漆画,画面上三名男子皆上身赤裸,下着短裤,腰缠细带,右边两人互相扑击,进行角抵表演,左边一人双手平伸,神情专注,似为现场裁判。从画面上部绘有一帐幕飘带来看,这场角抵表演显然是在宫廷内或贵族华室内进行的。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律令规定,皇上检阅军队时,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角抵。《文献通考》说:秦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县兵器聚之咸阳,销为钟轅,讲武之礼,罢为角抵。

角抵运动之所以在秦代盛行,原因在于它是一项不带任何兵器的徒手竞技,即是兴盛也不足以对统治阶级产生任何影响和威胁。因为当时的角抵统俳优一般的地位,仅具表演功能,完全丧失了激烈对抗的性质。

二、射猎

《石鼓文》记载:天子游猎,马蹄声声,“弓矢”远射,“兽鹿”,“飞禽”、“麋鹿”等被捕获,“天子”、“君子”。

历代帝王宗室都对射猎情有独钟。每个王朝都建有皇家苑圃,里面养着飞禽走兽。商周时有了“圃”,它是一种最古老的园林形态,西周的灵台,灵沼是其典型的代表。圃的特点是范围很大,基本上纯属自然。秦朝时有了苑,专属帝王游猎,范围很大,动軋包揽一二百里,真山真水,都与圃相近,故称“园圃”。只是苑比圃内容更丰富,苑内有大规模的离宫别苑等建筑群,大苑中又有小苑。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秦时的园圃不但范围大,而且数量众多。据史书记载当时有上林苑、宜春苑、骊山苑、梁山苑等等。苑中林木茂盛,花草繁多。园圃中专门圈养着各种珍禽异兽,攻、供皇室观赏,射猎。这是皇廷权贵的一种享乐方式,“强弩戈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乐也。”在秦始皇陵园中发现有车马坑、马厩坑和珍禽异兽坑等,当是始皇生前游猎活动的再现。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射、御都是皇子、贵族的必修课。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军事技能,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创业的皇帝长于骑射时毋庸置疑的,而生活安逸的守成皇帝被礼制所约束,在禁苑后宫于闲暇时操练骑射也是十分有趣的健身活动。《三辅黄图》云:“始皇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飞鸿于台上,故号鸿台”。秦始皇喜射飞鸿,专门修建了鸿台。秦二世喜射狗马,整日在上林苑游玩射猎,以至误伤苑中行人。

三、巡游

巡游在上古时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为了加强天子对各地的控制而四处巡查。由于巡游时沿途经多许多地区,感受着不同于深宫大院的刺激,更给了巡游制度以娱乐的特色,于是,后代帝王便以巡游视为游山玩水的同义词,这是一种打着“出巡天下,体察民情”的幌子,到处游玩炫耀的娱乐方式。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0年西巡,公元前219年、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15年以及公元前210年四次东巡。五次大规模的巡游,足迹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除了君临天下以防止六国复起和寻求仙人,仙药,企图长生不老外,另外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体会到了旅游的乐趣,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马不停蹄的奔波于各地,短短十二年间兴师动众、长途跋涉达五次之久。在公元前219年的东巡途中“南登琅琊,大乐也,留三月”,在琅琊一带游山玩水,乐不思蜀,居然停留了三个月之久。秦二世继位后,也仿照秦始皇的做法,带着车马仪仗,文武大臣大规模的巡游全国。

秦二世曾直言不讳的说:“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冲吾号名。”这段话充分暴露了自古帝王肆以妄为的心理。在他们看来,贵有天下的至尊,如果没有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反倒于天子的名号不符。挥霍浪费肆意游乐便成为了帝王宫廷生活的一大表现。

声色犬马

追求声色犬马是历代统治者的阶级本性。夏启的“娱以自纵”,商纣的“惟耽乐之从”,开创了古代统治者纵情声色娱乐的先河。由于帝王后妃拥有巨大的财力,所以宫廷中就有了养宠物的习惯。这些宠物完全是以供主任为目的,不带有任何实用性,主人喂养他们,只是为了陪伴自己消磨时间,娱乐身心。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西周时盛行养鸡。《列子·皇帝篇》记载了纪消子为周宣王养斗鸡的故事。《左传》记载了春秋时鲁国的季平子和昭伯斗鸡的故事。至战国时,齐国养鸡最胜。春秋时卫懿公以养鹤而出名。楚庄王的宠物则是马。他对马衣以文绣,住以华屋,席以露床。最后因养的太肥死去,庄王还打算以大夫之礼葬之。

秦始皇喜养马,在御厩中有大量的马匹。据《古今注》记载,秦始皇有七匹名马:追风、白兔、奔电等,李斯《谏逐客书》曰:“陛下乘纤璃之马”,又曰“骏良駃騠不实外厩”,可见其名马是非常多的。秦二世的宠物是狗和马。他养的狗和马数量很大,用度不足,便向下面的郡县征调。《史记》记载二世:“尽征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尽情享乐。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秦始皇陵墓的马厩坑


同古代荒淫的君主一样,秦皇父子都贪恋美色,以妇女为玩偶。不少史书都记载了秦始皇“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的例子。《史记·正义》云:“后宫宫女万余人,气上冲于天。”在其深宫有宫女侍者千余人,每日为始皇弹唱歌舞。始皇灭六国后,大兴土木,从关中到关外,修建宫殿七八百所。始皇自己漫游天下,将美女禁于宫中,为其弹唱歌舞,致使许多女人在里面老死。清马世杰作诗云:“阿房周阁白重环,美女冲庭尽日闲。频望翠华终沓渺,亦如天子望三山。”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秦二世才能不及其父,但是玩乐的本领却比秦始皇更强。他整日在宫中寻欢作乐,丞相李斯进言:“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赵高曰:“五帝、三皇乐各殊名,互不相袭,上至朝廷,下自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说不通,解释不流,亦各一世文化,度时之乐,何必华山之騄耳而后行远乎?”二世然也,在赵高一伙的怂恿下,二世更加荒淫。

娱乐活动的影响

宫廷处于社会及权利的顶端,宫廷人物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良恶及国家政治的兴衰。嬉戏娱乐时人最暴露自己的本性,因而他会在无形中折射出皇室成员的品德和性格。皇亲贵族利用权利穷极人民以供其娱乐,于是上行下政,很快会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国家的灭亡。

“声色犬马”,秦朝宫廷有怎样的娱乐活动?

武王举鼎


晋灵公爱好弹射,他不仅爱弹射鸟兽,更喜好弹人取乐,因此历史上留下恶名,史称晋灵公不君。秦武王为举鼎而丢失性命,史哉“武王有力好戏···王与说举鼎,绝膑”,力士任鄙、乌获等,因常与武王举鼎而“皆至大官”。由于畏上、崇上的心态使下层社会的审美与爱好与上层君主的趋向一致,史称“齐桓好服紫,而合境无色;楚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死”。由此可见皇宫贵族享受的腐化堕落,时社会道德沦丧及国家动摇的主要原因。

皇帝及贵族如果娱乐有道,利用娱乐为国家服务,适当娱乐,正确处理国家与娱乐的关系,则对国家有促进作用,如果娱乐无道,一味沉溺于娱乐中,则对国家的治理和安定危害极大。


参考文献:《史记》

《中华古今注》

《秦始皇本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