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解禁后,黑斑蛙、鲥鱼也应解禁?它是最火水产养殖明星之一

近日,牛蛙、甲鱼等水产养殖品种解禁,令业界振奋。但是黑斑蛙、鲥鱼等养殖品种却仍然在禁售清淡,行业呼吁这些养殖品种也应该解禁。

对于我们养蛙人来说,有些迹象让我们感到忐忑不安。据报道,为严控疫情,从2020年1月26日起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野生动物的交易的公告;2月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据此,2月4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内公安、农业农村厅、林业局等12个部门开展“广东省联合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突出强调“七个一律禁绝交易”:无论野生的还是人工驯养繁殖的、无论陆生的还是水生的、无论是否已取得野生动物经营资质的都一律禁绝交易等。各省地也纷纷响应发出打击违法交易的公告。

这种连泥鳅、黄鳝、甲鱼等很常见的水产养殖品种都禁绝的严厉一刀切的行为让行内人士深感忧虑,在行业人士的申诉和激烈反对下,2月7日有些省如广东已经发布新的通知,明确禁绝交易的野生水生动物品种以及纳入野生水生动物的品种“但不包括其他水产捕捞和养殖经济品种”。一些常见的品种如泥鳅、黄鳝、鳖、牛蛙(蛙)已不在明确禁绝的品种之内。

从生物学上看黑斑蛙不会传播新冠病毒,不应为新冠疫情背锅。尽管有广东省的新的通知和新华社的不应一刀切禁止野生动物的呼吁,但事情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一是目前只看到广东发布了新的通知,其他省地还没有明确的表态,二是由于黑斑蛙并不是在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名录之内,而是在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内,属于广东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品种,国家二级保护品种。因此,严格来说,黑斑蛙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确定。但属于两栖纲的蛙类,虽被归类入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但它的生物结构与生活环境更接近于水产动物,与陆生动物完全不同。生物学上蛙与人的种间间隔也很远,因此与人之间不会有病毒之间的交叉传染。

到2019年,黑斑蛙已经达到年产销量9-10万吨,涉及全国近20多个省份数万人的生计,市场消费规模已经达到30亿元,未来会超过100亿元以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和重要的支农扶贫产业! 黑斑蛙品种在2012-2013年就已经完全驯养成功,目前的养殖的种苗已经是经过9代到10代的繁殖苗种。在专业上孵化和养殖各环节,技术成熟,环节清晰,完全可查可控,希望政府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专家深入了解,充分认识黑斑蛙养殖的行业发展情况。黑斑蛙目前身份不明的模糊地位,严重地影响着养殖户的心态和投资者的信心,阻碍着黑斑蛙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黑斑蛙行业的业内人士还须继续努力,争取黑斑蛙能够获得明确合法的养殖和经营资格,让我们阳光从业。

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如扩大宣传,包括传统渠道和自媒体的宣传,1、让普通百姓知道黑斑蛙已经是人工养殖的,并且是绿色生态养殖出来的,是安全绿色的健康食材。2、让给政府提供建议,可以决定哪种动物是野生动物的专家们看到,黑斑蛙的孵化与养殖技术是成熟的,清晰可控的。3、让政府看到黑斑蛙生态养殖不是天生天养、人工抓捕野生青蛙,而是可以作产业扶贫,兴农富农,实现乡村振兴的绿色环保循环产业。

牛蛙解禁后,黑斑蛙、鲥鱼也应解禁?它是最火水产养殖明星之一

青蛙养殖是短平快的可以获得好效益的适合农民发展的农业项目

行业中的其他有识之士已经在努力,行业大佬洞庭稻蛙陈建国先生日前也发出倡议,以统计汇报损失的方式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政府对行业的重视。

牛蛙解禁后,黑斑蛙、鲥鱼也应解禁?它是最火水产养殖明星之一

希望行业内的有规模有能力的养殖和销售流通企业和个人,以及产业内饲料企业、动保企业、各省市区黑斑蛙养殖协会等企业和组织,发挥各自的影响力,向政府和相关立法机构以及有影响力的专家表达我们的要求,开放黑斑蛙(青蛙)产业的合法养殖与经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