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死后,如果刘备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如何走向?

用户6502379185851


换赵云守荆州当然是加速蜀国的灭亡,因为赵云根本不具备独当一面统帅一方的能力,这在刘备一直不让赵云独自统兵的方面就看得出来啊,刘备的识人之明,用人之能的能力不亚于曹操,之所以有人认为赵云不受重用也是因为这点,赵云不具备这些人期望的能力,如果真让赵云守荆州,荆州一定会在诸葛亮离开荆州的第二年就立刻丢掉荆州,一是因为赵云在三国时期的那点威望根本镇不住魏吴二国,继而换来的是魏吴轮番的攻打,如此下去荆州必失而且很快;二是赵云不像演义中说的什么文武双全,忠义无双,什么一吕二赵(当然这不是演义排的,是毛批三国的排名),然而也不是说赵云特别无能,能力还是有的,但跟镇守荆州11年的关羽相比综合能力差很多。综上赵云守荆州就是加快魏国统一天下的速度!


狱君


根据赵云的性格,估计要比关羽如,赵云不光忠于刘备,且智勇双全,办事稳重,不张扬不显摆,不谋私利,自以跟了公孙赞后,历经战阵,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从赵云一生來看,赵云能活到最后,善始善终,决非等闲之辈。如果让赵云守荊州,赵云一定能尽职尽责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意志去办,东和孙吳,北拒曹操,小心防守荊州,决不会轻举忘动,坚守荊州这个战略要地,为蜀国大反攻平江南,北上争天下建立牢固的根据地。


丁迎胜


古梁镛解答。

《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全书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因此此次战役之后,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正式决裂,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更是冲破层层阻挠,发动了征讨东吴的战役,也是在此战役中,张飞、黄忠、刘备相继殒命,夷陵之战过后蜀汉实力急剧下降,进入休整期。

那么,假如庞统死后,如果刘备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会如何?

古梁镛认为,假如由赵云守荆州,东吴如果要夺荆州,赵云肯定比关羽更早丢失荆州,如果东吴不夺荆州,也是因为刘备集团实力完整且强大,东吴也惧怕和蜀汉正面冲突。

下面详细分析。

赵云镇守荆州,荆州可能早失

很多人觉得如果刘备派赵云镇守荆州的话,荆州肯定失不了,毕竟赵云武艺高强,遇事冷静,待人接物都非常平和,是个讲道理的人,有儒将之风。赵云守荆州,必然不会得罪东吴,更不会被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

其实在我看来,假如赵云镇守荆州,如果东吴铁了心要夺取荆州,那么赵云守的时间肯定不如关羽长。

赵云虽然武艺高强,办事稳重,有儒将之风,但是他没有关羽的霸气,也没有关羽和刘备的那种特殊兄弟关系,虽然关羽也称赵云为四弟,张飞也认可赵云这个兄弟,其实在刘关张心目中,真正遇到大事,还是得刘关张三兄弟来,其它人再怎么优秀,也无法融入他们的兄弟圈子,刘备可以抱着关羽张飞痛哭流涕,那是真的感情流露,但是在别人面前,刘备哭起来大部分是逢场作戏。



同时,赵云很明显没有关羽那么霸气,气场方面远不如关羽。

很多朋友在争论三国武力排行榜,吕布众望所归排第一,但是第二是谁争论已久,因为三国武将排行榜版本有好几个,比如元代有元代的版本,明代有明代的版本,清代有清代的版本,现代有毛总的钦点排名,不一而足。

其实在古梁镛看来,吕布去世后,三国武将排名第一的就是关羽,在演义中,吕布在的时候,关羽对他人都是什么什么将军,谦虚有礼,但是吕布去世后,别的人在他眼里不过是匹夫而已,不足挂齿,可见吕布过后,关羽当的起当世第一。

赵云没有关羽霸气,可以从两件事看的出来。

第一件事,刘备和东吴联姻的时候,关羽陪同刘备单刀赴会,其实那是周瑜亲自安排的一场鸿门宴,可惜因为关羽杀死冲天,霸气无比,竟然让周郎产生畏惧之心,最终击杀刘备的计划破灭,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半神级别的人物,为什么不派张飞赵云而派关羽护卫刘备,就是因为关羽镇的住场子,同时懂进退,能很好的把握做事的分寸。

第二件事,是赵云截江夺阿斗,话说孙尚香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就带着阿斗立刻回东吴,由东吴人马亲自接回,赵云发现了这件事后,赶紧从陆地追赶,后来上了东吴大船,夺了阿斗,这让孙尚香非常恼火,当场怒骂赵云,同时命令大船继续前行,赵云无奈,只有抱着阿斗随东吴大船前进。就在赵云心急如焚的时候,张飞远远的率领水军赶来,当场截住东吴船只,登船后有人阻拦,张飞手起刀落就砍了那个人,然后气势汹汹的走到孙尚香面前,振振有词的批评了孙尚香,说的孙尚香哑口无言,最后张飞和赵云开开心心带着阿斗回去了。



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很多人眼里,赵云的地位无形中要比关羽和张飞低很多,同时赵云为人比较和善,假如让赵云镇守荆州,刘备借荆州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东吴说客的本领也不弱,赵云又是一个面皮比较薄的人,刘备大军走后,赵云肯定会被东吴的说客设计,进而被人家合情合理的收回荆州,赵云考虑到孙刘联盟,他也不敢轻易和东吴撕破脸皮,只能灰溜溜去刘备哪里请罪了。

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可谓是油盐不进,蛮横无理,管你东吴使者怎么说,我就是不还,我就是不理你的说法,你能把我怎么样?东吴还不是被关羽怼的哑口无言,关羽根本就不会给他们说下去的机会,但是如果赵云面对东吴使者,他会不会像关羽那样横?反正我觉得赵云不会。


赵云镇守荆州,东吴不夺荆州可能原因分析

为什么古梁镛会认为“赵云镇守荆州,东吴不夺荆州”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赵云镇守荆州,那么刘备的核心团队都在益州,关羽、张飞、诸葛亮都在,后来又收了黄忠等人,气势越来越足,如果东吴敢夺荆州,那么蜀汉报复肯定不会小。同时赵云镇守荆州,和东吴的摩擦应该没有关羽和东吴摩擦那么强烈。

其实关羽大意失荆州事件,主要原因是东吴铁了心要收回荆州,要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东吴敢惹这个时候的关羽,可见其下了多么大的决心,在夷陵之战前后,蜀汉又损失了张飞、黄忠等猛将,高级将领整体战斗力严重下降,最后一败,也是刘备心力憔悴之下做出的错误决定所导致。



总结:赵云镇守荆州,大概率也会被东吴夺走,可是东吴夺荆州以后,在刘备、关羽、张飞健在的情况下,刘备大概率不会亲自东征,他会派作战经验丰富的关羽或者张飞,不管是一路大军还是多路大军联合伐吴,毫无疑问,三国格局都要改变,东吴大概率会财,进而退缩至江南一隅。

谢谢大家。


古梁镛


若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也会不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来按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关羽北伐的目的

蜀国荆州领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但并不稳固,前方有吴国觊觎观望,后方有魏国虎视眈眈。为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关羽才开启北伐之路,目的是把曹操彻底赶出荆州。这样可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二、赵云的人物性格,及行事风格

《云别传》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体现了赵云谨慎思虑;在成都,赵云劝谏刘备把财产归还给百姓,让已经饱受战祸的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保证农民耕种,征兵也得到顺利开展。体现他的大局观。以上两点性格来说,若让他镇守荆州,荆州不会丢的那么快,三足鼎立之势会更加稳固,会不会北伐需另当别论了,但会促使曹操与孙权结盟攻打荆州。当时刘备刚刚平定汉中,根本无暇顾及遥远的荆州,再加上消息沟通不便,相关计谋策略也来不及实施,反而北伐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好方法。

三、荆州的地理位置

当时荆州是蜀魏吴必争之地。荆州北边靠州汉水、沔水,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如此风水宝地,三国不挣个你死我活才怪呢?说地理位置不是很明白,再说说与孙吴地理位置关系,当时荆州处在孙权大本营的上游,通过乘船能快速抵达孙吴腹地,直接威胁到孙吴的安全,对于孙权来说该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而曹操一方若想实现大一统的局面也必须拿下荆州才行,若蜀国、吴国任何一方夺下,再依靠长江之险的天然屏障,来抵御外敌,想统一的局面就难上加难。这一点上,孙吴和曹魏的目的是一致的。

总结:

从以上三点看出,关羽的北伐是因为荆州并不稳固;赵云大局观、谨慎谦虚只会让荆州丢失不会太快;再加上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便是换赵云来镇守荆州,局势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失荆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散步的鱼


只要东吴铁了心、非要收回荆州,刘备就是派谁守荆州都没用。以荆州一地,扛不住整个东吴的实力碾压。

因为三国是一个博弈的均衡态,大家谁的实力也不差。所以,要攻城略地就得拿硬实力说话,兵的问题好解决,那么粮草呢?接收于禁的三万军队后,关羽立即遇到了粮草问题,就是粮食已经不够养活这么多兵了。所以,粮食与后勤才是关键,这个因素直接制约了关羽能打多远。

曹操就是害怕一下,不至于迁都、更不至于被刘备统一了。但是,曹操可以不害怕,孙权却害怕了。

荆州九郡,你刘备占据了南部的武陵、零陵,中部的南郡以及曹操的襄阳郡(其实也是南郡,曹操后建的)。那我孙权得吃多大的亏。关键是,占据襄阳之后,刘备能把自己的控制区域连为一体,还占据了襄阳要地和汉江上游。这时候,孙权捏着的荆州就没啥意义了,刘备襄阳出兵、顺汉江而下,就可以直接扫荡荆州了。

所以,这时候,孙权就是玩命也得跟刘备干。

关羽想不到吗?关羽当然能想到,所以北伐的时候专门在荆州留下了军队。但是,吕蒙假称病、孙权假召回,把关羽给忽悠了。到这个时候,关羽才把荆州的留守部队调到北伐前线。即便北伐打得那么艰苦,关羽也没有调动荆州的留守部队,原因就是他在防着孙权偷袭。所以,关羽一点儿都不鲁莽,他非常谨慎。

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圣人败走麦城。

但是,必须得清楚一点:孙权是举国来伐,吕蒙占据江陵之后,陆逊也攻占了夷陵、秭归,彻底切断关羽逃回四川的归路。所以,孙权这伙人的战略目标,不仅要夺荆州而且要杀关羽。原因就是关羽太彪悍,不仅能够占定荆州而且还能打得曹操胆战心惊,有这个人在,荆州就别想消停。

为了拿回荆州,孙权已经算是御驾亲征了,而且调动了孙氏集团的全部骨干。而关羽捏着半个荆州,还要北伐曹操,真得是腹背受敌,他还能怎么办?

总结:就是因为关羽镇守着荆州门户,所以孙权才不敢轻言开战。换个别人,不仅没有足够的威望,关羽得算刘备集团的二把手,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赵云是很谨慎,但谨慎只能是不冒险,而荆州就在孙权的眼皮底下,本就是险境,他也无力面对孙权的举国来伐。






涂山夏侯


三国的格局,之前诸葛亮已经语言,之后基本上按着诸葛亮的路数进行的。三分天下,才是可以为诸葛亮提供足够的时间去建立西蜀的基业。


凡夫俗子3683605


想守住荆州,需配一个团队,一个不弱于东吴的团队。以诸葛亮为总指挥,配黄忠,赵云,魏延及一干副将,这一个团队才能抗衡东吴一国的力量及智慧,还要抗衡曹操一方的力量,高筑城,广积粮,训练水军,沟通与川蜀地的联系,控制荆州与川蜀间的长江水道。扩大夷陵力量,筑夷陵坚城,使夷陵成为联通荆州与川蜀的军城。然后练兵强军,坚实夏口防务。发展长沙等地做后盾。等待川蜀及汉中稳固。由于诸葛亮深明东联东吴的重要性,因此与东吴会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局势发展可能会出现由蜀国统一的局面。将来川蜀稳固,可顺江兵出荆州,由荆州北上伐魏,可避免后来的七出岐山而无果的局面。但这种形势极可能形成诸葛亮独立成一国的局面,刘备是不会让这种局面形成的。但不这样安排换任何一个大将都无法单独抗衡东吴一国的智慧和军力。因此,此题无解。


不舍不得大舍大得


赵云会处理的更慎重。千斤重担压在肩上,一地方大员,干系重大,使命更重要。荆卅是刘备讨伐曹操和孙权唯一的出入口。他会谨慎处理东吴的关系。防备是第一位的。关羽傲视群雄。对孙权提出的联姻,不同意也就罢了,还说什么,虎女其肯嫁犬子。这话太恶毒了,把孙权当成犬。要知道,孙是一方诸侯,和刘备平起平坐,。其恳受此侮辱,他勃然大怒,誓夺荆卅,誓杀关羽。关羽在东吴举国之兵面前,失败是木板钉钉,实实在在了。赵云来守,也怕守不住。西川到荆卅路途摇远,孙权又对荆卅,势在必夺。刘备占荆卅,在孙权的上游,如果攻打东吴,东吴的处境就不妙了。孙权发下狠话,誓夺荆卅。赵云和荆卅,都保不住。刘备远在西川,路途太远,鞭长莫及,换了谁守荆卅都必败。


用户7250116464786高


赵云更能聆听诸葛亮的话,联吴抗曹的战略更好执行,那么可能就没有白帝城托孤了


苗政4


这个问题只存在于“如果”。赵云虽然生性严谨,具备政治眼光,但实际职位只是刘备的亲卫队长,是不可能一跃而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的。反观关羽,是刘备集团的早起联合创始人之一,在集团内部地位与威望仅次于刘备,论军事才能无出其右者,更是刘备集团为数不多的善于水战的将领,力据东吴,关羽是不二人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