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導讀:《我的藝術清單》啟示錄:既通過具體的藝術作品讓觀眾瞭解日常標籤外的人,又通過藝術的互動讓觀眾看到自己“期待的生活”。

文 | 黎河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當這首經典的《再別康橋》被鄧亞萍視作藝術清單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時,她用英文朗誦,把自己與康橋邂逅的故事用另一種方式娓娓道來。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藝頻道全新策劃節目《我的藝術清單》首期節目邀請到了鄧亞萍,她首次剖開內心貢獻了自己的藝術清單。在這份不管是莫華倫演唱的《永遠的朋友》,還是鄧亞萍和徐濤共同完成的雙語版《再別康橋》,或是《摔跤吧爸爸》相似故事的回味都把觀眾拉入一個可感可觸的藝術世界。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可視化的“藝術清單”,

不止讓鄧亞萍落淚

“在清單裡,能夠找到讓你終身受益的建議。有的清單描述了某段尚未被髮掘的歷史,有的就只是為了圖個樂子。”肖恩·厄舍在《清單·關於愛與奇想的124張小紙條》曾這樣提到“清單”的作用。

我們從一首《再別康橋》出發,我們既能聽見配音演員徐濤講述徐志摩的故事,“他(徐志摩)對國家、對藝術、對民族,甚至對愛情都有非常美好的一種追求。甚至不惜從美國專門跑到劍橋去追尋他生命理想中,一份最美好、最高光的東西。”站在旁邊的鄧亞萍頻頻點頭,彷彿也是她的人生經歷。於是,我們也能聽見鄧亞萍說,“讀書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和打球不同,就是它非常的孤獨,非常的寂寞。”

但通過節目這個載體,這首《再別康橋》可以是徐志摩,是鄧亞萍,更可以是你我。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從“我的”兩個字延展開來,藝術清單不僅僅是嘉賓個人的精神體驗,也變成了每一個屏幕前觀眾的反思自己的外在驅動。我們怎樣看待自己的生活?當我們聽到別人的一首首歌,看到別人的一本本書,心中又是否會燃起一陣藝術的火苗?

《我的藝術清單》實則是一個把藝術清單再現和“可視化”的過程。節目試圖呈現的正是互聯網時代更貼合大眾的藝術滋養路徑。

通過一件件具有大眾辨識度的藝術作品,以及一個個人物成長的故事,讓每個人都能從不同的情境中找到最有感觸的部分。同時也把集體的藝術記憶進行了全新的視聽打造,讓大眾產生共鳴,不管歷史距離我們多麼遙遠,思想和情感都能走得很近、貼在一起。

當《永遠的朋友》響起,鄧亞萍憶起她和薩馬蘭奇之間的難忘友誼時,我們是否也會想起生命中那個“永遠的朋友”?藉由藝術清單這一載體去回顧人生,讓觀眾感受到藝術給人更大的自由,同時又以綜藝節目的方式把藝術的實體還原出來——這樣的相互碰撞,正好契合了觀眾在視聽時代的藝術想象力。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如何把深刻的藝術用大眾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檔節目全面調動了人們的感官,從唱跳到讀聽,再到思考,它進一步激發大眾對藝術更深度的社會參與。正如肖恩·厄舍所說,“將生活中紛繁複雜的信息變成可以輕鬆消化的清單,這樣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讓我們用來享受生活,或者,製作另一個清單。”

從這檔把“清單”作為載體而設計出的節目也意指通過對藝術的梳理,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從藝術看清一個人,

或許是純粹的視角

鄧亞萍藝術清單中的第一部作品是什麼?

《義勇軍進行曲》。舞臺上突然充斥著滿屏的紅色,現場所有觀眾皆起立注視,在一首國歌奏完之後,鄧亞萍的高光時刻隨之出現。18個世界冠軍,4枚奧運金牌,這些曾經國歌響起過的領獎臺都成了她藝術記憶裡最難以磨滅的瞬間。

能夠看到,這些藝術作品不是孤立的賞物,它與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節目講述的是藝術與人的關係。藝術的美好在於源自生活,但卻省略掉了很多生活中的庸俗不堪。在節目中,我們透過藝術清單看到的其實是人們對於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堅持。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鄧亞萍是一個運動員,但又不僅僅是一個運動員。《我的藝術清單》串聯起的是對整個人的瞭解。過去人們對於鄧亞萍的瞭解更多停留在她成功的運動員生涯,但圍繞歌曲、詩歌和電影等展開的講述,也把我們代入了她曾經寫批評檢查、劍橋讀書美好時光、父親要求從小訓練綁沙袋等故事中去。

有恩師、朋友以及家人等漸次出現,這份“藝術清單”開始勾勒出一個人完整的成長模樣。通過藝術介質中故事的呈現,邀請到了嘉賓生命歷程中曾經影響頗深的人,不管是莫華倫還是徐濤,通過他們的共同講述也讓這份“清單”變得更加的豐富飽滿。

《我的藝術清單》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公眾人物背後隱藏的藝術感受,也通過這種具有溫度的傳遞讓人們領略到藝術的美妙。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在歌劇舞臺上,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這個名字絕對不陌生。特別是這些年,已經把事業重心轉向國內的他,更是成了國家大劇院歌劇舞臺的常客。在節目中,他作為鄧亞萍的朋友也帶來了一首《永遠的朋友》,伴隨著他高亢的歌聲,奧運會的記憶不斷湧現。非藝術領域嘉賓和藝術家們的“同框”,再讓一段故事在一首歌曲或者一段詩歌中娓娓道來,藝術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

“藝術+”創新路徑,

綜藝方法論應該回歸價值觀

“是什麼精神激勵鄧亞萍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就想贏。”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朱迅就拿著一本書問鄧亞萍:“這是小學六年級的一本語文書,《勇攀高峰》說的就是你。關鍵是我想替各位家長問問你課後的題怎麼答。”鄧亞萍的答案簡單幹脆,既能凸顯她的人物性格,又直接傳遞了她的人生態度。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通過對公眾人物“藝術清單”的解讀、再現等,《我的藝術清單》輕鬆打通不同藝術介質間的知識結構、激發了人們的詩歌、音樂、書籍等文化基因。正是這種價值觀上的關照,讓節目在當下的綜藝節目生態中具有較高的格局。

一場亞洲盃的決賽上,鄧亞萍跟對手打得難解難分,關鍵球時對手回了一個擦邊球,當時裁判沒有看清楚,就問鄧亞萍是否擦邊,為了贏得比賽,鄧亞萍沒有指出這個擦邊球。雖然最終她贏得了比賽,但卻被教練張燮林狠狠地批評,並要求她寫書面檢查好好認識錯誤。

在隨後的北京亞運會上,同樣的場景再次出現。這一次鄧亞萍主動承認擦邊,也正是這個擦邊球宣告了她跟隊友的失敗。但這次經歷卻得到了恩師的表揚,鄧亞萍在節目中動情落淚,“我印象當中特別深的,就是張指導跟我講,贏球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是贏對方的心,甚至要贏觀眾的心是最重要的。”

“藝術+”綜藝時代來臨?這檔節目用一份清單看透一個人

從一首歌到一個人,再到一種體育精神,《我的藝術清單》從藝術出發,傳遞的更是一個個豐富的精神花園。節目的特色在於把藝術用一種綜藝的方式呈現出來,無論是藝術內涵、故事鋪陳還是節奏控制等,都兼具了內容質感和講述魅力。

前幾年,“文化+”的模式給綜藝節目市場提供了諸多創新路徑,出現了諸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漢字英雄》等一系列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但電視綜藝節目也作為視聽藝術的一種,除了傳統的歌舞晚會,還能怎樣發揮藝術的潛力呢?

在當今國人日益注重藝術品位的背景下,綜藝節目尋求模式創新的同時,自然地以介紹藝術作品為突破口。《我的藝術清單》似乎找到了一條獨有的創作路徑,開啟了一個“藝術+”創新的大門,不僅為藝術內涵賦予了更多當代美感,還挖掘了新一代年輕觀眾藝術的瞭解與熱愛,更為廣泛地從不同藝術中得到激勵,使各種藝術有可能互相“移植”、綜合,多種藝術元素的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審美品位,也能啟發更多的自由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