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低學歷,認知低,如何讓他們正確教育孩子?

Right^岸


父母本身要學習,學習的最佳途徑便是讀書!當然,互聯網也可以,但這不是首選。有一個怪現象,父母要求子女如何學習,但是自己不學習或者說不看書。

只有行為引導是最有效的!

學習不是為了面子,這只是副產品,而是學習或者知識的本身。

雖然有高考的存在,但這僅僅是階段性的,不能把根本弄錯了。

個人理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久城的等待


對這個問題其實我有很多感受,父母學歷低,認知低,但不代表他們的做事和教育就會低。

他們學歷低是因為那時兄弟姐妹多,要把讀書機會讓給弟弟妹妹,而自己選擇在家幹活,所以學歷低並不是他們不會讀書完成的,如果有機會讓他們一直讀,我想他們也會有所成就的。

學歷低不代表不會做人,不會教育。我母親只讀了一年多的書,但是我兄弟兩都考上了大學本科,父母勤勞善良,當我們做錯事的時候經常用故事來引導我們,讓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誤並改進,到如今我還記得那些故事中的道理。

當然現實中什麼結果都可能會有。


寒之林


低學歷,認知低,也可以正直善良,勤奮勇敢,待人有禮,崇拜科學家。有了這些品質,便有了教好自己孩子的基礎。


怎樣教好孩子呢?需要做好下面這幾步:

1、家長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的示範性榜樣很重要。家長需要在正直和善良,勤勞和勇敢,待人有禮,崇拜科學家等有成就的人,父親和母親之間互相關愛等方面做好榜樣。有了好的榜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模仿。

2、關愛孩子。

關愛孩子除了是在生活上給予必要的照顧以外,還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真正的想法,然後才能夠隨機應變的思考怎麼做。單純的嘮叨式的說教作用是很有限的,因為這樣孩子總是處於被動地位,慢慢的他就會覺得煩,然後當你的話是耳邊風。所以呢!關愛孩子要從耐心的傾聽開始。


3、關心孩子的學習,但不要不懂裝懂,隨便指手畫腳。

學習的事情歸根結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本分。我們當然要監督孩子學習,如果可以的話,輔導一下也未嘗不可,但就不要不懂裝懂,隨便指手畫腳,因為孩子一旦接受了錯誤的知識,那麼後面想扭轉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的老師溝通,把老師所說的情況,實實在在的告訴孩子,這樣可以避免自己的認知不足給孩子錯誤的導向。

4、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要對孩子嚴格要求,但也要容錯的氣量,理性的在嚴格和寬容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孩子之所以叫孩子,是因為他心智發育還不成熟,並且缺乏生活的經驗,這種狀況導致他做出一些不符合常理和不符合社會規則的事情是正常現象。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當然應該嚴格批評,甚至孩子多次犯同一個錯誤,我們還可以去懲戒,但就不應該鑽牛角尖式的不允許孩子犯錯。如果家長鑽牛角尖式的不允許孩子犯錯,那麼就很容易走向暴力教育。暴力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深遠的。



總之。學歷低不代表教不好孩子,只要你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那麼你完全有能力教好你的孩子。但教好你的孩子,不代表你能輔導你的孩子,量力而行,隨機應變!

期待你的認可和關注!


肥仔老師談教育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子女有巨大的影響。古語又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子女離父母最近,他們的品德行為如何,自然與家長有密切的關係。但如果父母學歷低,認知低,那麼該怎樣正確教育子女呢?

個人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育子女:

一、教育時應該講情理

雖然父母的學歷低,認知低,但這不妨礙他們用淺顯道理去教育子女!也就是父母對子女既不冷淡,也不要過分嚴肅和嚴厲,給子女講道理時要透徹清亮、易懂

,如同山間的溪水一般,看上去便可以一望到底,喝起來又清涼可口,透徹心扉。此外,講道理時一定要身體力行,以身示範。千萬不要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因為子女可以認為:父母可以做的,我們也可以做;父母不敢做的,我們也敢做;父母可以騙人,我們也可以撒謊;父母會欺下,我們就會騙上。

二、教育時要注意啟發引導

學歷低,認知低的父母存在普遍問題就是急於求成,生教硬灌,而不注意啟發引導。啟發性教育很重要,掌握時注意以下三點:

01.尊重子女的認知發展規律

尊重子女的認知發展規律就好比種莊稼,植物生長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多了會把植物淹死,水分不足植物就會枯萎。也就是把握“度”的問題。

02.儘量想辦法調動子女思維活動的積極性

活生生的孩子,不可能像工廠的產品那樣被動接受雕刻磨銑。因此,父母儘量想辦法激發兒童對家長提出需求的需要,進而調動孩子思維活動的積極性。

03.教育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

大家都聽說過“拔苗助長”的故事。因此,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不能犯“冷熱病”和“幻想病”。要知道“欲速而不達”的道理。

三、父母應該提高素質

雖然學歷低,認知低,但不妨礙父母提高素質。因為時代在發展,不能固步自封。一個好的家長就是不斷進取,提高多方面的素質,包括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文化素質。那麼良好的心理素質究竟包括哪些內容?

01.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正確的分析能力

簡單地說,就是善於觀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和變化,不要過分誇大子女的缺點,凡事都往壞處想。

02.健康的情感

簡單地說,就是父母在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把子女當“出氣筒”,不要隨心所欲的“溺愛”子女。

03.堅強的意志

結束語

父母子女是家庭人際關係中極為重要的方面。高爾基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一樁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培養子女,首先要從生活上關照他們,更重要的是子女的品德教育。


師者風雨


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文化教育,孩子是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所以父母的學歷和認知低並不會做不好孩子教育。

父母主要還是需要多關心和引導孩子。孩子的成長主要跟生活環境和生活圈子有關。1、營造和諧的家庭,讓孩子與自己的溝通順暢。2、做好榜樣,教會孩子積極向上,分辨是非好壞。3、與學校老師積極溝通,做好校內外的學習教育。4、關注孩子的朋友圈,教會孩子正確的社會觀價值觀,畢竟近硃者赤。

孩子的教育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學校和社會,所以孩子能否成長與父母的學歷無關,更多的與父母的關心和關注有關,願你的關注能讓你的孩子健康成長。


風尚男人HZ


毫無疑問,這個問題具有很大的普遍性,首先應正視父母與我們存在的文化差距,用最為樸實的語言與之溝通,循循善誘,加以引導,不妨將教育孩子的觀念與措施細則化,用詳細的步驟寫在紙上,貫穿孩子教育的方方面面。雖然,我不是教育領域的知名人士,也不知曉題主想說的是哪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但是,我仍然將自己的兩大點看法分享給題主:\r

一、認識差距,耐心溝通。\r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並沒有我們現在良好的教育條件,所存在的認知差距,由此就出現了暴躁的情緒、無奈、無力的處境,有這樣的客觀因素存在,就導致了這樣的結局產生,我們應該理解做父母的難處,轉變職場上的話語體系,從他們的內心出發,保持長久的耐心,平和的情緒,用最為大眾、樸實的話語,最好是用方言,與之溝通。\r

二、將教育方法寫清晰的寫在紙上\r

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環節,例如:1、(4-5歲)孩子見到鄰居,屬於社交範疇,熱情帶頭向陌生人問好,並多次、不厭其煩的做榜樣,打消小孩的心理不安。2、立規矩:這個規矩是給自己父母立的,嘮叨、抱怨、訓斥、打罵型、愁眉苦臉、講髒話,這些行為與現象必須杜絕。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能有,小孩子還處於心理的敏感期,身體的快速發育期,學習能力很強,一個不留心,就會將壞習慣傳染給小孩,且情緒的感知能力也很敏感。3、多鼓勵,少懲罰,正面強化教育總比做錯事後批評懲罰效果要好。4、從愛好出發,為小孩喜歡的事物工作就可以忘記時空、忘記時間。5、鼓勵孩子嘗試,小寶寶對於任何事物都具有很大的熱情與興趣,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多嘗試,不論結果如何。6、親子閱讀。學習時如果陪孩子一起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督促陪伴學習,強化,也改善了親子關係。\r

小結: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切不可輕視,從自我約束到言行舉止及教育引導,方方面面都需要認真對待,不能放任自流,以上是我提供的一個思路,供題主啟發,以便找到真正適合的方法,同時各位網友小夥伴也可暢所欲言,共同探討!


文字工匠藝人


首先你要知道孩子需要培養他的那些方面,再跟父母探討一下,看看那些優秀的人你就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和他的優秀不是看父母有多優秀。所以:

第一:告訴父母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

凌亂的家庭很難養出有靈性的孩子。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整潔的家庭環境,孩子很快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如果家裡邊兒雜亂無章,亂七八糟[發怒],那麼孩子狀態也是雜亂的,生活中房間就不會收拾。學習中,知識就不會整理,交朋友就容易沒有分寸。

第二:正確引導價值觀很重要,告訴父母未來是年輕人要走的路和承擔的責任。

因為孩子們經常對標的。一對比,發現我已經比別人高了那麼多,那我還需要再付出更多的。這時候你發現那個固定型思維自我就開始出現,說你已經很不錯了。這時候,你應該儘量的表現出輕鬆。怎麼考的狀態?因為那種狀態能夠帶來虛榮,能夠證明我比別人有天分,人們都希望自己跟別人不同,這個在心理學上叫做價值感。你跟別人不一樣,所以什麼都跟別人不一樣,就是別人需要努力。所以正確的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孝盡父母,要以身作則。

有一對夫婦等餐的時候啊,當時在外面下著雨,一個環衛阿姨風塵僕僕躲進了一層走廊避雨。從包裡拿出了一個雞蛋灌餅,吃的起來,他們對女兒說,你看樓下的阿姨很辛苦吧,孩子說。你是不是也要和老師一樣說不好好學習就要像他們一樣幹體力活的,媽媽說老師讓你學習是對的,你好好學習。以後吃什麼是靠自己,以後不那麼辛苦,但有時候。所以父母的價值觀會映射到孩子身上,一個好的引導和榜樣會改變一個人,貧窮不是因為努力,而是別人沒有和你一樣好的條件。所以不要輕易評價別人的生活。愛和自由中說,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就要做一個事。都說父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財富,可能就是證據。


頭腦瘋跑


真善美,這是關鍵。

學歷並不能不代表全部,確實受教育的程度會對認知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能因為這一個方面以偏概全,而且我們要很清晰的看到現在社會的關鍵問題點:在學歷這個問題上,父母能提供的只有支持,能提供學歷的地方是學校,能否拿到學歷又要看受教者的意願,所以說學歷和教育孩子本質上沒有必然的聯繫。

先做人後做事,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是知識,拿到的是學歷,然而不在學校的時間裡,是通過家庭這個環境來學習做人這個根基的,這個才是教育孩子的關鍵,秉承榜樣的力量,作為家長首先要崇尚真善美、三觀正、以身作則,以此傳遞給孩子正確的人生法則。最後引用曾經聽過的一句很受用的話:“溫柔而有邊界”,這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成長的一劑良藥。


從心開始的你我


我個人覺得這是跟學歷關係不是挺大,當然除了專業做題外。遠看歷史,有多少是放牛放羊的出身,又有多少農民起義的領袖,往近了說看看你身邊的人,肯定也有父母大字不識,孩子出類拔萃的。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很人,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有志氣,有操守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樹立正確的三觀,只要不違法,不亂紀,自食其力,自強不息,就是好樣的。



大唐倦客


其實我個人並不太認同這句話。在這裡,這個正確是怎麼理解的,什麼叫正確的教育?在個人的思想意識裡,一心只想著自己的是一種正確的教育結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心為公,得大體識大禮,有大是大非觀念也是一種正確的教育結果,這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在這裡,這個正確的教育是前者還是後者呢?父母學歷低,認知低,並不一定不能給孩子正確的教育。父母的情況或許是基於他們生活的時代和教育情況造成的,但是這並不否認他們不具備大是大非觀念,是自私,不上進的。我們生活的時代,接受的教育,接觸的社會是大不同於父母的,所以我們會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和父母產生不同的看法。我認為我們應該對父母的教育方式抱有一定的耐心和寬容度,和父母配合好孩子的教育問題,以身作則,給孩子起到好的帶頭作用和示範。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