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武器开进村,无人机飞进小区,浦东使出战“疫”36计

人民网上海2月14日电 (唐小丽)双色通行证加快排查速度、无人机隔空喊话宣传疫情防控、农药喷洒机改装成消毒机……抗击疫情中,广大群众的奇招妙计为一线人员增添了不少战斗力。

推行双色通行证,助力守好防疫 “第一道关”

在万祥镇新振村出入道口,双色通行证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核查工作,助力守好防疫 “第一道关”。

新式武器开进村,无人机飞进小区,浦东使出战“疫”36计

村民持粉色通行证,租户持蓝色通行证,一目了然的双色通行证,避免了重复排查,方便了村民、租户进出,也让工作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外来人员的“三问三登记”工作上。

合庆镇各村也采用双色出入证,加快排查速度。永红村的人员出入证分成了红蓝两色,红色为本村户籍人员使用,蓝色为外来人员使用,并额外增加了一条要求:需与居住证或身份证一同出示。

改造简易“帐篷”,为志愿者遮风挡雨

自2月6日晚间起,大团镇21个村(居)在主要道口设置道卡,落实“村居干部+志愿者”24小时全天候值守。

当天,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赵桥村党总支书记陈平想起夏天时为果农准备的遮阳棚,便采购了一批彩条布,把遮阳棚三面围起来,为志愿者遮风挡雨。

同样的简易“帐篷”也出现在老港镇成日村村口。这段时间,老港镇内所有村口都由专人24小时值守,工作人员坚守一线。为此,老港镇利用闲置遮阳棚和彩条布,搭起了一个个战斗“堡垒”,设置在各村口,供工作人员临时休息、存放物资,为24小时值守提供保障。

无人机飞到小区上空,隔空喊话控疫情

“居民同志们,疫情防控期间,请大家记住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2月10日上午,住在沪东新村街道同方锦城高层的居民们忽闻窗外传来大喇叭的宣传声。

怎么回事?广播声就在耳边,难道是大喇叭飞上了天?阳台上探头一看,还真是,一架无人机上带着喇叭,正在播放着疫情防控的宣传内容。

新式武器开进村,无人机飞进小区,浦东使出战“疫”36计

原来,这是沪东新村街道防疫指挥部保安组请来了浦东新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员,请他们携带着搭载扩音系统的无人机,飞上高空对高层住宅的居民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现在大家都在居家隔离防控,疫情时期不能开会宣传,不能上门入户宣传,但社区里常规的巡回宣传高层住户又可能听不到,另外一些人员较多的场合,疫情时期也不适合近距离宣传,我们就想到了用无人机的方式,可以飞到空中向高层居民近距离宣传,比一家家宣传效率高,大家也印象更深刻,起到比较好的宣传效果。”浦东公安分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邵砚俊介绍。

除了同方锦城,无人机还先后在沪东的朱家门居民区、璞爱居民区飞起,不少居民听到响声跑到阳台上观望,很是新奇。未来,无人机可能更频繁地出现在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宣传。

“新式武器”开进村,消毒省时省力

这几天,书院镇外灶村的农机驾驶员朱国良很忙碌,他驾驶的农药喷洒机被改装成消毒机,穿行在村道间,为村民服务。

原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外灶村党总支书记汪敏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部农机正在喷洒消毒药水。他想,外灶村也有农机都闲置在家里,换上消毒药水正好消毒乡村道路,比人工消毒要省时省力。

新式武器开进村,无人机飞进小区,浦东使出战“疫”36计

汪敏的想法得到了镇集管中心工作人员姚嘉遇的支持。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农机驾驶员朱国良,把利用农机喷洒消毒药水的想法和他进行沟通。朱国良当即对农药喷洒机进行检修,确保农机能够正常运行。

这几天,换上消毒药水的农药喷洒机奔行在外灶村的各条道路上,还来到村民家门口,帮助村民对场地、庭院等进行消毒。村民们纷纷夸赞:“新式‘武器’灵额!”

街企联动,解决独居老人吃饭配药难题

“李伯伯,开开门!今天的红烧肉和烂糊肉丝来了!”刚到中午,北蔡镇御康医院的食堂师傅匆匆赶到,为独自生活在河东居委的李老伯送来热气腾腾的午餐。

御康医院作为本次疫情的非定点发热医院,本可以和大多数人一样关起门来在家“闷”病毒,可是他们想到周边居民的配药问题,想到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在党支部书记姜玮的号召下,党支部立刻行动起来,迅速集结起一线志愿者,主动解决非常时期“家门口”就医配药难题,同时立即启动周边独居老人的送餐任务。

新式武器开进村,无人机飞进小区,浦东使出战“疫”36计

食堂师傅们放弃春节假期,提前到岗,加班加点,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既做大厨又当起了外送小哥,每天为北蔡鹏海一居、鹏海二居、鹏海三居、卫行村、河东居委等居民区独居老人提供三餐服务。

正值春节和疫情防控期间,买菜是个大问题,为了能让老人吃上一周不重样的营养菜谱,食堂师傅每天要跑几个点去采购。因为每天的送餐量不同,要根据每天居委报上来的数量准备,所以也不能囤菜,同时还要保证每天菜的新鲜度,但只要居民有需求,师傅们想尽办法都会完成。(浦东文明办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