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展翅”的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你怎么理解?

夜274281767


“鲲鹏展翅”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庄子·逍遥游》。在这则寓言故事中,庄子说北边的大海里有一条巨大无比的鱼,叫做鲲,它在海里游啊游。后来又变成了一只巨大无比的鸟,叫做鹏。大鹏冲天而起,扶摇直上,它要飞到南海去。后世用“鲲鹏展翅”比喻志向远大,前途不可限量。

这则寓言故事中,鲲和鹏都是巨大无比的动物,一个在海里,一个在天上。在这里庄子是把北边的大海比作现实,所以对鲲来说,北海再大都是局束的,是难酬壮志的。而天空就不一样了,它旷远而博大,远比大海宽广,又高邈无际,可青云直上九万里。所以他要变成大鹏,要展翅高飞,目的地就是南海。为什么是南海呢?因为南海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在佛教供奉的菩萨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德高望重”的观世音了。观世音是印度古梵文的意译,音译是:阿波萝吉多舍波罗。她是一位佛教的大乘菩萨,在西汉时随同“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僧人一起来到中国的南海安家落户,在印度时她是男儿身,到了中国后摇身一变成了女儿身。佛教弘扬的是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这一点跟道家是一样的,它的空中出色,也正如道家的无中生有。不同的只是一家修来世,一家修自身。加上在庄子时期,佛教还是新鲜事物,对庄子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我们知道,孔子是入世的,哪怕是遇到再大的阻栏,他都能尽全力去化解,哪怕最终以失败告终,也仍然能潜心私学,积极培养弟子,传播自己的思想政治理念。老子是出世的,他也做到了真正的出,虽然学识渊博,深不见底,但仍然坚持自己的清静无为,就算是唯一的作品《道德经》也是在出关时被逼无奈才写下的。而庄子他既没入世,不愿为自己看不起的“窃国者侯”服务,又被五斗米所困,做不到彻底的出世,所以他是徘徊在世的边缘。他聪敏卓绝,博学多才,看他的文章,总会有一丝心痛的感觉。



画月成眉


听老年人说。大鸟鲲鹏属实存在。说它是鱼变。真不好理解。


艾淑华33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南溟者,天池也。

鲲鹏展翅是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用于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闲云一缕风


这个成语其实都是出自《南华经·逍遥游》,是经典中,南华真人给我们讲的第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

    说在北冥海里,有一条叫做鲲的鱼,鲲有多大呢?叫“不知其有几千里”那么大,比能看的到的几千里还要大。这种鱼还可以化为鸟,变成鸟之后,名字叫做鹏,这只鸟的背也“不知其有几千里”那么宽广,当鹏鸟张开翅膀怒而飞天的时候,它的翅膀之大,就像垂到天边的云。这只鸟,将借着海运之风,迁徙到像天一样宽广的南冥海。

鲲鹏的传说,在《奇谐》这本专门记录怪异之事的书里也有记载。说这个鹏鸟在往南冥海迁徙的时候,激溅起的水花就有三千里,鹏鸟有这么大的翅膀,便可以凭借着扶摇而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一直飞了六个月,到了南冥的天池才停下来。

而小鸟呢,小鸟一飞是半日,到榆树和枋树上去休息。我们想象春天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我们再观察一缕阳光斜照之下,无数尘埃的浮沉……万物都是气息冲和相杂而生。我们看到的天空苍苍茫茫的颜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是不是我们还没有看到天空更高远的最深处呢?飞上天空的鹏鸟,从天上看地上,跟我们从地上望天空,是一样的啊,鹏鸟也只是到南冥而已,但是这个事情的趣味之处,就在于鹏鸟可以自胜而去。

    那么鹏鸟扶摇而上背后的寓意是什么呢?南华真人下面接着给我们讲了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当中学到的道理:“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说,如果那海水没有集聚那么厚的话,那么大海就没有力量来承载大船;如果我们在很小的坑中,“坳堂”实际上是当时楚国的方言,指很小的坑,所以我们说,如果我们在很小的坑中,倒一杯水的话,这样只可以浮起草芥那样的小船,如果放置一个杯子,就会触底搁浅,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杯子而言,一杯水太浅了,不足以托浮起杯子这个“大船”啊。

同样的道理啊,如果没有大风厚重的积聚,也承载不起鹏鸟的翅膀,所以鹏鸟凭借扶摇而上九万里之后,风就在鹏鸟下面,鹏鸟就可以拍乘着风力,脊背负载着青天而没有任何阻碍的迁徙南冥之海了。

鹏鸟之所以能高飞,是因为首先它有一双硕大无比的翅膀,这是它先天特性使然,所以它期待,也需要南冥海更广阔的空间,它所凭借和使用的东西,都要匹配它这双翅膀,比如厚重的云气。如果我们的天性自然,没有给予我们那么大的翅膀,我们在北冥之海也可以畅游,我们即使凭借鹏鸟那么厚重的云气,也很难到达南冥之海。这是天道赋予我们的不同的秉性。

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有过理想,有过梦想,不知道你的理想、梦想现在还有没有,是被现实磨灭了,还是已经实现了?我们有没有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就想着半年以后要升为部门经理?我们有没有在基本外语对话都成问题的时候,想着找找关系成为海外事业某部的负责人?我们有没有看到下属极强的工作能力,而心生妒忌,想尽办法不让下属升职?

这就像鹏鸟与小鸟的故事,对于我们的工作而言,能力、素质、知识、人际关系等等,缺了其中任何一项,我们可能都不能去“图南”,而对于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下属,终归是要迁徙南冥的。小小的故事,影射了我们生活中很多的经历啊。

理有至分,而物有定极。如果我们把我们的言行志向放在不合适我们的位置,那么我们行事的时候,也不会顺利,好像做事的整个过程都不如人意,虽然我们有远大的志向,就像鹏鸟拥有垂天的翅膀,也不能穷尽天之高远,不能摆脱艰难阻滞。而大鹏鸟之所以决计图南,也并不是好高慕远,而是因为有厚重的风,如果没有这风,鹏鸟也会因为翅膀太大而难举的阻碍,去不了南冥之海。这是鹏鸟顺势而为、顺时而为的逍遥啊。 而我们有没有为了我们的人生理想,去积累“图南的云气”呢?如果我们空有满腔抱负,而没有实际的积累,那么这种抱负,就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想,就成了我们的精神负担,非但去不了南冥,就算在北海,也找不到一丝乐趣,这就是我们认知上的偏差了。



云上仙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庄子曰: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古人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展翅恨天低,鹏程万里震九州。”

“大鹏冲天九万里,穷而不坠青云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矣!”

鲲鹏预示: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大展鸿图的极盛时期——大鹏展翅、鹏程万里、锦绣中华、前程似锦。

大鹏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是华夏文明宏大吉祥的象征物!

如今,青山在、人未老,让我们共祝祖国明天更美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强大的祖国必能劈荆斩刺战胜一切困难。


易中智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南溟者,天池也。

鲲鹏展翅是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用于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鲲鹏展翅是指鲲鱼化为大鹏鸟,一飞数万里。用以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个人比较欣赏这两句话。


心似莲花开好运自然来


鲲鹏展翅形容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无边无际的心量,拥有不被一叶障目智慧,行高志远才是真正的逍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