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疫情當下,人生百態。面對危機事件,不同的人所作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導致我們的掌控感整體下降,對疾病趨勢的不確定、對學習工作影響的不確定、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等等似乎在心中悄然蔓延;新冠疫情的現實風險還未解除,人們體驗到的安全感嚴重不足,這也就

導致了各種軀體、認知、情緒以及行為上的反應層出不窮。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有些反應人們覺得正常,可以接受;而有些反應則引起了強烈的反感甚至批判。那麼面對危機事件,我們通常會做出哪些常見的反應呢?我們如何看待這些反應?要如何去更好地調整它們?

常見反應

<strong>新冠疫情下的軀體不適

新冠疫情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危機事件,可能會導致我們的各種情緒從而引出的一系列相關軀體反應。例如:看到疫情數據時的胸悶、心悸;敏感度提升所致的呼吸困難、頭痛乃至睡眠質量下降(包括:失眠、早醒、多夢等等);長時間的久坐(久躺)導致的腰痠背痛,肩頸僵硬。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strong>新冠疫情下的認知障礙

疫情突襲而至,許多人在一開始並沒有引起重視,或者即便後續瞭解到了潛在的影響,似乎仍舊處於短暫的茫然若失狀態。感覺在家非常不習慣,突然不知道要如何去生活了。

在家如何學習?在家如何辦公?人們的注意力似乎難以集中在某一事件上,而是處於遊離的狀態;亦或表示記憶力有所減退,反應遲鈍了不少。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strong>新冠疫情下的情緒紊亂

當危機事件來臨時,人們的情緒體驗往往是非常紛繁而複雜的。焦慮和恐懼是最常見的情緒反應,在未知事件中人們往往由於不確定而無法抑制內心的擔憂;

憤怒的情緒似乎向病毒一樣充斥在空氣中,煩躁而易激惹,特別是在網絡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抱怨與指責,似乎想要能夠找到為此事件承擔責任的那個“元兇”,當我們對事物失去掌控感時常常出現這種情緒,既是埋怨他人也是埋怨自己,甚至是埋怨上蒼的不公;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抑鬱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情緒之一,隨著疫情持續時間的不斷延長,似乎給人一種遙遙無期看不到盡頭的失落與無助,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溝通與交流機會減少許多,當夜深人靜或獨自一人時,抑鬱的情緒最容易滋長;

還有一種情緒反應可能會被大眾所忽視,那就是“隔離”(沒有情緒),有極少數的人對此次疫情表現出了“漠不關心”或是“否認”,這其實是情緒過度不知如何應對下出現的一種自我保護。相較於焦慮的人群而言,這部分人群其實更應當引起關注。我們說,對於一個危機事件,“適當作出反應”才是“符合常理的反應”,情緒體驗過度或是情緒完全淡漠都屬於情緒紊亂的表現。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危機事件,我們的情緒體驗可能並不僅限於一種,而是多種情緒交互、疊加不斷變化的複雜過程。

<strong>新冠疫情下的行為改變

在疫情的影響下,最大的變化可能是生活作息與學習、辦公習慣的改變。為了遏制疫情的傳播,許多區域採取了封城或限制出行的短期應對措施。導致人們無法如同以往那樣出入自由。

一方面社區、單位、學校及時發佈了自主隔離倡議、延期開工或開學等通知;另一方面確實也擔心疾病的潛在危險,導致許多人選擇閉門生活。在家學習與辦公的模式正式全面開啟!這是一種與我們原本習慣相當不同的方式,所以在最初嘗試的過程中,必定會感到迷茫、不適應,需要一個調整的過程。許多學生表示網課的學習效率下降,無法自主管理與集中注意力。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人們普遍的運動量有所下降,這可能會引起肥胖或其他健康問題的出現,值得引起關注;由於擔心感染病毒,會出現過度採購或囤積不必要物品的行為;比往常更多次數的清潔;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為打發時間而導致的飲酒過量、網絡遊戲、依賴藥物助眠等成癮行為。以上都是值得關注的行為變化。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如何看待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各種反應其實都是正常或是需要被理解的。在危機事件中每個人調整與應對危機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採取的自我保護行為與反應也各有不同,這與個體自身的成長經歷及人格特質等因素相關。

如何應對

在調整應對反應的過程中,或許我們可以總結一些基本的原則。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strong>減少對自身的傷害

在科學防範疫情的基礎上,若過度情緒捲入勢必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需要做適度的調整。例如:疫情的負面消息撲面而來,持續性的刺激有可能增加我們的內心焦慮與恐懼,不妨暫且減少相關的負面信息刺激,給自己創造一個更綠色環保的安全環境;學習基本的衛生常識、掌握一些身體與心理放鬆小技巧,提升應對危機事件的能力。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strong>降低對他人的影響

當出現負面的情緒時,告訴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不必要回避或壓抑,在適當的情境下可以宣洩與表達。但同時需要注意,儘可能避免因為自己應對危機事件的情緒或行為方式而造成對他人的損害。例如:雖然每個人內心多多少少都會有焦慮、恐懼轉而變成憤怒向外攻擊,但網絡暴力可能會對其他人造成心靈的傷害;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或現實需求而隱瞞病史可能導致他人疾病危險係數的增加,而枉費大量防疫人員前期所作出的犧牲與努力。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strong>為迴歸正常生活做準備

這次疫情雖然來勢兇猛,但正如每一場暴風雨一樣,有開始就會有結束。在危機事件來臨之前我們常常需要做好預防工作;當危機事件正在發生時我們需要從容應對;迎接疫情早日結束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期盼。為迴歸正常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或許我們可以做些準備。例如:規律的作息與飲食;適度的鍛鍊與保健;把握好網絡遊戲的時間;利用空閒的機會靜心學習,儲備“彈藥”,有朝一日必有他用。

心理健康|面對危機事件時,人們常見的應對錶現有哪些?

結語

讓我們一同隨順當下,靜待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