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語變成副科,為什麼有的人極力反對?

君子玉言


關於英語,不是急於把它變成副科,而是要改變其教學和學習方式,如果你今天為英語改為副科而歡呼,那麼明天你一定為此付出代價,以其改成副科還不如不改,如果放棄英語明天你可能找不到工作,社會招聘從來如此,大家都上大學了,招聘就弄出個,只招全日制的,都全日制了又只招211,985,當你是211,985畢業了,社會招聘又提出個英語要過四,六級,但你英語過了四六級來,招聘條件再次提高,只招英語專八,明白了,今天省點事,明天更麻煩。

唉呀!昨天看到頭條的這個英語問題,手欠就寫了些自己的想法,這才一天就被聲討成了英語獲益者,我倒真想是,可惜沒水平。總覺得應該在補一刀。英語這道坎拌了我一輩子,不是不想學,可文革時期上那學,沒地方。參加工作曾經努力過但一直沒學好,不怨別人,都是自己的原因。所以奉勸家長們,一定要把握機會讓自己孩子學好,關於教改是經常的事,現在改了以後還會改回來,現在有時間,精力,如果不努力,這輩子就白瞎了,以後有機會也很難在學好,什麼東西都要有遠見,越是不需要的,未來就一定很需要,大家都放棄的,才更應該學。唉,不說了,該說的都說了,聽懂的受益,聽不懂就等著受苦吧。


或許同意Maybe


有個小建議,用每年投入在英語上的巨量人力物力,研發一款先進的翻譯設備可好?英語本身沒有任何價值,26個字母而已,文化糟粕的工具。


Leon的大迷弟


我是贊成的:

理由1:變為副科,並不是取消,很多反對派人士喜歡以遍蓋全;

理由2:英語當然是世界最強語言,但同時也還有法語、日語等可以走出國門的;

理由3: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走出國門,畢竟是小部分,而日常工作閱讀、理解,估計學到50分就夠用。

理由3: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語言天份,可能他數學非常厲害,可能化學,可能物理,為什麼要他浪費那麼多時間?而壓制了一個未來的化學家、醫學家?


達文西1826


先望望反對的是哪些人吧!


天真灑脫


日本人的英語比較差,但是影響到強大了嗎???俄語有多少人學?影響到我們學習造飛機坦克了嗎??? 語言就是一個工具,有必要搞得甚囂塵上地去學嗎??? 再說也不是不學,是降為副科。


會飛的魚竿79


英語的地位暫時削弱不了,即使討厭她也沒用。絕大多數論文都是英文寫的,不懂英文看不懂是不行的。

比如……這個,俄羅斯科學院近期對轉基因的態度,內容驚人。呃,反轉基因人士,第一看不懂英文,第二他們看了會氣歪鼻子,吐血三升。什麼?俄羅斯開始大踏步轉向了……

天哪,這可這麼好哇……[捂臉]



懷疑探索者


剝去所有的表象,最後的本質還是在於經濟利益。英語劃為副科,英語課外輔導班首當其衝,收入肯定銳減。再有就是相關的英語教師,本來是主課,劃為副科在學校評職稱晉級什麼的肯定要受影響,不是主科,課時肯定比主科少,工資待遇也會受影響的。接下來就是國內一堆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專院校了,不是主科,這些大學的英語專業招生肯定受影響,生源少意味著收費少,學校的收入肯定也會隨之減少。剩下的就是從事跟英語專業相關工作的人了,這部分人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了,比如翻譯,英語人才少了,現有的翻譯人才就是香餑餑了,物以稀為貴嘛。其它的暫時沒想到[流淚][流淚][流淚][流淚][呲牙]


幾度榛松


學英語是要學,為了交流,但把英語當成主課堂就是過了,中國14億人難道都要出國嗎?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學英語就不過了嗎?世界上學習英語不是英帝國殖民的產物嗎?就有祖國強大了,你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講中文他們都能聽懂。


三寶477


這是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英語培訓是十分巨大的利益蛋糕。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很多的培訓機構都是英語培訓,英語變成副科,將嚴重影響他們的收益。第二,英語的確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面最廣的語言,學會了英語,就是可以跟更多的人交流、溝通。第三,把英語降為副科,主科就太少了,讓學生無所是事也不行,勢必再增加新的主科,那麼增加什麼呢?

增加政治不太合適,增加歷史倒是比較合理。那麼物理與化學呢?所以討論增加或減少主科的說法都不太合適。與其討論把英語降為副科,不如說為什麼不能降為副科?

現在的主科是語文,數學,英語。那麼為什麼是這三科為主科呢?

首先是語文,語文學習的內容是我國的語言,這肯定要學的,也必須作為主科,想必也毫無爭議。而且語文所學習的內容也很廣泛,包括各方面的知識,其中歷史、地理、生物、甚至物理化學方面的知識都有。

其次是數學,數學是基礎學科,是現代科研的基礎,沒有數學就沒現代的科研,所有的物理、化學、生物的計算都離不開數學,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數學也是主科。

最後是英語,為什麼學英語,學英語不是為了是刷盤子,也不是為了出國移民,而是為了吸取更多的知識。英語是世界上使用面最廣的語言,學會了英語就有機會接觸更廣泛的知識面,所以學習英語也很必要。

從這三個主科的功能來看,當初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現在提出把任何一科降為副科都是沒有道理,沒有綜合考慮實際的問題,沒有放開眼光看全國、看全世界。

當然,對於英語來說,大部分人可能學了也不會說,也根本用不上。這沒有關係,至少都經過基本的訓練了。相對於龐大規模的中國學生來,一千人之中只要有一個能把英語用好的就行了。不需要每個人都會,也不需要每個人精通。這一千個人之中的一個人是誰?誰也不知道,只有經過培訓之後才能發現誰能用好,這也就把英語當成主科的原因。


三農範


建議將英語為選科,且比降低比分:理由1.孔聖人很早就確定了“因材而教”的教育方針,每個人都不是面面具到的都有自已的特長和興趣一,有的是語言類突擊,有的是數學類突出,現在的高考選取中埋沒了相當比例的突出人才。理由2.語言是與世界溝通的橋粱,但不是每個人都是溝通者,寫論文也沒必要用英語寫,中文也是可以的,那些學英語為了名利者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人才,人才是指在某領域有突擊表現且能推動某領域的發展並做出貢獻的人,這種人才才是我們需要的。理由3.如果英語作為選科,那些在數學類有特長的學生能更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理解自已所持長領域方面的問題,沒必要浪費時間去學些自已不擅長的領域。理由4.按照人性邏輯推理,如果數學類特長生在以後的科研過程中確實需要外語來輔助科研,可以藉助翻譯和自學一些外語常識。理由5.可以減少教育成本,很多學生除外語外的其它各科都非常優秀,就因為外語差,為了提高外語分數不得不另請家教補習,無疑中加重了家長的教育成本。理由6.學以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在現實生活中外語的運用率是多少?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外語的運用率幾乎為零,學無所用。7.撇開政治方面的話題來講,管理一個國家和管理一個企業的理念是一樣的,企業要做大做強一定要有各領域方面的專家,一個國家要強大也要有名領域方面的科學家共同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