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1592年至1598年发生的万历援朝战争中,侵朝日军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绳枪,一路长驱直入,甚至将朝鲜国王赶到了明朝境内。

可是在明军入朝援战后,侵朝日军立刻显得力不从心起来。因为当时明朝军队装备的火器水平无论是在技术性能还是战术运用方面都处在世界顶尖行列,日军火器虽强,却仍旧无法同明军相提并论。最终日军只能无奈接受战败的结局,撤离朝鲜,丰臣秀吉的霸业未竟而终,二世而亡。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我们在回顾这场荡气回肠的对日战争时,难免产生疑问:那就是当时明军所装备的火器为什么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并且碾压实力不俗的日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明代火器发展之所以能够达到巅峰,离不开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元末时期,天下大势风起云涌,各路起义军争霸天下。对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能够最终问鼎,离不开威力巨大的新式火器的支持。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当时的火器主要是元代火铳。这种火铳由宋代突火枪演变而来,是一种通过手动点火来发射弹丸的管型火器。

在徐达率军攻打平江时,就曾“每屋施弓弩、火铳于上,又设襄阳炮以击之,城中震恐”,从而大破敌军,俘虏了张士诚。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在明朝初建的前几年里,朱元璋把火器生产的任务交给了宝源局。

宝源局是明代生产流通货币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中央银行。由宝源局来生产火器,虽然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却足以见得朱元璋对火器的生产有多么重视。

许多出土文物上的铭文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在河北省赤城地区出土的洪武五年制造的火铳上就刻着“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的字样。这些火铳制造规格统一,铳身上刻写的铭文也十分规范,足以说明当时的宝源局是一家正规而且专业的火器生产部门。

根据《续文献通考》记载,到了洪武十三年,明政府“置军器局,专典应用军器。”火器转由军器局进行生产。

洪武二十八年,明政府又设立兵仗局,专门负责火器制造。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在位期间,对火器的生产始终没有松懈,反而愈加重视起来。他对火器的重视因而成为明朝历代皇帝必须遵循的祖制,得以世代传承下来。

其次,在战争爆发之前,明朝军队已经对火器进行了多年的实战运用和改良

无论是景泰时期对瓦剌,还是嘉靖时期抗倭,明朝军队都大规模使用了火器。通过大量实战经验,明朝军队对火器的制造、运用和理解都处在比较纯熟的状态,并且不断进行着技术革新。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得益于明代灵活运转的兵器生产体系,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旧的火器设计上进行技术改良。以前面提到的元代火铳为例,这种火铳的弹药装填十分费时,在战时火力空档时间太长。对此,明代军匠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一种方法是在铳的两端都设置铳口,射完一端后可以马上发射另外一端;令一种方法是在火铳上增加枪杆,在发射完子弹后还可以当成刺刀来用。

这种改进看起来虽不起眼,却代表了明代的军工体系允许和鼓励创新发明,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根据《武备志》记载,明朝军队所装备的大将军炮每位小的重百二十斤,大的重二百余斤,大铅子可打十余里,小铅子可打四五里。而虎蹲炮重四十斤,比佛郎机轻,比火绳枪威力更大,但较之射程较近,约五百米左右。灭虏炮属于车载火炮,有三到五个铳筒可按序连发,射程也是五百米左右。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再次,在战争初期,日军火器以火绳枪为主,缺乏火炮,在火力和射程上都不及明军

日本拥有火器的历史并不算长。根据《日本战史·朝鲜役》的记载,侵朝日军所携带的火炮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他们装备的主要火器就是火绳枪。

而援朝明军的火器装备是什么样子呢?宋应昌在«经略复国要编》里进行了详细记载:

“大将军八十二位,见留四十位,灭虏炮二百一十门,铁蒺藜两万七千个,小信炮一千一百九十六个。快枪五百杆,三眼铳一百杆,铅子一千斤,虎蹲炮二十位,一字小炮五百三十二个,小信炮三百三十个,火药三千六百五十六斤,火箭七千二百五十枝,灭虏炮五十八位,虎蹲炮九位,百子铳一百六十八架。”

我们可以看出援朝明军可以说是将国内最先进的家伙都搬了出来:既有威力大、射程远且善于攻城拔寨的大炮,也有易于携带的各式枪箭火器。

在平壤战役中,援朝明军首次大规模使用火器,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战果。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宣祖实录»详细记录了援朝明军进攻平壤时的情景:“俄而发大砲一号,各阵继而齐发,响如万雷,山岳震摇,乱放火箭,烟焰瀰数十里,咫尺不分,但闻吶喊声,杂于砲响,如万蜂鬨闹。少选,西风忽起,卷砲烟直冲城里,火烈风急,先着密德土窟,赤焰亘天,延爇殆尽,城上贼帜,须曳风靡。提督鼓诸军薄城,贼伏于陴中,乱用铅丸、汤水大石…提督与左协都指挥张世爵等,攻七星门,贼据门楼,未易拔,提督命发大砲攻之,砲二枝着门楼,撞碎倒地烧尽,提督整军而入,诸军乘胜争前,骑步云集,四面砍死。贼势缩,逬入诸幕,天兵次第烧杀几尽,臭闻十余里。”

如果觉得这有自吹自擂之嫌,那再来看看日本人在《征韩伟略》中的记载:来支援小西行长的大友义统,在听到明军“声震十里”的火炮声后,果断逃之夭夭,“弃营遁归京城”了。

朝鲜人也对此战大加赞颂。

《惩毖录》记载:“炮声震地数十里,山岳皆动,火箭布空如织,烟气蔽天。”

《朝鲜王朝实录》赞曰:“乃于本年正月初八日壬戌,进攻平壤,不崇朝而城破,除焚溺斩杀之外,余贼丧魄逃遁,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最后,善于借鉴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是明军火器保持先进的重要因素

如果故步自封,明军火器恐怕也难以保持先进。但明朝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和学习,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先进的火器技术。

明代首先传入我国的外国火器是佛朗机炮。佛郎机在明代指的是葡萄牙,也就是从葡萄牙人手中传来的火炮。

葡萄牙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国家,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自然也来到了中国。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重型佛朗机炮


嘉靖元年,明军和葡萄牙人在广东新会发生武装冲突,明军在胜利后缴获了大量的葡军武器。这批战利品中就包括二十余门佛郎机炮。

佛朗机炮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子母结构,每一个炮筒配备数个子铳,子铳发射完毕,即可迅速更换另一个子铳,从而大大提高了射速。另外,在射程和瞄准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由于佛朗机炮性能先进,嘉靖三年,明政府从广东征调工匠,开始在南京仿制佛朗机炮。

嘉靖九年,明政府更加意识到佛朗机炮的重要性,命令军器局大量仿制佛朗机炮,并配备到西北各边。

到了万历年间,在同日军交战的过程中,明军发现日本人的火绳枪性能极佳:“鸟铳用实铜铸成,以利锥研成,孔极光润,不用木柄,紧系于臂,实药加丸,随发随至且无声,人不及避…鸟铳一门价二十余两,用之奇中,别州无此玅。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日本火绳枪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评价,当时日本在引进欧洲技术的基础上,改良了火绳枪的弹簧机关,使得火绳枪发射更为迅速、不易走火。

这种改进使得日本火绳枪性能上超过欧洲,远销海外。

这种先进的火绳枪很快被中朝两国学去进行仿制,并且在随后的丁酉再乱中,大量出现在中朝两国军队中。

万历援朝战争中,日军装备了先进的火绳枪,为何还是不敌明军火器


结语

正是由于以上几点原因,明朝军队拥有了强大的火器装备,并且凭借着火器优势最终赢得了战争。

可惜的是,在此战之中,明朝实力也损耗巨大。战后不久,明朝便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不久便改朝换代,被清朝取而代之了。

到了清代,中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火器发展停滞不前,迅速从世界先进行列跌落,沦为了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