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启圣深得圣心,却为何又功成身退不愿为官?

谷原明


在《康熙王朝》里,姚启圣功成身退,不愿为官,并非完全是担心兔死狗烹这种事情,实际上要从周培公说起。

在剧中,姚启圣是周培公举荐给康熙的。而且姚启圣是顺治帝曾经下旨永不叙用,下放到盛京三里河马场当弼马温的。


在剧中,最磊落的人是周培公,最懂康熙志向的人也是周培公。

他举荐姚启圣给康熙,是因为他知道,此人有“攻台之方略”。姚启圣早年曾经做到福建巡抚,曾经因为私自开了海禁,违反了朝廷禁令,才被罢了官。但是“私开海禁”的事儿,其实恰恰才能说明他不单对福建沿海民情之了解,也对明郑集团之了解。更关键的是他有胆有识,敢作敢当,有魄力。是“平台”的首要人选。周培公不但了解姚启圣的才能,自然更了解姚启圣孤傲、刁钻的为人。


因此周培公将姚启圣举荐给康熙,实际上还有另一种目的。那就是拿姚启圣来磨康熙。周培公之后再无完人。

康熙前面走得看似危机重重,但实在是太顺风顺水了。因为每到危难的地方,周培公总是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即便康熙冷落算计了周培公,周培公也毫无怨言。

但毕竟像周培公这样有能力、有才华的仕子很多,但是有周培公如此开阔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臣子仍是少数。

康熙欲成大业,把所有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周培公这样的角色上,很显然,是走不通的。而康熙需要的是,笼络天下士子,不管各种脾气秉性,甚至人格品质,都要为己所用。


而姚启圣就是这种极品,外人看来,这个老头又酸又涩。但是他对康熙脾气秉性、用人策略的了解,无人能及。

姚启圣虽然刁钻,但是他做任何事情全部是踩在点子上的。他让同僚恨,更让为君的恨。恨在他做任何事情,不会给你留小辫子抓。恨在,他不怕被一贬再贬。反正他从二品大员一直被贬到九品以下,他一声不吭。

康熙一开始对待姚启圣的不合作,他希望索额图抓他小辫子。十官九贪,查他贪污,结果尤其是布衣素食,计划落空。希望查他工作不力,结果三里河马场每年贡献几千匹战马,计划又落空。

这不得不让康熙重新考虑策略,如何从内心里面征服他?让姚启圣看到自己的汉学功底其实非常深厚,和鸿儒们开辩论会一点都不落下风,自己也是尊奉孔孟之道的。

但这客观上就造成了一个效果,为了收服姚启圣,康熙实际上就是向天下汉人仕子公开自己所尊崇的也是孔孟之道。


但是姚启圣更清楚,这不是光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因为接下来一旦自己接任负责“平台”。遇到的问题将一个个的触及到康熙的各种底线,每一个处理不好,不但前功尽弃,也会让自己身败名裂。

用了一个姚启圣,接着就要再用到一个施琅和一个李光地。这是一个文武组合,有将才也有帅才。

政策上“迁界禁海”、“减免税赋”和“三省八旗全部移防”,这就相当于整个满清势力,全部退出东南沿海三省,全部交由汉人兵勇。

这处理不好,那就是第二个三藩,施琅本是明郑旧部,姚启圣、李光地都是福建本省。他们若是和明郑沆瀣一气。就相当于大清又丢了半壁江山,而此时已无周培公。


所以这本质上也是在考验康熙对汉人臣子的信任度。只不过这个尺度已经深深的插入了康熙的底线。

因此康熙在索额图和明珠一征和一抚的策略上,仍然是摇摆的。当他决定派出了索额图和明珠。姚启圣就故意撂挑子,然后康熙就来一顿痛骂。

当然不是为了骂而骂,康熙这个艺术讲得很有水平。所谓打是亲,骂是爱。骂姚启圣的意思就是说我没拿你当外人的意思。

但是当两怂包都败了之后,姚启圣都更进一尺,提出“迁界禁海”、“减免税赋”和“三省八旗全部移防”等政策。


所以康熙其实明知道明珠和索额图根本帮不上任何的忙,但是仍然要用他们去福建前线,这本质上这就是康熙和姚启圣的一个博弈的过程。

当然姚启圣步步为营的策略,都是为了收复台湾,而不是打算反的。所以几年辛苦之后,姚启圣终于“平台”成功。

姚启圣的作用也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姚启圣现在的状态是坐拥三省及台海,拥有整个东亚最强大的水师,以及十几万绿营。但台海以及沿海三省满目疮痍,亟待休养生息。


所谓功成身退,明智之举。否则兔死狗烹还不算严重,而是成为“众矢之的”。满人容不得,汉人容不下。

其实自从周培公死后,康熙已经重新审视过对待功臣的态度了,李光地奉诏入阁,施琅晋封靖海侯。已经说明了康熙不会按照周培公的例子来解决姚启圣的问题。


姚启圣主动请辞,获得康熙在西湖边上的一座行宫,还得书若干,对于“书虫”姚启圣的晚年,那真算圆满结局了。

以上依据《康熙王朝》逻辑分析,正史上姚启圣没有那么伟大,在收复台湾之时,与施琅争功,气病死于任上。



炒米视角


那是因为姚启圣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古训,深知一代名将周培公的下场。论功劳,姚启圣只有平台一功,而周培公却有平三藩、收辅臣及平定太监造反等诸多功勋。可是二人的下场却天差地别,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将胜利之时被召回,授盛京将军,在苦寒之地郁郁而终。而姚启圣则在收复台湾之后主动乞骸骨,告老还乡,康熙则封他西湖侯,并赐他行宫一座,藏书万卷。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场却天差地别,原因就在于两点,一是“知进退”,二是能否会“藏”。

周培公被康熙发掘以后便屡立功勋,从蜡烛没捻就能判断出来太监造反,平了杨启隆的叛变。与图海带三千家奴平察哈尔王,单刀赴会招抚王辅臣,与吴三桂决战鄂湘,战功赫赫,吴三桂大败已成定局。可是此时满朝上下(尤以满臣为多)都开始弹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时手握几十万精兵且又能征善战的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鳌拜的时候便派人监视过自己的心腹手足魏东亭,更何况是汉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驴,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图海为主将,将这件不世之功给了满人图海。而功高盖主的周培公却被发到了满人的老窝——盛京,在那里周培公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结局悲惨就在于他不知道在该退出的时候退出,并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图他都能领会,并且当众表达出来。哪个皇帝会希望自己的臣子能这样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边人的无条件服从和自己的天威难测,绝不会希望自己肚子里有一条蛔虫。

而姚启圣显然从周培公这里吸取了经验教训。姚启圣是一个怪人,从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厩,更是让顺治谕旨此人决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进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为这是周培公临终前的举荐。姚启圣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厌烦的人。康熙更是对姚启圣直言“有时候朕真想杀了你”。

可是康熙还是重用了姚启圣,那是因为只有姚启圣才能对付施琅,才能尽快平台。康熙力排众议,给了姚启圣节制诸省台务的大权,而这也让姚启圣得罪了不少满族显贵。平台之策在几年之后终于显出作用,台湾在姚启圣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复。

这时候的姚启圣立即回京面见康熙,祈求告老还乡,并拍了他的一次大马屁。他说能生于康熙之年是姚启圣之大幸。因为只有康熙才会用姚启圣,让他来完成这不世之功。康熙在这个狂傲的士子嘴里听到了服软的话,自然是开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封他为西湖侯,赐行宫一座,藏书万卷。

功劳巅峰知道修退路,这就是姚启圣的聪明之处,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会让恨他入骨的康熙处死。而做个逍遥侯爷,才是最好的下场。

至于康熙,自然也乐见此事。因为他要做的是千古圣君,必须要优待功臣,一座行宫和有名无实的侯爵确实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姚启圣七旬老者,也没有多大的威胁。真让他回老家,路上还真不一定说什么浑话呢。

以上。


逆流时代


《康熙王朝》里,涌现出的一个个勋贵重臣、封疆大吏,如索额图、明珠、周培公、魏东亭、李光地等辈,当中真正懂得抵制权力的巨大诱惑,功成身退、保身长全的大概只有伍次友和姚启圣了。而这两人中,又是姚启圣更为圆满,毕竟得偿所愿成就了一番收复台湾的伟业。

姚启圣其人能力出众、人才难得,但又自视清高,很少把人放在眼里。这样的性格注定难以与官场同僚相处,以至于别人是官越做越大,唯独姚启圣是官越做越小,甚至连顺治都留下旨意,对其永不录用。


康熙对姚启圣的破格提拔,起初还是有赖于周培公对他的极力举荐。可君臣二人还没来得及相见面谈,姚启圣就因鞭打李德全一事让康熙下不来台。打狗还得看主人的呢,心里不痛快的康熙,随便寻个由头幽闭了姚启圣一段时间,天天好酒好肉伺候,就是不给他书看、不让人跟他说话,好好得杀了杀这个老头身上的清高傲气。

这与当初周培公的形象颇为相似,康熙还叮嘱过他应该向索额图学习学习,给皇帝留点面子。姚启圣风烛残年之人,心中积压的孤傲气息比起周培公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估计也正因为如此,周培公才能与姚启圣这个倔老头说得上话。康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姚启圣的性格,反倒是蓝其儿的一句“姚总督,你一身的汗臭味,熏死我了!”将姚启圣浑身上下散发的酸腐文人气息,描述得十分到位。


经过一番磨合,康熙与姚启圣终于就平台一事达成了共识,姚启圣的“三必抚三必剿”策略进退有序、入情入理,十分符合康熙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于是,康熙对姚启圣破格重用,授予其福建总督一职,让他全面负责对台的战略和政务。

一心只求在死之前,最后干成一件大事的老干部姚启圣十分放得开。不仅屡屡与上级对抗,反对明珠对台采取安抚和谈的主张,反对索额图用满人内陆水师和荷兰人揆一参与对台战斗,而且出口刁毒、不留情面,俨然一副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就连康熙也受不了这个姚老头的扭扭捏捏,干脆一度打发他回老家丁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抗上级、惹怒皇帝的姚启圣,却在最后得到了善终。康熙不仅封赏他为西湖候,而且将杭州西湖边上的一处行宫,连同里面的古籍珍本都一并赏赐给了他。如此结局,比起索额图、明珠倒台幽闭,李光地远贬台澎的下场,不知道要美好圆满得多多少。

这当中,应该与姚启圣本人和康熙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消灭郑经、收复台湾后,姚启圣自知功成身退的时候到了,况且自己年事已高,干事创业、名留青史的心愿已经完成,没有必要继续赖在官场上宦海沉浮。此外,人贵自知的姚启圣,也十分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在官场上打滚,时日久了难免重蹈以往一贬再贬的覆辙,倒不如急流勇退,保全身家性命,做些读书闲居、颐养天年的乐事,岂不快哉!


康熙这边,更多的大概是出于对周培公的愧疚之情。多年前的周培公,与现如今的姚启圣,一个是平定三藩之乱,一个是收复台湾,两个都是汉人,两个又都是功不可没。然而,周培公在索额图、明珠等满族亲贵的排挤下,被康熙安排到满人的老家、冰天雪地的盛京监视为官,最终英年早逝、空耗虚度了十几年光阴。今时今日目睹眼前的姚启圣,怎能不让康熙勾起旧日的情怀。

康熙对朝臣的保护,除了姚启圣之外,还表现在了从小一块长大的魏东亭身上。借着祭拜明孝陵时朱三太子的刺杀未遂事件,康熙用心良苦得将这位发小贬官到了台澎当县令,使之远离索额图、明珠党争的漩涡中心,最后也得以善终。


剧透历史


姚启圣是《康熙王朝》电视剧里很有意思的人,也是我喜欢的角色,睿智聪明、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他出场时已经年近花甲了,用明珠的话说,别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从福建省长干到东北某养马场技术员。

但姚启圣这个人有才,在对台方略上,他站位比康熙都高,视野广阔,足智多谋,而且长期在福建工作过,对台湾情况极为熟悉,他的“三必抚三必剿"一下就打动了康熙,所以决定重用他,任命他为福建总督,统筹对台事务。

同时,姚启圣又是读书人,他饱读经典,对书比对自已性命还重要,对康熙的重用他不以为意,但康熙送他一本书却如获至宝。姚启圣身上有中国古代以来读书人的骨气、硬气、傲气。他看不起马背起家的清王朝,明珠和索额图两个重臣都被他呛过,可他是个干才,所以康熙既用他又恨他。

台湾回收后,功成名就的姚启圣立即归隐了,一是因为还是看不起满清贵族,二是他了解朝廷一直防范着汉人。所以索性再次丁忧去了。


华哥杂谈


对于姚启圣我们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他实在是低调得让人都不知道他是谁,但要说在清康熙时代,姚启圣那可是不一般的人,他不但为官清廉,而且为大清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按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功成名就后,是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可姚启圣却是另类,他在功成时全身而退,过着他的圣贤生活。

要想懂得姚启圣的心思,恐怕我们还是要先了解一下他的身世和历史功绩。姚启圣(1624~1683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1663中举后授广东香山县令,做了父母官的姚启圣,却不是想着捞白花银,竟自作主张擅开海禁,这可是个天大的事,于是被罢官,罢官他也无所谓,自己做生意呗,清闲自在。后来又投靠到康亲王麾下,做了诸暨县令,姚启圣的才能很快就得到了体现,出谋划策效果明显,于是被提拔为浙江温处佥事。

公元1676年,姚启圣成功劝降耿精忠等异姓王,随后任福建布政使。1678年,升任福建总督,成为封疆大吏,康熙命他负责平定台湾等事宜。1680年,姚启圣率兵攻下海澄,收复了金门和厦门,郑经退到澎湖列岛,姚启圣取得了巨大的功绩,被康熙封为兵部尚书兼少保兼太子太保和右都御史,1682年协同水师提督施琅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归中国统一版图。

姚启圣最主要的功绩是收复台湾,1682年,延平王郑克塽在各方的压力下,表示愿意臣服,姚启圣上奏康熙,可脑子有问题的康熙竟然不答应,并命令水师提督施琅攻打台湾,1683年施琅攻下了台湾。

姚启圣劝降耿精忠。显示了他不同凡响的智慧和谋略,平定耿精忠叛乱,让姚启圣声名鹊起,从此也奠定了他在康熙心中的地位。1678年,姚启圣再接再厉成功的剿灭了郑经手下刘国轩部,为收复台湾打下了基础。姚启圣精心制定了收复台湾的方案,并上奏给康熙。他主张以“剿抚并用”的方式,攻城掠地,安抚民心,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康熙的认可,使得清政府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就收复了台湾,招降效果明显。

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发展和壮大了福建水师,使福建水师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他与大学士李光地慧眼识珠,一起举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赴任为平定台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姚启圣智慧超群,而且熟读历史,对许多疑难问题都能想出对策,但姚启圣性格刚烈,作风硬朗,他的刚性往往也得罪不少人,加上他不爱钱财,所以不能融入浑浊的官场。范蠡、张良等智者也一直是他心中的楷模,因此姚启圣并不留恋官场,在他功成时激流隐退。一个人太有才并不是好事,你要是比皇帝都聪明,那皇帝能让你过好日子吗?

因此从姚启圣的决策来看,我认为他隐退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厌恶官场的勾心斗角。第二、文章千古在,功名一时荣。第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永远是历史规律,聪明的姚启圣当然更明白这个道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2005704511835853"} --}

史道驿站x


在剧中,康熙对姚启圣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的才,恨的是他的“傲气”。

当然,康熙最恨的恐怕是姚启圣身后所代表的传统的汉族士族,如同康熙在剧中所说的,这些士族看不起满人,自认为自己拥有5千年文明,看不起这些骑着快马手握弯刀入主中原的蛮夷,而姚启圣更是恨不得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这股子自负气息,他看不起满人,自然也看不起皇上,他觉得皇帝不配做可以驾驭他的伯乐。

皇帝确实拿姚启圣也没办法,这家伙把大清的各级官员从上到下做了个遍,最后用养马的方式去讽刺清廷—我养马都比伺候你们强。

姚启圣,软硬不吃,但是确实有非常有能力,这让皇帝恨啊,在心里都杀了他上千次了,最终皇帝和姚启圣敞开心扉,又烧了顺治皇帝的相关遗诏,费了好一番周折,这才暂时地收了姚启圣的心。

于是,姚启圣从一个管马的从九品小官,摇身一变成了总督大人,最终用了几年的时间,在帮助清廷收复台湾的事情上,立下了不世之功。

随后,他就请求皇帝“告老还乡”了。

一个封疆大吏,又立下盖世之功,能如此急流勇退,真的非常难得。

自然,从剧中视角来看,姚启圣在顺治朝大起大落,被永不录用,到康熙皇帝这里,幸得发掘,再次启用,用承担了收复台湾的伟业,对姚启圣来说有生之年也足够了,他并不贪图官场上的这些荣辱,能完成一些建功立业的大事情,他也很知足了。

说的不好听一点,这几年的官场生涯,康熙和姚启圣可以算是彼此“利用”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姚启圣虽看不起满人,但见康熙爷学富五车、言行举止堪称千古明君,他打心眼里是佩服康熙的,他接了福建总督的位子,也能把事情干好,康熙也是由衷地感叹:身边要是多几个姚启圣这样的人就好了。

双方彼此其实都知根知底,李德全也说:姚启圣有些地方像皇上,而姚启圣做事也很有分寸,他既不会像周培公那样顶撞康熙,也不会像李光地那样对康熙完全服从,他只是借助皇帝这个平台,能做些大事,了了自己的官场夙愿。

在明珠自作主张招抚台湾失败后,也经历了和明珠的明争暗斗,姚启圣也明白康熙的重心还是在满人大臣身上,明珠既然被召回朝廷,那福建这边总得有人出来承担招台失败的责任,于是自己干脆就辞官丁忧去了,其实也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

皇帝对姚启圣真是又爱又恨,看到姚启圣的奏报,康熙感叹说“朕把这个姚老头子也得罪了”,其实里面饱含了对姚启圣的肯定和无奈,最后,康熙用痛斥姚启圣的方式给他一道圣旨,把姚启圣“骂”的心悦诚服,开心异常。如那句“朕越是骂他,他和朕就是越贴心。”

姚启圣再有才,但过于愤世嫉俗,个性孤傲,他在这个官场待不了多久,平台事务结束后,他早晚会走上周培公的老路,对此,康熙也很清楚,索性就给他封了个西湖侯,给他赏赐了大宅子还有很多书籍,打发他去安度晚年去了。

这样对姚启圣其实也挺好,毕竟也70岁的人了,再做官下去也很累,不如急流勇退,回家做个乡绅,每天看看书、享享福,挺好。


云中史记


姚启圣之所以选择主动辞官归隐,这两句足以诠释其因果: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前言:

顺治帝在位期间,姚启圣曾任福建巡抚一职,后因酗酒渎职,顶撞上司,目无法纪等罪,最终被贬至盛京郊区的养马,每年定期给朝廷提供骏马良驹,官居九品司厩。

但因其屡犯国法,激怒顺治帝,曾下严旨,对于姚启圣本人罚以永不录用之罪!

通过前言我们了解到姚启圣屡屡践踏国法,但是顺治帝仍赐其死罪,可见姚启圣却有过人之处,能他人之所不能。

索额图在康熙年前曾夸赞姚启圣养马养的好,每年定期给朝廷提供骏马良驹无数,可见姚启圣不是没有能力,而是不擅官场,不喜约束。

前车之鉴指代的是谁?

前车翻车的局面就是姚启圣选择毅然决然辞官的主要原因。

很显然前车指代的就是推荐姚启圣入朝为官,且立下盖世功勋的周培公。

周培公从一介草民,没有通过科考,但是被两个人高高举起,一个是与康熙“争夺过女人(苏麻喇姑)”的伍次友,此人经天纬地之才,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曾经在科考试卷上,公然弹劾权臣鳌拜。

另一个就是直谏弹劾吴三桂的忠良朱国治,此人被吴三桂反弹劾后,康熙将其加官进爵,升一品衔,其临危受命去牵动老虎(吴三桂)撤藩下山之时,曾向康熙索要周培公,可惜被康熙拒绝,反而将周培公重用。

周培公不负伍次友和康熙之举,替康熙破察哈尔,劝降王辅臣,平三藩,立下不世之功,但是不料在其名权在握之时,被康熙降职罢官,贬至盛京,并且病死雪国。

周培公的悲哀事迹,逼得姚启圣不得不在人生巅峰期主动选择“退役”,安详晚年。

姚启圣甚至皇权惯用伎俩:飞鸟尽,良弓藏战术,与其被人背后指点,不如自己辞官归田,守着自己的三寸黄土,以求自保。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姚启圣在收复台湾之后,选择了功成身退,此时对他来说,人生已然是没有遗憾了。

作为帮助康熙收复台湾的“三驾马车”之一,姚启圣可谓是居功至伟,一方面他帮助康熙制定了“三必抚”与“三必剿”的平台策略,并使之成为康熙的国策,另一方面他作为福建总督积极调拨军需钱粮,协助施琅武力收复台湾,更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链接作用。

武力收台的主帅施琅被康熙封为了靖海侯,另一位做出重要贡献的李光地被调到了朝廷中央,只有姚启圣选择了急流勇退。而此时的他也确实没有了遗憾。

首先,姚启圣的官职从小到大,做到了封疆大吏之后,又一步步被贬为了不入流的九品“弼马温”,而后又重新做到了封疆大吏,地方督抚,从位极人臣到官低人微,姚启圣走了两回,早已看淡了官场的冷暖,也早已经历了官场的一切,因而也就对于做官没有了兴趣。

其次,此时的姚启圣已经用自己在平台过程中的功劳和贡献,回报了周培公对于自己的举荐,也回报了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信任与知遇之恩,在这两份恩情都已经做出了回报的情况下,姚启圣便可以毫无愧疚与歉意的离开官场。

再次,姚启圣的年龄确实也大了,心中也有了倦意,退隐田园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姚启圣选择了功成身退,而康熙皇帝也用赏赐给姚启圣一所宅院以及众多珍品典藏书籍的方式,封赏了这位收复台湾的功臣。


当然,姚启圣也非常清楚,如果这个时候在不离开朝堂,等待自己的必然是另一番结局。

姚启圣自己也是非常清楚,康熙皇帝对于自己的支持与信任,仅仅是因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自己的才能,自己能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切切实实的为朝廷,为康熙提供足够的帮助;其二,便是康熙对于周培公的敬意与歉意。

但是如果单论对于姚启圣本人,康熙皇帝非但没有任何宠爱与欣赏可言,甚至对其身上的那份尖酸与迂腐,早已是恨之入骨。

康熙皇帝的容人之仁,仅仅是对于姚启圣在平台之中的贡献与表现,而在平台结束之后,当姚启圣的真正的价值全部利用完成之后,康熙皇帝是否真的还有这份仁爱与耐人,也就犹未可知了。毕竟,此前作为两江总督的魏东亭,已经被康熙从封疆大吏的位置上贬到了台澎做知县,这也是利用其价值的表现,姚启圣不能不为自己的未来有着担忧和考量。

与此同时,姚启圣也清楚的认识到,即便是康熙真的能容得下他,那么朝中的明珠、索额图等人,为了自身的权势与地位,也必然不会容下姚启圣。

所以,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姚启圣也只能选择功成身退了。


而历史上的姚启圣,其结局要比《康熙王朝》之中所演绎的要悲凉许多。

正史之中,身为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在收复台湾的整个过程中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最值得称赞的,就是在朝中大部分官员都不赞成由施琅担任平台主帅的时候,姚启圣用全部身家性命做担保,力荐施琅,这才使得康熙皇帝最终选择了施琅担任主帅。

然而,施琅对于姚启圣却是恩将仇报,先是担心姚启圣同自己争功,极力排挤姚启圣,将“二人协同平台”变为了由他自己“一人独断指挥”。就在施琅攻克澎湖,迫使郑氏集团投降后,施琅马上上疏,以支援不利为由弹劾姚启圣,结果让姚启圣陷入了极为不利的舆论环境之中。

最后的结果是,施琅因功被封为靖海侯,而居功至伟,甚至用全家性命做为担保推荐施琅的姚启圣却落得几乎没有任何封赏的地步。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启圣在困苦与疾病中去世,终年六十。其最终的结局与《康熙王朝》中所演绎的相比,可谓是相距甚远。


雍亲王府


《康熙王朝》中,姚启圣有经天纬地之才,从封疆大吏一级级向下做到了九品(类似弼马温的职位),大清的各级岗位都做过一遍。因周培公举荐,康熙重新启用姚启圣,让其统筹收台事务。大功告成之后,姚启圣辞官归隐,激流勇退。姚启圣的退隐,有个人原因,也受到朝中形势的左右,他是顺势而为。

姚启圣做遍了朝廷上下所有的岗位,风光过,得意过,也失意过。完成康熙交代的任务后,姚启圣已经年近古稀,是时候颐养天年了。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姚老师上年纪的人了,要给后人让路。当初,姚启圣宁愿去三里河马场养马,也不愿为官,就是因为他嫉恶如仇,看不惯官场的风气。他的个性与整个大清官场的作风,格格不入。

知进退是为官之道,也是自保之道。功高盖主如果不及时刹车,后面的万丈深渊就会等着他。陶启圣是一位帅才,收回台湾他居功至伟,已经引起朝廷上某些官员的嫉妒,倘若再不收手,就等着被明珠等人弹劾。在平台的过程中,姚启圣也得罪过不少朝廷官员,索额图、普赖都因他而利益受损。他在朝堂,迟早会被索额图等人秋后算账。历史上,被卸磨杀驴的功臣比比皆是,姚启圣是个聪明人,知道韩信的下场,懂得学习张良。

在康熙心里,在朝廷上,一直存在满汉之别。尤其是康熙,始终都是满清贵族利益的代言人。满人立功升官发财成了天经地义,汉臣芝麻绿豆大点功劳就会引起不满。康熙在用汉人的时候,也会防着汉人。康熙任命姚启圣负责全部平台事务,结果又给姚启圣添堵,明珠、索额图等人牵制他,甚至想稀释他的功劳。满人对姚启圣的牵制,给他的工作造成极大的麻烦。

姚启圣心里清楚,康熙先是满人的利益代言人,其次才是天下的皇上。在大清朝堂之上,汉臣不好当,周培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立下汗马功劳却被扔到冰天雪地。既然康熙不能完全信任,姚启圣又不想重蹈周培公覆辙,只能归去来兮。当姚启圣说回家丁忧的时候,康熙借坡下驴说不给他官做,连挽留的意思都没有。在康熙心里,姚启圣已经死了一万次,早就该回家抱孙子了。

姚启圣深得圣心的是他的才能,不是他本人,当康熙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姚启圣知道自己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恪守本分,功成身退是他的最佳选择。


秋媚读史


姚启圣,在《康熙王朝》里是“汉臣三部曲”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周培公,第三位是李光地。按照出场顺序来排)



不得不说,他是三个人里面结局最好的那一个了

他由周培公向康熙举荐,才得以复出,从管马的摇身一变成了总督大人,他的使命只有一个——打倒延平王,收复台湾岛……


收复台湾的过程就不再赘述了,电视里都有。然而收复台湾后,姚启圣这样一个“大功臣”却功成身退,原因如下:

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姚启圣深深体会其中的道理,他的前车之鉴就是周培公了。周培公平叛三藩,却被弄到极寒之地做官,以至于弄了一身病,死的可惜。

剧中还有一个人也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吴三桂,他为大清打得了天下以后,常年在云南“剿匪”,因为他明白,打了天下以后,如果没有事情可干,那么清政府也就留着他没有作用了



2.姚启圣年老体衰,差不多可以“乞骸骨”了。姚启圣年龄已经很大了,做官已经很难为自己了,并且朝廷当中明相和索相谁都惹不起,不敢轻易站队


还不如拿着皇帝的赏赐,回家置办上几亩田地,当一个地主老财,这样自己晚年有了着落,子孙后代也能够享自己的福。


总之,这个深得圣心,只是一时的。

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来牺牲——从一开始的苏克萨哈,朱国治,再到周培公,还有蓝齐儿,魏东亭,一直到李光地,容妃娘娘……


这些都是政治的牺牲品,都是帝王之术的棋子。功成身退,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个人愚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