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專訪丨盧洪洲:出現“找不到感染源的患者”,切斷“二代傳播”是挑戰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24時,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324例,現有重症病例3219例,累計死亡病例49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92例,現有疑似病例23260例。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預測稱疫情高峰將於本週六逐漸到達。而“返工潮”是否會影響疫情防控成了公眾關心的話題,此外,疫情後續走向如何、有關藥物的研究進展也都十分引人關注。

圍繞上述問題,2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採訪了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盧洪洲。

战“疫”专访丨卢洪洲:出现“找不到感染源的患者”,切断“二代传播”是挑战

盧洪洲 受訪者供圖

關於確診手段:核酸檢測會越來越精準

NBD:目前來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有時會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的結果,同時針對有些無症狀的、處於潛伏期的病人是無法檢出的。在您看來,目前針對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試劑是否有改良需要?

盧洪洲:這要從兩個方面看,第一個方面,病毒能否被檢測到,其實跟人體的排毒時間有很大關係。我們要知道,如果患者處於潛伏期,可能會有排毒,但其實並不是所有患者在潛伏期的任何階段都會有排毒,所以能不能檢測出來,跟人體是否已經在排毒是有關係的。

第二個方面,現在用的核酸檢測試劑盒確實還在不斷髮展和完善,核酸檢測試劑盒的設計其實是很有講究的,比如說我們在做核酸擴增的時候,有些試劑盒不能夠很好地把病毒擴增出來,當然也有些試劑盒設計得比較合理。其實隨著時間推移,有些檢測結果比較頻繁出現假陰性的試劑盒會逐漸被淘汰。越來越好的、越來越敏感的、越來越科學的試劑盒正不斷地在臨床得到驗證。我認為,隨著核酸檢測試劑盒在臨床驗證過程中的不斷髮展,會產生更多的證據以篩選出更加精確的檢測試劑盒。

NBD:這幾天公眾針對疫情防控手段的討論很熱烈,武漢當地有一線醫生提議用CT影像代替核酸檢測,以作為患者確診和隔離治療的依據,對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盧洪洲:其實核酸檢測是非常簡單的確診手段,我們知道這次疫情中,即使是所謂的無症狀病人或者輕症病人,去進行核酸檢測之後,結果依然會呈現陽性。得了這種病之後,其實很多病人的肺裡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當然,如果我們高度懷疑病人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那麼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不妨給病人做個CT,這是個很好的方法。但如果說廣泛地用CT去取代核酸檢測,比如說患者根本沒有做過任何檢查,所有的接受隔離者都要去做CT,其實不太合理。我們知道,CT的成本比核酸檢測要高很多,所以這個還是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關於疫情挑戰:“二代傳播”值得關注

NBD:鍾南山院士日前表示,疫情會在本週六(2月8日)逐漸到達高峰期,我們知道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從感染到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據您觀察,會不會因為潛伏期的存在,疫情的高峰不止一個?過了這波高峰還會有下一波嗎?

盧洪洲: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因為大多數患者的潛伏期為3到7天,而武漢封城是在1月23日,在封城之前已經感染的患者,包括已經離開武漢的和留在武漢的人,在封城後的14天內都陸續發病,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封城後的14天內,我們看到發病患者的人數在逐漸增加。

目前來看,有兩個情況是值得關注的,一是武漢當地的疫情控制,還存在一些挑戰,比如說現在因為床位不夠,輕症患者採取居家隔離,病情加重之後才會到醫院去,那麼救護車的醫護人員、患者的陪護家屬,跟患者接觸之後可能又會導致新的感染。還有些病人感到不舒服,想得到隔離治療就跑到醫院去,但如果醫院沒有床位,他又只好回去,這樣一來一去,也可能會產生新的感染。這是武漢當地的疫情控制情況,我猜測可能後續還會有病人陸續出現。

二是武漢地區以外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外地跟武漢有接觸的、或者從武漢到外地的感染者,已經陸續發病,我們可以將這些患者找到,進行隔離和治療。但現在我們發現有個情況,就是找不到傳染源,有些患者既沒有到過武漢,也沒有與武漢相關的接觸史,但還是感染了,至於感染源來自哪裡,找不到,這也就是所謂的“二代傳播”。這種情況就會導致,那個找不到的感染源可能還在繼續感染其他人,所以如何找到病毒感染源和中間宿主,這又是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在武漢地區以外的人陸續出現這種找不到感染源的患者,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挑戰,因為這些人決定了疫情的控制以及所謂拐點的出現。

NBD:春節假期結束,您覺得 “返工潮”的到來,是否會對上海的疫情防控帶來挑戰?

盧洪洲:我覺得就上海地區而言,“返工潮”這段時間裡,關鍵是希望能夠做到所有的來滬人員都實名,都要告知是否有真實的武漢居住史或者接觸史,不能夠隱瞞。如果有相關接觸史的話我們要求這部分人要自我隔離,所有人員也要測體溫,要做篩查和隨訪,我相信上海是能夠把這些要求做實、做細的。上海嚴格落實相關要求之後,當出現外地來滬人員“返工潮”的時候,出現所謂大的波動或反覆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們相信上海的聯防聯控機制,也相信上海群眾的素質和配合程度,所以上海應該是可以很好的控制。

關於治療用藥:正在申請參與瑞德西韋臨床試驗

NBD:新冠肺炎的治療用藥大家都很關注,雖尚無特效藥,但阿比多爾、達蘆那韋、瑞德西韋等藥物陸續被提名,目前已有一定數量的治癒案例,從您在臨床的經驗來看,目前哪些藥物比較有效或者比較通用?

盧洪洲:我們主要在用一些抗艾滋病藥物、抗流感藥物、抗瘧疾藥物、抗自身免疫力疾病等相關藥物,這些藥我們都是在安全性的基礎上,在病毒感染方面擴大臨床適應症。我們也做了一些臨床研究,近期會陸續發佈比較科學的總結性文章。

NBD:最近吉利德的瑞德西韋很受關注,目前該藥物還未在任何國家上市,但根據相關研究,在美國已有治癒案例,國內也正在引入做臨床,您對這個藥的療效有預期嗎?

盧洪洲:據我瞭解,這個藥在國內的臨床試驗今天(採訪時間:2月4日)剛剛通過國家的藥審,現在藥還在北京,還沒開始上臨床,武漢那邊也還沒有核驗。現在我們定點醫院也在申請加入這個臨床試驗項目,因為從前期的一些基礎研究來看,這個藥應該是有效果的。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